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没有教给您的最难一课

    “老师,您可以帮我写推荐信吗?这是我过去7个学期的成绩单。”最近,一位大四女学生来看我,希望我能为她撰写申请研究所的推荐信。

< type"text/java">c5();
< type"text/java">c6();

  

  

  “老师,您可以帮俺写推荐信吗?这是俺过去7个学期的成绩单。”最近,一位大四女学生来看俺,希望俺能为她撰写申请研究所的推荐信。

  看了她的成绩,俺吓一跳,从大一到大四,每学期她都是“书卷奖”得主!在卧虎藏龙、会念书的学生比比皆是的台大校园,这并不容易,可见她多么用功!

  但俺一开口,却泼了她一头冷水。“同学,您能不能不要继续拿第一名?”“为什么?追求好成绩有什么不对吗?要申请到国外的好学校念硕士、博士,难道不应该有好成绩吗?”面对她不解的神情,俺请她在研究室坐下来:“让俺花一点时间,说个故事给您听,好吗?”

  说实话,在台大教学18年,俺最担心的学生,不是成绩吊车尾的,反而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传统好学生……

  这个故事,就从多年前一个很认真、也常拿“书卷奖”的台大学生说起。

  曾经有一个高中念建中、大学读台大,在别人眼中考起试来一帆风顺的台湾年轻人,在长期不懈地努力下,终于如愿以偿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当时,在他心中,“成功”的人生像是一条有轨迹可循的直线,以漂亮的成绩从麻省理工毕业,等于拿到“成功”的第一块敲门砖。

  他告诉自己:“俺到美国是来读书的,不是来玩的,好好拼功课吧!”这个台湾学子,从小念理工科,爱运动、爱念书,但对于美国的流行文化及同学间多彩多姿的社交生活,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手足无措。于是他一心向学,果然,念硕士的两年与博士第一年,每一个科目都拿下了漂亮的A!

  在麻省理工,A就是最高的分数了,科科都拿A,真是不容易得的好成绩。

  他内心不免有小小骄傲,颇以自己为荣,也一直以为,自己的指导教授一定也为他高兴,毕竟置身于一群天才学生中,他的好成绩堪称“第一名”呢。

  成绩全A的他,终于碰到大铁板了。有一门陌生却又必修的重要课程,他上了几个月后,心中有数,成绩大概不会太理想,虽然及格绝对没问题,但A恐怕拿不到了。这个“好学生”干脆壮士断腕,期末考前,毅然退选这门课,避免成绩单上出现B的“恐怖”危机。

  很多美国同学不理解,老师更觉得奇怪,学分费交了,也认真上了几个月,为什么他要退选?只为了避免成绩单不好看?这个理由对美国人来说,太不可思议了!来年,他再度挑战这门必修课,一路稳扎稳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绩出炉后,他竟拿到了第一个不是A的成绩!之前的退选,无异于一次时间与金钱上都徒劳无功的浪费。

  沮丧的他,有点难为情地去见了美国指导教授,甚至,是带着歉意去的。然而,指导教授却十分开心地恭喜他——恭喜他没拿到A!教授语重心长地说:“俺真是太替您开心了!您从今日起,再也不必为拿A、拿高分而念书,您总算可以放胆去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那,什么才是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教授笑着回答:“去犯错与创新吧!借着课本教您的基础,去有计划地犯错、尝试创新。这才是有价值的!”

  台湾小子如被当头棒喝般醒悟:什么才是追求知识的本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寻求突破,继续为下一代积累新知,以创新造福人类社会,才是追求知识的本质。好吃的蛋糕是本质,而好成绩,只是装饰美丽的奶油花朵罢了。

  “怕输”心态造成保守的选择

  俺就是上面那个故事里的主角、曾经认错方向的台湾小子。

  当俺被指导教授点出求学观念上的根本错误后,其实是非常受用的。在此之前,俺把九成的精力放在完成作业、求取高分上,而只拿一成的余力,用以做研究。

  但后来,俺大幅度调整比例,变成了两成力气做功课,八成心思做新研究。以前一拿到作业,就认真埋头苦写,确保尽善尽美以得好成绩,后来却变成了要交作业的前一天,才开始熬夜赶报告。

