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公司不需要这种“高情商”员工

    前两天刷文的时候,看到有人发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觉得情商很重要,那是因为你能力太差。”

  

  

  前两天刷文的时候,看到有人发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您觉得情商很重要,那是因为您能力太差。”

  话虽极端,但和目前国内职场上过分强调“情商”一词相比,反倒有些清流的感觉。

  随着近几年各种说话类综艺节目的流行,“高情商”、“会说话”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仿佛只要会说话了,就能在职场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对此,俺是坚决反对的。

  一味只强调情商,在职场上肯定走不长远,最后还容易变成“投机倒把”,“拉帮结派”,“做事没有原则”。今天的文章,俺就来聊聊对此的看法。

  下面进入正文。

  1

  职场上取胜靠的不是情绪,而是行动

  工作中大多数问题的解决,靠的不是情商,而是智商。

  说话好听,让人舒服,考虑对方的感受,确实很重要,但光有这些远远不够。尤其在职场上,光有情商的人永远做不了核心人物,智商+情商才能所向披靡。

  如果只能取其一,宁可先提升自己的智商,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去研究如何好好说话。

  这个顺序千万不要搞反。

  一天到晚去琢磨如何说话让领导开心,让同事舒服,很容易变成浮于表面的“情商”。最后演变成搞人际关系,为了取悦他人而变得没有原则和道理。

  这是非常误事的。

  举个例子。

  俺工作中遇过的客户,所谓“情商高”的人说话都喜欢打圆场。比如有一次开会,俺向对方展示自己修改的方案,说:

  “基于上次的反馈,俺们做了相应的修改,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

  这时“情商高”的客户会怎么说呢?首先他会把您表扬一番,让您听了心里舒服:

  “嗯,这个做法很好,您们确实理解了俺们的需求和问题。PPT的格式和排版也做得很漂亮。。。”

  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这些夸奖后面一定会接一个“但是”:

  “但是,您们写的还是不够清楚,流程中有很多细节比较模糊。还有上次说的和XX的合作也可以提。。。。。。不知道您们能不能再微调一下?”

  怎么样,是不是礼貌温馨充满了善意?

  可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说法,会给人造成误解,以为回去真的只用“微调”就好了。

  但实际情况是,这份方案需要全部推翻重写。

  后来还是一个经验老到的同事察觉出了问题,拉着大家回去通宵两天把方案重整了一遍。

  善意温馨的话语,让人听起来舒服,但同时也会让人麻痹,从而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最终引发剧烈的后果。

  比起这样,俺宁愿客户跟俺说:

  “这写的什么破玩意儿,有没有用脑子!?细节依旧不清不楚,让您们分步骤写也没写,上次说的和XX的合作也没放进去。您有没有记会议纪要?后天俺们就要和大老板过方案了,把您这东西交出去俺脸往哪里搁?”

  话虽不好听,但犀利的言辞反而会让人引起重视。

  并且如果您剥离开情绪化的语言,这里面其实是有解决问题的干货的,比如“分步骤写”,“记会议纪要”等等。

  千万不要让“情商”成为掩盖问题本质的遮羞布。职场上最后只会看您能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您会不会说话。

  所以该严重的时候严重说,该不留情面的时候别温柔。不要一味为了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职场沟通不是和知心姐姐谈心聊天,而是推进工作进程。这靠的不是情绪,而是行动。

  有策略,有方法,有计划,有结果的行动。

  2

  过分强调情商,会降低您的工作效率。

  很多公众号教人提高情商,都提到说话要婉转,思虑再三。总之,翻来覆去琢磨一阵再想怎么开口,才是正确的表现。

  可惜,现实职场并不是这样。

  俺工作这么多年,遇到厉害的人,全都是快人快语,不留情面的。上到CEO、CMO,下到知名公司的大部门总监,如果用世俗的这套“情商”标准去衡量,他们每一个人大概都会被扣上“情商低”的帽子。

  俺曾遇过一家知名快消企业的CMO让人印象深刻。

  他听广告公司的提案从来不会全部听完。因为一旦看到PPT里不合理的内容,他就会粗暴地打断您,然后噼里啪啦甩过来一堆问题质问您。

  不留情面,直戳要害,让人无所遁形。那真的就是“质问”:

  “您凭什么这么说?”

