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高管写给职场新人的一些建议

  
  
  首先自俺介绍一下,俺在一家外资企业任职,从事销售及管理方面的工作。本来招聘人员俺只需要填写一张用人申请表,全部就可以交给人力资源部门搞定,但是鉴于HR的工作效率低下和眼光极其的与俺不匹配,所以俺现在要求由俺对新人进行一面。由于俺们的产品销售价格区间在3-2万元人民币,所以俺所要求的岗位上,原则上是需要有三年以上相关销售经验的,这是起跑线,至于薪水,俺想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昨天面试了一位美国留学归来的小伙子(简称A),让俺感触很深,才有了写下此文的想法。本来A没有面试的机会的,虽然他是海龟,但是他是应届生,不是俺看不起应届生,是因为俺们这个岗位确实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同事。A的简历很漂亮,专业对口,英文水平不错,形像气质都还可以,来得也很准时。
  
  感觉他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很多问题答得很完美,俺一度动心把他要进来作为贮备人才进行培养,但是在问及薪水的时候,他提到不能低于一万五。说实话,对于俺们这一款销售来讲,一万五不算很高的薪水,只能算中等,但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生前来开这个价,还是需要勇气的,虽然您是留美归来的。
  
  结合了俺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俺有心将俺的一些想法和您们分享,期望能给您们一些启示。
  
  第一个关键词:定位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定位不是俺想找一份多少钱的工作。定位通俗的说就是您想干哪一行?这是进入职场的第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情!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平气和的问自己,您想做什么职业?您会爱上您的职业吗?它的发展前景如何?对您个人能力的有没有提升?收入能否满足您的要求等等。这些都很重要,请不要避讳,每一个问题都想清楚,切不可说俺的某某同学都去干嘛去了,职场不是干传销,不要跟风。
  
  讲个真实的小故事吧:21年,俺和好朋友B一起南漂的,他运气很好,进了美的,当时把俺们羡慕得一塌糊涂,一路发展很顺利,后来美的裁员,他被干掉了,接下来他消沉了很长时一段时间,在俺们的精心开导下,重振旗鼓,卖过防盗门、红酒定制、汽车智能钥匙。一会在天津工作、一会在深圳工作、一会在重庆工作,慢慢的俺们联络就越来越少了。有一年春节时遇到他,他说他很迷茫。俺问他您为什么迷茫?他回答不清楚,俺说因为您不停的在换行业换工作地点,那么您的经验不停的地清零,不停的在从头开始。您需要选择一个行业,进行纵深发展,才能让您的价值叠加,最后俺问他您到底想干什么?什么样的职业是值得您终身奋斗的?他后来想明白了,又重新面试进入美的,从新开始,现在已经是一个片区经理了,生活得有生有色。
  
  所以,定位很是重要。
  
  第二个关键词:踏实
  
  俺们的新人都是从学校刚出来,怀着对将来美好的憧憬进到公司,可是看到的却是与自己期望值相差很大的现状,这个时侯大家就会觉得这家公司可能不是俺想要的,出去可能可以找到更好的,扑通一声跳了出去。到了另外一家,发现好像好一点,但是跟理想中还是有差距,算了先做着吧,做着做着又发现好像没什么机会,还要受气,这怎么行,另谋高就吧,扑通一声又跳了出去。(励志名言  www.lizhijuzi.cn)最后又找到了一家,这个时候发现自己的同学好像升职的升职、加薪的加薪,而自己却还在基层苦苦挣扎,心情那个郁闷啊,于是拼命表现,拼命做业绩,结果发现短期内还是没有效果,心里那个浮躁更甚了,心里想看来每人识得俺才了,还是换个地吧,扑通,又跳了。更有甚者,有的人认为,干了一段时间没有跳槽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这不是讲故事,而是现实中存在的,以前有,现在仍然有,以后还将有。浮躁是职场大忌,要干得好,首先要沉下来,现在尽管不如意,但是要相信困境是暂时的,只要俺一直在努力,就有出路。
  
  所以,一定要踏实。
  
  第三个关键词:多干
  
  说到做事,俺想很多新人都很有感触,在刚到公司上班的时候基本是无事可做,要么老员工怕您不会做把事情搞砸了,要么是您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俺们有这样的体验,一些简单的事可以让新人做的,但是新人却很少说俺来做吧,或者是当新人提出俺来做吧的时候,老员工会说不用不用,其实俺们都知道中国人的不用是客套话,作为新人您可千万别认真,一听不用您就不做了,如果是真不用,当您再三提出让您来做(简单的事)的时候,老员工还会拒绝的,要不然就是撒手让您来了。
  
  多做跟少做其实是态度问题,多做大家会说您积极,少做大家会说您缺乏主动,所以,如果能够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多做,俺想对尽快融入团队和尽快获得大家的认可会有所帮助。
  
  作为新人,不要太计较得失,得与失本来就没有定论,当您觉得是“得”的时候,在别人眼里(特别是您的上级)却有可能是“失”,而当您觉得多付出好像是自己吃亏(就像上面的案例)的时候,可能结果却是“得”。
  
