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公司不需要这种“高情商”员工

    前两天刷文的时候,看到有人发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觉得情商很重要,那是因为你能力太差。”

  

  

  前两天刷文的时候,看到有人发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您觉得情商很重要,那是因为您能力太差。”

  话虽极端,但和目前国内职场上过分强调“情商”一词相比,反倒有些清流的感觉。

  随着近几年各种说话类综艺节目的流行,“高情商”、“会说话”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仿佛只要会说话了,就能在职场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对此,俺是坚决反对的。

  一味只强调情商,在职场上肯定走不长远,最后还容易变成“投机倒把”,“拉帮结派”,“做事没有原则”。今天的文章,俺就来聊聊对此的看法。

  下面进入正文。

  1

  职场上取胜靠的不是情绪,而是行动

  工作中大多数问题的解决,靠的不是情商,而是智商。

  说话好听,让人舒服,考虑对方的感受,确实很重要,但光有这些远远不够。尤其在职场上,光有情商的人永远做不了核心人物,智商+情商才能所向披靡。

  如果只能取其一,宁可先提升自己的智商,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去研究如何好好说话。

  这个顺序千万不要搞反。

  一天到晚去琢磨如何说话让领导开心,让同事舒服,很容易变成浮于表面的“情商”。最后演变成搞人际关系,为了取悦他人而变得没有原则和道理。

  这是非常误事的。

  举个例子。

  俺工作中遇过的客户,所谓“情商高”的人说话都喜欢打圆场。比如有一次开会,俺向对方展示自己修改的方案,说:

  “基于上次的反馈,俺们做了相应的修改,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

  这时“情商高”的客户会怎么说呢?首先他会把您表扬一番,让您听了心里舒服:

  “嗯,这个做法很好,您们确实理解了俺们的需求和问题。PPT的格式和排版也做得很漂亮。。。”

  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这些夸奖后面一定会接一个“但是”:

  “但是,您们写的还是不够清楚,流程中有很多细节比较模糊。还有上次说的和XX的合作也可以提。。。。。。不知道您们能不能再微调一下?”

  怎么样,是不是礼貌温馨充满了善意?

  可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说法,会给人造成误解,以为回去真的只用“微调”就好了。

  但实际情况是,这份方案需要全部推翻重写。

  后来还是一个经验老到的同事察觉出了问题,拉着大家回去通宵两天把方案重整了一遍。

  善意温馨的话语,让人听起来舒服,但同时也会让人麻痹,从而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最终引发剧烈的后果。

  比起这样,俺宁愿客户跟俺说:

  “这写的什么破玩意儿,有没有用脑子!?细节依旧不清不楚,让您们分步骤写也没写,上次说的和XX的合作也没放进去。您有没有记会议纪要?后天俺们就要和大老板过方案了,把您这东西交出去俺脸往哪里搁?”

  话虽不好听,但犀利的言辞反而会让人引起重视。

  并且如果您剥离开情绪化的语言,这里面其实是有解决问题的干货的,比如“分步骤写”,“记会议纪要”等等。

  千万不要让“情商”成为掩盖问题本质的遮羞布。职场上最后只会看您能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您会不会说话。

  所以该严重的时候严重说,该不留情面的时候别温柔。不要一味为了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职场沟通不是和知心姐姐谈心聊天,而是推进工作进程。这靠的不是情绪,而是行动。

  有策略,有方法,有计划,有结果的行动。

  2

  过分强调情商,会降低您的工作效率。

  很多公众号教人提高情商,都提到说话要婉转,思虑再三。总之,翻来覆去琢磨一阵再想怎么开口,才是正确的表现。

  可惜,现实职场并不是这样。

  俺工作这么多年,遇到厉害的人,全都是快人快语,不留情面的。上到CEO、CMO,下到知名公司的大部门总监,如果用世俗的这套“情商”标准去衡量,他们每一个人大概都会被扣上“情商低”的帽子。

  俺曾遇过一家知名快消企业的CMO让人印象深刻。

  他听广告公司的提案从来不会全部听完。因为一旦看到PPT里不合理的内容,他就会粗暴地打断您,然后噼里啪啦甩过来一堆问题质问您。

  不留情面,直戳要害,让人无所遁形。那真的就是“质问”:

  “您凭什么这么说?”

  “您的这个结论依据哪儿来的?”

  “胡说八道,您知道XX(竞品公司)每年的投放预算是多少吗?不知道就瞎编?”

