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讨厌的人学习

    1  有个词叫爱屋及乌,喜欢一个人,连带他的一切都喜欢。而爱屋及乌的下一句是“不爱人者,及其胥余”,意思是不喜欢一个人,连他家的墙壁都厌恶。

  

  

  1

  有个词叫爱屋及乌,喜欢一个人,连带他的一切都喜欢。而爱屋及乌的下一句是“不爱人者,及其胥余”,意思是不喜欢一个人,连他家的墙壁都厌恶。

  您也有过这样的情绪吧,因为讨厌一个人,连同他的一切都否定。年少不成熟的时候,俺们很多人都这样,由着自己的情绪和喜好去判断对错;总要经历了一些人和事之后,才逐渐学会客观地看待人事,有舍有得地接纳,那个讨厌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俺常常觉得,相比喜欢,讨厌、憎恨一类的情绪更有力量,在它的影响下,轻易地暴露出俺们阅历不足的短板,激发俺们不理智地去处理问题。

  这样不好。

  成长以后,俺们会发现,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但情绪上来了却难以自控。所以遇到问题,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讨厌是一种情绪,也可以是一种动力,就看您怎么选择了。

  2

  小风换了新工作。做的不是以前熟悉的行业,算是跨行了,从助理做起。

  小风的行事风格是: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他什么苦都能吃。每天精神百倍,热情洋溢地投入到工作中;勤奋好学,有什么不懂的逮谁都问,问完后还认真地做笔记……

  同事们都很喜欢他,除了他的直属领导。

  当然,小风也不喜欢他的领导。“不知道是不是俺们俩气场不合,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压俺。”小风郁闷地说,“他是一个特别狂妄的人,根本瞧不起俺这样的新人……”

  小风提到他的领导就气不打一处来:“俺不懂的地方去问他,他从来不会告诉俺原因,只说‘按俺说的去做就行,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最让俺生气的是,之前俺想了一个特别好的创意,他当着俺的面否定了,说俺异想天开。转身他就把那个创意告诉了大boss,说是自己想到的创意,然后得到老板的大力支持……”

  “您没跟boss说那是您的创意吗?”俺吃惊地问。

  “谁会信俺呢,俺一个菜鸟新人。何况,俺虽然不喜欢俺的领导,但必须承认,他确实能力很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强的执行力。大boss也很欣赏他。”小风喃喃地说:“换做以前,呆得这么憋屈,俺肯定忍不了要走人;可这回俺还不想走,还想在他手下多学点东西。”

  这是俺佩服小风的地方,就事论事。

  是的,您讨厌的那个人,他可能人品不好、脾气很臭、性格乖张、狂妄自大……臭毛病集于一身,但他有一个优点,能力比您强,那他就有值得您学习的地方。

  真正的成熟,是不意气用事,向您讨厌的人学习,不带一丝偏见地学习他的优点和长处。您讨厌一个人,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很差劲的人。面对您讨厌的人,不要负面情绪地冲动对抗,也不要消极地“惹不起还躲不起”的逃避心理,更不要阿谀奉承说违心的话,您可以:学习他,超越他,然后把他远远地甩在后面。

  一个事事不如您的人,您不会浪费时间和情绪去讨厌他,所以,那个您讨厌的人,身上一定有您值得学习的地方,抓住这个磨练的机会,将是一次成长的契机。

  3

  有时候,俺们讨厌一个人,是害怕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多多有个奇葩的室友,性格乖戾,个性很要强,事事都要她来主导,自俺感觉良好,很多时候事情没做好,分明是她自己的问题,但她从来不会承认是自己没做好,她只认定是别人的错。

  多多则相反,个性沉稳,做事情必须三思而行。一旦决定去做,就尽自己全部努力去做。倘若事情的结果不如预期,她会很自责,认定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样说来,多多其实有一些自卑,她从来不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她的观念是“事情没做好就一定是俺的错,因为俺太差劲了。”

  多多就很不喜欢她的室友,觉得她太过自大,推卸责任,从来不检讨自己。她不想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有天,她们聊到一个话题“受欢迎的人是什么样的”。多多很没底气,说“俺是个什么都不会的人,肯定没什么人喜欢俺。”

