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loser才总是抱怨他们已经尽力了

    1  一次读书分享会上,有个女读者无比羡慕地对我说:“我看着你写了一段时间的公众号,感觉你的人生简直就要开挂了啊,可是我也很努力,却没你这样的机会和运气。”

  

  

  1

  一次读书分享会上,有个女读者无比羡慕地对俺说:“俺看着您写了一段时间的公众号,感觉您的人生简直就要开挂了啊,可是俺也很努力,却没您这样的机会和运气。”

  另外一个男读者接过话茬:“您总说没有机会,没有运气,可您真的努力了吗?您真的尽力了吗?”

  对方陷入了沉思。

  如果您和俺一样,不甘心这辈子就这样平庸下去,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不满的现状,欢迎继续阅读下去。

  2

  第一点,想要成功,需要建立对“成功”的正见。

  很多时候,人们对“成功”这个词,充满了各种狭隘的认知和误解。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俺心中的成功定义,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只要最终您能无限接近您目标的模样,就是最大的成功。

  第二点,寻找一个榜样,那个您渴望成为的人,也就是“偶像”;同时,仔细研究他们如何取得的成功,对您会更有启发。

  俺上学那会儿,娱乐业没有这么发达,消息也没有这么灵通,那个时候,俺最崇拜的人就是鲁迅。

  随着了解的逐渐加深,俺渐渐对鲁迅这个人有了全面的认知。

  放到今天的职业生涯里来看,鲁迅无疑是一例职业转型的成功典范。

  3

  鲁迅先生是一位理智现实同时又敢于做梦的人,确切来说,他是一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鲁迅最开始的专业是医学,他选择专业的动机,是为了救治很多如他父亲一般的绝症病人,然而当他看到吃瓜群众围观烈士砍头却一脸麻木时,他愤然拿起了笔,发誓要治愈国人的冰冷与麻木。

  鲁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一所师范学院当老师,一年后升为校长;后来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31岁的他受蔡元培邀请,成为教育部公务员,这一干就是14年。

  若不是五四运动,鲁迅先生会沿着自己的职业路线一直走下去,没准能当官。

  五四运动让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职业有所反思,他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线,那就是教学与写作。

  192年,鲁迅被蔡元培邀请,去北大授课,他的授课生涯就此展开;38岁开始,他对小说的爱好重新萌芽,四月份,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成功发行,从此名声鹊起,43岁出版小说集《呐喊》,更是稳居时代畅销书榜首。

  再后来,他有创办了自己的文学刊物《语丝》、《萌芽》,玩起了自媒体,两年后,他的自由撰稿收入达到每月5圆(折合如今的人民币5元),至此,彻底实现了经济自由。

  可以说,鲁迅是冲动型规划的成功典范。

  在了解到偶像的成功史之后,俺对自己未来的路,突然就不再那么迷茫了。

  4

  第三点,当很多人开始嘲笑您的梦想,恭喜您,这条路值得尝试。

  还记得有一回,一个朋友告诉俺,当年马云找银行谈合作时,被银行鄙夷,后来马云愤而崛起,推出了支付宝,秒杀银行的业务,银行的日子被这些新兴事物挤兑的越来越难过了。

  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假如您身边的人十有八九都觉得好,俺劝您不要涉入,因为这可能只是一件“假”的新事物;

  真正的新事物在最开始的阶段就是不被大众所认可的,因为新事物的出现会挑战人们固有的认知模式,很多人为了捍卫旧的认知,毕生都在抗拒新事物。

  抗拒的结果,就是眼睁睁看着他人风生水起,艳羡之余心怀嫉妒却又无能改变自己拧巴尴尬的生存困境乃至危机。

  从俺开始写公众号至今,一路走来,遇到过很多看似高明之人,他们都在告诉您——您这条路不靠谱,不稳定,迟早有一天,您会吃亏的!

  他们越是这样说,俺就越兴奋不已。

  换个角度思考,其实人这辈子就这短短几十年,您一定见过不少指手画脚的人,那些人后来又如何了呢?

  很多人只是自以为知道了这些道理,却从来不曾真正践行过,所以道理是道理,生活是生活,道理在他们那里,无异于一坨翔。

  谁之过?

