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几年,对自己狠一点

    “我突然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好难啊。”正在自主创业的老同学发来私信感叹。

  

  

  “俺突然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好难啊。”正在自主创业的老同学发来私信感叹。

  同学所在的公司正在招应届毕业生,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起薪3元。“这是8年前俺的起薪。现在3块钱怎么活啊,北京的合租房至少也要15元一间了吧?”

  艰难、窘迫、无奈,相信这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初入职场时的切身感受。不仅仅是自身价值被低估的问题——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无法换回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收入,内心的煎熬和痛苦可想而知。

  同样是工作第一年,同样是3元的收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人只愿意拿出一部分能力和精力投入工作,以匹配自己眼下的收入,求得内心的平衡;而另一部分人则甘愿倾力付出却不计回报,拿着3元的钱,操着3万元的心。

  究竟哪种方式更好,见仁见智。但对一个职场新人来说,第一份工作除了是谋生手段之外,更是一个机会。在这里,您学习职业技能,积累人际资源,洗掉学生气,试着以共赢的姿态与人合作。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第一年的意义就像挖井。挖到1米深处,隐隐有水渗出,您当然可以就此打住,安享有限的劳动果实;但如果您能对自己狠狠心,耐住寂寞坚持下去,3米深处,很可能就是汩汩的甘泉。

  1

  家门口美发店里的洗头妹在她职业生涯的第一年便开始谋划未来——升级成为美发师。

  上班的日子,她每天要从上午1点忙到夜里1点,回到集体宿舍就几乎累瘫掉,一觉醒来又是新一轮忙碌。2岁出头的女孩,爱玩爱美本是天性,所以当她那天说,每周一天的宝贵休息日被用来报班学习剪发时,俺瞬间对这个小姑娘充满了敬佩。

  洗头妹的工资并不高,平日里省吃俭用成了习惯,但花几千块钱在发型师培训课程上,她却豪爽得不得了。她对俺说,现在这工作年轻时干干还行,但自己要为长远打算,学一门真正的手艺。趁现在年轻,辛苦一点不算什么。

  16元的假发套,一周就要消耗掉一个,这是学费之外的开销,对洗头妹来说,压力不小。她尽可能把每一个假发套充分利用——从女士的长发剪到中长发,再剪到短发,接下来是男士发型,偏分、板寸,最后是光头。每天店里客人不多的时候,她就躲到后面,对着这玩意儿修修剪剪,然后再拉着发型师仔细讨教。

  用假发练手总是不过瘾。洗头妹请示了老板,在附近的建筑工地贴出告示,每晚8点半,免费给农民工剪发。俺每次晚上路过那门口,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农民工围在一起,任由她打理头发。因为是免费,没人计较她的技术如何,就算是剪坏了,多半也不过是呵呵一笑,“反正过两天又长出来了”。

  您能想象吧,当俺逐渐从诸多细节中将这个故事拼凑完整的时候,俺的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佩。也许洗头妹的生活对俺们大多数人来说很遥远很陌生,但她在职业生涯第一年中所展现出来的勤奋、坚韧、远见和智慧,却值得俺们学习借鉴。

  俺们往往会感叹“理性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扪心自问,多少人有洗头妹这样的勇气,敢对自己下如此的“狠手”——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潜力,用实际行动逼着自己往前走,而不是坐在那里怨天尤人?

  工作前几年,首先需要磨炼的是职业技能。从学校到职场,每个人的角色和定位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把书本上的理论、公式、概念、理想模型,转化成实打实的方法、经验、技术和业绩,如何在现实的种种不理想状态中找到最优方案,如何尽快察觉自己在哪些方面还达不到岗位要求,如何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并一步步为之努力——所有这些,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做事,在一次次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实践中,答案自会浮出水面。

  2

  小雷工作的第一年,俺就预感她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销售。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原因只有一个:她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看似无用的助人活动上,心甘情愿,从不计较得失。

  有一次打电话给小雷,她正带着一个巴基斯坦青年爬长城。“腿儿都遛细了。”电话里小雷的声音听上去有些疲倦,“这周还要去故宫、颐和园、天坛、十三陵……”

  简直莫名其妙——不管是巴基斯坦青年还是逛北京这件事,都跟小雷的工作、生活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后来俺才知道,一个小雷并不算太熟的朋友在某次聚会中说起烦心事:一个有恩于他的巴基斯坦哥们儿要来,人家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他自己上班时间又不可能跑出去,只能四处求人帮忙陪同兼导游,但屡屡被各种理由推托掉。

  饭桌上七八个人谁都不吱声,只有小雷傻乎乎地搭茬儿:“您要是实在找不到人,俺去吧。”

  事后,那个朋友摆下大宴答谢小雷,其间几次提到“您们公司那产品……”。小雷只是微笑,说:“俺帮忙是看您当时太为难,不是为了让您买俺的东西。俺们的产品您现在用不上,等您真正需要了,再找俺吧。”

  小雷给俺讲这段往事的时候,神情笃定:“当时有太多人不理解,大家都觉得俺有病,多此一举。但俺知道,他是认定俺这个朋友了,等他真正有需要时,肯定会第一个找俺来买的。俺觉得销售就得这么做,而且这种客户会特别忠诚,还会把周围有需要的人都介绍给俺。”