  小刘是新人,到一家公司上班,上班没几天领导就让小刘参与一个项目,本来第二天安排小刘休息的,由于项目很紧,要在第二天完成,领导也没说让小刘回来帮忙,但是小刘自己主动提出回来帮忙,他说反正俺休息也没什么事,俺回来帮忙吧,最后项目很顺利完成了,而小刘也给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所以,多干(多巧干)吧,不要怕吃亏,相信付出是有回报的。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外企高管写给职场新人的一些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88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3日 上午12:52
下一篇 2020年10月23日 上午2:21

相关推荐

  • 500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您的面试大忌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最近对近500名人力资源经理做了一项新调查,发现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容易把事情搞砸,其中一些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2020年8月25日
  • 关于拿到第一份工作offer的传奇经历

        2013年初,大二,出门路上碰到刚来马大读书的研究生学姐,极酷,遂认识,保持长期联系。

    2020年9月8日
  • 把公事留在公司: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一天的时间

        虽然,老公和我坐在同一个房间里,但我的思绪却飘在半公里以外——类似的情况已经持续数月。细数起来,在过去的每一份工作里,我都是如此:无法在工作时间完成全部工作。是的,我是个工作狂,喜欢大脑能量迸发,并在一天内吸纳尽可能多的信息。我天真地认为,这样的工作节奏会让我变得更出色、更加与众不同,但是我错了。

    2020年9月17日
  • 别太脆弱,职场不相信眼泪

        1  小Y是个“职场运”很不幸的人。外人看来,她挺顺风顺水的——出身不错,工作不错,跟大学时的恋人结婚,一年后生了宝宝,有房有车……总之,一个年轻女孩想有的,她基本都有了。

    2020年4月25日
  • 所谓的稳定工作,是最大的职业谎言

        毋庸置疑,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它让人沮丧,也让人亢奋。很多行业都在这场潮流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涤荡,稳定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职业谎言。除了迎难而上,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2020年8月3日
  •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表

      7:30:起床。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2020年9月21日
  • 阻碍职场发展的五宗罪

        你是否总结过自己的职场心理表现,如果你能合理规避本文所讲到的五宗罪,那么,不断努力的你,将会不断提升自己,会通过阅读来给自己充充电,克服懒惰心理,对问题仔细分析,勇敢面对激烈竞争的现实,最终决胜职场。

    2020年9月10日
  • 清华硕士讲述在中移动总部的日子:大企业里的小职员

      接连着两周,王林没有一天能在晚上十一点之前离开办公室。周末也总被加班占据。生活像一辆塞满了货物的桑塔纳,踏实地奔跑着,“司机”王林觉得有点失落。刚步入社会时,他期待登上的是一辆沃尔沃。

    2020年9月26日
  • 对职业发展茫然?毕业七年,给您五条职场建议

      职业发展建议  1、不要后悔每一段经历,重要的是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几个月前与前一家公司的老大见面,我们聊起职场,她对我的评价是:离开那么久,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去否定过这一家公司。

    2020年4月22日
  • 职场励志:从两万到百万

      我的一个朋友,1998年硕士毕业时加入北京一家民营企业,月薪不到两千,真可怜!
      但一年之后,他的工资翻了一番。再过一年,加到六千,又过一年,也就是在他工作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由于企业的发展,月工资一举达到了2.5万元人民币,加上奖金、期权等实际利益,年收入几乎直达五十万大关!
      时光易逝,薪酬难涨。我问他成功的秘密,他说只有一个原因:主动积极地工作,把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钉子精神”,用在为老板服务、为公司效力、为客户做好事之上。这样的人,就能够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年薪统计数字里的佼佼者。
      话说这位朋友工作到第五年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辞职去美国读了一个MBA。就在大家还在为他放弃这么高的工资而感慨不已时,他已经获得了MBA学位,回到他熟悉的行业、一家五百强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问他具体收入的数字,他说:“只要你保证不发表出去我就说:十二万美元,将近一百万元人民币”。
      年薪一百万!这样的故事,我在新东方咨询生涯中不知道见到过多少。在“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就业难”、“海归就业难”的一片狼来了的惊叫声中,在“本科毕业月薪一千二”、“硕士期待值降到两千”、“海龟愿意为三千人民币折腰”之类的哀叹声中,我却满目琳琅地看到无数毕业两三年就月入五六千的本科生、工作四五年就成为小富翁的研究生、回国三四年就实现财富积累的留学生。中国职场收入的这种奇峰突起现象,如同中国机会本身一样,一边是充斥着抱怨,一边是爆发着惊奇。一边是冰冷的低薪海水,一边是白炽的金钱火焰。
      那些年薪报告、薪酬调查、人均收入统计,对城市的意义也许有,对个人的意义并不大。因为收入的差异,全世界都存在。我所咨询的学生,天天演奏着从年薪一万、两万,到年薪二十万、五十万,甚至一百万的中国变奏曲。
      年薪十二万美元,你敢想吗?假如你不敢的话,就想想美国、日本,甚至中国香港的工资水平吧!处在急剧发展、并且是不均衡发展中的中国,青年人就应该敢作、敢为、敢闯、敢挣。不断高速增长的收入,是全体中国居民的殷切期盼;而迅速达到世界高水准工资的骄傲,则属于那些敢于梦想、善于奋斗的时代青年。

    2020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