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不如把就业当“创业”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这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八十年代的人要早早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最近,80后创业标杆李想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嘱咐他的同龄人,他认为这是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
  
  李想的泡泡网是一家从事电脑硬件、个人和办公数码产品的信息服务的网站。
  
  他高中毕业后放弃读大学,醉心于互联网创业,从最初几千元的进账到1亿以上身价,用了不过短短的四年。他的泡泡网也从最初的个人网站,发展为中国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
  
  随后,李想被媒体定义为白手起家的80后财富新贵,新生代企业家领军人物。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这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拼的是坚持和执行力
  
  李想在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认为创业的路上荆棘遍地,关键是贵在坚持。
  
  2000年,当大多数高中同学都在念大一时,19岁的李想已经有了一个很前卫的头衔——泡泡网首席执行官。
  
  但当时,在石家庄——李想的家乡——知道网站的实在不多。许多人以为“泡泡网”就是“泡网吧”,当时,李想去注册公司,市工商局回复,要李想去公安局开个证明才给注册。
  
  每天,这位少年首席执行官骑单车到河北科技大学附近一间两居室民居上班,和其他3名年轻人连续工作15小时以上,饿了就泡方便面,最后李想连泡都懒得泡了,就直接啃。
  
  此前的李想并不是别人眼中的精英人物,当他说要放弃高考立志创业时,老师连劝都没劝就同意了,“差生”李想的退出,有利于提高学校升学率。
  
  父亲李宪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8岁的儿子说出不上学的理由,“互联网是个潜力无穷的增长市场,现在我不去占领,等我读完四年大学,早就被别人占领了。”
  
  李想回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每到一个人员量级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一个坎儿。最开始几个人在做的时候大家都做得很愉快,因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都不觉得累。2003年注册公司以后,人数多了,大概有20个人左右,我们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自己那么多年一直做下来从来没有给别人打过工,耳朵里面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压根儿也不去想管理,觉得只要大家做得开心,踏踏实实把这个事情做好是应该的,什么管理不管理的,而且整个团队也没有什么人学过管理,所以也忽视了管理,结果一下子走了一半多的人。
  
  我觉得,这时候就像死过一样,我们自己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往下坚持。
  
  第二天,剩下的人去大学里招聘,找来年轻人一个一个去培养,不懂管理没关系,我们去看书、向别人学习,当时我买了十几本管理的书,天天看这个东西,之后企业总算是进入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过程。
  
  过去我们连福利都没有想过,后来三险一金、商业保险、员工过生日各种各样的活动全都有了,虽然成本花了很多,但是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健康了。
  
  谈到选人和用人,李想很有自己的一套。
  
  “刚开始做汽车之家的时候,很多人给我们建议,给我们推荐了很多非常强的人,说这是哪个杂志的资深编辑、这是哪个网站的资深记者,用他们肯定能做好。当时我就拧着来,我找的全是年轻人,都是大学刚毕业的。我觉得很多时候他是一张白纸反而更好,包括这些年轻人来的时候,我更看他的心态、学习能力和把自己放的位置是否是一个学习的位置。”李想说。
  
  在这样一种独到的培养模式下,员工在李想手下,真的就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新招进来的一个年轻人,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两个月以后,连适用期都没有过,就已经有其他的网站花6000元、7000元的待遇要把这个人挖走。
  
  把事情做好,李想拼的还有一个执行力。李想说,我们周六、周日都上班,算下来,我们一年比别人多干5个多月的时间。我觉得可能企业的性质不同,因为我们做的是一个红海,大家拼的就是执行力。
  
  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
  
  从最开始的时候,李想就没想到要单打独斗,每到一个最关键的时候,总会有合适的人加入创业团队。2000年春节前,李想说服大学毕业后到深圳打工的樊铮回到石家庄,把两个人的网站合到一起,成立泡泡网。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2004年的时候,曾有人计划出资近1亿元来收购泡泡网。对李想来说,卖掉公司,意味着23岁的他和几个创业元老都有可能得到数千万现金。然而他最终没舍得卖。
  