  而室友自俺剖析的一番话,颠覆了多多的三观。室友说,“俺这样的就很受欢迎吧?有主见,性格直爽,说话直接,不拐弯抹角,分析问题客观实在……”

  多多忍不住问:“如果有人讨厌您呢?”室友说,“那俺更要活得精彩。有句话不是说么,‘就喜欢您看不惯俺又干不掉俺的样子。’”说完,她爽朗地大笑起来。

  多多说,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内心的强大”,也是第一次,她觉得自己应该向讨厌的室友学习:自大一点又怎样呢?未必是坏事,换个角度想,自大其实就是自信啊;很多时候自己的自卑,就是过多地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承担不必要的愧疚……像室友那样,活得自在轻松一点,而不是像自己那样小心翼翼、畏畏缩缩。

  您讨厌那个人身上的品质,您怕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别人的缺点很可能是您所没有的优点。

  4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您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

  您讨厌的那个人,未必真的很讨厌,但这种厌恶的情绪却会影响您对一个人的判断,也会影响您的为人处世,乃至决定您的眼界和高度。

  当您能够客观地看待您不喜欢的人,甚至向他学习,说明您已经学会了管理负面情绪,这是成熟的标志。

  当您能够越发舒展自如地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于自己而言,您也能活得越发舒展自如,不拧巴,不纠结,不计较。接纳他人,也是另一种接纳自己。

  作者简介:安乔(ID:anqiaolily) | 作者:安乔,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新浪微博、简书@安乔Lily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向您讨厌的人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17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上午2:39
下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上午2:41

相关推荐

  • 二十多岁,到底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1  有读者发来大段留言,讲述他二十四岁的样子。  他说,他曾熟读马化腾、柳传志、俞敏洪、马云等企业家的创业史,幻想自己也可以从渺小的山谷攀爬到顶峰一览众山之小,从白手起家到身家万亿,从籍籍无名到人中之龙……为此,他有半年的时间都在准备创业。

    2020年9月27日
  •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乔布斯曾对马云说:所有的成功源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少人认为马云的战略眼光很厉害,十几年前,就想到要做支付宝,现在的支付宝人们众所周知,用的不亦乐乎,的确非常厉害,其实人们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2020年9月26日
  • 励志文章:再试一次就会出现奇迹

      1943年,美国的《黑人文摘》刚开始创刊时,前景似乎并不被大家看好。它的创办人约翰逊为了扩大这本杂志的发行量,十分积极地准备做一些宣传。他决定组织一些人撰写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白人把自己放在黑人的地位上,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他想,如果能请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来写这样的一篇文章的话,那就再好不过的了。于是约翰逊就专门给罗斯福写去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

    2020年9月26日
  •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2020年12月1日
  • 有没有勇气做,做砸了,输不输得起

    俺刚过25岁, 读完了MBA和Master双学位,正在北美工作,H1B。今天很有冲动,将这两年,写成个小小说吧。 2 年前,俺22岁,是一个国内不知名大学的一名普通文科小妹。没有任…

    2020年11月20日
  • 励志文章:读书,俺们必须的生活

         这一段时间,我学习了学校推荐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留给我们教师的宝贵财富。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与教育有关的100个方面的内容。细细读来,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发现阅读是支撑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育基本观点的核心概念,阅读在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书中的很多章节,他都阐述了阅读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加明白阅读对于自身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性。因此,我对《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一节中作者的观点非常赞同:“教师在他所教的科学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深知本门学科的渊源呢?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2020年9月26日
  • 一受挫就止步,怎么能等到柳暗花明

        文学大师木心说,“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2020年9月27日
  • 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人在变得越来越忙?坐在车上的人,喜欢掏出手机看新闻;甚至走在路上还忙着发微信,再或学生们上课时打发无聊也赶紧打开手机玩游戏,抓紧这一切过去原本是用来休息或发呆的时间…

    2020年11月3日
  • 哪里是什么命好,分明是苦尽甘来

        1  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初中时最好的朋友。  二十年过去了,如今,她和爱人经营着一家红红火火的工厂,老家有房有车,还在城里买了楼。每年,他们夫妻二人都会带着一儿一女出去旅游几次。这么富足、美满而又幸福的生活,简直羡慕坏了一众旁人。

    2020年9月27日
  • 蒋方舟:高三,不相信传说

      我也高三过。上高三之前,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都赋予不信任。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