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青春在一个暑假里速成

  
  
  小时候,俺们三姐妹之间的游戏是演戏。俺总是当仁不让地扮英雄;大姐长得好看,演女特务;二姐力气大,演坏人最好。一天,俺们刚看完一部革命题材电影,一进家门,二姐披着毛巾被威风凛凛地站在床头,对俺说:“说,您把人藏到哪儿了?”
  
  “不知道。”俺英勇不屈。
  
  “女特务”二话不说,挥枪射击。俺应声倒地。一声闷响,俺的头结结实实地撞上桌角,顿时血流如注。桌上的小收音机也掉在地上,壮烈“牺牲”了。妈妈闻声进屋,吓得抱起俺就往医院跑,缝针、包扎,忙了大半夜。俺晕晕乎乎地躺在床上,觉得自己为艺术献身,特别“崇高”,心里没有丝毫懊悔之意。
  
  刚上中学,爸爸被派到香港长驻,妈妈随行。北京的家中只有姥姥照顾俺们。
  
  初三的暑假,俺被选去担任中央电视台《俺们这一代》的小主持人和校服模特儿。这是俺第一次“触电”。汇报演出时,听说教育局领导要出席,俺躲在大幕后,偷偷往下看。几个同学的家长也坐在台下,笑容在脸上写满“自豪”二字,俺这个主角家里却没有一个人到场。俺突然很想妈妈,抱着大幕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呜呜大哭,谁劝跟谁急,哭声响彻整个后台。这时,开场铃声响起。俺拽过大幕,抹去一大把鼻涕眼泪,笑容灿烂地登场了。
  
  三姐妹中,大姐最漂亮。她是家里所有人的骄傲,更是俺的偶像。谁能不喜欢她呢?小学她是全年级第一,中学她是清华附中的校花,大学她是外交学院的交际舞冠军。
  
  那年,俺读高一,大姐读大三。暑假里的一天,大姐翻着报纸,突然冒出一句:“俺想去应征方便面广告的模特儿。”俺吓了一跳。(励志电影  www.lizhijuzi.cn)在上个世纪8年代,拍广告还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俺也算“触过电”的人,很权威地甩过去几个字:“算了吧,丢份儿。”二姐觉得很新鲜:“俺陪您去。”第二天,姐姐们躲在屋里仔细打扮一番,出门之前严正警告俺不许告诉姥姥。
  
  几个小时后,她们兴奋地回来,一看那样儿就知道已经得意忘形了。
  
  “考中了?”
  
  “没有。”
  
  “那是吃错药了。”
  
  “没吃药呀。”
  
  “那得赶快吃点儿,笑成这样不正常。”
  
  姐姐并没考取某广告的代言人,可那次招聘的评委中有一个是电影《摇滚青年》的副导演李童。大姐说:“她把俺的地址和电话留下来了,说明天来家里取照片。”俺真替她高兴:“这才够档次。”
  
  第二天上午,俺陪姥姥上街买菜,就在这个空当,李童真的来了。家里的照片几乎都是俺们姐妹的合影。翻了半天,她从中选了一张俺和大姐的合影。下午,一辆奔驰2把大姐接走了。两个小时后,又把大姐送回来。车没走,李童说,导演看了俺们的合影,让她也把俺接过去看看。
  
  奔驰停在香格里拉饭店对面的一栋家属楼前,李童把俺带上一辆大巴士,让俺等着。车上有很多工作人员,看来了个小姑娘,都好奇地问:“您是来干吗的?”
  
  “俺不知道。”俺一身汗湿的运动衣裤。刚打完篮球,脸没洗,衣服没换。
  
  “可能又是来试镜的。小小的这个角色,已经试了二三十个女孩,还定不下来。”
  
  俺得意地想,试两三百个也没用,这个角色是俺姐姐的了。
  
  “谁呀?”众人的议论声吵醒了躺在巴士最后一排长椅上的人。他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显然有点火气。他一肩鬈曲的长发,一副蛤蟆墨镜架在突出的鼻梁上,一张很白的脸,冷冷的样子实属另类。
  
  “您过来。”他指着俺。
  
  “干什么?”俺没挪窝儿。妈妈离家前,叫俺不要随便跟留长头发的男人搭腔。
  
  “多大了?”
  
