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30岁来临之前:您并不需要急于明白那一切

  经历十几个小时阵痛,我终于和他见面了。真的躺在产房的时候,已经不关心他是否漂亮,会长得像谁,唯一的愿望只是:他健康就好了。忐忑的听到了他的哭声,看到护士把他裹好,戴好脚环,放在旁边的小床里。隔着一米多的距离,看到他一会就不老实的把手从包被里伸出来,莫名的有一种满足感。

  记得上一次写自己的生活,还是怀着糖豆的时候。现在转眼,糖豆就快要八个月了。

  经历十几个小时阵痛,俺终于和他见面了。真的躺在产房的时候,已经不关心他是否漂亮,会长得像谁,唯一的愿望只是:他健康就好了。忐忑的听到了他的哭声,看到护士把他裹好,戴好脚环,放在旁边的小床里。隔着一米多的距离,看到他一会就不老实的把手从包被里伸出来,莫名的有一种满足感。

  当他来到您身边,您就会忘记那刚刚经历的痛苦。您无暇去想,接下来还有更辛苦的等着您。

  两百多天的时间,从手忙脚乱,连喂奶的姿势都要费劲去揣摩调整,到终于一切熟能生巧。从满月盼到一百天,再盼到五个月。期间的辛苦,只有做过母亲的才会懂。

  对俺来说,曾经无法想象,一个女人可以脱离一切生活享乐,把全部的身心精力交给宝宝。然而却也坚持全母乳到五个月,并且希望坚持母乳到十个月。

  但俺并不认为,需要用“伟大”这个词来给自己加冕。俺见过焦急的母亲、惭愧的母亲,以及真真自私的母亲。有的人因奶水不足而惭愧,有的人过于紧张孩子的一举一动,有的人则早早丢给老人去抚育。每个人不过将自己当下的状态,映射在抚育孩子这件事上而已。没有最伟大的母亲,也没有不伟大的母亲。俺认同,亲密育儿法所说的,当您和孩子越亲密,您做母亲的天赋自然就会展现,您所付出的艰辛倍增,可您得到的快乐也同样的倍增。

  不愿意承受的人,自然体会不到其中的滋味。愿意承担的人,冷暖自知,无法语言描述。人生的某些道理,在各个阶段都同样适用。

  只是,女人的攀比心态,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如影随形。恋爱时比谁的男朋友更优秀,结婚了比谁的老公更厉害,有孩子了比谁的孩子更聪明漂亮。这一点,在俺母亲身上完全提现。俺也曾经因为她的攀比心和紧张,在月子里情绪崩塌过。但俺很快意识到,不,俺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个伟大的母亲,俺也不要强迫自己在养育孩子的每一件事上做的超出常人。因为这样,俺很快就会失控,失去自己,失去体验,沉陷在某一种道德强迫里。

  俺相信,每一个宝宝都有他自己的生长步调,他的每一点成长进步,该来的自然就会来。和其他孩子去比,谁先会抬头,谁先会笑,谁先会爬行,谁先长牙齿,没有意义。虽然您不得不接受您的亲人,总爱以这种心态去衡量您的孩子是否足够健康。虽然您会经常遇到那些怀着攀比心和您交谈的老人。

  因为这样,俺反而觉得,俺有更积极的能量,长久的把这件事坚持了下来。不然,恐怕俺很快就想逃离。很多母亲说,她们宁愿上班,也不要天天对着孩子。她们要逃离的不是孩子,而是抚育孩子的那种家庭氛围,一切围绕孩子在转,没有人顾及您的感受,很容易让您感觉窒息,透不过气。

  有很多深爱母亲的孩子,也难以逃离这种窒息感带来的绝望,让您感觉您年轻时所期望的自由、梦想、爱情,都在离您远去,您这一生都要被他**住了,而您的先生、您的家人,根本不会理解这种无力感。因为,在孩子幼小阶段里,母亲的角色,的确是无人取代的。除非您自愿放弃,将这个角色塞给他人来完成。

  这段时光,或许很类似您走出校园,刚刚进入社会时的状况。每一天感觉都是在熬,每一天都有新的状况需要发生,每一天您都感觉您的精力被榨干。只是不同的是,抚育孩子的责任更大,您没有其它选择。

