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俺们都成了普通人

    1  初中时,有个命题作文叫作《20年后的我》。  你肯定也写过类似的作文,稚嫩的笔尖,涂抹着未来的光景,写着满满的期待,相信自己长大后可以叱诧风云,成为改变世界的那个人。

  

  

  1

  初中时,有个命题作文叫作《2年后的俺》。

  您肯定也写过类似的作文,稚嫩的笔尖,涂抹着未来的光景,写着满满的期待,相信自己长大后可以叱诧风云,成为改变世界的那个人。

  班上有个女生,写自己攻破了艾滋病毒,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穿着一身旗袍发表纯英文演说;

  另一个男生,说自己成了运动健儿,带领中国足球队赢得一场又一场比赛,堪称国之栋梁;

  还有人成了亿万富翁,有人做了高官政要,有人当了电影明星……五花八门的2年后,名利场上的流光溢彩似乎都有俺们的份。可是,俺们的语文老师却选了风格完全不一致的另一篇文章当作范文。

  是一个不太起眼的男生写的,描述了2年后的某一天,妻子过生日。他一大早便忙着买菜做饭,和儿子一起策划了惊喜,一家人和乐融融吹蜡烛切蛋糕。

  作文的最后一句话说:“妻子幸福地靠在俺的肩膀上。”俺们哄堂大笑,可那句话混合着笑声,在俺的记忆里回响了许多年。

  现在距离写那篇作文,刚好15年。当年畅想未来的少男少女大多已成家立业,做了司机、会计、教师、农民,活在世界某个小角落,喜怒哀乐无人知。

  只剩5年的时间,大概已不足以让俺们去实现当年的愿望。大部分人,都没有成为当初想成为的那个人,而是活成了曾被嘲笑的那句话中的样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凡凡的小日子,有喜也有忧。

  2

  俺当年的那篇作文,刻画的是一个潇洒至极的女作家,题目略彪悍,叫作《独步走天涯》。

  那会儿正迷着三毛,沉醉于撒哈拉沙漠里的流浪,也坚信自己的一支笔能够敲开广阔天地的大门,边走边写,快快活活过一生。

  所以,俺从十几岁就开始写作,方格草稿本上密密麻麻,坚持到16岁,才开始发表作品。进了大学,也少不了每天1字的练笔,文章偶有发表,却远不是一鸣惊人。

  俺从未忘记梦想,但世上的许多事,真的不是努力就可以的。一个人气作家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光芒万丈之下,凝聚着无数必然和偶然组成的一种叫作时运的东西。

  后来,俺大病一场,痊愈后在小县城做了一名小文案。遇见一个普普通通但足够爱俺的男人,便披上婚纱踏入围城。

  轰轰烈烈的恋爱没谈过,紫陌红尘就扑面而来,生活沉入柴米油盐,日子过得和许多夫妻一样。为谁洗碗划拳,为打游戏逛淘宝争吵,为几时生孩子烦恼……

  幸运的是俺依旧写作读书,心里那个驰骋天涯的姑娘始终活着。俺以为自己虽接受了生活的平凡和普通,却不曾将整个人生都放逐在茫茫红尘。

  少年时俺怕自己一生平凡,甚至会在言语间故作高深,以此来伪装自己的浅薄。可当人生走过三分之一,却渐渐明白成长便是与这日趋平淡的一生握手言和。

  因为一直在努力,知道平凡不代表一世平庸。心底有乾坤、胸中有丘壑,普通的烟火日子,照样可以过成诗。

  3

  大勇是俺儿时的玩伴,如今务农在家,已经儿女双全。和俺聊天时,他自豪地告诉俺,今年靠着种土豆挣了将近十万。

  他说:“俺现在也就是个最普通的农民,不过可以养活一家老小,盖栋小别墅,俺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这个资质略愚钝的男孩,小时候因为成绩差没少挨训,他经常皱着眉对俺诉苦:“俺是真的读不好书啊!”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刚满18岁就背着行囊离家打拼,可始终没混出名堂,便又打点行李回了家。

  种地,世上最普通的工作之一,可大勇做得不亦乐乎。他闯荡过,努力过,满世界打拼过,最终发现最适合与自己终身相依的,还是脚下的土地。

  童年时他渴望变成刘德华,站在舞台上一呼百应。现在他却认为,靠着自己的双手挣来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就是最大的成功。在这个思维转变里,他由责任感牵引着,完成了少年向青年的过渡。

  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或许才是一个人成熟起来的真正标志。虽然听上去有点心酸,但俺走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各自为生活奔波着,可能终其一生也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他们就一定是失败者吗?

  普通,并不等同于失败,也不代表满盘皆输啊。

  做不了月亮,就做一颗星星,夜夜流光相皎洁,静谧的一点微光,但足以照亮某个角落。

  4

  9%以上的俺们,最后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这本无可厚非,有人造原子弹,也必须有人卖茶叶蛋。可俺们,为什么常常对平凡的人生心怀恐惧?

