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大人的成长足迹:未名湖是个海洋

  
  
  《未名湖是个海洋》
  
  27年7月俺开始看北大数院的招生简章,上面赫然写着“每年有数十位学子赴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深造”。这是一句改变俺一生的话,它让俺知道美国除了哈佛和耶鲁之外还有两所学校,也让俺知道“出国深造”是可以写在招生简章里的体面事情,它让俺在高考之后稀里糊涂地找到了下一个人生目标。一个月后哈尔滨一家报纸采访俺,问俺四年之后的打算。“去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俺装作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脱口而出了那个俺刚刚听说一个月的名字。就这样俺的北大生活开始了,带着出国深造的梦想。
  
  来到数院之后俺很快清楚了出国留学的要素和步骤,并且建立了一套简单的逻辑:学好数学分析等于拥有好的成绩等于去好学校。所以俺大学前两年的学术生活就是踏踏实实的学分析。后来深感院里竞争激烈,光学好分析是不够的。于是俺又剑走偏锋,开始学看起来跟分析很相近而其他同学很少关注的概率论方向。对出国的憧憬让俺有了高三复习时的动力,一直埋头困干,现在回想起来这段有些愚蠢的经历除了可笑之外,毕竟帮助俺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功底。
  
  但是光学分析和概率是不足以打发时间的,于是俺决定睁眼看看这个世界。就这样未名湖成了一片海洋,让俺在其中任意遨游。每周听四到五场讲座:听于丹讲段子,听陈丹青骂人,听贾樟柯谈电影,听饶毅抒发智识理想;学各种各样课程:研究六方会谈背后的东亚博弈,思考休谟、康德、福柯的哲学思想;每周都去听数学报告,印象最深的有夏志宏、严加安、堵丁柱、Smale、王诗宬、陈木法、孔良等人的报告,他们告诉俺数学里除了俺每天专注的分析和概率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在图书馆乱翻书:最重要的罗素和弗洛姆的书,俺的世界观中最核心的一部分来自他们;听胡涛老师的经济学原理和刘旭峰老师的数理经济,他们让俺开始尊重一个学科;听朱青生老师的艺术史,他向俺们讲解蒙娜丽莎的微笑和王羲之书法的精妙之处,并借助一部艺术史来阐释世界史;听马伯强老师的理论物理导论,物理学的精彩让俺兴奋,这份兴奋最终决定了俺未来五到十年的研究方向。剩下的时间俺在未名湖畔胡思乱想。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随性的探索是值得的,自己最深刻的变化就在这个过程中酝酿,而北大给了一个随性探索的人以最好的资源。
  
  数院的讨论班文化也深刻的影响着俺。大二时候参加柳智宇师兄的讨论班,柳智宇博大的胸怀和对世界对他人的热忱深深感染了俺,他让俺知道自己是个多么自私狭隘的人。大三俺和余越、张龑、沈才力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数学讨论班,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而又特别贪玩的余越、在考GRE前一天还在研究《诸葛亮集》最后GRE66分的张龑(没办法,他貌似懂希腊语和拉丁语,它们是英语的祖先)、拿过两块IMO但讨论班上经常不听您讲话而是笑嘻嘻看着您的沈才力,他们向俺呈现了大学之前从未见到,难以想象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模式,他们让俺知道自己是个多么庸俗和功利的人。
  
  在这些探索和交流过程中一些思想被建立,另一些被颠覆。可以说四年的生活颠覆了俺入学以前的所有赖以生活的观念。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游泳。俺大三开始学习蛙泳,由于自己的笨拙、懦弱和不虚心,俺是班上唯一一个没有学会的同学。老师说俺很“笨”,这个字深深地刺痛了俺,俺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终于又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28次课之后学会了蛙泳。后来俺又找泳协的同学学自由泳,俺在三次之后就游得有模有样了,教练夸俺:“您水性真好,这么大年纪还学这么快。”俺顿时不知如何回答,俺承认俺水性很好,因为俺现在确有如鱼得水的感觉,但俺又仿佛听到了蛙泳老师的笑声。俺意识到多年来一直相信的“天赋”概念是虚假的,一个人一开始由于某种原因被一个东西吸引,在那里浸淫长了自然就有了“天赋”。游泳是俺四年里最重要的一项成就,除了让俺历经艰辛做成了一件事外,它让俺从一种状态中解脱出来:从小到大,和身边的每一个同龄人在一起时俺都会不自觉地问自己:“他的天赋是不是比俺好。”而在旁落无人的时候,俺也时常问自己:“俺有没有做这个事的天赋。”原来自己一直执念于一个虚假的概念!
  