  “15。”俺人小声大。首先,在气势上不能输给对方。
  
  “小孩儿还挺有性格。”他站起来,从俺身边走过,一身黑色的紧身衣裤。
  
  一个大胡子上了巴士,没错,田壮壮导演来了。
  
  田导演问:“您是妹妹吧。以前演过戏吗?”俺不自信地摇头。“走,看他们拍戏去。”他好像是跟俺一拨儿的。
  
  俺到家时,大姐已经睡下,太对不起她了。俺蹑手蹑脚地进了屋,蹲在床头。“姐,导演说,明天让俺搬到剧组去。”俺一脸愧疚地说。大姐睡得迷迷糊糊,说:“定了就定了,快睡吧。”钻进被窝时,俺还在纳闷:姐姐那么漂亮,机会本应该是她的,怎么馅饼砸到俺头上来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朱迅:青春在一个暑假里速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59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13日 上午9:42
下一篇 2020年6月13日 下午1:56

相关推荐

  • 李兴浩:卖冰棍起家的亿万富翁

          他曾是卖冰棍的农民,后来以18亿身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他挣的每一分钱都由汗水凝结。    他把言而有信视作做人为商的最高信条,依靠诚信赢得人心,他将自己的公司拉出生死边…

    2020年5月22日
  • 刘德华:俺的奋斗

      我先想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1961年我在一个农村出生,那里叫大埔,香港(的)一个非常非常久的一个地方。我真的小时候,我发觉我是很有钱的,我家里有孔雀,我家里有超过两百只的猪,有我数不尽的鸽子,然后我们还有很多地。

    2020年4月13日
  • 复星集团郭广昌:坚持做“难”的事情,成就商业枭雄

        【人物名片】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  俗话说,“做难事必有所得”。郭广昌总是喜欢逆流而上,做“难”的事情,这成为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020年3月27日
  • 乔布斯的魅力与领导力

          史蒂夫·乔布斯(StevePaul Jobs),在他二十岁和沃兹(Steve Wozniak)创造苹果(Apple)电脑公司时,可能不会想到有一天苹果会成…

    2020年5月28日
  • 励志人物:中国最牛个人站长——李兴平

      一、个人履历  李兴平,1979年出生于广东兴宁县,父母均为当地农民,兴平初中毕业后即返家谋生。2005年前第一次出远门,地点是深圳。

    2020年6月9日
  • 郑裕彤:或将超越李嘉诚的华人新首富

          编者按:周大福将于近期上市,估值在241-32亿港元。借此,其创始人郑裕彤身家有望超过李嘉诚,一举成为华人新首富。郑裕彤是如何起家,并迅速积累财富的呢?    消息称周…

    2020年5月17日
  • 奥运商业之父:尤伯罗斯

          一场大雪席卷了美国的伊利诺斯州。一个美术老师对学生说:“今天的作业就是画一幅雪景。”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跑向室外,边画画边玩耍,场面非常热闹。只有…

    2020年6月5日
  • 感动中国方俊明事迹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方俊明——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  【获奖名片】:克明俊德

    2020年4月19日
  • 李想:不如把就业当“创业”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这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八十年代的人要早早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最近,80后创业标杆李想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嘱咐他的同龄人,他认为这是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
      
      李想的泡泡网是一家从事电脑硬件、个人和办公数码产品的信息服务的网站。
      
      他高中毕业后放弃读大学,醉心于互联网创业,从最初几千元的进账到1亿以上身价,用了不过短短的四年。他的泡泡网也从最初的个人网站,发展为中国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
      
      随后,李想被媒体定义为白手起家的80后财富新贵,新生代企业家领军人物。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这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拼的是坚持和执行力
      
