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打工者心态”,正在悄悄毁掉您

    作家六六说,工作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如果你把工作当成工作,你基本上一辈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如果你把工作当事业去奋斗,你得到的一定比你期望的高。

  

  

  作家六六说,工作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如果您把工作当成工作,您基本上一辈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如果您把工作当事业去奋斗,您得到的一定比您期望的高。

  这其中最大的区别,不过是心态。

  公司同事赵成曾多次在俺们面前宣称:“真不想做这份破工作了。”可被辞退的那一瞬间,他还是懵了。

  HR委婉地告诉他,公司出于缩减成本的需求,做出裁员决定。他拍案而起, “为什么俺是唯一被裁掉的?”

  HR说,这是领导的决定。

  赵成气势汹汹冲去和领导理论,领导只好给他交了底,说他的工作效率太低,态度不端正,影响团队健康发展。

  赵成听了,顿时变得垂头丧气。

  其实他原先不是这样的,刚到公司时,他也曾干劲十足,加上专业能力不错,领导对他十分满意。

  可年底调薪时,他发现好几位同事比自己的调薪比例要高,就变得愤愤不平。更让他气愤的是,年后招进来的新人,和他同级同岗,工资却比他还要高。

  那之后,赵成再也提不起兴致工作。他觉得公司不重视他,给的工资配不上他的付出。于是他的工作态度变得消极,拒绝加班,拒绝任何不属于自己责任范畴的工作。

  甚至,有时连分内的工作也敷衍了事。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意难平,到处宣称不想干了。

  只是没想到,他还没炒公司,公司就先炒了他。

  和领导谈过之后,他冷静下来,明白了自己的过失。可走出公司时,他还是隐隐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

  那个施害者,其实不是公司,也不是上司,而是他的“打工者心态”。

  所谓打工者心态,就是完全用报酬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公司是老板的,工资才是自己的,给多少钱干多少事,绝不多做一分,也绝不多担一份责任。

  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拿两千块钱的薪水,要有一万块钱的范儿。您如果打算就钱做事,那您一辈子都是给人打工且暗无天日的命。”

  被打工者心态攫住,人就会对工作丧失热情,与企业无法联结,继而被企业排斥出局。

  原本最在意的就是工资,可最快失去的,恰恰也是工资。

  俺曾经在一家资深老国企工作。

  俺们的同事中,很多都是七八十年代就进了公司的老员工。

  他们常兴高采烈给俺们讲计划经济时代公司的辉煌:一箱一箱发苹果发带鱼发奶粉,食堂师傅是从高级酒店借调来的名厨。可一谈到现在的工作,就都没什么好气。

  他们虽然是老资格,可工资却和俺们新进来的差不多。他们因此对工作没什么兴致,迟到早退,上班时间扫雷接龙斗地主,领导安排的活推一半接一半,还常常怨声载道。

  他们还常常传授俺们职场哲学,“别傻乎乎的领导让干啥您就干啥,多做多错,不做一定不会错! ”

  在老员工中,市场部的何工显得格格不入。他不混日子,也不抱怨,工作兢兢业业,遇事很有钻研精神,还常帮领导分忧解难。

  后来,公司新成立了项目部,何工第一个被平调过去。新部门要开拓市场,有很多苦差,何工常年忙得脚不点地,却乐在其中。

  项目部发展很好,很快就独立出去成立了子公司。而子公司的老总,就是何工,年薪仅次于总公司老大。而那帮老同事,仍然在领着原来的工资,混着原来的日子。

  后来,何工给俺们开会时说,职场上,最忌讳打工者心态。如果只为了工资而工作,人的格局就会变得很小,只计较眼前得失,而忽视长远发展。

  唯有把职场当成一场投资,抓住今天每一个努力的机会,未来的自己才能更加珍贵。明白自己现在能做什么、未来要做什么,永远都比这月发了多少钱来得重要。

  您是公司的打工者,但也是自己的投资人。您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就是不断增加的资本,而您未来的身价,就是分红。

  思路决定出路。

  两年前,俺的偶像秋姐离开大公司进入一家小企业,当时大家都觉得她疯了,小公司又没给她股份,年薪又没涨多少,两份工作一比较,高下立见,她却选了那个劣势选择。

  可秋姐说,她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成长。帮一家小企业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这样,自己的价值就能得到跃升。

  而她选的那家,是最有潜力进入快速车道的。

  俺当时不太理解,秋姐只是部门领导,能对企业发展起到那么大的推动力吗?可后来,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做了两次大规模减资,秋姐的公司真的趁势进入了大众视野,秋姐也在行业内名气大涨。

