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怎么写,关于书评的知识

1、这个书名能说明你是个“避世者”?

这个书名其实源自翁贝托·艾柯与让-克洛德·卡里埃尔的谈话录《别想摆脱书》。这本书我翻了很多遍,爱不释手,其中最中意的就是这句话,“他永无可能在生活里获得平静,除非带着一本书远离人群”。能够用这句话作为我第一本书的书名大概冥冥中已经注定了。这个书名想传达的意思,阅读,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个体和私人性的行为,无论外面如何呼吁全民阅读,知识付费浪潮如何风行,这些都改变不了阅读的本质。

2、读书越多,会让我们越走向人群,还是越会远离人群?

我一直都在想,读书多少到底有什么意义。想了很久,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读书也能过好这一生,读书,跟其他爱好一样,只是我们人生的附属品,当然,如果读书多了,内心充盈,自然会让人生丰富了很多。我一直认为阅读其实就是试错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但阅读满足了我们过很多人生的愿望。但是,读书多了,会不会成为书的囚徒,为书所困?读毛姆的小说,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巨大的阅读量并用让他变得宽厚,只是更加自负罢了”。这大概是我最担心的,只能引以为戒。

3、书评对大众读者来说有什么益处?

写书评写了好多年,但对书评所起到的作用很是悲观。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书评最好的情况是让我们对一本书产生阅读和购买的兴趣,最坏的情况是书评太滥,反而让我们错失一本好书。书评仍然摆脱不了寄生性,脱离了所评的书,书评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对大众读者来说,书评是他们进入一本书的通道,一旦他们对书评所评论的书产生了兴趣,书评的这条通道就自动关闭了。书评自己的生命很少能够脱离书延续下去,除非书评作者是功底深厚的批评家、作家和诗人。

书评怎么写,关于书评的知识

4、对一本书来说,书评能做到什么?

我理想中的书评是对话、质疑、辩难、沟通,是冷眼旁观的理性分析,是设身处地的共情投入,是同情者的批评,是移情式的共鸣。好的书评会让你产生阅读的快感,会让你返观自我,会让你从一本书联想到很多书,会让你对作者的一生都感兴趣,而不仅仅满足于这一本书。

5、怎么看待读者和作者的关系?读者为了读懂某个作者的作品,有必要了解他的方方面面吗?

昆德拉有句名言,一个真正的小说家的特征:不喜欢谈论自己。我信服那种理论,从作者完成和发表他的作品开始,读者怎么样去解读作品,已经跟作者没有什么关系了。当然,读者喜欢某个作家,渴望窥探他的一切生活,这点无可非议。也正是这点,把读者与作家真正的区分开来。因为一个好的作家不会暴露自己,一个整天暴露在聚光灯下的作家,只能说他即将江郎才尽,他需要大众给的名望维持他小说家的名声。

书评怎么写,关于书评的知识

6、你一年会读很多书。如何看待精读和泛读的关系?

根据我这几年的统计,我每年会购书六百余种,但是阅读过的也不过百种。但是这种阅读大都也是泛泛,读过就忘了,其中能够保持常翻常新的估计不过十余种。这十余种才是我真正需要读,每年都可能会重读的书,它们构成我的阅读谱系中“金链”。

7、金庸前不久去世了,网上一片悼念。据你了解他的读者群真有这么大吗?还是说很多人只是某个武侠片的剧迷,或是影迷?这么看一个通俗意义上的作家,引起的这个追思潮。

虽然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撑,但是从我的观察来看,金庸的小说大概是华人作家中普及率最广。不说别的,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那些生活在上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和小镇青年,他们的阅读生涯,基本都是靠武侠小说进行的文学和思想启蒙,这其中以阅读金庸和古龙的小说为最酣畅淋漓。以我本人的经验为例,从小学到中学,除了武侠小说,我并没有其他正统的文学读物。小时候读了很多粗制滥造的武侠小说,但是也能从中发现了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相比其他俗烂的小说家有高明之处。我系统地阅读正统文学还是到了大学之后,所以说金庸塑造了我对文学的认知并不为过。

关键是,细算起来,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算起,金庸的小说滋养了中国四五代人,现如今这几代人很多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而金庸的小说从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变身为文学史中的正统经典,这个传播过程,缺乏不了这几代人,尤其是中国学术界最有话语权的一代人,对金庸的重新审视和评价。比如在北大开始金学研究课,把金庸的小说写入文学史等等。

书评怎么写,关于书评的知识

8、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自娱自乐。

9、你会怎么选择要读的书?会读一点“烂书”吗?

