没上过985高校,但仍能过好这一生

    1.  2011年,我以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10分的分数,来到了离家上千公里的南方城市。我入学的学校在当地是一个二本学校,可是那时却在我们那个偏远落后的省份按照一本分数线招生。

  

  

  1.

  211年,俺以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1分的分数,来到了离家上千公里的南方城市。俺入学的学校在当地是一个二本学校,可是那时却在俺们那个偏远落后的省份按照一本分数线招生。

  说实话,刚入学的时候,因为知道这件事,还默默难受了一阵。后来,俺便很快进入状态,按时上课,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每年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都拿遍了。

  大四的时候,俺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俺决定继续读研究生。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俺。

  可是,在联系研究生学校的时候,被现实冷冷地打倒了。因为俺来自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即使在自己学校内专业排名第一,可是仍然抵挡不住“出身不好”带给俺的种种不便。

  很多招收报送研究生的985高校,都在招生简章上清楚地写到“原则上只招收985、211工程的本科毕业生”。俺那时极度天真,因为看到是“原则上”,所以总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俺先是试着联系本科学校所在省份的一所985学校,因为一直没有收到回复。俺鼓起勇气给这所学校的招生办打电话,对方一听俺来自一所二本学校,就告诉俺“您试试其它学校吧”。俺也试着联系了其它有着同样专业的985高校,也被纷纷拒绝。俺知道,一方面因为俺本科学校的原因,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俺自身还不是足够优秀。

  就这样俺从最初的985高校,把目标降到了211院校。但是由于俺自身专业的限制,很多211院校专业实力并不强。反而,一部分普通一本高校在专业实力上,还排在前列。就这样经过很长时间的纠结和挣扎,俺最终选择了一所既不是985,又不是211的普通高校。

  幸运的是,带俺的导师却是本专业学术界的大牛,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俺对专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因为导师要求严格,这一年来,俺的阅读量大大增加,甚至超过了本科四年读书的数量。

  俺的视野和格局也在逐渐提升,俺感谢两年前自己的选择。幸好俺没有选择不要命地去选择那个“看不起俺”的985高校。

  2.

  本科时候,俺认识一个学姐,她比俺大两届。当时她的成绩很优异,但是因为本科没有参加其它的活动,所以并没有获得保送的资格。于是,她自己考研,数学接近满分,最终被本科学校所在省份的一所985高校录取。

  那时候,俺刚刚上大三,觉得她简直是一个大神,优秀到不行。后来,她去读研究生了。俺们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少了。于是,她研究生期间的生活,俺了解得真的不太多。

  上个月,俺回到本科所在学校的城市,约她出来吃饭。学姐的样子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摘掉眼镜换上了隐形眼镜,运动鞋换成了高跟鞋,牛仔裤也换成了OL风的阔腿裤。这时她已经毕业,并且已经顺利地在当地一家公司找到工作。

  她告诉俺,其实研究生毕业也就那样,工资比本科生高不了多少,上班的日子太无聊了,老板不好等等。从她的语气中,俺听说了她对现状的种种不满。饭后,俺们互加了微信。过两天俺也回到学校,又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可是,自从俺加了这位学姐的微信,几乎天天都能够看到她在更新朋友圈。尤其是每天午饭过后,她会连续发几条朋友圈,内容大多是“活儿都干完了,好无聊”,“今天空调开得太足了,热……”,“今天提前下班~”,以及“今早让同事帮忙打卡,多睡了半个小时”,然后配上自己的自拍照,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

  俺突然在想,当年那个勤奋努力、每天6点起来准时泡图书馆的学姐哪里去了。而今呈现在俺面前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爱抱怨、投机取巧的陌生人。

  俺想不出,曾经那所俺们纷纷向往的985高校,如何用三年的时间,就培养出来这样一位学姐。俺似乎看到了学姐未来5年,甚至1年的样子。在一家3人左右的公司,一直做一个小职员。

  这样的状态,如何过好这一生?

  前几天,网上有一篇题为《3.4%的北大新生竟然厌恶学习,只因得了“空心病”》被疯狂转发。并且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很多人怀疑这个数据,也怀疑这篇文章是在恶意针对部分群体。抛开这些不说,俺们还是可以看出,目前高校中一定存在这类的现象的。很多同学就算经过了高高的选拔,进入名校,却因为入校后缺乏规划,没有继续保持奋进的心态,最终也许就会碌碌无为过完一生。

  3.

  年初的时候,俺在一个写作平台上关注了一位作者,最初关注这位作者的原因是她总是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小技巧,简单实用,也很接地气。后来俺就一直关注她,慢慢才知道,她原来是一个9年的女孩子,在一个三线城市读了一所三本院校,后来北漂,用6年时间已经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买了车,出了3本书,并且已经结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样的生活,是很多俺这样的人,想都不敢想的。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这么好?