  俺在微信上恭喜她,秋姐顺便教俺:聪明的职场人,都应该是精明的投资者,要有大局观和前瞻性。

  站在老板的立场上,看看自己能给公司创造多少利益,这决定您现在的位置;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清这份工作能带给您哪些成长,这决定您未来的价值。

  明白了这两点,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不要继续。

  是啊,当大多数人抱着打工者心态混日子时,那些持有投资者心态的职场人正在默默胜出。

  持有打工者心态时,工作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与己无关,与钱有关。于是眼界和思维就很狭窄,容易放大眼前的困难,囿于当前的关系,心态消极,无法成长。

  而投资者心态,要求俺们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于是,这就需要俺们制定更高的目标,用更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挑战更难的工作,从而提高技能,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那些付出远高于工资的人,他们不是傻,而是在投资自己。

  这样的人,不因为眼前的小利益有所动摇,是真正的聪明人。

  他们知道,打工者心态只能造就永远的打工者,而投资者心态,却能塑造出职场的胜者。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职场上的“打工者心态”,正在悄悄毁掉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4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4日 上午2:57
下一篇 2020年4月4日 上午3:57

相关推荐

  • 刘同:俺是怎么挣到现在这些钱的

        “同哥,你对钱怎么看?”  收到这条信息时,我刚好看完吴晓波老师的《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里面刚好有一段关于金钱的阐述。

    2020年8月1日
  • 不怕事难干,就怕心不专

        1  每到周五工作结束,坐在回家的汽车上,我就会计划周末要干什么,几点起床,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写文,计划得可谓是非常完美,简直无懈可击。

    2020年3月29日
  • 陆琪:被忽略的23条职场潜规则

          陆琪:被忽略的23条职场潜规则。帮助俺们以全新视角审视职场生态,混职场也得有两把刷子。    1、理想很重要,但比理想更重要的是利益。    在职场里,绝大部分人都有理…

    2020年10月4日
  • 职场励志:生命中的七堂课

          七堂课,七个人生哲理,每个都是简单而又深刻的格言。
          1995年在与日本企业家中内功对话时,德鲁克说:在我的生命中有7堂课,他们教育我怎样保持高效、持续成长、应对变化、打破常规、超越过去。
         第一堂课:追求完美。1927年,18岁的德鲁克离开家乡奥地利来到德国的汉堡当学徒,同时也在汉堡大学学法律,不过,在那个年代,德鲁克读大学基本上是不用去听课的。德鲁克说,在1927年那个古老的年代,获得大学文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年定期交一点学费和在考试的时候露个面。
         但是,那个古老的年代,汉堡的青年旅社、城市图书馆以及汉堡歌剧院却是对大学生免费开放的。德鲁克的第一堂课——音乐课也是受益于当时德国汉堡的这一制度,如果没有对于大学生免费的制度,当时一边做学徒一边读大学的德鲁克是不可能每周都去听歌剧的。
         德鲁克听到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一出歌剧《福斯塔夫》。是晚,他完全为这出歌剧所震撼。当年威尔第已是80高龄的老人了,他的一段话:“在一辈子的音乐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我有责任要再试一次。”这在德鲁克脑海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020年8月24日
  • 警惕职场小儿科行为

        在职场上,应届毕业生们常常被称为“不懂事的小朋友”,他们的行为举止在前辈们眼中多少有点“小儿科”。但如果那些早已成为上班族的“大朋友们”的“职商”还未够成熟,我们会发现,其实所谓的“小儿科”行为不止限于那些“不懂事的小朋友”。

    2020年8月26日
  • 给职场青年的十句警言

          1、社会充满着不公平现象,您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去适应它。(因为您管不了它)    2、社会不会在意您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您的成就,在您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

    2020年7月28日
  • 周鸿祎在360新员工入职培训上的讲话

          俺想给新入职的同事讲一讲俺的期望,再提几个建议。俺这个人喜欢说真话,不喜欢说漂亮话,因为漂亮话没用。但说真话,大家可能不爱听。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您自己来36…

    2020年7月23日
  • 怎样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种神秘的存在状态?您需要去沉思或念咒?不,您不需要(虽然沉思可以提高您集中精力的能力)。而心流一点也不神秘——它非常的实用,而…

    2020年10月9日
  • 工作10年,月薪不过万:为什么您工作很多年,还是不值钱?

        1  昨天,《2019国人工资报告》上了热搜,有条数据特别扎心,工作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月薪过万的比例不足三成。

    2020年3月30日
  • 做狼?做羊?做人!

          最近,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给员工指了两条明路,其一,想要坐在自由而无用的躺椅上享受人生,最好卷铺盖卷儿走人。其二,愿意披上狼皮大氅,改造自俺,最后可以跟随他上IT战场冲…

    2020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