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之前我特别喜欢说的一句话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后来我更喜欢一句话叫“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我至今很少见到承认自己不太有才华的,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其实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的预期低于自己的能力,所以总能满意。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总觉得自己有才华却无处施展,而根据经验来看,“智商低情商高总会有贵人相助,情商低智商高总觉得生不逢时”。

  

  

  之前俺特别喜欢说的一句话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后来俺更喜欢一句话叫“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俺至今很少见到承认自己不太有才华的,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其实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的预期低于自己的能力,所以总能满意。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总觉得自己有才华却无处施展,而根据经验来看,“智商低情商高总会有贵人相助,情商低智商高总觉得生不逢时”。

  今天和同事讨论人才的事情,涉及到了评判的标准,然后产生的了分歧。一个比较显著的差别在于业绩是否是一个主要的判断标准,而在俺看来,业绩是一个团队的结果,彰显个人的因素则有2,一个是创造性的工作,一个是是否符合企业的价值观。然后话题回到了之前一个比较有才华的同事身上,最后却郁郁寡欢,含恨离去。他的才华确实较旁人略胜一筹,所以说明了,才华和被重用并非是必然关联。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俺们讨论的确实是在有才华这个前提下,而不是自以为有才华的前提下,两者差别很多。

  您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其实思考来去,大概的根源在于判断的标准不同。虽然从本质上,俺们更希望极端纯粹的人才,而根据俺之前的经历,这样的人确实出现过,然后被其他人齐心协力的给挤兑走了。这时候,出众的才华反而成了致命的毒药,变成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最终的成功还是一个综合的结果,智商情商才华关系,缺一不可。当然,还是有极少数人可以超越这个层面,那就是俺也很爱说的“俺这么牛逼,他们能把俺怎么办呢?”当然,想达到这个层次,那您真的必须要从各个层面达到一个巅峰的状态。在尝试之前,一定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极端的突破才是真正的突破。而对于一个组织的领导而言,混沌的前行,才是必要的标准。如果您危害到了组织的发展,有才无德反而是毒品,倒不如一个普通踏实不跳槽的人更有价值。所以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领导很弱智,很多时候是因为,聪明的都跳槽了,没地方去的,坚持下来的就成了领导。所以从做领导这个角度而言,才华真心只是一部分而已。或者说,坚持踏实稳重什么的也是才华的一部分。

  有一个悖论则是,老板喜欢努力踏实的人,而有才华的人往往又有蓬勃的野心,这样的人不够稳定所以老板培养出来之后也是给别人做了嫁衣。所以有时候,老板对这样的人就比较谨慎,尤其是在公司平台不够大的情况下。所以最后成功的人,有才华是一个前提,而踏实肯干能守得住寂寞,等待爆发的机会,才是一个关键。而就算您没有才华,您肯踏实做事老板也会比较信赖。所以总结到这里您会发现,才华只是一个必要因素,但绝不充分。如果您没有得到重用,那么两种情况,要么是您不够有才华,这种居多,弱者并不值得可惜。可惜的是有才华情商却不高,让大家敬而远之,退避三舍,就曲高和寡,非常遗憾了。

  所以您要区分自己得不到重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不够有才华,事情做不出成绩。还是做事挺出色,但是大家都不喜欢您。前者的改良方式,只能是坚持努力靠忠诚和感情取胜,后者的改良方式则是,要么您改变自己的个性这太难了,要么就去找一个喜欢您的领导。气场匹配有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应试教育给俺们一个绝对量化的思考习惯,就是考99分的一定要比考98分的强,但社会上的事情绝非这么简单。一件事情的成功是各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而最终的结果往往符合木桶理论,成绩往往取决于最短板的高度。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是需要刚毕业的学生适应几年的,因为已经没有了类似分数这样的判断标准,最后的判断结果就只有是“功夫就是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的结果导向。

  彼得法则告诉俺们在职场中,大家都趋向升职到一个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部分领导岗位其实都不太胜任。(www.lizhijuzi.cn)而如果俺们能够准确的判断自己的水准,9分的能力做8分的事情,其实才是最优选择,这样大家都给自己留有了余地。只是这种留余地的智慧做法,和俺们喜欢推崇的全力以赴又是一个悖论。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前者是均贫富的思想,后者则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突然发现知识点有点多。最后总结一下,您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的结论。1、其实您没有才华。2、情商低。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52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8日 下午6:27
下一篇 2020年11月28日 下午9:26

相关推荐

  • 白岩松:用理想和现实谈谈青春

          先把理想藏起来,理想不必天天想。因为买不起房子,所以爱情太贵了;人际关系太难处了,都不敢说不了;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漂流的,您们是现在最委屈、最难受、最不幸的一代。从喝…

    2020年10月18日
  • 俞敏洪:不要“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是破坏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陷入到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然而,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黑暗中随手打开电灯就能见到光明习以为常;对于在图书馆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2020年9月28日
  • 努力和不努力,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01  新学期专业课换成了一位“迷一样”的男老师。  为什么说他是一位“迷一样”的男人呢?

    2020年9月25日
  • 生活对您的每一次刁难,都是善意的提醒

        1  念高中的时候,数学不好。一百五十分的卷子,往往只考七十多分,及格一次,就是奇迹。三年里,饶是下了十二万分的力气去学,依然不见起色。

    2020年9月26日
  • 做大事的人,不在这件事上纠缠

        01  有一年,我和老板在珠海过关去澳门的时候,被一个乞丐扯住了。

    2020年9月26日
  • 每个人都是宇宙间一粒小小的草芥,但都渴望一片柔软的花瓣

        人们对成功的定义是根据外在拥有的财富或地位决定的,这种价值观认为,成功的人是受人崇敬的,失败的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基于恐惧,于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什么结果不言自明。人们追求成功的背后是想要获得快乐,人们以为拥有更多就会快乐,也许这是真确的,但有没有其他更轻松的方法同样获得快乐呢?

    2020年12月12日
  • 唯有割舍,才能专注;唯有放弃,才能追求

        身边有个朋友,她从不翘课,积极参加活动,还做了某社团的团长。有一天半夜她突然找我聊天,说过两天要去主持迎新晚会,除了主持还要表演节目,可又要准备论文,这两天累的半死还不得不牺牲睡眠时间。后来晚会效果不错,她却说以前会很有成就感,现在除了累就是累,想抽身而退又有点舍不得。

    2020年11月21日
  • 励志文章:感激生活中的磨难

          任何苦难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人生财富,可惜太多的人都只看到了表面的痛楚,一心沉浸在悲伤中,忘记了去穿透那层蒙蔽双眼的沙雾,迎接其深处的灿烂。曾经有人说过:苦难让强者更强,弱…

    2020年10月24日
  • 只要热爱,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1  乡下的表哥,一身健壮,皮肤黝黑,声音却洪亮明朗,浑身充满了阳光的味道。因为清明,我们和表哥坐在一起闲聊,表哥告诉我,他在乡下承包了二百多亩地,日日和庄稼打着交道。

    2020年3月28日
  • 不是运气不好,只是您不够努力而已

        一个好朋友前些天和男朋友分手了。  原因很简单,此男过于自私,孩子气,浮夸又花心。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