  “您的这个结论依据哪儿来的?”

  “胡说八道,您知道XX(竞品公司)每年的投放预算是多少吗?不知道就瞎编?”

  后来有个说法一直在他们公司流传:

  如果有人能在CMO面前把PPT讲到第五页,那就是相当厉害了。

  怎么样?这种人的情商不能说高吧。但奇怪的是,职场上走到最高点的往往就是这群人。他们没那么顾及别人的感受,反而坚定自己的想法毫不妥协,如同偏执狂一样让身边的人抓狂。

  比如苹果的乔布斯,工作时就是个暴君。

  他会因为下属没有做出自己想要的产品而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一旦员工犯错,他会喋喋不休痛斥个没完,丝毫不留情面;当看到不行的产品,他会直接蹦出来一句:

  "This is bullshit!"(这就是一坨屎)

  华为的任正非,出了名的脾气大。

  他在评价下面一个财务总监有进步的时候说:“您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

  还有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的记者曾这样评价他:“马斯克是个连上帝都不愿意等待的人。他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精神领空,在他的世界中,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配合他,拖慢节奏的都是他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必除之而后快。”

  您觉得像他们这样的聪明人,会不知道情商的好处吗?

  当然不是。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知道,与其花时间在揣摩如何说话让对方觉得好听上,还不如花在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上,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规避问题上。只有这样,才是对工作负责。

  哪怕很多时候需要扮演坏人,但这也是值得的。

  日剧《Legal High》里有一集让俺印象深刻。年近花甲的天才漫画家,因为对下属过分苛刻,说话太伤人导致员工承受不了压力,从而被告上法庭。

  结尾律师请他向下属道歉,可他却说:

  “俺最讨厌优哉游哉长大的慢性子。比俺有时间、有精力、感情丰富的人,为什么比俺懒惰?”

  残酷的职场不是温室中的花园。不能做实事,不能解决问题,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价值收益,再会说话都无济于事。

  有这功夫,不如赶紧回去修正错误,改进工作,用结果啪啪啪打领导的脸。而不是整天琢磨怎么说话让大家开心。

  3

  真正的高情商是绵里藏针

  这个“针”不是伤人的意思,而是直戳要害。

  职场上的沟通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迅速让对方了解您的目的。没有目的的沟通,讲得再好听都是浪费时间。

  如何做到呢?3个小建议,分别来说:

  1)明确核心目的

  任何沟通都要围绕一个核心目的来讲,它们大致可以分为4类:

  说服:让对方接受您的说法,或者相信您的观点;

  推进:驱使大家共同把事情向前做一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改变:否定过去的做法,或者建立新的方法;

  协商:讨论尚不明晰的议题,得出一致明确的结论;

  在沟通之前,想明白您要pick 哪个核心目的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来构建您的沟通话术,让它形成条理和逻辑。

  2)找到充足论据

  一旦找到了核心目的,那么接下来您需要考虑如何用充足丰富的内容,来让您的话听起来有道理,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比如此时您的核心目的是“说服”,那么通过一系列反向关联问题,来构建您的思考和沟通话术。

  什么是反向关联问题呢?

  就是与核心目的反着来的问题。比如您想说服对方,那就想想为什么现在说服不了对方,从而开启一系列子问题(如下图):

  看不清的朋友,俺用文字再写一遍。可以想到的反向关联问题有:

  1、对方为什么不相信俺的观点?

  2、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

  3、他的想法有哪些漏洞?

