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的下一站:从企业家到专职慈善家

  
  
  全球最早捐股的有3个人,25年是牛根生,26年是巴菲特,28年是比尔·盖茨。
  
  在老牛看来,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援助、社会福利的领域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地球。
  
  老牛下一站都围绕公益慈善事业展开,其中也包括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成长、发展,让更多的企业家能够成才,为国家挑大梁,为经济作贡献。
  
  211年6月1日,牛根生辞去中国蒙牛董事局主席一职。蒙牛乳业公告称:牛根生计划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实现数年来之夙愿,故辞任董事局主席,但仍任非执行董事,并继续参与本集团之策略规划。
  
  牛根生1958年1月25日生于呼和浩特。出生不久,生父母为生活所迫将其卖入养父母家。2岁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牛工人。25岁进入乳业工厂,从基层员工干起,直至担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同时也是伊利创始团队成员),并将伊利打造成当年的“中国冰淇淋第一品牌”;1999年创立蒙牛,并在几年间将蒙牛打造成中国乳业冠军。
  
  从一名养牛工人到中国乳业巨擘缔造者,与牛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如今却在蒙牛为自己乳品行业职业生涯画上句号,老牛这样的一个结果令很多人感到惋惜,但也传出了部分人质疑的声音。
  
  曾经行业巨擘
  
  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国19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9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4多个品项。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的确,蒙牛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例如: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并首次引入挤奶机器人,是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枕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同时也是23年香港超市唯一获奖的大陆品牌;(创业  www.lizhijuzi.cn)蒙牛还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并一举摘得“2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
  
  执掌现代牧业?
  
  日前,老牛被指可能执掌现代牧业,这个消息又引起人们对老牛下一步的猜测,这个一辈子与牛脱不了干系的“中国乳业教父”是否会继续他的乳业之路?
  
  据知情人士透露:老牛23年、24年就开始筹备建设大型和超大型牧场,并且也是创立现代牧业的最早倡议者,但他那时候是蒙牛董事长和总裁,倡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蒙牛解决优质奶源,为蒙牛后续发展而稳固链条。由此可以断定现代牧业最初的创办虽然是老牛倡议的,但也只是出于蒙牛的立场,且早已诞生。
  
  就现代牧业的股权关系来分析,蒙牛持有少量股份,现代牧业的股权与老牛个人没有任何关系。
  
  现代牧业自创建以来,一直都是独立运作机制,与蒙牛也只是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蒙牛没有对现代牧业的管控权,老牛也从未涉足过现代牧业的任何管理。
  
  以上众多信息表明,老牛没有也不会去执掌现代牧业;况且,已经明确表示退出乳业的老牛肯定不会出尔反尔,因为这不符合他的“牛脾气”。
  
  那么,这个曾经叱咤俺国乳品行业的教父级人物不做乳业做什么?
  
  专职慈善家
  
  其实老牛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乳品行业之外的另一个身份——公益、慈善、环保事业的推进者,他梦想成为慈善家。
  
  老牛的慈善事业其实早已响彻国内,并且老牛也明确表示要在5岁的时候完成由做企业到做慈善的转型。
  
  早在1999年至25年担任蒙牛总裁期间,老牛就把自己过半年薪散给了员工、产业链上的伙伴以及困难人群。24年底,他创立“老牛基金会”(前身为“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25年1月,他与家人宣布将自己及家人持有的蒙牛股份全部捐出用于公益慈善事业。这一开创性的慈善举动,为老牛赢得“全球捐股第一人”的美誉,并于21年被中国慈善排行榜授予“中国慈善事业终身成就奖”。
  
  全球最早捐股的有3个人,25年是牛根生,26年是巴菲特,28年是比尔·盖茨。世界财富大亨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也已经坚持多年慈善事业。盖茨承诺把大多数财富用于自己和妻子梅琳达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巴菲特则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富。老牛与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被并称为“全球四大捐赠巨头”。
  
  目前,老牛基金会已将“环境保护”列为主要公益方向,同时兼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救灾帮困等其他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
  
  在老牛看来,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援助、社会福利的领域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地球。所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他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他说:“俺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个规划,前半生创造经济财富,后半生恢复和保护自然财富。”
  
