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的俺,在一条叫作“好学生”的康庄大道上奔跑。
每次考试俺的总分都能比第二名高出100分甚至更多;俺还在校学生会担任重要职务,有一群来往甚密的“同事”;俺组织了一个文学社;俺不谈恋爱,不乱花钱,不购物,不去娱乐场所;俺对老师很有礼貌。有位老师说,俺是一个完美的学生。
但是俺没有朋友,从没有女生跟俺聊八卦。俺每天睡不着觉,常常觉得自己在发烧,头发一直在掉,额头的皱纹一直在长。因为睡不着,俺清晨6点就起床去没开门的教室门口看书,夜里12点还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
俺的手上总是不分季节地长满了湿疹,一洗衣服就钻心地疼。俺经常咽喉红肿,**上火,不断吃药,然后胃也疼起来。
尽管俺住在十几个人的大宿舍,可没有一个人发现俺这种濒临崩溃的状况——包括俺自己。
俺的注意力全在读书上,除此之外毫不用心。俺就像在一片荒漠上生长着,自己营养不良、干枯瘦小,周围还寸草不生。奇怪的是,那时候俺并没有感觉到寂寞。
高考时俺凭着运气才勉强上了北大。在北大的第一年,俺几乎没上过课。俺成天躺在床上,睡不着,醒不来。俺的口腔、呼吸道、肠胃、皮肤……没有一处是健康的。俺只知道自己就像沙漠中的枯草,连哭都不会哭了。
有一天,俺挣扎着爬起来去上一门叫作“古典音乐概论”的课。当维瓦尔第《四季·春》的快板笼罩了偌大的阶梯教室,俺感到头皮发麻,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后来,在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的宏大喜悦中,俺无法控制地泪流满面。从那时候起,俺开始慢慢地恢复了对情绪的感知。俺确立了自己努力恢复的方向:用感性和直觉拥抱生活。
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大概经历了十年的时间。最困难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恢复对自己和生活的观察。
大家都活在现实里:有的三五成群,享受爱情和友情;有的步步为营,取得漂亮的学分,争取各种荣誉,准备保研或是出国;有的废寝忘食地攻读第二学位,准备离开中文这个并不好找工作的专业;有些家境并不宽裕的同学,早早地开始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而俺,仍旧浑浑噩噩地站在人来人往的现实的路口,无法迈动一步。俺几乎没好好上过课,也没干过什么挣钱的活儿。俺经常感到钱不够花,有时候吃完午饭发现晚饭的钱不够了。所有的集体活动俺统统不参加,因为要交钱。俺觉得哪儿都不对劲,却不知道到底什么不对劲。
夜晚,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在心里盘算着用什么方式,能让自己死得更好看,最好能看起来像是莫名其妙地自然死亡。
俺仍然没向自己求助,也没向任何人求助,自然没有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任何启示。
大学三年级,有一天,围着未名湖转圈,俺突然意识到,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了。在大家都把各自的出路规划得差不多的时候,俺意识到自己远远没有准备好离开校园去工作。因为难看的学分,俺没有任何保研的机会。俺努力考研到了隔壁学校——清华,争取了三年的缓冲时间。
第一个寒假,所有人都回家了,俺独自待在宿舍。深夜,俺躲在被窝里哭:俺是个很穷的姑娘,之所以没有回家过年,仅仅是因为买不起往返的火车票。
许多年之后,想起那一晚,俺还是觉得它很重要,因为俺开始把思绪从云端拉回现实,这是俺整个人开始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的第一步。
俺开始想要挣钱养活自己。每周两次,俺很早乘地铁13号线到龙泽,又换乘公共汽车去一所民营大学教大学语文。俺的经济宽裕了一个学期,代价是俺放弃了两三门已经选好的选修课,包括当时很想上的新闻英语。
俺始终无法处理复杂的状况,因为俺没办法同时兼顾许多件事情,这是一种叫作“注意力缺陷”的病症,来自遗传的神经发育缺陷,更来自早年高度紧张的身心状况。
俺跌跌撞撞地念完了三年研究生,以不太漂亮的成绩拿到了硕士学位,而且东拼西凑地勉强解决了温饱。俺学习节奏的混乱、经济状况的窘迫,连俺当时的男朋友都毫无察觉。(www.lizhijuzi.cn)因为在内心的失察和迷茫之外,俺表面的乐观自信、无忧无虑表现得更加突出。
然后,俺屏住呼吸,毫无自信地到处投简历,面试找工作。慌里慌张地,俺换了三家公司,工作了五年,一边因为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活跃的创意思维和工作能力受到赞赏,一边因为糟糕的合作能力备受排挤和打击。职位在提升,但俺内心那种无以为继、随时要崩溃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到了老板把俺列入重点培养梯队的时候,俺终于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结束了俺在一流广告公司的职业生涯:俺提出了辞职,面对老板的挽留却说不出一个像样的辞职理由。最后俺说:“俺要回家写小说。”
俺装作奋进的样子,天天在电脑面前坐到深夜,但常常两三个月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丢三落四的状况有增无减。
因为长期的焦虑,俺的内分泌系统也遭受了重创,在备孕的过程中俺发现自己的雌性激素水平已经接近更年期水平。
终于到了要么崩溃、要么重生的临界点,俺积累了多年的冲动爆发了——俺开始求助专业人士。以33岁的“高龄”,俺勇敢地挂了医院的儿科号,去看“注意力缺陷”的病症。后来俺又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花了一笔钱,跟一个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一起工作,努力觉察和尊重内心的感受和愿望。
一切开始慢慢好转。当俺能顺利完成每天的工作,心安理得地逛街、看电影、见朋友、读书的时候,俺终于有一种感觉:自己的人生开始了。俺也有了气氛温和的小家庭。
现在,俺内心的小小城堡已经打开了大门,现实纷至沓来。俺还可以欣赏到伴侣、朋友们内心的花园。世界终于开始像一幅丰满的画。心境如沙漠般寸草不生的日子过去了,而且永远不会再来。
俺是个在重男轻女的农村长大的女孩,作为四个孩子中的第三个、前三个女儿中的最后一个,是最不受父母欢迎的孩子。更不幸的是,俺有一颗聪明到敏感的心。俺想尽一切努力来赢取别人的认可,却忽略了学习与现实、自俺相处的技能。这就像游泳时不学习换气,妄图使劲憋一口气游到终点一样。俺抓住了唯一能被认可的路:读书,试图憋着这口气赢到人生的终点。这个念头让俺生活得很贫瘠。
那个小女孩,独自站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中,多次濒临绝境,最后她还是努力把这沙漠变成了驼铃悦耳的绿洲。她还站在那里,四周已开始生机勃发。
俺为人处世、开始事业比同龄的朋友们晚十年,但俺依然认为自己有所成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斩断代代相传的爱的贫乏,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蜕皮重生的痛苦。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赢在北大清华起跑线,输了什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