  或许是评价的标准太过单一,衡量成功的价值永远只是肉眼可见的房子、车子、票子。所以,有那么多人郁郁不得志。

  可俺觉得,真正努力过的人,终将会对最后的结果释怀,哪怕它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因为平凡不可怕,没经历过奋斗便甘于平庸的人生才可怕。

  有人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遗憾的是,太多人止步于第二次成长,没能从广阔天地里发现平凡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您能力有限、机遇有限、精力也有限,辗转大千世界后走到灯火阑珊处,依旧可举头望月,俯首吟诗。这也是幸福的一种样子啊。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长大后,俺们都成了普通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6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12:02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12:03

相关推荐

  • 哪有什么人生得意,不过是多多努力

        1  优优是我们几个闺蜜中过得最风光的一个女孩。  她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是一家公司的营销部门经理,前不久,又通过了某名牌大字的硕士研究生考试。

    2020年3月24日
  • 即便输了起点,至少俺们还有拐点

        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因为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远霸占着学校的第一名。后者因为性格张扬,着装奇特,让老师无比头痛而为大家所熟知。

    2020年11月19日
  • 当年,俺们的理想很伟大

        在人才市场招聘,遇到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照片展架前徘徊犹豫,我偶尔会走上去主动询问。

    2020年12月10日
  • 高中生励志文章:清华北大并不遥远

         好像很多人想象中考清华北大的人都得是天才,一般人再努力也只能靠浙大复旦上交,而清华北大的人都是轻轻松松拿下高考的。尤其是现在,只剩下半年的时间,好像该放弃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了……我只是想作为一个非牛人类来劝学弟学妹,一切都来得及,一切希望都还在。只要你努力。  本人不牛,相当不牛。中考的时候比A班的线高了两分进来的,高一的时候在班级排了40多名。当时班级一共52人,还有5个学文的,我记得后来反省的时候发现自己其实是理科生的倒数第五。虽然是在A班,在学年也得排到300多名(这个是我在大办公室偷看的某个老师的学年分数段-人数统计表得出的结果)。百分制的小考试数学一般是60多分,150分制一般是90~110分之间;物理一般也就是60~80之间:虽然绝少不及格,但是几乎从来没上过平均分。以上部分是论证我并非一头牛。我很羡慕班级里面的几头大牛,什么东西都懂,什么题都会做。人家半小时答完的卷子我得写一个小时交上去的时候还有很多地方空着。平时人家写N本练习册写完了11点准时睡觉,我光写一本还得写到后半夜一点两点,有算不对算不出的题把自己逼得死去活来。那个时候我心里非常不平衡,但是也必须面对这个事实:一般人和牛人是有差距的。人家牛人平时嘻嘻哈哈玩得很Happily的同时,依然保持着题量上对我的完胜。三年五年十年,金考卷银考卷四大名辅试题调研,三尺讲台3+X优化设计大钥匙……抱歉我不是牛,我写不完。牛人也许也写不完,但是人家写3本大的加上点试题调研之类的调剂品还是很轻松的,然后同学再问他们点难题,于是乎几乎没有没见过的题了。这就基本可以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学习看起来很刻苦很努力很用功,有些人看起来很轻松,但是轻松的人的成绩要远远好过刻苦的人。不是因为轻松所以成绩好,而是因为牛,所以看起来轻松。做题带来成绩,这个永远是毋庸置疑的。

    2020年9月25日
  • 只有不认命,命运才认您

        (01)  昨天,凤姐的故事刷屏了。  在美国的凤姐,发了个贴子,《求祝福,求鼓励》,贴中详述了自己只因不认命,从穷困的家乡走出,在上海挣扎求生。后绝地而起,征婚爆红。

    2020年9月26日
  • 励志文章:您并非只有一种出路

       前不久读了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名叫普洛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对美国圣·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内容为圣·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几年中,他共收到3756封回信,百分之七十多的学生回答说,知道了一支铅笔的用途。

    2020年9月25日
  • 梦想不是编织出来的

          【编者按】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俺们坚持心中的梦想,不停滞奋斗的脚步,坚定自己的意念,定能够编织出那美丽的梦想。    “啪啪达啪达……

    2020年10月24日
  • 家长请教会孩子爱励志文章

    家长请教会孩子爱励志文章   爱,需要学习吗?答案是需要、非常需要。   有位古稀老人,由于不懂得爱,在让自己晚年生活“痛苦”的同时,使老母亲和儿女们也失去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

    2022年7月10日
  • 您曾赢过全世界的难,最后却输给了自己的懒

        1  我有个在NGO做慈善事业的朋友,跟我讲了一件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2020年9月27日
  • 埋葬梦想的永远是俺们自己

    临近清明节,除了对假期的欢喜,还有对故人的追思,8末9初的这一代人也终于大学毕业,走出象牙塔。于是一句“清明,应该去曾经大学祭奠一次,因为那里埋葬了你的梦想”引发很诸多人的共鸣。年…

    2020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