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哥做的不是臭豆腐,是梦想

  哥做的不是臭豆腐,是梦想。大学毕业生卖臭豆腐,梦想开分店,开豆腐主题餐厅,但终极梦想还是做DM杂志。

  

  哥做的不是臭豆腐,是梦想。大学毕业生卖臭豆腐,梦想开分店,开豆腐主题餐厅,但终极梦想还是做DM杂志。

  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月薪三千元是很多人的“理想价位”。可是,他不要!

  当同届毕业生四处投简历找工作、一门心思准备考公务员的时候,他和另外一个伙伴,却到处忙着找项目。自主创业,是两个小伙子认为最适合的就业目标。

  买张火车票赶往长沙,吃了两个星期的臭豆腐后,两人决定,把臭豆腐作为第一个项目做起来。

  辞掉工作来创业

  生于1989年的张圣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黑黑瘦瘦的他在校期间就拍摄了一部关于滇缅铁路的影片(本报曾作报道),影片还曾在源生坊剧场公开上映。

  大四下学期,还未毕业的张圣就被某商会聘作新闻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摄影及剪辑工作,每月薪酬3元。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这份工作待遇很不错,可干了一个多月后,张圣辞职了。

  “商会里的人影响了俺”,张圣说,在商会里,各个老板都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后才拥有了今天的成功,坚持的奋斗精神感染了他,他决定辞职,去开拓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道路。

  创业道路一波多折

  一开始,张圣想要办一本有个人风格的DM杂志,内容围绕时尚、趣味主题开展,可核算一番,办一本杂志,一年内需要至少几十万元的投入。资金不足,杂志创业梦想只能放弃。

  创业梦想小受挫败后,张圣开始为一家公司写一个关于“苗族村寨爱情故事”的剧本,3万字的剧本被拍成一部9分钟的片子,张圣获得6元酬金。这次合作后,该公司也曾邀请张圣加入,被他拒绝了,“还是想创业,自己干”。

  创业需要伙伴合作。张圣找到好友刘应杰,想要合伙养殖蛇,“蛇是粤菜的主角,有市场”。又找了一个伙伴后,三人计划每人投入5万元。怎料,其中一名伙伴无故退出,且养殖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养蛇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创业道路几经挫折后,张圣又找到曾经的高中同学,刚从云南财经大学理财系毕业,生于1987年的刘智东,商量一起创业。这次很顺利,两个大学毕业生的想法一拍即合,加上刘应杰一起,三人开始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

  锁定臭豆腐项目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此话不假。

  三个合伙人先后考虑做养殖、傣味餐厅、物流公司等项目,做了市场调查后,觉得这些项目运作比较复杂,且资金投入也很大。最后,大家商量的结果是,锁定一些投资小、易操作、资金回流快的项目,“那就饮食业”。创业方向确定了。

  刘智东回想起曾在武汉吃过的一种黑色臭豆腐,昆明似乎没有专门的门店在卖,在网上搜集了相关信息后,他们决定,不妨试一试。

  7月底,买了两张火车票,刘智东与张圣坐火车直奔长沙,这是他们第一次去长沙。到长沙后,根据此前搜集的信息,两人把长沙最出名的臭豆腐尝了个遍,黑色的、白色的,每一种都不放过,吃了两个星期,比较了各种口感后,两人最终决定加盟其中一个品牌。

  经验不足卖断货

  项目确定后,就剩下找店面了。租门店时,老板得知张圣及刘智东是大学生,为支持他们创业,把店面转让费从12万元降至8万元,唯一的条件是,让老板在旁边卖炸洋芋至明年六月份。加上原材料成本、店面租金、转让费等,三人共计投入成本约9.5万元。两个星期前,臭豆腐店终于开张了。为节约成本,三人舍不得请员工,每天轮流两人来上班,每星期每人轮休两天,周日不休。因炸豆腐吸入了过多油烟,刘智东病了,戴着口罩来炸豆腐,说不上几句话就“咳咳咳”。

  经过两个星期的“试营业”,目前经营基本走上正规,只不过,前日上午店里的臭豆腐卖断货了,直到昨日上午,从长沙直运过来的臭豆腐才到。“这几天亏损八九百,没经验啊”。说起这个,张圣和刘智东追悔莫及。

  小店开张后,三人分工合作,刘智东负责联系加盟商供货,张圣负责店铺的经营,刘应杰负责财务。为让财务透明化,每天卖出的豆腐除了计算总数外,还需与盛豆腐用的纸盒数量对应上,这是三个小伙子的理财小窍门。

  目前,小店开业两星期已卖掉8块臭豆腐,除去成本,净利润达45元。为保证新鲜和口感,每一盒豆腐都是现炸现卖。

  创业之路才刚刚开始,小伙子们的梦想却大大的。

  有一天,能够开设2-3家臭豆腐分店,开一家豆腐主题餐厅……如果,一切按照小伙子们的设想发展;如果,创业之路顺畅,张圣说,他还是想做DM杂志,“炸臭豆腐是安身立命之本”,做杂志,做具有个人特色的杂志,才是他的终极梦想。

  点评:这年头找工作实在不容易,这不,就有大学毕业生创业卖臭豆腐了吗?放在以前,那可是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情,可现在,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可真不少。昆明文化巷里,就有一位留学回来卖炸洋芋的帅哥。对他来说,众人眼中的一种简单食物,承载了太多,幸福,梦想,用心,执念等等。其实,人生在世,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不成功,也不枉努力过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大学生创业:哥做的不是臭豆腐,是梦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42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10日 上午11:57
下一篇 2020年6月10日 下午3:51

相关推荐

  • 大一军训感想

      军训不但培养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能磨练人的坚强意志。苏轼有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意思是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意志运坚强的人敞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只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

