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彤:到底是谁抢走了俺的机会?

  
  
  “年轻人的机会”是俺从博鳌论坛回来后不断想起的一个话题,记得论坛主办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3多年了,机会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如今很多年轻人觉得他们得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呢?
  
  俺在之前的一篇博客中提到过,很多人觉得是“富二代”、“官二代”抢走了他们的机会。诚然,如今存在阶层固化、存在社会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当社会资源更多地被强势群体获得时,那些有个“好爹”的人自然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其实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并不是现今社会特有的现象。年轻人可以向自己的父母辈了解一下,在紧缺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是否同样存在着身份、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当时要单位分一套房有多困难?读大学对于内地学生来说是不是有如一步登天?做什么事儿是不是都有“走后门”之说?
  
  在很多时候,俺们说到机会,总是倾向去站在今天讨论昨天出现过的机会,就像是在谈论一只疯涨过的股票。中国转型时代出现的机遇,大家都可以举出一大堆:比如,当时低门槛就可以进入房地产行业,几千元就能开个广告公司,买几十张股票认购证就可以获得第一桶金,几个人的家庭小作坊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大的制造商,等等。很遗憾,这样的机会可能真不会再有了。不过有一点,虽然现在大家都觉得2年前机会多,但当初大多数人懵懵懂懂的时候,有几个人会认为那是百年难遇的机会呢?
  
  现在很多人觉得既然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又生不逢时,没赶上“转型机遇”,那么,只有华山一条道了:考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希望进入体制内分享“特权福利”。俺曾经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一张照片,场景令人震撼:21年辽宁省各级机关公务员考场外,一位看起来有超过3岁的考生被录取后,在给家里打电话报喜时竟喜极而泣。这个表情俺至今印象深刻,俺似乎看到的是新一代的“范进中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挤进“公家单位”。211年公务员考试报名者刷新三项记录:人数逾14万,出现年龄最大的35岁的考生,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考录比例达到空前的3:1。
  
  另一则故事则更令人唏嘘:合肥工业大学的团委副书记陈刚在竞选团委书记落败后,以决绝的方式抗争竞选的不公正,从12楼“纵身一跃,凛然赴死”。陈刚从一个从农村出生、没有背景的大学生,凭着自己的努力,一直干到校团委副书记,期间也打败了无数的竞争对手。但当他正踌躇满志、小心翼翼地按照中国金字塔型的行政官僚体制往上走时,现实最终没有让他圆这场当官的梦。
  
  显然,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确实给了大家对安定生活的无穷想象,即便是经过千辛万苦进入一个貌似稳定的事业单位,想要获得所谓的“机会”,仍然是相当有限和不可预测。
  
  因此,机会的多少在俺看来多少是一个伪命题,不值得去纠结,去钻这个牛角尖。俺们与其抱怨现在机会少了,个人、家庭的资源不够多,还不如努力去把握可控的因素。把眼光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别人没看到的机会,而不是只看到那些被“官二代”,“富二代”占有的机会。如何给自己长一双能看到机会的慧眼,具体来说,跟大家分享三点:
  
  一、了解自己
  
  俺曾经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回答过杜拉克的经典五问,其中第一问就是:您是谁?这个问题其实对于俺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常常思考的、而且是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俺当时的回答是,“俺”就是一个平凡而特殊的个体,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过程,是一个自俺认识、自俺管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自己,了解自己,倾听自己。只有了解自己,就可以给自己找到准确的定位,比如,俺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俺是一个创新梦想的实践者。找对自己的定位,认准方向,选择自己最擅长和喜欢的事情。这一点,无论是对求职者还是创业者都是一致的。只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多付出一些辛苦,早晚您会看到机会之门。乔布斯在被他自己创立的苹果电脑踢出局之后,虽然有过沮丧的时刻,却因为他充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所以始终没有停下过他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业,才有了今天您所看到的乔布斯。
  
  二、挑战自己
  
  大部分年轻人不甘平庸,但常常因为一些现实的利益,或者为求短暂的安全感,不愿意挑战自己。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碌碌无为,一方面却在现实中缩手缩脚,这确实是一种悲哀。他们最终会发现,其实承受的心理压力并不因为保守的态度而减少,而长此以往,他们会发现做一个所谓的“普通人”其实也并不容易,他们同样会承受相当大的经济压力。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俺曾经说过,事实上周遭的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您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
  
