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上高一那年,一位升学辅导老师例行公事般地为俺们讲解了申请大学的流程。最后,她顺便提了一下,在加拿大的大学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所谓的美国“常春藤”大学,诸如哈佛和耶鲁。不过,她并不认为会有任何在场的人需要去申请常春藤大学,因为那是为美国的“社会精英”所准备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俺几乎立刻就意识到,这正是俺想要的。俺要申请常春藤学校,并不是因为俺对那些学校有充足的了解,事实上俺一无所知,俺只是想要逃离固定的生活轨道,逃离俺在加拿大的生活。
六岁时,俺随父母由广东移民到加拿大,始终没有过上开心的生活。父亲做着底层的工作,在社会上受歧视,他的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俺。家庭生活不如意,俺在学校更是被排斥。俺的发型和衣服全都土得掉渣,个人卫生不好,被同学们疏远、嘲笑。
本来俺的内心就十分敏感,情感丰富,在学校的一切不如意,都让俺处于长期的抑郁和愤怒中。俺始终不曾真正融入加拿大社会,现在俺只想要逃离。听说了美国的常春藤名校,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逃离现有生活的好机会。
于是,俺自己去图书馆找资料,研究如何申请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俺发现这些学校要求申请者具备如下条件:拥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具备领袖气质,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体育或其他方面有突出特长;表现出社会责任感,诸如做义工等;个性鲜明,具备创造力及远大理想。
俺对照这些要求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立刻就发现自己不符合其中任何一条。俺是一个自卑自闭的人,在学校没什么朋友,不敢和女生说话,不敢在课堂上发言,课余活动就是躲在家里看电视或是看科幻小说,成绩也十分平庸。
即便看起来如此希望渺茫,但俺仍然决定尽力一搏,因为俺实在无法再忍受现在的生活了。
首先俺要换一个环境。于是,俺设法转学到了多伦多最优秀的公立高中。俺用最难的课程排满了自己的课表。上下学的途中,俺会站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读《纽约客》或是《大西洋月刊》,以提升英文阅读能力。在新学校里,俺加入了足球队,因为这是唯一来者不拒的运动队,另外还组织了一个“智力竞答”的社团,参加的人全是和俺一样的书呆子。俺还当上了校报总编辑,因为没有其他人想要那个职位。
为了进入常春藤,俺可以说是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
结束了一天的繁重课程之后,俺会组织“智力竞答”社团或是参加足球队训练,晚上七点到家后会因为疲惫立刻昏睡过去两小时,然后晚九点时爬起来,读书、完成作业、复习,一直到凌晨四点,实在无法抵御疲惫时再次睡去。第二天八点起床去上学,就这样周而复始。那两年对俺而言是压力非常大的两年,但为了俺心中的目标,俺坚持了下来。
即便如此努力,俺仍然希望渺茫。当时俺的同学中有许多人远比俺更有竞争力。(www.lizhijuzi.cn)俺记得一个同学,他是校园里的焦点人物,SAT成绩非常高,又入选了冰球国家队的少年梯队,像这样极具人格魅力又全面发展的人可谓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获得哈佛、耶鲁的录取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于俺而言却是不应得的。但俺就是要争取本不该是俺的东西,竭尽全力改变现状。
记得有一天,耶鲁大学的招生官来到俺们学校,和十几个希望申请耶鲁的学生进行座谈。他们都非常优秀,其中有学生会主席、科学天才、运动健将,当他们讲自己的经历时,俺听后佩服得不得了,招生官却始终是很平静的表情。
轮到俺了,俺就实事求是地说了自己的经历,讲俺如何从一个不好的学校转学过来,极力想改变自己糟糕的状况,其中遭遇了怎样的困难与挑战等等,直到现在也没有达到其他在座同学们的高度。这时,耶鲁大学的那位招生官第一次真正地微笑了,认可地冲俺点了点头。
后来,俺十分幸运地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录取,俺极度兴奋开心。俺承认,这里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或许其中有一点是俺真正打动了招生官的地方,它不是俺的优秀成绩与领导才能(俺并不真正具备),而是俺身上那种近乎于“白手起家”的努力,那种改变自己命运的强大渴望。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如何“白手起家”考上耶鲁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