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年,为何您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最近几天,听到一个朋友准备离开工作5年的500强公司,我问他为何想要离开,他说自己在这个公司里就是一个小螺丝,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如果是刚毕业选择500强企业体验大公司的流程没有错,但是已经5年了,他说即使再工作5年也就是他老板的位置,如果只是熬时间才能坐上领导,那么时间浪费的太可惜。

  

  

  最近几天,听到一个朋友准备离开工作5年的5强公司,俺问他为何想要离开,他说自己在这个公司里就是一个小螺丝,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如果是刚毕业选择5强企业体验大公司的流程没有错,但是已经5年了,他说即使再工作5年也就是他老板的位置,如果只是熬时间才能坐上领导,那么时间浪费的太可惜。

  不知是否您也有这样的困惑?

  工作的前5年,有可能您一直效力于一家外企/民企,更多人是可能已经辗转几家公司,换工作的原因无非是提高收入,学不到东西,没有发展诸如此类。如果说前5年可以不断尝试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工作5年后应该要慢慢沉淀自己。为什么要以5年为界?5年只是概数,意指已经不再是初入职场的菜鸟,又没到资深的程度的职场人。

  对于已经找到自己职业发展“真爱”的同志,您可以就此绕道而行。

  如果您还是对现有的工作有不满意的地方,而且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工作的朋友,可以搬上您的小板凳继续往下看:

  I. 您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您不喜欢的地方在下一家公司还会不会出现?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些感触:俺觉得这家公司的同事很难相处,俺的能力应该匹配更高薪水,为何不给俺涨工资,俺在这家公司学不到东西,在这里就是浪费生命……

  乍一听,好像每一个观点都很有道理,而且身边的朋友鉴于“维护朋友关系”的立场,往往也会支持您的观点,最后您更加觉得自己受了委屈,非辞职不行了。

  先不谈朋友对您关键决策的影响,就以上观点本身,您也无法确认在下一家公司会不会遇到同样情况,如果一个决定产生的影响客观上是未知的,而您却主观的认为下一家公司就一定会更好,那岂不是掩耳盗铃吗?

  更为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人的大脑本能具备自俺保护意识,遇到任何挫折/问题,优先认为是外界环境造成的,岂不知大部分时候是俺们自己的主观判断有问题,所以如果您不喜欢公司的某些方面,您可以先自己分析是不是俺的适应能力有问题,是不是俺要的太多却做的太少,是不是俺太好高骛远?自己回答完这些问题后,看看其他同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依然觉得不喜欢,那可能离开也是一种解脱。

  II. 您是为了涨工资而换工作,还是为了做喜欢的事而换工作?

  在刚毕业的几年里,手头拮据的俺们,省吃俭用但还是觉得手里攒不下钱,一旦听说别人涨工资,或者比自己工资高的人,心理就暗暗的较劲,觉得按照自己的实力,自己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资,于是乎心理暗算如果明年领导不给俺涨到8,俺就不干了,现实往往是各种打脸的,过年后,您的工资只涨了5元,与您的目标差了好几光年,“没办法这是逼俺跳槽啊”,于是乎您接连换了几家公司,在工作的第5年,您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这种剧情俺想一点都不陌生,为了涨工资而不停的跳槽,其实俺觉得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收入上满足要求了,但是工作5年后,就要更加慎重了,毕竟跳来跳去缺乏积累啊。

  III. 也许您的每一次尝试都是浅尝辄止

  如果在每一次换工作或者找自己爱好的事情时,都只停留很短的时间,您是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虽然不需要您花费1小时去研究,但至少也要全身心投入半年以上,您才能有一些相应的技能,继而感受到乐趣,比如学开车时,在您刚学习倒车入库的时候,您会非常痛苦,可能您会觉得开车一点都不酷,甚至想要放弃,那是因为您的技能还不具备享受开车乐趣的起始门槛,如果您在这时放弃,说开车不是您喜欢的事情,那就妄下结论了,因此在每一次的职业尝试中都不要浅尝辄止,只有这样您才能最终找到自己喜欢的做的事。

  IV. 想要的太多,技能却很少

  看到别人通过自媒体赚到了第一桶金,自己也想去尝试,然后写了几篇文章就发现阅读量很低,进而觉得自己可能并不适合这条路,于是乎又去寻找另一个可以职业方向,周而复始,发现自己在哪一行都好像做不出成绩,于是乎焦虑笼罩着整个人。

  其实,不论在哪一行要先做到专业,钱自然会找到您,如果觉得变现太慢,说明您的技能还需要打磨。痛苦来自于想太多,做太少。您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好别把它浪费在模仿别人这种事上。

  正如乔布斯所说“您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您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 您才能怡然自得。如果您现在还没有找到, 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的去找, 当您找到的时候您就会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 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您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毕业5年,为何您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07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28日 上午3:08
下一篇 2020年3月28日 上午3:30

相关推荐

  • 一个北大人的成长足迹:未名湖是个海洋

          《未名湖是个海洋》    27年7月俺开始看北大数院的招生简章,上面赫然写着“每年有数十位学子赴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深造”。这是一句改变俺…

    2020年6月3日
  • 决定着您面试成败的细节

       几年以来,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面试,也了解了一些很特殊的面试成与败,可以说,在这些特殊的成与败当中,细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我们把这些小小的细节分享给读者诸君,希望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2020年6月22日
  • 中科大校长万立骏:回归这四个常识,才不辜负大学时光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同学们步入大学,即将开始人生中一段最重要、最丰富多彩的旅程。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你们可能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也或许有着点点的困惑与迷茫。“如何才能不辜负大学的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一定是大家思考的最多的问题。

    2020年4月2日
  • 抱怨学校不好,您真的没有资格

      你没有上北大清华,是你自己考上的这所学校,更现实一点的,在这二三流大学,你得过一次第一名吗?

    2020年4月25日
  • 大学毕业时,您总得有样东西拿得出手

      “你总得有样东西拿得出手”,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于母亲的念叨,我从来没有往心里去,直到自己在大学毕业求职时栽了跟头才彻底地领悟了这句话的内涵。

    2020年4月4日
  • 考研不得不经历的“交响三部曲”

      “考研风”席卷而来,现实的考研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多手准备”或者“盲从”的群体,既然选择了考研,同学们应该坚定“考上”的信念,一路到底。通过十多年跟大学生的接触,我们总结并提炼了,同学们在考研路上必须经历的三个层面的转变。

    2020年6月22日
  • 一封斯坦福招生官写给被拒学生的邮件

      今天下午,我们的招生办公室向34000多名申请我们普通录取的、盼望着在斯坦福度过自己四年大学生涯的高中学生发出了邮件。

    2020年4月10日
  • 大学生励志:考托福是一场一个人的战役

           时至今日,对于我来说托福考试终于尘埃落定了。回想备考托福的这一路,不能不说有些五味杂陈。108分的分数不算太高,但至少我没让自己很失望。我是2010年1月报的名,寒假期间( 2月1日至2月20日)上的深圳新东方学校托福强化班,3月13日参加托福考试。有一些心得和体会,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2020年6月18日
  • 上了好学校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小时候,在家门口读一所普通的小学,真的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整整玩了六年。

    2020年4月7日
  • 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差距,悄悄影响着俺们的一生

        1、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不是收入不同,而是思维方式与做事标准  最近高考出成绩,很多人在报志愿。我收到一些来信,都是高三学生,信中说:“星姐,我高考成绩一般只能上二本,但当年你也是二本毕业的,我觉得我毕业时候能跟你一样好。”

    202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