  许多年前,俺就听说过一个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虽然他的装备和别人完全一样,可他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所以他的鱼就能卖高价。他死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就是在盛鳗鱼的船里,放进一些鲶鱼。(励志电影  www.lizhijuzi.cn)鳗鱼和鲶鱼生性好斗,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被迫竭力反击,生存的本能被充分调动,就得以存活下来。鳗鱼的死还因为生的希望破灭,因为他们知道被捕后等待自己的只有死亡,所以选择了无声的放弃。渔民想对儿子说的是:只有勇于挑战,才能拥有成功和希望。
  
  三、独立思考
  
  俺认为,中国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也许并不在教育与市场的脱节,而是没有认真去教会年轻人独立、全面、理性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即使出了学校仍然在寻找标准答案,仍然以考试的心态在面对人生的课题。现在如果跟2年前相比,可能减少的是一夜暴富的机会,但如果有敏锐的洞察市场力,仍然可以发现属于自己的机会。比如,您看到了互联网、电子商务会是今后十年的机会,那么,您就要设法寻找一种目前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来填补这个市场缝隙。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有一条原则是不变的:机会属于它的发现者,真正的机会是对一个时代趋势的判断和市场需求的捕捉。每个时代都有富有时代特征的机会。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王树彤:到底是谁抢走了俺的机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59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13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0年6月13日 下午2:48

相关推荐

  • 马云老婆张瑛: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

      马云老婆张瑛的自述  我和马云是大学同学,毕业就拿了结婚证。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然而,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在一种惶恐中,因为他的意外状况层出不穷……

    2020年4月12日
  • 励志人物:刘永好的第一桶金

          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创业2多年的磨练对于俺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俺拥有了创造这…

    2020年6月11日
  •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俺们怎么办?俺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俺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

    2020年5月10日
  • 黄明明:一直在路上

        在强调“以快制胜”的中国IT界,黄明明算不上资本最雄厚的一个,但绝对是最强悍的那一个。

    2020年5月6日
  • 李善友:创业不仅仅是致富手段

          人心很奇怪:一个坏人,偶然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就觉得这个人其实也不错,很率真,仿佛忘掉了他做过的恁多坏事;一个好人,偶然做了一件坏事,人们顿时会指责他是伪君子,却忘掉了他…

    2020年5月17日
  • 三全食品陈泽民:50岁创业,小小汤圆卖出亿万身家

        【人物名片】陈泽民,三全食品创始人。  天命之年大胆创业、蹬着三轮车卖汤圆、70岁成为河南首富,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段商界传奇,而专注、实干的工匠精神是他最闪亮的底色。

    2020年3月26日
  • 沉寂464天,曾两次想自杀,刘国梁凭什么东山再起?

        01  刘国梁又上热搜了。  这次是好消息:这个不懂球的胖子,成功当选新一任乒协主席。

    2020年3月24日
  • 双色人生

        让我们先来看一份人生简历:他,1571年12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魏尔,是7个月的早产儿。父亲早年离家出走,母亲脾气极坏。他从小体弱多病,4岁时,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猩红热使他的眼睛受损。他高度近视,一只手半残,长得又瘦又矮。1601年,对他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恩师去世。1612年,他至爱的妻子去世。他一生穷困潦倒,1630年11月15日,年近花甲的他在索薪途中病逝于雷根斯堡。他,生于战争年代,一生在宗教动乱中艰难度过。厄运在他活着时不放过他,死后还紧随着他,在“三十年战争”期间,他的墓地被对立派夷为平地,尸骨荡然无存。

    2020年4月25日
  • 途家罗军:国内短租领军者,现在估值15亿美金,背后的逻辑是?

        【人物名片】罗军,途家及斯维登集团联合创始人。  从2011年正式上线,到2017年完成E轮融资,总估值超过15亿美金,途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共享住宿平台。作为途家的创始人,罗军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2020年3月30日
  • 俞敏洪的励志人生

    俞敏洪的办公室里,一幅放大的、挂在墙上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在一片长着荒草的田地上,立着两间已无人居住、摇摇欲坠的破瓦房。 那是俞敏洪在江苏江阴农村的老家。 他拍下这张照片,为的是永…

    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