人生免不了读很多烂书,这是读书的必经之路吧。拙著中有一篇《我们为什么读了很多烂书》正好回答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思想启蒙的阶段,需要某些粗浅的读物拓展自己的阅读视域,随着阅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填补,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兴奋的书籍,现如今不堪卒读。这是发展的正常状态。当然,最不济的一种情况下,明明是一本烂书,我们却如获至宝,这个就很糟糕了。最好的情况就是赶紧反省一下,到底是自己的阅读态度有问题,还是因为其他原因。阅读是极致的审美,不是繁华落寞后自甘堕落,如果甘心读一本烂书,还不以为意,洋洋自得,那这样的读书就没有意义了。

10、觉得书评最重要的是什么?

书评最重要的当然是书。书评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就是引发读者读完文章之后,想去读书。当然,书评有很多种,这是最浅显的一种。像西方《纽约客》《纽约书评》上的书评基本都是与书的对话和激辩,从深度上来说,这种书评兼顾思想性与学术性,已经脱离了书评的属性,成为了一篇篇美文妙文。像苏珊·桑塔格、托尼·朱特、约瑟夫·布罗茨基、乔治·斯坦纳、汉娜·阿伦特等,都是这种书评写作的典范。

11、读者怎么选择可靠的书评来读?

上面的回答基本回答了这个问题:选可靠的作者。

书评怎么写,关于书评的知识

12、怎么评价你的第一本书《带着一本书远离人群》?我很喜欢这个书名。

这本书是我的第一本书,如果让我打分的话,满分100,我最多打60分。这倒不是谦虚,首先这是一本专栏集,不算严格的原创作品,其次,就算是专栏集,文章质量也良莠不齐,我自认为最好的文章很多都不在其中。我希望下一本书能够脱离这种“集结”状态,写一本原原本本的原创著作。原创才是作家的标志。

13、读者能从这本书里读到什么?

我的书里有很多文坛八卦,但是我希望你读完我的书不仅仅是喜欢这些,最好是按图索骥把书中涉及到的那些书找来读,或者把那些电影找来看看。这是我最小的愿望。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书评怎么写,关于书评的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828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3日 下午5:06
下一篇 2023年10月3日 下午8:23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改写作文__初中生写作技巧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而改变其表现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这种训练包括: 1、内容的改写。即将写人改为写事,或将写事改为写人。 2、结构的改写。如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或重新组织材…

    2023年12月20日
  • 自然景物与社会环境_景物作文指导

    所谓“写景”,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对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具体地记叙和描写,简单说就是描写景物的记叙文。 一、描述自然景物 自然景物包括日月星…

    2024年1月12日
  •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水平 如果想提高作文,个人水平是要靠学校?是靠老师?还是靠家长?其实都不对。是要靠自己。 我们自己是发动机,老师是方向盘,家长是加油站,学校是车身。那有一些人就问了…

    2023年12月6日
  • 话题作文怎么写,3个实战技巧

    【写作导航】 话题作文的常见命题形式有两种: 一是直接给出话题类。 例如: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是提供背景材料类。 例如:每个人的人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

    2023年10月24日
  • 高考作文心理活动描写之内心独白法

    高考作文心理活动描写之内心独白法 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可以具体、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形象。那么怎样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呢?方法很多如内心独白法,景物衬托法,人物行…

    2024年7月8日
  • 教你如何让作文更生动_初中生写作指导

    过完春节,新学期也开始了。写出生动的文章,不光是喜爱写作的同学们的新年心声,也是作家们在写作征途中不懈的追求目标。一篇干巴巴的文章,不仅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甚至连写作的作者也会失去…

    2023年12月20日
  • 关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中考作文分数_中考作文指导

    哪些题目会拉开距离? “从考纲来看,每年中考都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今年情况也基本一样。总的来说,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背景下,中考仍然是基础考核性的,难度系数大概在0。65-…

    2024年5月16日
  • 小学生写日记的方法和技巧: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用一颗真心,传作文真经。 大家好!这次和大家分享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说到日记,那是一段让无数人难以忘怀的记忆。你的抽屉里是否至今还收藏着读书时代的日记本呢? 三年级孩…

    2023年12月7日
  • 让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初二语文的第九次课上,同学们当堂练习了一篇作文。我观察了一下大家写作的状态:有的同学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显然是一副“老学员”的架势;而有的同学趴在桌子…

    2024年2月15日
  • 高考作文开头和结尾万能素材_有用的作文写作手法

    1、生命有时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生命有时是“欲渡黄河冰塞…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