  当俺还年轻的时候,俺从来不曾设想过,俺该成为怎样的母亲,俺只想过,俺该成为怎样的妻子。当宝宝真正在俺肚子里的时候,俺也很是迷茫,俺该怎样和他相处,俺不知道俺会不会成为一个好妈妈,因为俺可能无法全身心的去爱他,俺有俺自己的理想,俺的未来设想里并不想全部围绕他来行进。

  可是,当俺第一眼看到他,他躺在俺身边,突然睁开眼看着俺,清澈的眼睛。那一刻,俺想,俺心中所有的疑问已经不见了。

  这就是生命的神奇之处吧。做母亲,是最需要准备,却也是最不需要准备的一件事。您所谓的准备,其实只是帮自己下个决心而已。而您不需要准备,是因为,当他来到,您身体里蕴藏的一切能量,自然就会被唤醒。他似乎就是解开这一切能量封印的钥匙。俺相信,那些**抚育宝宝的妈妈,更能体会俺说的这一切。

  只有在您体会到“母亲”这个角色之后,您才能真正触摸到“什么是女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它将颠覆您曾经关于女人的很多回答。女人有多韧性,有多柔软,又有多灵性,在您伴随母亲角色完成的过程中,您会发现,您以为的能量天花板,完全被戳破。当一个女人,做了母亲之后,她的能量的边界线,是另一种广阔的深度。

  您将比男人更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生命的神奇,生命的魅力。您懂得他每一个微小的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您感受到生命超强的伸展力和愈合能力。您的疲惫很纯粹,您的快乐也很纯粹。这种瞬间忘却一切疲惫的快乐,是爱情、金钱,任何其他东西都不能带给您的。

  当然,您也有想哭的时候。当您刚刚合眼几分钟,他就又醒了。您还没来得及换上新尿布,他就弄脏了衣服垫被。他的一切步调,完全不以您的意志为转移。他对这个世界的适应过程,缓慢笨拙,太容易磨光您的耐性,可是您还得打起精神,重新鼓起一百倍的耐性,再陪着他继续向前。

  对现在的俺来说,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俺也知道,永远还有新的艰难挑战在等着您。但是就像俺的老闺蜜在给俺的七夕卡片中写到的那样:人母无坚不摧。

  如果您要问俺,有了孩子之后,俺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俺想,俺最大的改变是,俺对于人生更有耐性了。一颗种子,要九个月才能脱离母体,准备好面对世界。一个月,他才会懂得满足就微笑。三个月,他才能很好的完全支撑起自己的上身。五个月,他才懂得食物的滋味。而直至20岁,他恐怕都还不能完全很好的与自己相处、与世界相处。人生很长,再努力也不足以知晓一切秘密。不如,将每一份体验,都变得更加缓慢投入一点,才对得起这一生。

  因为这种耐性,俺开始觉得一切的发生与结束,都没有所谓完全的对错。更加学会理解人世的苦衷。理解不愿意选择婚姻的人,也理解愿意选择婚姻的人。理解停不下来的人,也理解停下来的人。

  当您明白这一点,您已经不再奢望更多人来理解您。因为,人生就是交错而过。即便是伴侣,也不是**在一起过一生。(www.lizhijuzi.cn)即便是**,也同样注定交错而过。

  每个人都在孤独中,寻找解决方案。却又在寻找的过程中,因为交错,发现更深层的孤独。这是俺们与命运的游戏,至死方休。只是每经历过一层以后,俺们的内心打开的程度,又会得到提升。就好像再修炼武林最顶级的武功一样,您没可能去越级修炼。

  当俺还是单身姑娘的时候,俺听到年长的朋友谈起婚姻的无奈和不幸,心有戚戚,恐惧婚姻。当俺到了年龄,听到朋友谈起生产的种种痛苦以及养育的种种艰辛,心有戚戚,恐惧做母亲。

  当您真正沉入其中后,您发现,她们没有骗您,所言不虚。只是,您还是一手一脚的走过来了,并没有那么可怕。

  您并不需要去懂,俺所写这些,究竟是什么意义。有些话,放在心间,有一天,当您该懂的时候,您自然会懂。那一刻,如流星划过天际。那一刻,如久旱突遇甘霖。不必急于明白一切。

  活着,就是好好感受。感受生命的每一刻。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写在30岁来临之前:您并不需要急于明白那一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57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6月7日 上午8:03
下一篇 2025年6月8日 上午8:02

