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大学
-
大学,它并不像俺想的那样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期末考试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已经进行了将近三个月了,现在的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我之前想的那样,也不像我的高中同学给我描述的那样,我觉得它有点可怕,有点可悲,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我的大学生活是失败的,因为它只是高中生活的延续。
-
80后大学生进入职场后的3个趋向
第一类人,惧怕社会和现实,家里又没有条件,闷在家中,怨天尤人。
这类人多是女孩,有了这种思想之后,只等着嫁人了事。但是因为社会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男孩也走进了这个群体。房子,车子,孩子,老人,责任,这些字眼压的他们透不过气。但是一味的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只能让自己的人生走进死胡同,让自己的思想走向绝望的深渊!靠毅力,靠坚韧去扛起自己所要担负的一切,把这些当成动力!你才能获得更多! -
大学生励志:毕业后的5年,决定您的命运
正如”打工皇帝”唐骏说:”我觉得有两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回报。第一种人就是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5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儿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里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
-
打工与创业的45个经典区别
大学毕业的你,是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呢?或许每个人都有创业当老板的梦想吧!但是,初出茅庐,你知道创业有多苦吗?如果你对单独创业还没有形成理论上的概念,那么劝你一句:莫冲动!还是先来这里看看打工与创业的经典差别吧!
-
怎样规划您的毕业后的人生
我今年39岁了, 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听了,又分成4条出路
1、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
一个人都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做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哪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
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
大学生就业:您的钱猪里有几枚硬币?
钱猪,也叫扑满,是家家都有的存放零钱的容器。虽然几分几毛的零钱看上去不起眼,但在穷到极点的时候,扑满里的钱,也能够救急。1992年,我在加拿大第一次买房,买完之后成了“房奴”,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就靠打破一个钱猪,用里面的钢蹦支撑了一个多星期才活到今天。
让我想起这个话题的,是一位叫吴梁的大学生。他大四,专业是应用化工,但同班三十几个同学,尚无人找到相关工作。他家在农村,父母为供他上学,把盖房子的钱都用掉了。吴梁成为家庭居有屋的希望的屋梁,挣钱,成为他最要命的人生使命。
踏破铁鞋找工作,他找到一家与自己专业、经历、特长、兴趣毫不相关工作:做了一个推销炒股软件的电话推销员,没有底薪,只有看上去近在眼前、实际上远在天边的销售提成。
当他遇到我,问我这份工作如何时,我觉得这是他最糟透的选择。假如工作经验是一种积蓄,他在股票方面的经验之积蓄等于零。
于是我问他还有哪些经验?
他说:他作过学校团委副书记和学生会干部,但考公务员失败了。这点经验暂时用不上。
他说他还做过奥运会志愿者,但这份经验,似乎无法和就业直接接轨。
他是学应用化学的,学习成绩很好,但看不到任何相关就业机会。
这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但显然,他的优秀,只是传统教育定义的优秀,而不是就业市场呼唤的优秀。
面对一脸茫然的他,我问:“你还会什么?还做过什么?你在大学期间有过任何工作经验吗?” -
徐小平老师三问一位执着考研学生
博友Tracy留言:
徐老师,毫无斗志,我该怎么办呢?
我现在一培训学校做兼职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周末上班,于此同时准备考研。今年25岁了,已婚。可是就在考研在即,我突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以至于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兴趣,从十一月中旬至今。这与我一贯积极向上的作风是截然相反的。现在每天起床就不知道干嘛,虽然我知道最该做的事拿起书本,可是我却毫无力气。截止到今年十一月的大半年来前我都是每天雄赳赳气昂昂地背起书包自习。翻看以前的日记本,一直都渴望考上研,因为我一直打算考上研,进一所公立学校,这样工作稳定的同时又可以照顾家里。我感觉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我的青春,浪费时间,别人在奋斗前进的同时我却在蹉跎岁月……
徐小平三问:
1、难道在“培训学校”工作就不是有意义的奋斗,就是浪费时间、蹉跎青春,而只有考研才是有意义的奋斗、才不是浪费时间、才不是蹉跎青春?
2、难道在“培训学校”工作一定就不稳定也不能照顾家人、而只有在“公立学校”工作才稳定并能够照顾家人?坦率说,如果你这样只看到“公立学校”的好处而看不到“培训学校”的机会,你即使进了“公立学校”你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
3、 难道你在“培训学校”的工作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已经不需要你朝思暮想、废寝忘食地把它做好。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更何况是目前炙手可热的民办培训行业呢!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的你,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才真正有点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家人甚至也对不起别人呢!
人各有志,不可勉强。如果你的志气就是考研,我也无从阻止你。但从你的来信所表露的,我看到你考研的价值取向,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提升你的工作来实现。
为什么你的眼中只有考研?
因为你对这张纸片爱得深沉…… -
决定着您面试成败的细节
几年以来,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面试,也了解了一些很特殊的面试成与败,可以说,在这些特殊的成与败当中,细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我们把这些小小的细节分享给读者诸君,希望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
考研不得不经历的“交响三部曲”
“考研风”席卷而来,现实的考研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多手准备”或者“盲从”的群体,既然选择了考研,同学们应该坚定“考上”的信念,一路到底。通过十多年跟大学生的接触,我们总结并提炼了,同学们在考研路上必须经历的三个层面的转变。
-
巴菲特给大学生的忠告
关于你们走出校门后的前程,我在这里只想讲一分钟。你们在这里已经学了很多关于投资方面的知识,你们学会如何做好事情,你们有足够的IQ能做好,你们也有动力和精力来做好,否则你们就不会在这里了。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将最终实现你们的理想。但是在智能和能量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来决定你是否成功,我想谈谈那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