  他当时发现自己要卖掉的不是网站,而是整个团队时,心里就特别痛苦,真的舍不得。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不是金钱,而是要和这个团队一起把事业做得更大,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如今,身为80后的李想领导着同为以80后为主体的员工。因为李想认为,80后也可以有责任心,也能成为行业的精英。
  
  李想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他说,“其实我只专注于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做了10年,我觉得任何人如果能在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做10年,其实也都能做出一定的成绩来。”
  
  李想创业谈
  
  我倒建议年轻人不如把“就业”看成“创业”,把这个“业”看成事业,利用一个好的平台,把他当成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学习成长的空间,以创业者的心态去对待,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一定可以创业成功的,这个成功的定义就是,你可以变成真正的精英,可以让老板对你尊重的精英,而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开除掉的混日子的打工仔。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这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八十年代的人要早早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最近,8后创业标杆李想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嘱咐他的同龄人,他认为这是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
  
  李想的泡泡网是一家从事电脑硬件、个人和办公数码产品的信息服务的网站。
  
  他高中毕业后放弃读大学,醉心于互联网创业,从最初几千元的进账到1亿以上身价,用了不过短短的四年。他的泡泡网也从最初的个人网站,发展为中国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
  
  随后,李想被媒体定义为白手起家的8后财富新贵,新生代企业家领军人物。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这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拼的是坚持和执行力
  
  李想在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认为创业的路上荆棘遍地,关键是贵在坚持。
  
  2年,当大多数高中同学都在念大一时,19岁的李想已经有了一个很前卫的头衔——泡泡网首席执行官。
  
  但当时,在石家庄——李想的家乡——知道网站的实在不多。许多人以为“泡泡网”就是“泡网吧”,当时,李想去注册公司,市工商局回复,要李想去公安局开个证明才给注册。
  
  每天,这位少年首席执行官骑单车到河北科技大学附近一间两居室民居上班,和其他3名年轻人连续工作15小时以上,饿了就泡方便面,最后李想连泡都懒得泡了,就直接啃。
  
  此前的李想并不是别人眼中的精英人物,当他说要放弃高考立志创业时,老师连劝都没劝就同意了,“差生”李想的退出,有利于提高学校升学率。
  
  父亲李宪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8岁的儿子说出不上学的理由,“互联网是个潜力无穷的增长市场,现在俺不去占领,等俺读完四年大学,早就被别人占领了。”
  
  李想回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每到一个人员量级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一个坎儿。最开始几个人在做的时候大家都做得很愉快,因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都不觉得累。23年注册公司以后,人数多了,大概有2个人左右,俺们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自己那么多年一直做下来从来没有给别人打过工,耳朵里面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压根儿也不去想管理,觉得只要大家做得开心,踏踏实实把这个事情做好是应该的,什么管理不管理的,而且整个团队也没有什么人学过管理,所以也忽视了管理,结果一下子走了一半多的人。
  
  俺觉得,这时候就像死过一样,俺们自己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往下坚持。
  
  第二天,剩下的人去大学里招聘,找来年轻人一个一个去培养,不懂管理没关系,俺们去看书、向别人学习,当时俺买了十几本管理的书,天天看这个东西,之后企业总算是进入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过程。
  
  过去俺们连福利都没有想过,后来三险一金、商业保险、员工过生日各种各样的活动全都有了,虽然成本花了很多,但是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健康了。
  
  谈到选人和用人,李想很有自己的一套。
  
  “刚开始做汽车之家的时候,很多人给俺们建议,给俺们推荐了很多非常强的人,说这是哪个杂志的资深编辑、这是哪个网站的资深记者,用他们肯定能做好。当时俺就拧着来,俺找的全是年轻人,都是大学刚毕业的。俺觉得很多时候他是一张白纸反而更好,包括这些年轻人来的时候,俺更看他的心态、学习能力和把自己放的位置是否是一个学习的位置。”李想说。
  
  在这样一种独到的培养模式下,员工在李想手下,真的就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新招进来的一个年轻人,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两个月以后,连适用期都没有过,就已经有其他的网站花6元、7元的待遇要把这个人挖走。
  