  这并不是说俺偷懒,而是俺发觉,做新的研究才是更大的挑战,收获更多,所以俺选择先做研究。

  研究的过程,如同探索一个无底洞,回报会比较慢,不像考试成绩马上就会出来,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而且虽然回报慢,收获却是扎扎实实、属于自己的,不是考完试就一半又还给老师的表面好成绩。可以说,那个当时锥心刺骨的B,纠正了俺长久以来读书是为了追求漂亮成绩的功利迷思,使俺真正转向学习的本质。

  观念一改变,学业反而突飞猛进。大多数人要念六年方能结束的博士班,俺四年就毕业了,因为俺把时间与精力,花在了对的地方,并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终得到了教授的肯定,毕业论文顺利通过。

  “怕输”文化造成保守的心态

  回到台湾教书后,这些年来,俺对当时的心情又有一层新的体悟。当年俺对科科得A的追求,除了从小相信认真念书就是为了追求好成绩的迷思,背后更深的原因是“怕输”.怕输、怕没面子的心理,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很多个体甚至很多企业发展中看到,形成一种保守的文化,妨碍了对创新的尝试。

  台大管理学院每年都送很多学生到国外着名大学做交换学生。最近一个学生从北欧的大学交换半年回来,与俺分享心得。

  她所在的班上有一半是当地学生,另一半是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韩国、印度等全球各地的交换学生,有很多分组讨论和报告要做。她发现,台湾去的学生,理论学得很扎实,程度一点儿也不输外国学生,但自信心明显不足,即使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观点,也不太能够系统化地组织并勇于提出思辨讨论。

  相较之下,欧洲的年轻学生可能理论基础比不上俺们,但他们不害怕,敢于说出口,讨论激烈,发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地方,再去深入钻研,很有创意和想象力。

  她的心得俺完全了解。因为怕输、怕被别人笑的心理,出现在许多层面上,例如阻碍学习新语言(不敢开口怕被笑),讨论课上沉默者占多数,发言的永远是那几个,但下了课大家却七嘴八舌意见多多。

  俺曾经反省,为何要到了美国求学、从别人的文化反射出来,才能看清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在台湾时,从来没有发现过、从来没有反省过?

  答案很简单。在台湾现有的升学制度下,包含高中基测、大学学测,俺们的游戏规则就是:谁会考试,谁就是赢家!3年前俺念书时如此,现在亦然。

  或许,大学前的游戏规则真是如此,但是,俺们的人生,从考完大学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证胜利了。

  唯有能认清环境变化,敢于跨出舒适区,追求本质的创新,才能永葆成长动能。从此刻起,挣脱只求第一的魔咒,摆脱怕输的包袱,大步往前走吧!

  最珍贵的一堂课,找寻自己的人生导师

  俺的前半生,在别人眼中,也是标准的“金榜题名”,算得上是超级好学生。先后考取建中、台大,之后的硕士、博士学位,则都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毕业后,在硅谷找到年薪数百万的工程师职位,然后娶了美娇娘,回台大担任教授,也有了两位小朋友。

  俺必须承认,有一段时间,俺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也深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美梦成真。

  然而,从人生进入下半场开始,俺陆续遭逢变故,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作深深的无力感。

  先是俺自己在壮年之时,就得了癌症。跟死神第一次拔河,俺虽侥幸得胜,却也大伤元气。而没几年后,俺又遭逢中年丧妻!失去了最爱的人,心里什么也不剩,空空荡荡的,整个人也浑浑噩噩……但俺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自怨自艾,因为俺还得抚养两个正要经历青春期的小男孩长大。

  原来,发生在俺们意料之外的,才是真实的人生……

  最难的一课,俺们却没教给学生

  看看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再想一想每一天,俺在校园内触目所见,年轻快乐、对未来满怀想象与盼望的学生们,不禁感叹:在俺求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学校只教如何考第一名、如何过关斩将在大小的考试中胜出。几乎没有人告诉俺,考不上“好”学校、“好”科系之后该怎么办,如何勇敢地站起来面对挑战。

  联考制度强调的是,不管喜不喜欢,先抢第一志愿就对了!从来没有人认认真真地鼓励俺们:寻找自己独特的天赋能力,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再找出独属自己而非主流价值一致钟爱的“第一志愿”.

  俺们从小经常听到的童话故事是,王子好不容易排除万难与公主结婚,然后呢?就没了。从没有人告诉俺们,王子公主可能吵架。人生的本质就是无常的变动,如果有一天,公主离开了,王子该如何?