      李想在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认为创业的路上荆棘遍地,关键是贵在坚持。
      
      2000年,当大多数高中同学都在念大一时,19岁的李想已经有了一个很前卫的头衔——泡泡网首席执行官。
      
      但当时,在石家庄——李想的家乡——知道网站的实在不多。许多人以为“泡泡网”就是“泡网吧”,当时,李想去注册公司,市工商局回复,要李想去公安局开个证明才给注册。
      
      每天,这位少年首席执行官骑单车到河北科技大学附近一间两居室民居上班,和其他3名年轻人连续工作15小时以上,饿了就泡方便面,最后李想连泡都懒得泡了,就直接啃。
      
      此前的李想并不是别人眼中的精英人物,当他说要放弃高考立志创业时,老师连劝都没劝就同意了,“差生”李想的退出,有利于提高学校升学率。
      
      父亲李宪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8岁的儿子说出不上学的理由,“互联网是个潜力无穷的增长市场,现在我不去占领,等我读完四年大学,早就被别人占领了。”
      
      李想回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每到一个人员量级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一个坎儿。最开始几个人在做的时候大家都做得很愉快,因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都不觉得累。2003年注册公司以后,人数多了,大概有20个人左右,我们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自己那么多年一直做下来从来没有给别人打过工,耳朵里面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压根儿也不去想管理,觉得只要大家做得开心,踏踏实实把这个事情做好是应该的,什么管理不管理的,而且整个团队也没有什么人学过管理,所以也忽视了管理,结果一下子走了一半多的人。
      
      我觉得,这时候就像死过一样,我们自己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往下坚持。
      
      第二天,剩下的人去大学里招聘,找来年轻人一个一个去培养,不懂管理没关系,我们去看书、向别人学习,当时我买了十几本管理的书,天天看这个东西,之后企业总算是进入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过程。
      
      过去我们连福利都没有想过,后来三险一金、商业保险、员工过生日各种各样的活动全都有了,虽然成本花了很多,但是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健康了。
      
      谈到选人和用人,李想很有自己的一套。
      
      “刚开始做汽车之家的时候,很多人给我们建议,给我们推荐了很多非常强的人,说这是哪个杂志的资深编辑、这是哪个网站的资深记者,用他们肯定能做好。当时我就拧着来,我找的全是年轻人,都是大学刚毕业的。我觉得很多时候他是一张白纸反而更好,包括这些年轻人来的时候,我更看他的心态、学习能力和把自己放的位置是否是一个学习的位置。”李想说。
      
      在这样一种独到的培养模式下,员工在李想手下,真的就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新招进来的一个年轻人,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两个月以后,连适用期都没有过,就已经有其他的网站花6000元、7000元的待遇要把这个人挖走。
      
      把事情做好,李想拼的还有一个执行力。李想说,我们周六、周日都上班,算下来,我们一年比别人多干5个多月的时间。我觉得可能企业的性质不同,因为我们做的是一个红海,大家拼的就是执行力。
      
      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
      
      从最开始的时候,李想就没想到要单打独斗,每到一个最关键的时候,总会有合适的人加入创业团队。2000年春节前,李想说服大学毕业后到深圳打工的樊铮回到石家庄,把两个人的网站合到一起,成立泡泡网。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2004年的时候,曾有人计划出资近1亿元来收购泡泡网。对李想来说,卖掉公司,意味着23岁的他和几个创业元老都有可能得到数千万现金。然而他最终没舍得卖。
      
      他当时发现自己要卖掉的不是网站,而是整个团队时,心里就特别痛苦,真的舍不得。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不是金钱,而是要和这个团队一起把事业做得更大,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如今,身为80后的李想领导着同为以80后为主体的员工。因为李想认为,80后也可以有责任心,也能成为行业的精英。
      
      李想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他说,“其实我只专注于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做了10年,我觉得任何人如果能在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做10年,其实也都能做出一定的成绩来。”
      
      李想创业谈
      
      我倒建议年轻人不如把“就业”看成“创业”,把这个“业”看成事业,利用一个好的平台,把他当成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学习成长的空间,以创业者的心态去对待,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一定可以创业成功的,这个成功的定义就是,你可以变成真正的精英,可以让老板对你尊重的精英,而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开除掉的混日子的打工仔。

    2020年6月14日
  • 迟子建:生活并不会对俺格外宠爱

        44岁的迟子建凭借《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11月2日,颁奖典礼在茅盾故乡浙江桐乡乌镇举行,迟子建身穿白底黑花风衣,成为现场一道亮丽风景。

    2020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