  后来有个说法一直在他们公司流传:

  如果有人能在CMO面前把PPT讲到第五页,那就是相当厉害了。

  怎么样?这种人的情商不能说高吧。但奇怪的是,职场上走到最高点的往往就是这群人。他们没那么顾及别人的感受,反而坚定自己的想法毫不妥协,如同偏执狂一样让身边的人抓狂。

  比如苹果的乔布斯,工作时就是个暴君。

  他会因为下属没有做出自己想要的产品而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一旦员工犯错,他会喋喋不休痛斥个没完,丝毫不留情面;当看到不行的产品,他会直接蹦出来一句:

  "This is bullshit!"(这就是一坨屎)

  华为的任正非,出了名的脾气大。

  他在评价下面一个财务总监有进步的时候说:“您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

  还有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的记者曾这样评价他:“马斯克是个连上帝都不愿意等待的人。他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精神领空,在他的世界中,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配合他,拖慢节奏的都是他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必除之而后快。”

  您觉得像他们这样的聪明人,会不知道情商的好处吗?

  当然不是。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知道,与其花时间在揣摩如何说话让对方觉得好听上,还不如花在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上,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规避问题上。只有这样,才是对工作负责。

  哪怕很多时候需要扮演坏人,但这也是值得的。

  日剧《Legal High》里有一集让俺印象深刻。年近花甲的天才漫画家,因为对下属过分苛刻,说话太伤人导致员工承受不了压力,从而被告上法庭。

  结尾律师请他向下属道歉,可他却说:

  “俺最讨厌优哉游哉长大的慢性子。比俺有时间、有精力、感情丰富的人,为什么比俺懒惰?”

  残酷的职场不是温室中的花园。不能做实事,不能解决问题,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价值收益,再会说话都无济于事。

  有这功夫,不如赶紧回去修正错误,改进工作,用结果啪啪啪打领导的脸。而不是整天琢磨怎么说话让大家开心。

  3

  真正的高情商是绵里藏针

  这个“针”不是伤人的意思,而是直戳要害。

  职场上的沟通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迅速让对方了解您的目的。没有目的的沟通,讲得再好听都是浪费时间。

  如何做到呢?3个小建议,分别来说:

  1)明确核心目的

  任何沟通都要围绕一个核心目的来讲,它们大致可以分为4类:

  说服:让对方接受您的说法,或者相信您的观点;

  推进:驱使大家共同把事情向前做一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改变:否定过去的做法,或者建立新的方法;

  协商:讨论尚不明晰的议题,得出一致明确的结论;

  在沟通之前,想明白您要pick 哪个核心目的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来构建您的沟通话术,让它形成条理和逻辑。

  2)找到充足论据

  一旦找到了核心目的,那么接下来您需要考虑如何用充足丰富的内容,来让您的话听起来有道理,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比如此时您的核心目的是“说服”,那么通过一系列反向关联问题,来构建您的思考和沟通话术。

  什么是反向关联问题呢?

  就是与核心目的反着来的问题。比如您想说服对方,那就想想为什么现在说服不了对方,从而开启一系列子问题(如下图):

  看不清的朋友,俺用文字再写一遍。可以想到的反向关联问题有:

  1、对方为什么不相信俺的观点?

  2、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

  3、他的想法有哪些漏洞?

  由这些问题,可以归纳出一系列论据来支持您的观点:

  比如从“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可以推断出对方的立场,再结合您自己的立场,找到核心矛盾所在;

  再比如从“对方的想法有哪些漏洞”这个问题,可以找到击破矛盾的关键所在,从而增强您的说服力。

  这样一步步推导下来,就能构建出一个“说服提纲”。这可比费劲心思琢磨怎么说话好听要高效得多。

  3)挑选适当措辞

  上面两点说的是“针”。最后这条说的是“绵”。

  这时您才真正要去考虑如何让对方听了自己的话感到舒服,不会皱眉头。

  第一,把措辞中的“俺”替换成“您”。

  比如,“俺”想要,“俺”觉得,“俺”认为,替换成“您”可以,“您”也许,“您”试试。

  减少自俺主张式的表达,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么做的好处,从而婉转达到目的。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当您要说“No”的时候,请让它听起来像“Yes”一样好听。

  开口前,想象一下对方听了您的话会有什么反应。这是最简单的将心比心。

  第二,不到万不得已,避免使用命令式语句。

  比如,“听俺的,这个事情必须这么做。”

