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

    1  一个普通“勤奋者”的模糊肖像  如果你足够勤奋,你多半会按照被这个时代所鼓励的方式去生活——热爱学习,拥抱变化,走在快速成长的风口上——或者至少你是这么认为的。

  

  

  1

  一个普通“勤奋者”的模糊肖像

  如果您足够勤奋,您多半会按照被这个时代所鼓励的方式去生活——热爱学习,拥抱变化,走在快速成长的风口上——或者至少您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您会耳濡目染相当数量的缺乏实现路径的励志故事,相信天道必然酬勤,在地铁上也不忘用一本《创业维艰》或者《穷爸爸富爸爸》来配合自己的定位;

  然后,您对潮流的走向也相当敏锐,罗辑思维的语音一天不落,忙于穿梭于各互联网创业训练营,一言不合就用微信来扫一扫,自以为与各种大咖建立了连接;

  当然,作为崛起的中产阶级一份子,您对于旅游也持有支持的态度,说走就走的事情也不是没干过,体验不同的生活固然是一个很文艺的说辞。

  然而下面往往才是重点——用美颜相机精心地采集好您“生活在别处”的证据,通过朋友圈被选择性地展示出来,并满怀期待地等待32个zan。

  可是问题是:您做完了以上所有事,您会如愿得到您想要的结果吗?或者您有认真考虑过结果吗?

  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俺们讨论的绝不是“勤奋的姿势”,而是“勤奋所带来的结果”。

  2

  表演“勤奋”,还是想把事情搞定?

  大概很少人会拒绝“成功来自勤奋”这种说法。

  就像大多数人拥有梦想的人一样,说不定凌晨四点,您就踏上了一天的征途,去迎接一整天的忙忙碌碌和东奔西走,好不容易处理好一天的工作,顾不上身体被掏空,又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俺相信,您这么一复一日地努力,无非想结果更好一些,离成功更近一点,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时间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舍昼夜地消逝。

  不经意间小半年过去了,接着一年又没了,直到您盘点收获时,才尴尬地发现以下事实:

  1.之前计划好的雅思没有准备好,只得弃考或者硬着头皮裸考,导致无法出国;

  2.一直想提高的演讲和写作技能也没大长进,所以那次难得的公众表达机会就这么白白溜走;

  3.甚至您一直期待的“减肥成功后,自信满满地向女神大胆表白”这样的美好画面也没有出现,原因想必大家都了解。

  这所有的一切,都与您制定目标时的雄心壮志相去甚远,压迫着您的神经,以至于您会显得忿忿不平:俺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实在是不公平!

  事实上您只是在表演勤奋而已,这种看似勤奋的行为实质上是一个人“思维懒惰”的保护色。

  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来概括:这根本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还是结合文章开头的场景来谈:

  您听完罗辑思维的语音后,一时心血来潮地下单了很多书,却从来不看——不难理解,毕竟买书的行为容易,看书则要困难得多;

  而更加困难的是,您完全没有思考过您应该系统地读哪些书来更好地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哪些书对您的帮助最大。

  您下了血本,花了大几千块去听风头正劲的某大咖演讲,哪怕他标价¥38的书里所阐述的思想完全一样——这也好理解,毕竟听演讲这个行为有逼格又轻松,况且还可以勾搭上大咖;

  而相对让人不那么愉悦的还是埋头看书这件事了,至于能否勾搭上大咖,俺认为唯一靠谱的判断标准就是您的咖是不是够大,但是思维懒惰者总会有自欺欺人的理由。

  至于“旅游去体验生活”这件事,俺很认同其价值,不过俺认为其美好特质依然与思维懒惰者无缘。

  俺问过好多朋友:您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令俺吃惊的是,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好像没几个人能真正说出一个让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

  当然,有一个女生想得比较清楚,她认为“旅行是一种让自己从例行公事般日常脱离,去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也许正是她的这种认真思考所带来的对于旅行的认同感,让她分外珍惜每次旅行的机会——往返机票和住宿的预订、装备行李的配置,以及记录心情的旅行札记——无一例外的精心规划。

  俺几乎能想象出这种积极的准备态度会让她拥有怎样高品质的旅行经历。

  以上行为的价值有高有低,但毫无例外,您很有可能就选择了价值更低的那种。

  在此声明,虽然俺用的代词是“您”,实际上也是“俺”,这是俺们每个人的思维倾向。事实上,一旦俺们选择了“思维懒惰”,俺们也就选择了做一名“低品质勤奋者”,同时也就选择了低价值的行为和由此而来的低价值结果。

  到这里,俺有了这么个初步结论:“思维懒惰”所带来的“低认知水平”才是“低品质勤奋者”产生的原因。

  不过依然困扰着俺的是:费这么大劲,苦也没少吃,福却没多享,从经济学角度看,“低品质勤奋者”的勤奋行为性价比极低,完全不具备投资价值,那为什么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么多人还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

  3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俺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愣了半天,俺想如果您初次看到这句话,并且足够走心,多半也会被震撼到。

  这句话的力量在于它放弃了自俺欺骗,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任何寻找借口的可能。所以,经济学上解释不通的事情,就这样在心理学上找到了突破口。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在进化史上绝对长的时间内,人类都没有被赋予过多深度思考的任务,原因很简单,光是应激反应就足以解决掉过去95%以上的问题了。

  但是让基因万万没想到的是,人类的进化速度竟然是如此之快!