  29年4月,抱着进则一篇论文,退则一封推荐信的目标,俺开始在王正栋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没想到这一单纯为了出国而进行的工作竟成了北大四年中对俺影响最深远的事。最初的一年里俺和刘党政博士合作解决了随机Toeplitz矩阵的中心极限定理,这是平生第一次解答一个未知的问题,也是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儿时起就一直幻想的发现和创造的喜悦。后来俺开始关注李一霆硕士在研究的一个计数问题,6级的郑骋师兄令人惊讶地将它和曲面的拓扑联系在一起,顿时打开一片天地。随后俺发展了郑骋师兄的拓扑观点,并加入了自己的群论想法,与李一霆硕士的组合技巧结合,将这一计数问题逐步推进,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俺开始发现曾经望而却步的拓扑和代数并没有那么恐怖,兴趣激发出来之后它们反而可以成为有力的工具,相反自己学了那么多的分析和概率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然而就在俺和李准备撰写论文的时候刘党政博士发现俺们的结果已在4年被人得到而且就是用和俺相近的群论方法。但与此同时刘又发现计数代数几何中的一个结果可以帮助完全理解这个计数问题,从而得到俺们一直想要计算的一个概率密度的表达式。于是俺们没有气馁,继续沿着这条路,刘展现了强大的计算功力,几乎算出了这个表达式,后来他远走智利,这个任务落到俺的头上。
  
  11年元旦那天俺带着好奇心搜索与问题相关的关键词,结果一幅令俺震惊的壮丽图景展示了出来。原来那个计数问题以及郑骋师兄的拓扑想法7年代已被物理学家在研究量子引力时发现,弦论诞生之后这个问题又成了弦论和量子引力之间的一条通道,而弦论和计数代数几何息息相关,Witten(9年Fields)沿着这个思路提出这个领域著名的Witten猜想,被Kontsevich(98年Fields)发展其中的技巧解决,后来沿着这条路Okounkov(6年Fields)解决了BDJ猜想,而这一切又与自然界中许多生长现象以及数论中鹤立鸡群的黎曼假设联系在一起。(经典语录  www.lizhijuzi.cn)数学的统一性和自然界精致的和谐彻底震撼了一个青年的心灵。原来对科学的探索就是在朦胧的水汽中游向那片神秘的美丽境界。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王羲之通神的书法不也是使人通向这般境界吗?科学像太阳一样辐射她的能量,照到农田里就长出庄稼,即使照到岩石上也反射出光芒。俺想这就是科学对于为她耕耘的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
  
  这个科研对于俺的意义还不止于让俺从卧薪尝胆于分析和概率的学习中、从殚精竭虑于成绩中解脱出来从而看到科学真正的美妙之处,它更从根本上改变了俺的人生观。从小到大俺一直认为只有科学研究是崇高的事业,当不上科学家就是人生的失败。而这次经历让俺明白好的生活不是当科学家或不当科学家就能实现的,好的生活应该这般度过:一个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投入到他心灵所选择的那个事业中,不断地自俺实现和自俺超越,永远没有终点。这是俺在科研中体会到的真切感觉,它最值得一个人去追求。而这种感觉必然在人类活动中普遍存在,奋勇拼搏的运动员,有胆有识的商人,日理万机的政治家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达到这个状态。而这一事业也未必是做科学研究,它可以是哺育一个婴儿,烹饪一桌菜肴,攀登一座山峰。俺想正因为这种超越和实现的感觉是相通的,所以一个奥运冠军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技艺精湛的魔术师可以成为一个统计学家,一个出色的几何学家可以成为一个顶尖的基金经理。这正是罗素和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
  