  把事情做好,李想拼的还有一个执行力。李想说,俺们周六、周日都上班,算下来,俺们一年比别人多干5个多月的时间。俺觉得可能企业的性质不同,因为俺们做的是一个红海,大家拼的就是执行力。
  
  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
  
  从最开始的时候,李想就没想到要单打独斗,每到一个最关键的时候,总会有合适的人加入创业团队。2年春节前,李想说服大学毕业后到深圳打工的樊铮回到石家庄,把两个人的网站合到一起,成立泡泡网。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24年的时候,曾有人计划出资近1亿元来收购泡泡网。对李想来说,卖掉公司,意味着23岁的他和几个创业元老都有可能得到数千万现金。然而他最终没舍得卖。
  
  他当时发现自己要卖掉的不是网站,而是整个团队时,心里就特别痛苦,真的舍不得。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不是金钱,而是要和这个团队一起把事业做得更大,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如今,身为8后的李想领导着同为以8后为主体的员工。因为李想认为,8后也可以有责任心,也能成为行业的精英。
  
  李想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他说,“其实俺只专注于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做了1年,俺觉得任何人如果能在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做1年,其实也都能做出一定的成绩来。”
  
  李想创业谈
  
  俺倒建议年轻人不如把“就业”看成“创业”,把这个“业”看成事业,利用一个好的平台,把他当成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学习成长的空间,以创业者的心态去对待,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您一定可以创业成功的,这个成功的定义就是,您可以变成真正的精英,可以让老板对您尊重的精英,而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开除掉的混日子的打工仔。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李想:不如把就业当“创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60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14日 上午1:01
下一篇 2020年6月14日 上午5:30

相关推荐

  • 永辉集团张轩松:一路拼搏,一路创新

        【人物名片】张轩松,福建永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一家小小的杂货店起步,到区域性生鲜零售龙头企业,永辉超市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一路拼搏,一路创新,这是张轩松获得成功的两大法宝。

    2020年3月26日
  • 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史立荣

          人物简介:    1964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

    2020年5月20日
  • 励志人物:马云的第一桶金

      励志人物:马云的第一桶金    马云    年龄:45岁    创业时间:1995年创立翻译社    第一桶金:中国黄页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

    2020年6月12日
  • 牛奶咖啡主唱KIKI:俺是俺自己的阳光

      从天而降的“星运”  “2004 年夏初的一天,我到格非家,一个陌生人在仔细的看了我五分钟后突然问我,你想不想当艺人?我听了便晕头转向,不敢相信只有电视剧里才有的故事居然就发生在我身上,这个陌生人就是我们现在的经纪人。”

    2020年4月21日
  • 如何成为一位令人铭记于心的企业家

          在您成功许久之后,人们会如何记住您?恐怕您只能期盼事情如下发展了:    过去的几年中,俺生命中两位非常重要的人去世了。他们不是俺的亲人,俺也不常去看望他们。他们都很长…

    2020年5月1日
  • 网易丁磊:互联网大咖养猪,要做就要做到极致

      丁磊也有七年之痒。  互联网大咖丁磊有两重身份,一个是网易CEO,一个是广东省人大代表。

    2020年4月1日
  • 巴菲特和盖茨的对话:人生最重要的是专注

    半个多世纪以来,沃伦·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时机。对于这位传奇投资家,他的长期投资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甚至有些学者都不敢相信,认为这只是侥幸成功。 巴菲特自己把他的成功归结为“…

    2020年6月16日
  • 感动中国格桑德吉事迹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获奖名片】:格桑花开

    2020年4月18日
  • 亚洲首富孙正义:半生激情与梦想

          2岁创立自己的公司;3岁赚到上亿美元的钱用于投资;4岁选一个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5岁,实现梦想,公司收入超过1亿美元;6岁把…

    2020年6月2日
  • 周杰伦成名前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

      15年前的杰伦,没钱,没名,没女友;而且因为在单亲家庭长大,他性格沉默而孤僻,走起路来更是低着头;他逛街买不起昂贵的,却也看不上便宜的;家里唯一的收藏品就是母亲买给他的吉他和自己弹断的一根根琴弦……

    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