  没有人教过俺们,俺们也从来不会教学生,关于人生,种种的真实与艰难,种种的难堪与不堪。这些,反而是俺在历经人生后,最想要献给学生的礼物。

  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但俺希望俺的学生,都比俺更有能力,去面对课堂以外的人生挑战。

  如何做?其实很简单,提前把这些人生问题,丢给学生去想,让他们从年轻时就开始思索、有心理准备;提前为他们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一天他们突然面对了,竟只有手足无措的份儿。人生不会永远顺遂,悲欢离合总无情,毕业之后的人生更不会有标准答案,俺想教会学生的,是他们该如何为自己找寻答案。甚至是,能不能在犯错后,鼓起勇气选择补考,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人生说穿了,就是由无数的大小考验组合而成,懂得为自己找到“人生导师”,绝对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加分不少。

  而什么是人生导师?“他”可能是一份信仰、一场演讲、一部电影、一本好书,重点是里头的精神,能不能让您在历经悲欢离合时,多一点力量与勇气,继续朝能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方向走下去。

  俺不是完美无缺的老师,但真心祝福每一位学生,打开心胸、主动出击,每天都能遇见自己的人生导师,每天都能茁壮成长。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大学没有教给您的最难一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23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日 下午10:50
下一篇 2020年5月2日 上午1:18

相关推荐

  • 毕业后,怎么才会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

        步入社会后,我觉得与学生时代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没办法很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当我们作为学生时,每个学期都有考试成绩、综合测评、奖学金、奖状等实实在在的凭据来一眼看出自己是否进步了。

    2020年6月25日
  • 大学奋斗,永远是一个人的事

        01  后台读者私信我,说在她们学校里,学习氛围特别差,寝室三个室友整天玩游戏,追剧,只有她一个人想要认真读书学习,这让她觉得自己特别不合群。

    2020年3月26日
  • 生命是一个不断慢热积累的持久过程

          和爽吃完饭之后在大街上转悠,11点半回到寝室,精神就开始非常亢奋,一直折腾到凌晨5点才睡。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面就是这半年来找工作的各种经历。俺发觉俺想说的真的好多好多,…

    2020年5月26日
  • 大学里,投资自己胜过投资爱情

        有人说:女生到社会上会遇到比学校更优秀的男生,而男生很难找到比在学校更好的女生,这句话的意思是:男生在校园都还不成熟,19到25岁的男孩一般都比同龄女孩显得放不开,但到社会上,很快男人变的就优秀的多了,这说明大学几年是男生成熟的重要时期。而女生到社会变的实际了。一个男人,是需要孤独的,如果你忍受不了孤独,只能说明你内心还不够强大!很多男生认为能证明自己的魅力在于自己有多少朋友,有多么漂亮的女朋友,那么我只能说你真的还需要成长,一个真正的优秀男人一定是朴实无华,甚至是谨小慎微的,一定是一个孤独者,因为只有静才能生智,而不是急!如果在这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几年中,你投资的是一个女人,那么你后边几十年里,你将不断的求着这个女人不要离开你。你如果投资的是自己,那么在剩下的几十年里,你会很顺利的收获真正属于你的爱情。

    2020年4月29日
  • 四大面经:一个往届生的四大之路

      上周四收到深圳所的offer,直到现在还感觉不很真实。想想去年还在为某高校研究生而奋斗甚至因为压力而抑郁过,真的是很感慨。

    2020年4月12日
  • 大学里,男生务必记住这21句金玉良言

      1、 男人如果没有梦想,比女人没有梦想更可怕。所以,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把梦想定性,然后量化。暗中为未来而奋斗吧!

    2020年4月27日
  • 大学生励志语录

          1、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2、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3、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4、如果您想攀登高峰…

    2020年6月2日
  • 考研成功的三大法宝:自信、勤劳、毅力

    考研成功的三大法宝:自信、勤劳、毅力 考研是场战争,是一次艰辛的旅程。压力是敌人,自卑是敌人,对手是敌人……没有枪林弹雨,可是血流成河;没有圈套计谋,可是步步危机…… 一个人要是很…

    2020年6月7日
  • 毕业生需知的四项择业就业法则

          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眼高手低使毕业生遭遇就业尴尬。据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五成人认为大学毕业生谋职时眼高手低。目前,这种不良的求职心态很普遍,可能对毕业…

    2020年5月25日
  • 读普通大学,是否就意味着普通的工作和人生?

          一名高三生提问:    读普通大学是否绝大部分就意味着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    精彩回答一:    如果您定义中的“不普通”是指波澜壮阔、…

    2020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