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年轻漂亮的法国车模站在一辆高档轿车旁边,穿着典雅,举止高贵,中国车模站在旁边,穿着短到不能再短的豹纹裙,拉低领口,一对36D的大胸呼之欲出,翘起臀对准亮起一片的闪光灯。图片下被顶得很火的留言写着,在国外,车模诠释的理念是“像她这样的人才能开这样的车”,在中国,则变成“开这样的车才能**这样的人”。
一句话,虽粗俗鄙薄,却一语中的地道出现代人的精神症候。这是一个慌张的时代,人们专注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却不顾精神建设的落后,“拜金主义”“有钱没素质”“有钱便是爷”的现象比比皆是。经济和精神发展的不均衡,也造就了一场全面而壮观的物质比拼,小到比较文具和洋装的幼儿园娃娃,大到相亲前逼迫父母买婚房的年轻人,老到公园里晨练时把儿女吹到神乎其神的七八十岁老人,都活在物质攀比的重压下。快节奏的社会里,成功成为一场残酷的计时赛,头脑和内心中的无形资产不得参与评分,有形资产才是可以最快分出胜负的资本,大到爱马仕,保时捷,北京五环内住房,小到苹果,**,海蓝之谜,都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而年轻人又尤其热爱一步登天的传奇。几年前非诚勿扰一位女嘉宾标榜非富人不嫁,大胆发表言论“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遭到全国观众的痛骂。可是当一个人说出这样的想法,就代表有一百万一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在沉默点赞着同一个观点。很多本可以大有作为的年轻女孩,因为耿耿于怀小时候亲爹买不起的那双彪马,长大后就开上了干爹的宝马,而更耸人听闻的新闻里在讲,17岁少年为买一部苹果手机,不惜**换钱,搭上了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人一旦把物质**当做人生导航,就很容易迷失,精神与物质的天平失了衡,打翻原本踏实向上的生活态度,散落下的,是衣贵洁不贵华年代的逝去和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悲哀。
在国外的几年中,感触最深的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物质生活天壤之别的态度。西方人的富裕,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大家的物质生活大多非常简单,穿十几块钱洗得发白的T恤,用十九块钱的非智能手机,开九几年的二手车,谈恋爱时买一盒五块钱的比萨饼在公园里约会,家庭出游时爬山钓鱼买两块钱一包的薯条到海边喂海鸥。富人家的小孩和穷人家的小孩,都要经历十六岁出门打工十八岁**生活的阶段,没有阶级上的划分,贫穷和努力来得都很坦诚。而中国人却是最不愿意暴露贫穷的民族,年轻人从十六七岁就开始攀比衣服和鞋子的品牌,用最新款手机拍下一顿三百块的西餐和一个几千块的名牌钱包,发到琳琅满目的社交网上去和同龄人一决高下。物质已经成为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可越是急切地用外在的东西去证明自己,也许就越出卖了内心的贫瘠。国外地铁上随处都有看书看报的年轻人,这种景象在国内的公交车,地铁,火车和飞机上都是看不到的。俺在身边做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走出校园后的八零后,“一年看不完一本书”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是一个开放的年代,很遗憾俺们却把内心紧闭,为灵魂插上沉重的门栓,用物质的****住生命中无关金钱的美好。然而在西方,音乐,电影,和书籍是最基本的精神补给,不管处于何种年龄段,大家都有无关利益的爱好和精神目标,一个人的价值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年轻人,在心里竖一杆精神与物质的天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