  直到最近,俺加入了她组织的社群,和一帮积极进取的人一起努力,想要做出一点改变,取得一些进步。俺通过她组织活动以及一些做事方法,才知道她之所以取得上述的那些成就还是有原因的。

  俺们大家加入这个社群,每个人需要支付19元的成长门票费用,19元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不到一杯咖啡钱,自然很多人都能够接受,并且乐意付出。群里目前大概有1多人,这样一来,她就能够得到一笔小的收入。

  刚加入这个群之后,大家七嘴八舌,于是这个群就从早到晚就没有停过。一直有人不断地提问。这位组织者就在群里设立了群规,即白天(早上8点到晚8点)群里禁言,目的是为了大家好好学习和工作,违规的人发红包。您看,这样的一种方式,既让人感觉到这样是为了大家能够好好工作,不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偶尔还能够通过发红包的形式造福自己和大家。

  后来,俺们进行分组,她也是很快地分组,并且一边分组,一边发公众号的文章。

  俺惊叹于她的财商、情商和智商。这样的人不成功,什么样的人成功?难道是那些成天负能量、爱抱怨的人成功?

  这时,俺再回头看她,即使是一所三本院校毕业,和985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研究生的学历,但是丝毫不影响她规划自己的人生,并认认真真的实践。

  俺们很多人经常抱怨,现代社会竞争太大,那些用人单位经常会对“出身不好的”毕业生很多限制,于是那些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就要在一出学校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事实上,现实确实很残酷,这一点俺自己亲身经历。就连学校和学校之间都要带着有色眼镜,就别说社会、企业和学校之间。社会和企业用学历、毕业学校这些硬性的标准来衡量人才,确实也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时候,直接关系着高校毕业生的起点。

  但是,重点却在于俺们自己,俺们需要相信,起点往往只决定毕业的前几年,通过努力,还是会慢慢弥补上起点上的差距,这只是时间和是否用心的问题。

  即使没有上过985高校,也仍能过好这一生。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没上过985高校,但仍能过好这一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07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27日 下午9:53
下一篇 2020年3月27日 下午10:17

相关推荐

  • 送给考研迷惘者的三个忠告

          冲刺21,考研学子们摩拳擦掌,暑假前后纷纷踏上了通往成功或者悲壮的荆棘之路。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已达413万人,就业的困境、竞争的压力、本科学历的持续贬值、海归高学历人才…

    2020年6月18日
  • 大学毕业后坚持学习有什么用

        我出国最初,拿着打工攒下的全部钱去读书,银行卡一度只剩下两块多,那时几乎身边所有人对这件事都持反对态度,“为什么要读书呢?大学都毕业了啊,抓紧时间去赚钱不是更好吗?”

    2020年4月4日
  • 大四xin路起程

          大四“Xin”路,起程了!    过了一个不知所以然的校庆,明天就要正式上课了,这也就意味着大学最后一年正式拉开了序幕,是序幕,也是尾幕。自己的…

    2020年6月8日
  • 大学四年,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着又一届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迈入社会,我觉得感触良多。

    2020年3月24日
  • 80后大学生进入职场后的3个趋向

            第一类人,惧怕社会和现实,家里又没有条件,闷在家中,怨天尤人。
    
    这类人多是女孩,有了这种思想之后,只等着嫁人了事。但是因为社会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男孩也走进了这个群体。房子,车子,孩子,老人,责任,这些字眼压的他们透不过气。但是一味的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只能让自己的人生走进死胡同,让自己的思想走向绝望的深渊!靠毅力,靠坚韧去扛起自己所要担负的一切,把这些当成动力!你才能获得更多!

    2020年6月23日
  • 大学那4年,俺们好像很有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5月13日
  • 读普通大学,是否就意味着普通的工作和人生?

          一名高三生提问:    读普通大学是否绝大部分就意味着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    精彩回答一:    如果您定义中的“不普通”是指波澜壮阔、…

    2020年5月23日
  • 学长含泪写出30条考研教训

        每个考过研的人都能体会考研过程的艰辛,也能明白考研需要的不仅仅是稳扎稳打的学习态度,不仅仅是永不放弃的信念与毅力,还需要我们及时地收集各方面的考研信息,需要多跟前辈们请教备考过程中的“盲点”和“雷区”。它是一场“心理战”,也是一场“信息战”。

    2020年3月31日
  • 给大学生的75条建议

          大学里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都值得您学习,取长补短。大学的四年会让人与人之间有了差距。莫虚度……如果您能耐心看完,您会发现,人生必修课您还差…

    2020年6月4日
  • 十大问题困扰求职中的大学生

     1、简历乱投没人理    网上投简历,看到合适的职位,鼠标一点方便轻松,更有甚者做好简历后设置关键词进行群发投递,结果系统投递后自己也不知道投了哪家公司,这种没有定位、盲目海投的结果,终究难有HR理会。

    202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