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  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带来反感和不喜欢。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之人必有可学之处。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

  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带来反感和不喜欢。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之人必有可学之处。

  心理学家说:“当俺们讨厌某个人时,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拥有和俺们相同的缺点。”对方将俺们的缺点暴露出来,所以俺们也将讨厌他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是讨厌发生的秘密。

  完美的化身是不存在的,人们必须面对与他人的种种不适。

  讨厌:一种社会情绪

  明星、公众人物、名人、15分钟名人、力图博出位者,或多或少,在被一部分人“明恋”的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厌”.

  值得注意的是,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讨厌模式”正在妨碍社会的进步。犹太人说过:“即使您是穷人,也应该站在富人堆里。”但当阶层逐渐清晰之后,优裕阶层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获取中,占有绝对优势,从而自发地使阶层趋向稳固,阶层之间的流动变得漫长而困难。富二代形成之后,在教育、职业、城市的选择上,中下阶层面临更难进入主流社会的问题。所以,为富人代言的房地产商任志强会成为买不起房者最讨厌的人,穷人经济学家茅于轼则被指以道德代替经济学。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者和代言人,他们之间也相互讨厌,而没有采用学习的心态了解对方,倾听对方。

  在民族主义者与全球化的背景之间,也存在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是北京奥运会传递火炬期间,中国民众对法国人的不满,原因在于火炬传递在法国的受阻,从而引发中国人在北京抵制法国企业家乐福的一幕。这是典型的“互厌型”,它发生在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甚至是国家级的事件。

  除此之外,价值观、生活方式、认同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细数身边,总会有最讨厌的人存在。豆瓣网上有人建立了个小组,名字叫“俺讨厌XX”,小组的介绍很好玩,说:“把您讨厌的生物/事物说出来,俺们一起唾弃他/她/它。”创建者幽默地补充一句:“为了,为了扩大阴暗面,聚集怨气。”人们在上面抒发着对明星、电视台、杀毒软件、聚会、商场活动、冬季长跑、堵车、星座等日常事件、人选及话题的讨厌之情。这个小小的讨厌者联盟,成为发泄负面能量的窗口。

  “俺不再担任卫道士,而是成了小学生。”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说。

  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在没有氧气的地方,厌氧菌就会横行。学习就是给氧和杀菌。

  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有评论家说:“最讨厌的人是世界的另一个俺。”此话不假,最讨厌的人的优点是有待发现的幽灵。

  有个着名的禅宗公案是讲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看他像谁,佛印说看他像佛,苏东坡则讥笑道:俺看您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苏东坡得意地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您这次又输了。您看别人是什么,您自己就是什么,您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俺们理性地看待,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人们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最讨厌的对象往往是因为强大而“获罪”.美国哲人爱默生讲了一句话:“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人们用讨厌的模式来取得某种平衡和平等,从而适应“强者生存”的达尔文生态环境。

  抛开这一点不说,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话,最讨厌的人只是少数派。他们的存在具有清道夫的功能,能够让人看清楚存在与不足。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是对待周遭事物最好的方式。

  在异己和类己之间,异己最容易成为最讨厌的人。无论是国家、城市还是个人,观念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分歧、谩骂与讨厌。如何对待异类分子。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非成功学的选择,而是基于一种心智的成熟。

  尼采这样说:“如果俺们不能胜任善,善就令俺们讨厌。”他解决了一个哲学问题,俺们讨厌的对象,是俺们所不能胜任的事物,哪怕它是善。如果俺们不能胜任学习,学习也会令俺们讨厌。之所以有最讨厌的人存在,因为那也是个俺们不能胜任的人。没有任何道理不去学习他。

  罗素评述尼采时则说:“俺讨厌尼采,因为他喜欢冥想痛苦,因为他把自负上升为一种义务!”但这并未影响罗素对尼采的学习,他甚至是因为无法做到像尼采那样冥想痛苦、把自负上升为一种义务而懊恼。

  想想俺们身处的娱乐环境,郭敬明、宋祖德、陈凯歌、杨二……总之,列出来会是新浪名人博客的一长串单子,会在“最讨厌的人评选”中都有点击量。摒弃世俗的眼光,心平气和地思考,他们真的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他们的许多能力、努力、耐力倒真值得俺们学习。学无定规。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开启的是学习模式。可人们也会担心:“俺终于变成俺所讨厌的人。”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因此有人打趣道:“当您变成您所讨厌的人时,您就成功了。”讨厌是刹车,学习是踩油门。在经济提速的历史快车道,讨厌使人清醒;而在如今金融危机的滞速车道中,学习则使人进步。

  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您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您最喜欢的人。”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向最讨厌的人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40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0日 下午4:03
下一篇 2020年11月20日 下午5:32

相关推荐

  • 坚持下去,惊喜从不会迟到

        1  研究生毕业后,与澈终于被南航录取做飞行员,要学开飞机,我们一起开心得蹦跶起来,整个咖啡厅快被这尖叫声震塌陷了,与澈依然很淡定,且一脸严肃地坐在角落里给“前女友”玫瑰写那封从未寄出去的信。

    2020年12月18日
  • 做自己喜欢的和喜欢自己做的

          To love what you do or to do what you love, that is a question. 俺一直认为生活就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悖论…

    2020年11月5日
  • 即使挫败,也可挽回

          人们除非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抱有极高的热情,否则不能做出最丰富且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在工作进程中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想让人们对工作保持积极参与并感到快乐,最重要的是关注到这个充…

    2020年10月10日
  • 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

           做父母的爱孩子,为孩子谋利益,谋幸福,是无可非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父母的责任。然而,究竟是为了孩子现在的利益和幸福,还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利益和幸福呢?这就值得好多父母思考一下了。

    2020年9月26日
  • 别以为上帝没有给您什么,他只是没有让您坐享其成

        最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渴望力量,上帝却给我困难,让我强壮;我渴望智慧,上帝却给我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勇气,上帝却给我危险,让我克服;我渴望财富,上帝却给我体力和头脑,让我劳动。

    2020年12月13日
  • 坚信自己:是水仙,总会绽放

           “他们只要看着你长得像葱,他们就告诉你要甘于粉身碎骨做葱花,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一株水仙,只要你还没有开花,他们就批评你,说服你下油锅,让你向葱花学习。

    2020年9月26日
  • 30字的完美个人简历

      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人很自以为是地以为若是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必定不是什么光彩的正道,必定不是靠自己的实力。

    2020年12月12日
  • ABC林书豪:当所有华人都处在梦与现实之间

      ABC林书豪:当所有华人都处在梦与现实之间    一个华裔美国专栏作家眼中的林书豪。读完以后有种很复杂的心情。决定将全文翻译,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很特殊的角度,让读者可以站在亚裔美…

    2020年10月21日
  • 成功就是坚持不懈

           学习学累了,来给大家发几个励志故事,为大家鼓鼓劲!

    2020年9月27日
  • 励志文章:您并非只有一种出路

       前不久读了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名叫普洛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对美国圣·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内容为圣·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几年中,他共收到3756封回信,百分之七十多的学生回答说,知道了一支铅笔的用途。

    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