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
-
同样25岁,为什么有的人事业小成、家庭幸福,有的人却还在一无所有的起点上?
我刚过24周岁的生日,虚岁的话也算是25了,说下自己吧。 我是农村孩子,我爸是木工,初中文化,我妈是农村妇女,小学没上完,算认得几个字。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姐姐比我大三岁,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我哥大我两岁,成绩也很差,初中毕业后在家呆了一年,也出去打工了。那时候农村流行一个观念,学习好就是上学的料,将来要当大学生,要考博士,要出国,云云。当然学习不好的话,那就是出力的命。很明显我姐和我哥都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没别的路可走,只有打工挣钱,等到二十几岁出头,回家相亲、结婚、生子。就像许多人生来就要上学,读研,工作,买房一样,很多人的命运在你还只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像是好莱坞大片,架子都是一样的,只是稍稍变换了几个情节,几个场景而已。
-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
回答(一): 在成都这个悠闲的城市读了好几年书,那时候只要一出太阳,学校的草坪和茶馆马上就会被潮水一样的成都人民占领。整个下午他们就坐在太阳下面,聊天喝茶打麻将。我觉得这样真是爽爆了,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嘛?
-
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你是否也曾被这句网传的流行语唤醒了心底那一丝早已沉寂的上进心?锦瑟流年,花开花落,岁月蹉跎匆匆过,而恰如同学少年,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是年少,却韶华倾负,再无少年之时。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
-
白岩松:只要努力,命运总会来敲门
他是一位非常淘气的小男孩儿,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草原上。母亲为了他的成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那个时候的他一点也不理解母亲。淘气、贪玩儿,常常惹母亲生气。母亲一生气,就会打他的小屁股。时间一长,他一天不挨母亲的打,就会感到少了一点什么。
-
于是,一路收获一路失去
小哥来深圳两个月后,电话联系约周六一起聚聚。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激动、惊讶或者欣喜,而是习惯性的先考虑周六有没有工作备注事项,然后才答应,好像仅仅是知道了一件事情,除此没有任何的心理波动。后来,我把它称为非正常淡定。
-
从学生到社会人——写给所有处于转型期阵痛的娃
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型,会成长很多。俺觉得最美好的是,俺没有失去梦想。但是俺很清楚地知道,就算俺丢掉任何东西,为了成长,丢掉一切,唯一不能丢掉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家,一个就是梦想。 …
-
谁说您没有理想
妞子拿下耳机,扭过头来问俺,妈妈,您觉得俺当个特种兵怎么样? 她正在电脑上看关于特种兵的电视剧。 当然好啊,您要是能当个女特种兵,那俺得骄傲死了。俺走过去坐…
-
给明年依然年轻的俺们
今天是22岁的最后一天。几个月前,俺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用文凭上“最高荣誉毕业”的标签安抚了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妈,然后转头辞去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跟一家很受尊敬的公司、还有15万的年…
-
渐行渐远的梦想
仍然有许多人相信个人奋斗,但更多的人却转向了利用各种关系介入社会资源的分配。利用关系甚至公共资源服务家庭个人,都已经被视作理所应当了。若与此相悖,会让人愕然。 大概是在1984年了…
-
您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
某人加俺,附加信息是“求入精英圈”。俺瞬间凌乱了。木有搞错吧?本人可从来都和精英圈木有关系噢。想入精英圈的话您去加北斗嘛。就是那个高富帅和白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