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

  • 您的人生是否早已被注定?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2020年12月9日
  • 当您知道您想要什么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给您让路

        记得高三的时候,我选择了要努力高考然后考去澳门读大学。那个时候,从未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上海,再好笑一点,从来没有离开过上海虹口区。也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要一个人面对的大挫折。我听过一句话:“当你知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给你让路。”那个时候觉得这句话很神奇。于是就默默记住了。

    2020年12月8日
  • 俺不是成东青,俺是俞敏洪

      去年,一部《中国合伙人》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认识了俞敏洪。很多人都以为电影中的成东青就是我。然而,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我的故事是这样的。

    2020年12月6日
  • 此文献给曾经的自己和至今还在打工的兄弟姐妹们

      如果你是打工的就请停下你的脚步花2分钟时间进来看看吧!  或许你现在背井离乡,生活过的马马虎虎,拿着2-3千的工资,有电视看有电脑玩,这就够了,但是未来在哪里?

    2020年12月4日
  • 天道不一定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机遇不是运气,机遇是你对创业环境趋势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要比你的勤奋更重要!只是绝大部分的机遇只是被动的被利用起来。只有少部分创业者是主动的去判断和捕捉机会。

    2020年12月4日
  • 不信奋斗信什么

      “史上最难就业年”,大量高校毕业生临近7月1日离校时节,工作仍无着落。看到家有“富爸爸”的同龄人,一毕业就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得到创业资助,再听到个别用人单位“萝卜招聘”的消息,不公平感从心底滋生。有人气馁,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好工作轮不到寒门子弟。有人感叹,阶层固化严重,向上流动是空想。网络上、现实中,不少人表示“不再相信奋斗”。

    2020年12月2日
  • 给青年三个人生药方

        我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赠与三个防身的药方给青年们。  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爱恋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

    2020年12月1日
  • 年少时您认为“这个人前途无量”的朋友,后来怎么样了?

        年少结识很多好友,有天赋超群而且相貌漂亮的,有成绩永远第一的,有家境深不可测的,但从那时,就觉得其未来必然有成就的几位好友,都普普通通,却有平凡却不凡的特质,说说他们的故事,也记载自己年少的回忆。

    2020年12月1日
  • 寒门还能出贵子否?

        前几天,我一位有钱朋友的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优异,已已被国内排名前二的大学录取。在录取通知到达后,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决定摆酒上百席,既为儿子道贺也借机抒发自己的喜悦和自豪。

    2020年11月28日
  • 给您一条“牛人”的路

        知乎上有不少有趣的提问,“怎样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如何年薪百万”,看帖子的热度就知道“探寻人群中出类拔萃的机会”这可能是今天多数人内心的需求。在这个全中国都在挣钱比赛的时代里,这样的问题问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不过,我总觉得不够准确,在如何成为人群里普遍公认的“牛人”之前,我们还有个问题要解决。

    202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