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一年写给自己的警戒书

  
  
  创业,很火爆的一个词。互联网崛起的许多神话,晕眩了多少希望摆脱拮据生活,又不愿意细水长流般坚守的年轻人。每听说朋友想创业,俺都会像往来人问一句,您们是因为满腔热情、认定一样事情,而去创业,还是因为不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便考虑换一种模式?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在问俺自己。对俺来说,两者不一样。前者是主动去创造;后者是懦弱地逃避。
  
  应届毕业生,也有一批人,憧憬着到创业型的公司里拼搏一番。一番厮杀下来,折戟沉沙,捶胸顿足,说自己没有遇到好老板,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忍受不了公司的低效管理,感觉自己在这里虚度光阴,计划另谋高就。
  
  前些天朋友的微博写道:觉得毕业前两年去小公司积累锻炼各方面能力,然后进大公司做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直到成为专家,这样的职业前景更宽阔。
  
  这样的观点,俺是大大地不认可。现在的年轻人,少了一份职业操守。创业型的公司通常比较平民化,老板与员工亦庄亦谐。但这并不意味着俺们可以将“员工”的职责定义在情感之上。俺们进入任何一间公司,领了老板的钱,就应该办事,办实事,办好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才是等价买卖。不要消灾不成,又在那里高歌自己的辛酸与努力。如果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并非帮公司,帮团队,帮在这个职位上的自己解决问题,本质上来说不是一个称职的员工。俺们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但考试结果依然没有达到高校的录取分数钱,大概也就只是家人至交会安慰说,已经尽力了,甭伤心。而最终检验的高校会因为您的尽力而网开一面吗?
  
  一个非公益性的公司必定是要追求利润,不然是为了弄个乌托邦,提升精神境界吗?在进入初创型公司前,您是否已经确认自己明白公司可能一两年都处于烧钱阶段?您是否已经确认明白在公司盈利之前,俺们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公司实现盈利,在此之后,再谈个人所得?
  
  但是许多人没有那份韧劲。当然,当中的确在许多这样那样的原因,促使俺们这样那样的考虑与决定。俺们可以将失败归结为老板的原因,管理的原因,同时也别忘了审视一下自身的原因。
  
  俺们看不到前头的光明时,内心的力量就会衰弱。俺们的力量来自外在,而缺少内在的驱动。
  
  俺们每日若是需要做同样的事情,就会觉得大材小用。 俺们忘记了爱迪生千次的灯泡发光试验才换来一次的成功。如苏杰所说,没有速成的办法,只有慢慢熬。熬还得看您会不会熬。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却期待有不同的结果?那是瞎搞。捣腾也是一种能耐,技术。 捣腾好了,您就能成某方面的专家。(励志名言  www.lizhijuzi.cn)譬如同事负责邮件营销,人工发了两三个月的邮件,却对系统的邮件监控还不知晓,譬如如何去监测到达率、打开率、点击率?哪些词被当垃圾邮件屏蔽掉的可能性高?
  
  俺们反对做一些制度类事情,譬如制定流程,觉得这并无帮助。老板如果坚持要做,可能俺们的情绪就出来了。但是制定流程的目的是什么?人走了,公司的事情就不能做了,这并不能证明您对公司而言,价值非凡。恰恰相反,您走了,事情还能做,因为您已经将您的智慧、效用、经验穿插在这些流程中,间接地帮助了公司与其他同事。如果一个领导工作的年限是您的2倍、5倍、1倍,无论对方说什么,无论您妥不妥对方,请先闭嘴听一听,张手做一做。
  
  聪明才智可贵,但对于一间公司而言,执行力是关键。不管用巧取的方式,还是老实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最终目标。敏捷开发中讲究一点,于行动中修正方案,于行动中完善结果,1永远大于。绞尽脑汁,花了大把时间制定一份完善的销售计划,以为计划妥当了,实践起来就雷厉风行。还不如索性定个计划,立马实践得了。
  
  “不知道”是一个死答案,一个将责任之球踢给别人的答案。如果您经常说,不知道,俺感觉,俺猜这等词语,那就先百度一下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调查一下自己不确定的事情。尽量终结自己身边的问号。
  
  团队成员一起拼搏,有肝胆相照的激动,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难得在工作上面,俺们还可以活得如此淋漓尽致。产品经理在开会,指引大家讨论的事情,要尽量避免情绪化的表现。管理一个项目,担当一个产品经理,看到自己定的需求优先级被质疑,或者内部同事对用户体验、产品功能提出诸多意见时,总会毛躁起来,心想做事的并非您们,说得倒轻巧。这是人性弱点。如果产品经理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能学会调节,就会花精力花时间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忘记自己应该多听听用户的声音,多考虑如何将产品做好。
  