  由这些问题,可以归纳出一系列论据来支持您的观点:

  比如从“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可以推断出对方的立场,再结合您自己的立场,找到核心矛盾所在;

  再比如从“对方的想法有哪些漏洞”这个问题,可以找到击破矛盾的关键所在,从而增强您的说服力。

  这样一步步推导下来,就能构建出一个“说服提纲”。这可比费劲心思琢磨怎么说话好听要高效得多。

  3)挑选适当措辞

  上面两点说的是“针”。最后这条说的是“绵”。

  这时您才真正要去考虑如何让对方听了自己的话感到舒服,不会皱眉头。

  第一,把措辞中的“俺”替换成“您”。

  比如,“俺”想要,“俺”觉得,“俺”认为,替换成“您”可以,“您”也许,“您”试试。

  减少自俺主张式的表达,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么做的好处,从而婉转达到目的。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当您要说“No”的时候,请让它听起来像“Yes”一样好听。

  开口前,想象一下对方听了您的话会有什么反应。这是最简单的将心比心。

  第二,不到万不得已,避免使用命令式语句。

  比如,“听俺的,这个事情必须这么做。”

  “听俺的”和“必须”就是命令式语气,这几个字说出来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如果您是在和同事讲话,尽量把命令式改为建议式。例如:“俺们不妨这么去做。”

  命令式语气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能发挥作用,例如最后一次机会,或者千钧一发之际。

  另外,不要做老好人。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和善的时候和善,这些日常的沟通习惯最后都会变成您做人的原则。

  以上才是正确高效的沟通方法。这绝不是单靠情商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情商+智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对不起,公司不需要这种“高情商”员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3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日 上午3:17
下一篇 2020年4月1日 上午4:25

相关推荐

  • 30年职场生涯的感悟

          最终成功与否,在多大程度上成功,也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做正确的事情,并且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    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

    2020年8月9日
  • 一开始就拼尽全力的人,只会让力气过早耗尽,搁浅在半路上

        昨天小区举办了一场迷你马拉松,很多家庭都参与了这场活动,我和妻子也带上了儿子参加。

    2020年4月9日
  •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抱怨

        01  大家都知道祥林嫂。  就是那个丈夫死后,被婆婆卖到山里的可怜女人,小说里大部分人是觉得她讨厌的。

    2020年4月21日
  • 如何将自己培养为职场千里马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一晃已经17年多了,“从菜鸟到骨灰”,一路走来、叠嶂人生,有欢笑也有泪水,内观自己、外看别人。

    2020年9月7日
  • 有这几个信号,您可能需要跳槽了

      “每天忙得灰头土脸,自己看自己就像看到一条狗。”  “收入不够高,升职没希望,同事不顺眼,老板太奇葩。”

    2020年4月3日
  • 华为离职副总徐家骏给任正非的辞职信,振聋发聩

      提起华为,人们自然会想到任正非,而行内人都知道,华为曾经有个徐家骏。他离职前曾是华为的副总裁,技术超级大神,年薪超过千万,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

    2020年3月30日
  • 事业是男人的姿色

    男人自然也是有姿色之说的,美男子与丑八怪就是两个极端,多数人则姿色平平。但男人的姿色,半是父母所赐,半是自己挣来的。放眼看去,那些事业成功的男人,无不神采飞扬,器宇轩昂,脸上充满自…

    2020年8月10日
  • 贵人就在您身边

        一位五十几岁的出租车司机,会拥有几间房子?1间、2间还是3间?答案是4间。不可思议吧?我也好奇。

    2020年8月28日
  • 职场励志:职业定位,求职关键第一步

      我在青年咨询中,经常碰着很多专业才能很强工作却不睬想的青年,究其启事,他们都没有一个明白的职业成长偏向,不知道本身该把气力朝哪个偏向使,白白耗费了本身的芳华。我经常告诉大年夜家一句话“你是在找寻一个事业偏向,而不但仅是一份工作”。假如一小我没有事业偏向,你就像《将来水世界》电影中大年夜海里没有偏向的船,即便你再尽力,燃料再足,你越航行离陆地越远,很难达到美丽的陆地。

    2020年8月8日
  • 职场5种人加薪最快

      1、职业目标清晰。  不少职场人工作不开心、动力不足、盲目跳槽的根本原因是职业目标不清晰。而职场生涯前3年是锻炼能力、积累资本的黄金期。如果这段时间内还不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很可能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甘于平庸的打工者。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所在,结合3年来的经验教训,找出适合自己的目标。

    202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