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

  • 给您一条“牛人”的路

        知乎上有不少有趣的提问,“怎样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如何年薪百万”,看帖子的热度就知道“探寻人群中出类拔萃的机会”这可能是今天多数人内心的需求。在这个全中国都在挣钱比赛的时代里,这样的问题问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不过,我总觉得不够准确,在如何成为人群里普遍公认的“牛人”之前,我们还有个问题要解决。

    2020年11月28日
  • 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周末给小侄子选志愿,亲戚一直说让他报某某专业,考公务员,出人头地之类的话。亲戚走了以后,我把哥哥和嫂子叫进来,跟小侄子说:“你想考什么就考什么,你想做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家里不指着你养活,你爸妈我们都不希求你出人头地、扬名立万。你想干嘛就干嘛。”他妈赶紧补充:“对对,你自己能养活你自己就行了。”

    2020年11月27日
  • 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您内心的自信

        经常有人问我第一桶金怎么来的,从哪里得到的,有多少。其实每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都想说,人的第一桶金是自信。即使你没钱也不要怕,自信就是你的资本。也有人在自信前面加了一个不好的修饰语,叫盲目自信,我不太爱听。我说过很多次自我的害处,但我认为与自我有点关系的不多的好东西之一,就是自信。自信当然有自我意识,还有信,相信的信。相信,是正面的、健康的。要相信自己。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才会相信他人,相信未来。

    2020年11月26日
  • 您相信什么,就成为什么

      最新研究表明:你相信自己是什么样,你就最终会成为那样。纵观我们是如何发展成独立个体这一课题,理论上来说,这个研究结果是足够信服的。作为一个年轻的精神科医师,在传统的心理治疗领域,我受过专业的训练。治疗时,常见的问及病人的“典型”问题如,“你感觉怎么样?”等。这些问题临床时我很少运用,直到很多年后,我发现感知觉和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或者说,是彼此相关但有本质区别的。情绪是一种状态,而感知觉是你独有的,对情绪非常个人化的体验。直至现在,我也很少问,为什么感知觉会从一个中性状态进而发生剧烈变化,从一个人影响到另一个人。

    2020年11月25日
  • 那些用热爱抵御孤独的人,从来不会孤独

        卡夫卡写作的屋子坐落在布拉格的炼金术师巷,是一个死胡同。那间小屋在胡同的最里面,像苦行僧的屋子一样简陋。据说卡夫卡下班后就带着饭盒到这里写作,直到深夜才回家。他拒绝与人交谈,甚至是他的家人。“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都让我感到厌烦。”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不禁想知道这个卑微的保险公司小职员有着怎样的内心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把他抓住不放,让他对写作如此执着。而且他写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表,卡夫卡临终的时候曾要求他的朋友马克思·布罗德把他的手稿全部焚毁。究竟是怎样的热爱让他面对真正的孤独也无所畏惧,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写作,写出的东西就算无人理解也无所谓?

    2020年11月25日
  • 只有挣扎的现在,才是最好的状态

        朋友病了,大家去医院看他。离开后在医院门口感叹:“唉,这么年轻就生病了!”

    2020年11月22日
  • 人要有勇气去尝试不擅长甚至有挫败感的事

        最近手头正在做的一个项目里有一个内容是拍TVC,不过有导演有摄像,轮到我这儿也就是拍前拍后的一些工作,比如文案啦,方向啦,道具啦,场地啦,沟通啦之类的事情。这些事儿没多难,可也不容易,但关键是我从没做过,也一直以来不是我工作领域内的事情。要放以前,我肯定推给熟悉这方面的同事去做了,可这次偏偏想起来自己好像没做过,于是很想做做看,尽管我已经预想到可能会做的有点费力不讨好,甚至是糟糕。

    2020年11月21日
  • 俞敏洪:调整心态,学会信任

    与大家分享两句话。第一句话:“Don’t wait to be loved,to love.”第二句话:“Don’t wait to have a good…

    2020年11月19日
  • 南方周末2004新年献词

      《这梦想,不休不止》    谁说这是平常的一天?候鸟掠出线影,年轮添了新纹;我们大声地问候亲友,也默默地思念远人。

    2020年11月9日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俺们可以很亲密的和自己对话,俺们可以慢慢成熟,笑看花开花落,人世沧桑,风起云涌只在朝夕,不会长久。岁月的静好是一种本色,就如俺们始终相信生…

    2020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