  在创业型的公司工作,人与人之间接触得多,理解得深,彼此的缺点也暴露得更明显。多想想别人的优点,即使是偶尔过来公司清洁的阿姨,也要心存感激。公司的每一步,每一次成长,每一个变化,都是因为有您,有俺,有他,有她。把别人当一回事,尊重别人;把自己当别人,belittle yourself。借助《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引用的一句话,“无论最终发现什么,俺们必须理解并完全相信:每个人在其当时所处的情况下,在其能力范围中,做了最大的努力。”
  
  上述的点点工作心得体会,都是目前俺认为应该领悟并实践的理念。俺在努力阶段,希望能将虚的东西都内练成习惯、气质、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俺是信的。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毕业一年写给自己的警戒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85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18日 上午7:30
下一篇 2020年10月18日 上午9:00

相关推荐

  • 一家公司要了您后,凭什么给您开高工资?

        这张照片我用过很多次,摄于两年前的一个冬日,中午放学回宿舍的时候,路过阳台看到它,生长在一片浓郁的脚臭中,无所畏惧。

    2020年8月13日
  • 毕业后,10种高效学习途径,您擅长几种?

        你是否认为大学毕业后不用再学习?  你是否自我感觉很努力,却看不到明显效果,你想过原因吗?

    2020年8月6日
  • 一个协和医学博士自白:俺为什么没当医生

        17岁那年,出于对某种生活的模糊憧憬,我报考了中国最好的医学院。直到交志愿表的前一个月,我还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医学生。就在这时,朋友向我说起她看过的一个纪录片,说的是协和医院妇产科名医林巧稚,说她如何医术高超,做人一品,说那灰砖绿瓦的医学院如何着名,如何培养一流的医学生。几句话勾勒的图画,在一刹那击中了我的某根神经。因为17岁的我,一直希望自己能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我一边觉得这8年医学生活会充满艰辛,一边又觉得它将不同寻常、不落俗套。

    2020年9月11日
  • 一个准新人的职场初体验

          从学校到社会,由昔日的天之骄子变成了社会“菜鸟”,一年的跌跌撞撞,满心伤痕地深刻反思,最终才凤凰涅,完成了新人进化。    职场:没那么简单  …

    2020年8月2日
  • 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觉

        我认识的网络红人A是一个激情四射的男人,感觉他每天都有用不完的时间:写书、讲课、看书、赚钱、参加各种节目,他把自己的时间分割成很多个小部分,今天这个部分干什么、那个部分干什么。这些部分被分割得很细致,以至于每天的时间都不浪费,一年内,他的事业突飞猛进,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粉丝数量多得吓人。每次看到他的微博,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竟然是:“你怎么可以同时做这么多事情呢?你不需要休息吗?你是铁人吗?”

    2020年8月8日
  • 别太脆弱,职场不相信眼泪

        1  小Y是个“职场运”很不幸的人。外人看来,她挺顺风顺水的——出身不错,工作不错,跟大学时的恋人结婚,一年后生了宝宝,有房有车……总之,一个年轻女孩想有的,她基本都有了。

    2020年4月25日
  • 每天拿出来2小时浪费

      徐老板常说:“计量只是个工具。”他别的话我都听,唯独这句话,我当耳旁风。因为我计量学得不好。

    2020年8月3日
  • 在职场上,一定要闭口不提的话

          人际交往中有许多事情需要俺们注意,尤其是在交谈的时候,人常说多说多错,确实有其道理性。因为人一旦闭不上嘴巴拼命说的话,往往他就很少动用大脑思考那些语句说出之后会对自己对…

    2020年10月6日
  • 别让您所谓的自尊心,断送了您的前程

      最近公司在招聘中发现,越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自尊心越是强烈。  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对你毕恭毕敬、很听话的样子,但实际做起事情来便知分晓。公司通常在新入职员工不了解公司业务的时候,都会安排他们独自一个人进行街边手递手推广业务。这项看似普通又简单的工作,却足以看出了一个人的职业心态。

    2020年4月12日
  • 不要忙着挤进别人的圈子

        表妹今年刚毕业,进入职场刚刚一个月。昨天给我发信息说,姐,职场的人际关系那么难吗?为什么我怎么努力,都没法跟她们亲近,总是像是在排斥我一样。然后发了一个哭的表情过来。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