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亚马逊丛林的蝴蝶偶尔煽动翅膀,也许就引发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
第一个小故事。
俺到这家俺很喜欢的公司时,职位很低。当时公司有个默认的规矩,任何职位的变动,都建议发生在一年之后,俺的第一次变动,发生在入职第九个月。彼时团队里有人离职,俺是团队里最新成员,论资排辈的话,调岗的机会根本轮不到俺。但是俺的老板推荐俺申请这个机会,所以俺有了第一次晋升。
在晋升之前,俺做的是人事支持工作,当时人事部经理,经常找俺帮他做翻译,把一些他写好的沟通文件从英文翻译成中文。那个时候俺刚来外企,英文不好,所以很珍惜这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每次他找俺帮忙,俺都很高兴地答应他,并认真翻译好。这个经理也是开朗热情负责任的经理,他不是俺翻译完就照用了,每次都会把俺翻译好的文件打印下来,带着俺再检查一遍,既确保了文件的准确性,又帮俺提高英语,所以虽然翻译不是俺的工作内容,这种合作模式,俺们当时都还蛮愉快。
后来有了晋升的机会,这位经理第一时间祝贺俺,他发给俺的短信,俺留了很长时间。他说:之所以您能够比别人晋升得快,是因为您一直把额外的工作当作学习的机会,希望您一直保持这种习惯。
第二个小故事。
后来俺慢慢发展起来,俺发现那些能够让跨团队经理对您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您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小事,而这些小事能决定您的绩效考核成绩和今后的发展速度。
一次大团队绩效评估讨论会上,由直接经理介绍团队成员和评定分数,其他团队经理给予反馈。说到一个员工时,一个其他团队经理讲了件很小的事。他一次在公司打印间复印资料,复印机旁边就是碎纸机,刚好这个员工也来打印间,经理就随口和这个员工说:这个碎纸机放在这里,一不小心有可能把一些重要文件碎掉。这个员工看了看,说:还真是,那俺去和负责打印机的同事说一下吧。后来这名员工就找来了负责的人,把打印间重新布局了。这位经理说:这是很小的事,也不是这名员工的主要工作,但是他看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解决问题,把工作交给这样的人俺会觉得很放心。
第三个小故事。
俺当时在做两个职位的招聘,为了方便区分,就叫做A职位和B职位吧。A职位比B职位高一个级别。A职位招聘面试中,一个内部候选人申请了这个职位。这个候选人,就叫M吧,当时是以短期合同的形式在公司工作。他在面试中沟通和基础专业能力都不错,但是明显和A职位的职位要求有差距,所以面试官小组的一致结论是:如果这个职位可以降一个级别M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职位不能降,所以俺们愿意帮他看看是不是有其他低一个级别的工作机会。
俺于是想到了B职位。在和M沟通后,俺把M推荐给B职位的招聘经理。B职位的招聘经理看到简历说:这个人俺认识,但是俺不太想要。理由如下:一、B职位开出来比A职位要早,如果M感兴趣,应该早就申请了,但是他没有;二、之前M的经理已经把M推荐给过俺,并同时也和M推荐过这个职位,如果M对这个职位感兴趣,他应该自己主动来找俺,但是他没有。
俺们公司的不成文规定是,如果一个内部员工对开放出来的职位感兴趣,他需要自己主动去联系招聘经理进行咨询和申请。所以在这个故事里,M都没有和B职位的经理有过一次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就被拒绝了。
第三个小故事是最近发生的事,当B职位的招聘经理给俺陈述完理由后,俺突然就想起了上两个故事。
俺想当您在一个初级岗位上,大家的工作内容差不多,要求差不多,所以做得好的也一样好得差不多。(www.lizhijuzi.cn)那您怎么能和别人不一样?唯有您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工作的态度。
就像第一个故事里,俺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够快一些成长起来,俺的老板和人事部的其他经理,就那么快地识别出了俺的学习发展意愿,并愿意提供机会;在第二个故事里,俺猜那个无意中改变了打印间布局的员工,他当时的第一反应让不是同一团队的经理都相信他在工作中会比别人多一些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而在第三个故事里,因为他一次都不曾自己出现在招聘经理面前,到最后当他想出现的时候,还没出场就失去机会了。
所以,别不相信那些职场细节的力量,如果您对自己有要求,就别在小事上跌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微小的转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