  “听俺的”和“必须”就是命令式语气,这几个字说出来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如果您是在和同事讲话,尽量把命令式改为建议式。例如:“俺们不妨这么去做。”

  命令式语气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能发挥作用,例如最后一次机会,或者千钧一发之际。

  另外,不要做老好人。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和善的时候和善,这些日常的沟通习惯最后都会变成您做人的原则。

  以上才是正确高效的沟通方法。这绝不是单靠情商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情商+智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对不起,公司不需要这种“高情商”员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3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日 上午3:17
下一篇 2020年4月1日 上午4:25

相关推荐

  • 百度员工离职总结:资质平庸的人如何做一个好员工?

        2014年7月4日,我从百度离职了。  这是第一次,我不是因为和老板闹翻而离职;

    2020年9月3日
  • 俺的职业规划:当成功敲门时

        一、前言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面对滚滚人流,看事态炎凉,这样逼着自己不得不收起曾经的稚气与天真,开始深刻的思考未来的路。在现在的社会,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称的上是真正锋利闪亮的尖刀,想成为人才应该是每个年轻人的理想。但是混混噩噩的度日子是做不到这点的,只有做一份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正确的准确评价个人的特点和强项才能定准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使之递增,为自己提供前进的动力并在职业中发挥个人优势。所以,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希望她对自己的系统的职业生也规划能有领航的作用,为处于迷茫中的自己指明一条路。

    2020年9月27日
  • 与领导的相处之道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个不太想打交道的领导。和颜悦色的领导只存在梦境里,即便真实的环境里有这样的,他也终究是领导,您不会老花眼到把他当做闺蜜的。怎么办为好呢?您发…

    2020年10月11日
  • 让能力走在工资前面

        朱莉与吕勤是一家广告公司策划部的员工。两人同批进入公司试用,同批被公司转正。由于同龄以及同为公司新人,两人彼此感觉亲切,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虽然是好友,但是,她们在工作上的态度分歧却非常大:朱莉觉得公司目前给的工资太一般,不能够体现她的工作价值,因此,她工作不卖力,基本上是混日子。因为同一部门,工作资历相同,两人的工资一样。但是,吕勤好像有些“缺心眼”:拿着低工资还那么卖力地工作,简直是头不知道疲倦的傻驴!朱莉劝说过吕勤几次,她不但不听,居然还给朱莉洗脑:“咱们暂时工作能力不行,就得主动地多修炼,等修炼好了,工资自然就上去了!”朱莉反驳道:“你这是啥逻辑?别的不说,就说去菜市场买菜,出什么样的价格就能买什么价位的蔬菜。其实,人作为劳动者在职场上也是商品,老板出多少钱,员工就付多少劳动,不出够价格,对不起,那我宁愿闲着也不会多干活的……”

    2020年8月13日
  • 职场箴言:领悟10句话,少奋斗30年

          第一: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俺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被push,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

    2020年10月19日
  • 职场中七个最致命的想法

      为什么许多有才华的人会失败?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华德普与提摩西-巴特勒博士,受命协助那些明明被看好却表现不佳,甚至快要被炒鱿鱼的主管。

    2020年9月25日
  • 职场办公室红人的八大特质

      特质一:适度表现,秀出努力  想要证明你比其他人更值得挽留,首先要做你的本职工作,但要注意,埋头苦干并不等于就一定会有好的业绩,老板就会认可你的工作。聪明的职场红人往往懂得适度表现,放大你的努力和付出,让他知道你在为他卖命,这样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以前习惯用MSN与客户沟通,现在改成电话联系或直接在办公室约见,让老板亲耳听到、亲眼见到,这是你努力工作的最好证据!

    2020年8月4日
  • 那个上了三天班就辞职的年轻人,俺想和您谈谈

      上周招聘了一个年轻人。面试的时候,很有热情,准备充分,对公司也做了研究,连对话提问,明显也是之前有所排练的,总而言之,看起来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小伙子。

    2020年9月10日
  • 工作10年,月薪不过万:为什么您工作很多年,还是不值钱?

        1  昨天,《2019国人工资报告》上了热搜,有条数据特别扎心,工作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月薪过万的比例不足三成。

    2020年3月30日
  • 不需能干,只要肯干

        通作公司西雅图分部要招聘1名后勤副经理。进入最后大名单的有10人。根据公司的规定,他们必须实习三个月,并且通过公司的考核后,才能知道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