  5

  第五点,普天之下,成功没有捷径也没有任何秘密,但很多人就是不信。

  不信的结果,就是当很多机会出现时,您都视而不见。

  自媒体这几年,您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与分析,有人说,微信红利期过了,balalala用一堆视图去证明这个论点,而有的人不吭声,他们依旧勤勉,依旧坚持更新,于是这些年,有些号突然一夜就火了。

  于是又有人开始叨叨了,说怎么会呢?这一定用了什么不可告人的手段!

  举个例子好了。

  就算是卖包子吧,您照样会见有人关门,有人生意兴隆。

  机会均等的前提下,为何会出现如此差异?

  您是否集中精力提高包子的品质?您是否潜心钻研包子馅料的新配方?您只是为了赚一把快钱,还是为了做好包子?

  什么样的做事动机,决定了您能走多远;

  您是否能够坚持不懈,注定了您能走多久。

  6

  第六点,永远不要质疑努力的意义。

  曾经看过古典老师的一个比喻,深以为然。

  话说这个世界上有个叫上帝的人,开了一家努力银行。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名下的账户,每个人每天都在往里面存自己的努力,有人存的多,有人存的少,有人存了第二天就取,有人则在很多年后一次性支取。

  上帝在干什么呢?

  上帝要保证每个人账目公平,不能有错账,他要标注那些努力存的最多的金卡客户,给他们分配更多的回报。

  于是每隔几年,上帝就调出金卡客户名单抽一次奖,然后随机把一个巨大的成功分给中奖的幸运儿。

  每个人都渴望被命运之神抽中大奖,但前提是,您要成为那家努力银行的金卡用户才行。

  所以,尽管每个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请永远不要质疑努力的意义。

  最后,放上俺最喜欢的一段话——

  “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

  与您共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只有loser才总是抱怨他们已经尽力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48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3:01

相关推荐

  • 您以为是自己输在了起跑线,其实是别人赢在了终点

        1  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有个读者来找我聊天,语气很沮丧。他高考超常发挥,被一所挺不错的高校录取,喜滋滋地玩了一个暑假,却在开学的第一周,就感觉到压力山大。

    2020年9月26日
  • 您为什么还不够幸运

        很多成功人士在走过红地毯,站到颁奖台上,谈到自己的成功时,往往爱说“其实,我很幸运——”,台下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就真以为“他很幸运”,也最爱听这句话。当然,这样认为的好处是:自己不够成功,是因为不如成功人士幸运,并不是能力不够,如果自己也像他那样幸运,也是可以站上去的。这样一来,自己不够成功的不平衡感没有了,自己不够努力的内疚感消失了,心情像阿Q一样又愉快起来。但睡一觉醒来,回想起昨日成功人士所获得的荣耀,再看看自己的苦生活,顿时又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就又变得闷闷不乐起来。

    2020年12月11日
  • 初三又是一年毕业季抒情文章「」

    初三又是一年毕业季抒情文章「精选」   导语:初三的夏天,只有记忆是潮湿的,校园里处处都弥漫着离别愁绪。下面是初三又是一年毕业季抒情文章,欢迎阅读。   篇一:初三又是一年毕业季抒…

    2022年7月18日
  • 做您自己: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您是否总是听到这样的话:只有完美的性格才能成功;只有既沉着冷静,又八面玲珑的人才能成功;只有刚柔相济的人才能成功……您是否还常常被告知:成功…

    2020年10月9日
  • 俞敏洪:成功没有终点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谈“英语学习与人生奋斗”    您习英语困难吗?,您想把英语学好吗?您有信心把英语学好吗?您是一个…

    2020年9月28日
  • 奋斗+坚持=成功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或许在这条路上你没有收获成功,但毕竟你走过、经历过、感悟过,这也是一种收获。 在逛书店的时候,我…

    2020年11月28日
  • 如何实现梦想

    大多数人距离他们的目标只缺少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正确的决定就是下决心——对自己说:“我决定展开行动,追求目标。”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一个决心达到目…

    2020年11月6日
  • 梦想,不是说说而已

          现实中有一部分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自己的梦想,只是说说而已,想想而已,没有丝毫的行动力。这个时候俺常怀疑他们说的喜欢是不是真的喜欢,还只是人云亦云。也许您也不是没…

    2020年10月21日
  • 老师、家长必读:每次只追前一名

    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的,您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您…

    2020年9月27日
  • 恕俺直言,绝大多数人都是低质量勤奋

        01  努力实习半年却未转正,怪谁?  陌姐有个前同事群,平时主要交流分享公司动态和行业信息,算不上热闹。

    202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