    2020年5月6日
  • 大学生如何找到并且实现自己的梦想

      很多大一大二学生跟我说,他们很迷茫,整天过得很颓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鉴于此,学长专门写下此文来告诉你们如何找到并且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0年5月4日
  • 中国大学生毕业前必做18件事

            一、 给自己的大学做一个合理的规划。进入大一就应该把大学期间要达到的目标列出一个详细表,付诸行动,按照时间表一个个去实现它,而不是在不知不觉就让时间悄悄溜走。
      二、 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将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翱翔在免费的知识海洋里。有针对性地涉猎一些书本的知识对拓展个人视野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 精心收藏大学生活里的风景。在这个大学校园,在这个你生活了四年的城市,一定有很多值得珍藏的回忆。这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风景和片段都拍摄下来,这将成为你终身享用一笔精神财富,因为走出社会后你会发现,自己依然还会时常想起大学生活,想起那些难忘的时光,这些定格在照片上的隽永回忆将是你精神世界里永恒的寄托。
      四、 积极参加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这样既能够让自己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整个大学生活,还可以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五、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有位名人曾说:不逃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必要的时候你是否也可以尝试一下逃课带给你的小刺激。不要以为规规矩矩每一节课都呆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就能做个好学生,一些非专业课程或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必要时候可以选择放弃的,用节余下来的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
      六、 组织同学做一次短途旅行。用心体味集体出游带来的快乐与温暖。等走出了社会你会发现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时间利用旅游去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集体出游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跟同学、朋友一起游玩,能够尽情享受青春的欢乐,集体的温暖,学会在旅途中照顾同伴、关爱他人,在愉快的游玩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七、 寻找一次打工的机会,体验打工辛劳与收获。找一份能够锻炼自己的业余职业,但不要仅仅为了钱而随便去做那些没有太多意义的工作。挣点外快绝不是打工的主要目的,最主要是通过工作,提前了解社会,还可以勉励自己的学习,同时这也是求职时工作经验的体现。
      八、 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自己擅长的领域就大胆地去尝试,不一定要按着父母的所期待的那样生活,未来要自己去把握。
      九、 勇于探索新事物。只要有机会就要勇于去尝试,因为你不可能在大学里就完全了解了自己,就完全知道自己以后适合做什么,而要通过不断的尝试抓住那些可能的机会,不断地学习、成长。
      十、 大胆尝试一下创业的艰辛与快乐。开网店,哪怕是摆地摊也可以,不仅成本低,还可以锻炼自己经营和控制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十一、 参加励志和健康类课程辅导。适当地参加一些类似于心理学类、成功励志等课程的辅导或讲座,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在你走出社会后面对严峻的竞争压力时显得非常重要。
      十二、 学会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我。不要盲目地与别人攀比,要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准位置,切忌片面地以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定义成功,切忌妄自菲薄、盲目崇拜。
      十三、 实用技能的提升与充电。牢牢掌握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课程,具备一定的通用基础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是帮助你未来职业发展的根本,而英语和计算机则是这个时代下必备的两种能力。
      十四、 用真心真情真意轰轰烈烈地爱一次。通过与异性朋友的交往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对了解自己的性格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够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恋人结伴前行,共同度过大学生活、甚至未来的人生这将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十五、 积极参加校园捐助活动。毕业在即,不要把书籍或者衣物当废品随便处理了,花几块钱把它们捐到贫困山区,也算是做到了物资的充分利用。
      十六、 精心准备班级毕业晚会。非特殊原因,一定要参加并精心准备班级统一组织的毕业聚会。跟相聚了四年的老师和同学有一个美好的道别,为大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否则它将有可能成为你一生的遗憾。
      十七、 告别自卑心理,开创自信人生。别以为那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有多么了不起,只有等真正就业的那天才知道谁能最终赢得社会的青睐。
      十八、 走出象牙塔,迎接新挑战。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到了大三、大四一定要主动出击,走出校门,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建立自己的人脉,去找工作,而不是等着工作来敲门,天上不会掉馅饼。
     
     

    2020年6月19日
  • 毕业生需知的四项择业就业法则

          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眼高手低使毕业生遭遇就业尴尬。据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五成人认为大学毕业生谋职时眼高手低。目前,这种不良的求职心态很普遍,可能对毕业…

    2020年5月25日
  • 机会,像阳光一样跳跃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5月20日
  • 写给大学生们的建议

            大学生,刚工作的时候,一点优势也没有,困惑很正常的,但是工作久了,你就知道了,大学生走的比别人要远。 
            学生先就业后择业需要一个前提——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如果大学毕业后,自己心目中的职业方向上没有机会,可以就业并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为今后转方向做准备。

    2020年6月21日
  • 不忘初衷:还记得您为什么要上大学吗?

      读大一时,有位老教授对我们做过一个测试。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2020年4月17日
  • 大学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说要考试。“三道题目都很简单,”老师笑眯眯地说,“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片刻,女生都齐刷刷地举起了…

    2020年5月24日
  • 您虽然读的是二流大学,但您不应该过二流生活啊

        去年,同事的亲戚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亲戚打电话来咨询同事,应不应该去上。我们办公室因为这个问题炸开了窝,主任说,现在找不到工作的一般都是不入流学校的学生,所谓的就业压力大说的其实也是这一类学生,他们大学期间不学无术,毕业了自然无地可去。另外一个同事说,我觉得在哪里都靠自己。

    2020年4月5日
  • 大学毕业时,俺才读懂大学

        1  如果大学是一场美梦,流逝的时间即将把我们敲醒,连续三年被不同的人喊作学姐,喊着喊着,我就要毕业了。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