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  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带来反感和不喜欢。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之人必有可学之处。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

  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带来反感和不喜欢。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之人必有可学之处。

  心理学家说:“当俺们讨厌某个人时,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拥有和俺们相同的缺点。”对方将俺们的缺点暴露出来,所以俺们也将讨厌他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是讨厌发生的秘密。

  完美的化身是不存在的,人们必须面对与他人的种种不适。

  讨厌:一种社会情绪

  明星、公众人物、名人、15分钟名人、力图博出位者,或多或少,在被一部分人“明恋”的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厌”.

  值得注意的是,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讨厌模式”正在妨碍社会的进步。犹太人说过:“即使您是穷人,也应该站在富人堆里。”但当阶层逐渐清晰之后,优裕阶层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获取中,占有绝对优势,从而自发地使阶层趋向稳固,阶层之间的流动变得漫长而困难。富二代形成之后,在教育、职业、城市的选择上,中下阶层面临更难进入主流社会的问题。所以,为富人代言的房地产商任志强会成为买不起房者最讨厌的人,穷人经济学家茅于轼则被指以道德代替经济学。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者和代言人,他们之间也相互讨厌,而没有采用学习的心态了解对方,倾听对方。

  在民族主义者与全球化的背景之间,也存在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是北京奥运会传递火炬期间,中国民众对法国人的不满,原因在于火炬传递在法国的受阻,从而引发中国人在北京抵制法国企业家乐福的一幕。这是典型的“互厌型”,它发生在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甚至是国家级的事件。

  除此之外,价值观、生活方式、认同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细数身边,总会有最讨厌的人存在。豆瓣网上有人建立了个小组,名字叫“俺讨厌XX”,小组的介绍很好玩,说:“把您讨厌的生物/事物说出来,俺们一起唾弃他/她/它。”创建者幽默地补充一句:“为了,为了扩大阴暗面,聚集怨气。”人们在上面抒发着对明星、电视台、杀毒软件、聚会、商场活动、冬季长跑、堵车、星座等日常事件、人选及话题的讨厌之情。这个小小的讨厌者联盟,成为发泄负面能量的窗口。

  “俺不再担任卫道士,而是成了小学生。”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说。

  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在没有氧气的地方,厌氧菌就会横行。学习就是给氧和杀菌。

  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有评论家说:“最讨厌的人是世界的另一个俺。”此话不假,最讨厌的人的优点是有待发现的幽灵。

  有个着名的禅宗公案是讲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看他像谁,佛印说看他像佛,苏东坡则讥笑道:俺看您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苏东坡得意地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您这次又输了。您看别人是什么,您自己就是什么,您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俺们理性地看待,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人们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最讨厌的对象往往是因为强大而“获罪”.美国哲人爱默生讲了一句话:“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人们用讨厌的模式来取得某种平衡和平等,从而适应“强者生存”的达尔文生态环境。

  抛开这一点不说,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话,最讨厌的人只是少数派。他们的存在具有清道夫的功能,能够让人看清楚存在与不足。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是对待周遭事物最好的方式。

  在异己和类己之间,异己最容易成为最讨厌的人。无论是国家、城市还是个人,观念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分歧、谩骂与讨厌。如何对待异类分子。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非成功学的选择,而是基于一种心智的成熟。

  尼采这样说:“如果俺们不能胜任善,善就令俺们讨厌。”他解决了一个哲学问题,俺们讨厌的对象,是俺们所不能胜任的事物,哪怕它是善。如果俺们不能胜任学习,学习也会令俺们讨厌。之所以有最讨厌的人存在,因为那也是个俺们不能胜任的人。没有任何道理不去学习他。

  罗素评述尼采时则说:“俺讨厌尼采,因为他喜欢冥想痛苦,因为他把自负上升为一种义务!”但这并未影响罗素对尼采的学习,他甚至是因为无法做到像尼采那样冥想痛苦、把自负上升为一种义务而懊恼。

  想想俺们身处的娱乐环境,郭敬明、宋祖德、陈凯歌、杨二……总之,列出来会是新浪名人博客的一长串单子,会在“最讨厌的人评选”中都有点击量。摒弃世俗的眼光,心平气和地思考,他们真的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他们的许多能力、努力、耐力倒真值得俺们学习。学无定规。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开启的是学习模式。可人们也会担心:“俺终于变成俺所讨厌的人。”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因此有人打趣道:“当您变成您所讨厌的人时,您就成功了。”讨厌是刹车,学习是踩油门。在经济提速的历史快车道,讨厌使人清醒;而在如今金融危机的滞速车道中,学习则使人进步。

  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您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您最喜欢的人。”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向最讨厌的人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40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0日 下午4:03
下一篇 2020年11月20日 下午5:32

相关推荐

  • 即使寒门难出贵子,也要拥抱命运

      最近从网有两篇文章很流行,一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二是谈不要嫁凤凰男。

    2020年11月24日
  • 您还没真的努力过,就轻易输给了懒惰

        前不久一个孩子在微信上发了一大堆截图给我,仔细一看,都是介绍北大清华的牛人们的。这个得了奥赛冠军,那个门门年级第一。那孩子很颓丧得说:“我觉得我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他们啊,突然对自己的未来好没有希望。”

    2020年12月13日
  • 成功励志:坚持是成功的秘诀

           相传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曾教学生们甩手,并要求大家每天做三百下,一个月后,他问哪些同学坚持了,90%的同学举起了手,二个月后,坚持下来的只剩80%,一年后,苏格拉底再问大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柏拉图。考察事业有成者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做事刻苦勤奋、坚持不懈的特点。

    2020年9月25日
  • 优秀的人,凭什么要和您在一起?

        01  一直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优秀的人总是不合群?”

    2020年9月26日
  • 将正确的态度转化为人生行动

         态度只是成功的开始,如何将态度转化为行动才是成功的关键。你需要将组织的目标和行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一个过程中,你需要有正确的方法。

    2020年9月26日
  • 四月的窗口不怕雨

          四月来的时候,她开始往窗口看,母亲告诉她,四月的窗口兴许会有鸟飞过,如果恰巧有一只鸟停在您的窗口,您和这只鸟四目相对,然后许下一个愿望,鸟就会把您的愿望带走,下一个四月…

    2020年11月1日
  • 励志文章:要成功,就要学会断绝

    要成功,要学会断绝。断绝一切与您的目标无关的事情,只做与您的目标有关的事情。 有的人就问了,如果俺是一个有全职工作的人,必须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做公司里的事情,怎么办?答案是:24-…

    2020年9月27日
  • 和命运有个约定——做自己的神

          雄鹰和命运有个约定:做自己的神。于是展翅而飞、搏击于茫茫空宇,感受天的辽远无际。    骐骥和命运有个约定:做自己的神。于是腾空而跃、驰骋于悠悠旷野,领略地的广阔无垠。…

    2020年11月1日
  • 长大后,俺们都成了普通人

        1  初中时,有个命题作文叫作《20年后的我》。  你肯定也写过类似的作文,稚嫩的笔尖,涂抹着未来的光景,写着满满的期待,相信自己长大后可以叱诧风云,成为改变世界的那个人。

    2020年9月25日
  • 成功——简单的事重复做

    成功——简单的事重复做 号称世界第一的推销大师兼理财大师Z·J,在他正式退休前宣布:将在结束推销生涯的大会上奉献出成功秘诀,这一噱头吸引了全球保险和理财界的5多位精英参加。按说他的…

    2020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