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
他们都是笨小孩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发黄的旧作文本问巴尔扎克:“大作家,你给我瞧瞧,写作文的这小子有没有天分,将来是不是块当作家的料?”
-
下一个7年,俺是谁?
一时心血来潮报了个口译班,其中有一位老师大概30岁,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口译功夫了得,每次都来去匆匆,中午就花5分钟的时间泡一碗面吃。后来才知道,她大学学的是历史,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与我们不同的是,她拥有人事部二级口译证书,每个月都有天南海北的会议翻译任务,还兼任这家口译中心的导师。
-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牛逼程浩于2013年8月21日去世,希望了解他的牛逼事迹的请点击:《真正牛逼的,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世上有人知道你牛过,我算一个》
-
同样25岁,为什么有的人事业小成、家庭幸福,有的人却还在一无所有的起点上?
我刚过24周岁的生日,虚岁的话也算是25了,说下自己吧。 我是农村孩子,我爸是木工,初中文化,我妈是农村妇女,小学没上完,算认得几个字。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姐姐比我大三岁,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我哥大我两岁,成绩也很差,初中毕业后在家呆了一年,也出去打工了。那时候农村流行一个观念,学习好就是上学的料,将来要当大学生,要考博士,要出国,云云。当然学习不好的话,那就是出力的命。很明显我姐和我哥都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没别的路可走,只有打工挣钱,等到二十几岁出头,回家相亲、结婚、生子。就像许多人生来就要上学,读研,工作,买房一样,很多人的命运在你还只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像是好莱坞大片,架子都是一样的,只是稍稍变换了几个情节,几个场景而已。
-
亲爱的,不要让别人实现了您的梦想
也许我们正在做着自己并不一定热爱的事情,偶尔踮脚张望那些最初的梦想,如同氢气球一般越飘越远,直至完全看不见。久而久之,我们被生活中的琐事所淹没,曾经的信誓旦旦,或者对于未来的美好想象渐渐变得模糊乃至全部遗忘。直到忽然有一天,你看到别人正牵着你的那只梦想气球,在阳光下熠熠闪动,格外刺眼,此时羡慕和嫉妒不足以形容心情,而心中的失落感,不言而喻放大好几千倍,这时候有个声音反复在耳边回响:亲爱的,不要让别人实现了你的梦想。
-
别多想,只管开始做
要读书,怎生读?朱熹说:“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简单说,“只贵乎读,也不如读,读来读去,自然晓得”,而且不讲道理,“这个不知如何”。
-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
回答(一): 在成都这个悠闲的城市读了好几年书,那时候只要一出太阳,学校的草坪和茶馆马上就会被潮水一样的成都人民占领。整个下午他们就坐在太阳下面,聊天喝茶打麻将。我觉得这样真是爽爆了,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嘛?
-
让每一颗心灵,朝着春天的方向眺望……
一 那天,母亲到邻居家去借东西,6岁的她独自在客厅看电视,谁也没想到,灾难就在这时无声无息地降临了:客厅的屋顶上,已经老化的电线突然闪出火花,将窗帘燃着,接着是沙发……等到人们闻讯赶来时,屋内早已烟火弥漫,被抢救出来的她浑身80%以上烧伤,那张原本清秀可爱的脸更是面目全非。
-
只要上路,就会遇上庆典
表弟大学毕业后做了非专业所学的箱包线销员,理由是自己专业不感兴趣而且很难有好前景。工作满一年后因为不满公司文化和规章制度,接连换了几次工作,当然做的依然是箱包线销。
-
做那条逆流而上的鱼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学校毕业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结束了。可对于我来说却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