  最后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是申请出国的过程中师长的帮助。为了能成功出国,俺想尽办法寻求师长们的帮助,他们包括北大的王正栋老师、陈大岳老师、王保祥老师,西北大学的徐佩教授、布朗大学的郭岩教授和舒其望教授、密歇根大学的邬似珏教授和Smoller教授、科朗所的Chatterjee教授、斯坦福大学的Dembo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的Borodin教授和Strook教授、哈佛大学的姚鸿泽教授等。每次面谈都恨不得打一百遍腹稿,每封邮件都恨不得打2遍草稿,而每一次的交流都证明俺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和他们的交流如沐春风,他们教俺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学者,他们让俺明白是困窘滋长了邪恶的念头,一个人在从容淡定的状态下总是坦然地帮助他人。国门对于俺来说像是一堵要努力翻越的高墙,而高墙之后到底是桃花源还是万丈深渊,俺一无所知。正是这些师长们的指引结合俺自己在未名湖这片海洋里的折腾,逐渐把这堵高墙变成了透明的玻璃墙,透过这层玻璃俺看到了墙的另一面的真实图景。“出国”不再是那个最能吸引俺的光纤字眼,而变成了为“深造”而不得不承受之重。
  
  回想四年的大学生活,脑海里唯一的画面是一个人在未名湖里游泳,在水中成长、实现和超越。如今他要游出未名湖,经由北极穿过大西洋,进入波士顿的查尔斯河,那片新的水域等着他去探索。他多么希望自己多年之后能按原路返回未名湖,因为那里是他精神的故乡。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一个北大人的成长足迹:未名湖是个海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39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3日 下午4:32
下一篇 2020年6月3日 下午8:25

相关推荐

  • 大学生励志文章

          请及时给自己充电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您是否已感到多年的经验可能会因为新技术革命的出现而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是否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已越来越弱,自身价值得…

    2020年6月10日
  • 给身处二流大学依旧迷茫的您一些过来人的大实话

        1、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  上了大学,第一堂课上老师说了一句话,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宿舍六个人,六条心”。或许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高中的时候,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高考得胜而去奋斗,身边的人每天上一样的课,做一样的练习,读一样的书。而到了大学呢?一个宿舍的同学,有的人每天逃课打游戏,有的人每天忙着做兼职,有的人在学生会各个部门之间周旋,有的人从不缺课还要晚上坚持去图书馆。仿佛大学成了一个分水岭,大家开始走不一样的路,过不一样的生活了。那么,你又该何去何从?所以,大学一定要有专属于自己的一条主线,而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打个比方:如果我的主线是考研,那么在该加入学生会还是该去兼职还是该去上自习之间快速的做出契合自己主线的选择。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建议大学四年一定要有一个很好规划的重要原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的主线在哪,才不会活的糊里糊涂,才能自己一个人走好自己的路。

    2020年4月6日
  • 蚁族光有梦想和热情还不够

          一、蚁族    “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代表着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职场新人们的一种典型生…

    2020年5月30日
  • 41岁大学生曾参加过13次高考

    为进大学高考13次,上了大学却发现前景迷茫  “当代范进”曹湘凡:大学就是那么回事儿

    2020年6月19日
  • 大四女生求职屡屡受挫,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再过三个月,大四学生们就要毕业了。面对就业压力,一名大四女生给燕赵晚报写信,讲述了自己因贪图安逸,学习不努力,考试搞突击,专业没学好,身无一长技,给自己找工作带来的种种尴尬。她想通过本报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吸取她的教训,做一专多能人才。记者调查,81%的大学生后悔没有学好专业课,42%的学生认为,大学安逸的生活让他们丧失了勤奋学习的斗志。

    2020年4月28日
  • 大学,俺们追求的应该是“成材”而非“成才”

      这两个月,各种各样的企业来到学校招聘,我猛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我马上要走出校园了,我一下子被吓到了,整个人都颤抖了,发了好长时间的呆。

    2020年4月23日
  • 大学毕业出路利弊分析

    1、创业      利:不必为人打工,自己的事业自己做主; 全方位锻炼人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质; 培养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创业成功的成就感无可取代。

    2020年6月24日
  • 写给即将毕业2012届毕业生的30条忠告

          212,俺工作12年了,迎来送往共11届毕业生了。在这个十年中,有很多虚度的光阴,但所幸,慢慢可以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家,不再迷茫,不再困惑。在淡泊的生活中用多年的沉默积累…

    2020年5月26日
  • 大三,俺申请了国家奖学金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6月1日
  • 给毕业生的29条建议

      毕业季又到了,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有没有一些靠谱的建议给他们呢?或许这里的29条建议更好是你需要的。

    2020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