  让俺们从远古穿越到现在,那么目力所及,现在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变化,急剧的变化,非常急剧的变化!

  事实上,变化早已经成为了俺们彼此心知肚明的共识,这种越来越快的变化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信息的指数级发展,从信息的承载方式上亦可见一斑——从甲骨、竹简、羊皮卷、印刷纸,一直到理论上无限大的虚拟存储空间。

  对于这种信息疯狂蔓延所引发的知识洪荒,每个人可怜的认知能力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认知能力取代了知识信息储备成为了更为稀缺的资源,构建起人与人之间新的壁垒。

  如果此时还顺从顽固不化的基因,继续思维懒惰下去,避免反人性的深度思考,会导致什么结果?

  俺想结果大概也很容易预测——俺们将无法享受到知识增长和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好处,至多维持目前水平的生活质量,甚至被淹死在信息的洪荒之中,焦虑无助、不知所措。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想得到与过去不同的结果,就必须做一些与过去不同的事情,而这些不一样首先要体现在认知层面。

  4

  “深度思考”才能带来“认知升级”,从而成为“高品质勤奋者”

  谈到“深度思考”,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段话,让俺印象尤为深刻:

  如果给俺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俺生死的问题,俺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死生亦大矣,这段话用事关生死的极端描述强调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

  俺们都知道《孙子兵法》,在这部被誉为“兵学圣典”一书的“军行篇”中有这么一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意思是说,在两军短兵相接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努力收集一切渠道的信息,充分评估当下态势,殚精竭虑地质问己方一切的隐患和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在脑海里推测、模拟战争可能的走势,利用现存资源来精心筹划出解决方案。

  等到这所有工作都就绪,双方真正踏上战场的时候,才能将一切了然于心而胸有成竹,这仗才会有胜算。

  由此可见,对于精心准备的一方,战争的大部分工作在战前就在深度思考的头脑里完成了,上战场打仗只不过是一个例行公事般的存在,胜负的天平早已倾斜。

  写到这里,俺基本上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勤奋很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是优秀结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那么如何让它变得充分必要?俺给出的答案是——拒绝思维懒惰,习惯于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而至于如何深度思考,俺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

  希望每一位真正勤奋的人都能撕掉“低品质”的标签,过上配得上您努力程度的高品质生活。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14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上午5:56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上午5:56

相关推荐

  • 南方周末2008新年献词

      《愿自由开放的旗帜高高飘扬》    帷幕徐启,灯火璀璨,在二〇〇八年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然站在中央。

    2020年11月9日
  • 您焦虑并不代表您努力

        跟随游轮出门的第三天早晨,有一位女朋友微微皱着眉头说:“我昨晚上没睡好,总是在想事情……虽然知道于事无补,但总是不由自主,怕有些事情没有被处理好。”

    2020年12月14日
  •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遗漏的沙漏,无法倒流的时光,带不走的是岁月的芬芳,回不去的是年华的沧桑,留不住的是时间的流淌。年少的时候,总会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历经艰苦,正值花样年华的时候,那些看似美…

    2020年11月9日
  • 别把生活想得太重,别把自己看得太轻

        1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小夫妻开了个小店卖馒头,就一张红纸写了店名贴在门口。一个电蒸锅,一天也蒸不出几屉馒头。邻居都替他们发愁,这日子可咋过呢?

    2020年3月26日
  • 知名校长推荐的励志文章:成长的阻力

    不同的环境成长的人发展是不同的,幼师养尊处优的环境可能对你就是一种伤害。
        有一位深具研究精神的年轻人福克斯,在路边比萨店吃比萨时,发现一件令他惊异的事情。他看到碗里的豆芽菜,和他以往看到的豆芽菜有着明显的不同。
        过去他所看到的豆芽都是细细小小黄黄的,而他这次在比萨饼当中看到的豆芽菜,却是又大又肥又白。福克斯面对这种豆芽菜,不由自主地便想一探究竟。
        从比萨店老板那儿,福克斯辗转地探寻到豆芽菜的

    2020年9月27日
  • 能受苦乃为志士

      人人都以为受苦是一种磨难、打击和损失,不知道受苦其实是一种获得、领悟与生命的再造。

    2020年10月27日
  • 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是获得公平的唯一途径

        越强大,也越公平。  01  大学期间,小夏找了份家教兼职,给正在念小学的小朋友牛牛补习功课。

    2020年3月29日
  • 困惑人生30个问题的回答

          【学业篇】    1、被录取到很不如意的专业,心情糟得很,真是欲进无味,欲退无路啊。    ——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您拿了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一副坏…

    2020年10月23日
  • 励志文章: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努力就能成功的例子和理由了,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获,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是又有谁在此同时想到,如果没有一个正确合适的选择,也许更多的努力都是白费的。 “付出一定会有回…

    2020年9月30日
  • 俺们都有梦想,可您拿出勇气和行动去实现了吗?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各种各样的梦想,每一个梦想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很少见到真正坚韧不拔、全力以赴去实现梦想的人。人们热衷于谈论梦想,把它当作一句口头禅,一种对日复一日、枯燥贫乏生活的安慰。很多人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尝试实现梦想。

    2020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