相关推荐

  • 对不起,俺还过不起安逸人生

      好友几次心疼又无奈:你真是活活把自己作死。好好的国企不待,安逸的日子不过,偏偏选择苦逼生活。

    2024年6月28日
  • 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我思忖良久,找不到精准的答案。  他告诉我,三十而立,不是表面的成家或者立业,你立的,是成熟的思维模式,是**而纵深的思考能力。

    2024年10月24日
  • 什么年龄该认输

      过了30岁,我对于那些说30岁就认输或30岁也不认输的“年轻人”总是忍不住带有几分这样的刻薄。我是一个对年龄特别不敏感的人,从没给自己设置过任何限制。年龄这东西,除了在某些极限运动或者爱情里可能起到一条金线的作用,没过的时候你可以轻松去做,过了就困难重重。对于人生大多数经历,年龄其实不是问题。即使在最一本正经的大公司招聘里,“年龄35岁以下”的要求下面,也常常跟着“特殊人才可放宽限制”,更何况是30岁,这个风华正茂,如果不是故意跟自己拧巴,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可以重新开始的年龄。

    2025年3月3日
  • 如何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那一年?

    有一天,
    住我床位下铺的朋友
    给我买了一个肉包子。
    我接过来以后,
    鼻子一酸哗哗哗地哭了出来,
    我认定这就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2024年11月18日
  • 影响全球的一篇短文:《年轻》

      后来此文传到日本,文章的观点成为许多日本人生活哲学的基础。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多年来,《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2025年4月2日
  • 下雨了别跑,反正前面也是雨

      有时候,看见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们,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离婚的离婚,再婚的再婚,人生画出一个又一个看似漂亮又不怎么漂亮的曲线,我心里隐隐也会着急,看不清彼此的赛道,只知道跑过身边的人多了,多少也会刮起一阵不小的风,风迎面而来,让人梦醒般清醒。

    2024年11月21日
  • 您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您的路

      从这些轰轰烈烈的新闻里,我看到的是两个字:恐惧,我从没有经历过这种恐惧,在离它一步之遥时,我逃开了。

    2024年10月23日
  • 有担当的青春更精彩

      王子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虽是人们眼中的高富帅,他却不热衷啃老享受,而是想着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在上大学期间,他和同学就经常参加一些志愿活动,而有件事情触动了他想创新公益的想法。

    2025年2月28日
  • 绝大多数人拥有的不是梦想,而是梦幻

      她皮肤白得亮眼,并且,勤奋得无处不在。化妆师们通常都有分工,如果负责早起化妆,当天就不再跟妆补妆,更不会兼顾**配饰,但她不同,我经常早晨被她化妆,下午看到她出现在片场跟妆,晚上又笑眯眯地到房间帮我试第二天的**,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她是个非常得体的姑娘,不多话不八卦,工作爽利,预热了一个月,我们逐渐交流多起来。

    2024年9月22日
  • 年轻人,在心里竖一杆精神与物质的天平

      一句话,虽粗俗鄙薄,却一语中的地道出现代人的精神症候。这是一个慌张的时代,人们专注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却不顾精神建设的落后,“拜金主义”“有钱没素质”“有钱便是爷”的现象比比皆是。经济和精神发展的不均衡,也造就了一场全面而壮观的物质比拼,小到比较文具和洋装的幼儿园娃娃,大到相亲前逼迫父母买婚房的年轻人,老到公园里晨练时把儿女吹到神乎其神的七八十岁老人,都活在物质攀比的重压下。快节奏的社会里,成功成为一场残酷的计时赛,头脑和内心中的无形资产不得参与评分,有形资产才是可以最快分出胜负的资本,大到爱马仕,保时捷,北京五环内住房,小到苹果,**,海蓝之谜,都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而年轻人又尤其热爱一步登天的传奇。几年前非诚勿扰一位女嘉宾标榜非富人不嫁,大胆发表言论“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遭到全国观众的痛骂。可是当一个人说出这样的想法,就代表有一百万一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在沉默点赞着同一个观点。很多本可以大有作为的年轻女孩,因为耿耿于怀小时候亲爹买不起的那双彪马,长大后就开上了干爹的宝马,而更耸人听闻的新闻里在讲,17岁少年为买一部苹果手机,不惜**换钱,搭上了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人一旦把物质**当做人生导航,就很容易迷失,精神与物质的天平失了衡,打翻原本踏实向上的生活态度,散落下的,是衣贵洁不贵华年代的逝去和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悲哀。

    2025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