  看到了吧,小雷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在于通过一次“徒劳”的北京游埋下了一份交情,更在于她并没有急着把自己的付出变现,而是静待它开花结果。

  而这,恰恰就是一个优秀销售人员所需要具备的品质。

  有的人做事之前喜欢计算投入产出比,再根据收益率的多少决定做不做、做多少、怎么做。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对工作第一年的新人来说,这种权衡并不是可取的职场立足之道。实际上,很多看似徒劳的事情,其中埋藏着巨大的机会,说不定在未来的哪一天,就会成为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跳板。

  退一步说,就算自己的种种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年纪轻轻的,多做些事情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小雷的“狠”就来自这种心态。

  3

  小梅的职场生涯从送一封信开始。

  刚去单位报到的时候,小梅并没有被安排具体工作,领导嘱咐她,先适应适应环境,多跟同事学习。可小梅放眼一看,同事们各自对着台电脑敲敲打打,忙得脚打后脑勺,谁都顾不上招呼她。

  小梅抱了堆材料在一旁翻看,忽然听到两个同事在低声讨论什么送信的事,大致意思是说,有份重要文件需要送到同城的另一个地方,交给快递怕不安全,自己去又抽不出时间。

  “要不,俺去跑一趟?”小梅适时地搭茬儿。

  燃眉之急就这样被轻松化解,同事怀着感激仔细地向小梅交代此行的任务和目的,告诉她见到对方该说什么、怎么说,并叮嘱“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不会凭空而来,一定是在某些共同经历之后,彼此才会有那种“您办事俺放心”的默契。这次本职工作之外的跑腿儿,让小梅迅速获得了团队成员的认同。而在职场上,信任这东西很奇妙,一旦建立起这种默契,俺们就更容易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交给对方完成,而积极的结果也会让俺们更加确认自己对一个人的认同是正确的。

  如果能在工作第一年就进入被信任的轨道,无疑是幸运的,也会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信任的前提是共事,共事的前提是做事,只有任劳任怨不计回报地多做事,才有可能获得同伴的认同,让那份幸运离自己更近一些。

  这种“狠”,是过程之狠。

  在进入职场的前几年里,不妨对自己狠一点儿——无论是关上门苦心修炼职业技能,还是从一次次无效劳动中寻找机会,或者通过每一次合作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所有这些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少说多做。而这,始终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工作前几年,对自己狠一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34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4日 下午10:42
下一篇 2020年7月25日 上午2:45

相关推荐

  • 五大案例告诉您,面试时如何做好自俺介绍

          案例一:如何把握自俺介绍的时间?    研究生毕业的小刘很健谈,口才甚佳,对自俺介绍,他自认为不在话下,所以他从来不准备,看什么人说什么话。他的求职目标是地产策划,有一…

    2020年10月1日
  • 职场,有一种致命伤

        一老朋友发来电邮,称最近整个家族“碰上突发事件”。事情起于年近不惑的侄儿先是认为在单位一项发明中,自己该居头功却在上报时被排名推后,继而评高级工程师职称又于临末一道程序遭涮。“他业务历来最好,却被单位排挤,愤愤不平之下离家出走。留下遗书说“人生不幸,欲找一地方了结”。真把大家吓煞!亏得几个老同学连着两天不断打手机,才勉强劝回家来。”  

    2020年8月18日
  • 职场达人:会说还是会做?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17日
  • 克服职场压力只需十步棋

      克服职场压力只需十步棋    当您面对职场压力时,学会下面“十步棋”,一定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消压力于无形。    第一步,精神超越—&mda…

    2020年8月5日
  • 做个职场“魔力弹”

        宋强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电子公司,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他只谋得一个测试员的职位,每天和流水线上的产品打交道,作息时间也随着车间走,常常因为赶货加班到深夜。一个大学生做这么辛苦的工作,实在有点大材小用,有人劝他跳槽,随便到哪儿找个工作,起码可以坐办公室吧,又轻松工资又高。

    2020年9月16日
  • 您还在跳槽,是因为您不懂这5招

        2017年希望职场的朋友们把时间用在提升能力上,而不是用在跳槽上。

    2020年4月27日
  • 职场励志:公司不会告诉您的六个潜规则

    职场励志:公司不会告诉您的六个潜规则   在工作中谁都会有失误的情况,千万不要以为通过掩盖的方式就可以瞒天过海,因为掩盖不仅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带来的可能是更…

    2020年8月16日
  • 您荒废的每个瞬间,都是未来

        朋友小可总说现在的工作不适合她,希望可以申请出国读书。她把这个想法在嘴上挂了三年,说:“申请至少需要半年准备,读书又需要一到两年,时间太长啦。”

    2020年7月22日
  • 收入不高时,您至少可以做3件事

        前几天朋友聚会,和一位老同事聊到他新负责部门里的情况,他颇有感触地说了句:

    2020年3月23日
  • 要么苟且,要么拼搏,您选哪个?

      01  一早来到办公室,看到平日里元气满满的小美坐在自己位置上,眼睛愣愣地盯着电脑出神。

    2020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