  总之,老牛下一站,都围绕公益慈善事业展开。
  
  中国民间慈善力量还不是很强,国内慈善文化至今仍不够成熟。老牛作为俺国大陆第一个由企业家个人捐资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的掌旗者,还会面对很多挑战,希望老牛能不负众望,完成从“中国乳业教父”到“中国慈善教父”的华丽转型。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牛根生的下一站:从企业家到专职慈善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51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30日 上午8:34
下一篇 2020年5月30日 下午1:39

相关推荐

  • 软银孙正义:医生曾诊断俺只能活5年(二)

          确定要翻越的山,决定人生的一半    198年3月,俺结束美国留学生活返回日本。俺把在当地经营的软件公司“UnisonWorld”交给了俺的朋友…

    2020年5月29日
  • 许单单:成功,没有人比俺更曲折

          进入职场4年半,许单单已经跳了3次槽,从年薪1万的互联网公司员工成为一个年薪近几百万的基金公司分析师,许单单的成功是几乎不可复制的。像他这样一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人,或许有…

    2020年5月15日
  • 徐小平:创业者的心灵导师

          “创业者必须有敢死团队:一位创业者要做一大型项目,但却没有团队成员。他说团队就等他找到钱再辞职出来做。最好的创业团队,应该是两三位为了理想敢于冒险者。等待条…

    2020年5月12日
  • 乐淘网毕胜:除了人脉、资金和能力,创业还要越挫越勇

        创业,没有那么简单。——毕胜  毕胜,多有意义的一个名字,20多岁的毕胜就已经是李彦宏的助理,是百度的市场总监。

    2020年4月2日
  • 励志人物:柳传志的第一桶金

          柳传志    年龄:65岁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您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

    2020年6月10日
  • 乔布斯的魅力与领导力

          史蒂夫·乔布斯(StevePaul Jobs),在他二十岁和沃兹(Steve Wozniak)创造苹果(Apple)电脑公司时,可能不会想到有一天苹果会成…

    2020年5月28日
  • HTC总裁王雪红:任何时候俺都能够从头再来

          211年是王雪红发生巨变的一年。4月,王雪红创建的宏达电市值一举达到319亿美元,首度超过了手机巨头诺基亚。更令外界惊异的是,比起诺基亚超过半世纪的经营,HTC的历史只…

    2020年6月3日
  • TCL李东生:从“最差老板”到千亿巨头,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人物名片】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CEO。  商界巨子比尔·盖茨曾被问到成功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Focus”(专注)。

    2020年4月4日
  • 做一条没有鳍的鱼

        当年,26岁的菲利普·克罗松在搬动屋顶天线时,触到高压线,两万伏电流瞬间将他的双臂和双腿烧成了“焦炭”。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躺在医院里,菲利普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天,一个电视节目使他明白了自己究竟该怎么做,那是个纪录片,讲述了一个身有残疾的女子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事迹。那场面震撼了菲利普,他想:“我也要横渡英吉利海峡。”   没有四肢,却想横渡英吉利海峡,就如同一条没有鳍却想游弋大海的鱼,所有的人都认为不可能,然而,菲利普决计要做一条无鳍的鱼。   菲利普聘请教练传授游泳技巧。事实上,在此之前,他是典型的“旱鸭子”,从未下过水。第一次下水,他的身体像石头一样直往下沉,水呛得他差点窒息,幸亏教练在旁保护,把他迅速捞了上来。不过,他很快想到了好办法,让人在自己残存的手臂上安装假肢,在残存的大腿上套上脚蹼,然后,头戴潜水镜和呼吸管,再次下到水里。按照教练的提示,他不停地划动上肢,并且使劲地拍打脚蹼,果然没有沉到水底,只是整个人在原地打转。不管怎样,没有沉没就是成功!经过一周的练习,他进步神速,可以沿直线游动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已经可以连续游过两个泳池的距离。接下来,他信心满满,开始了“魔鬼式”训练,不仅加强泳技练习,还加强力量练习。借助假肢,他坚持跑步和举重,每周训练时间长达35小时。两年后,他体重大大减轻,泳技突飞猛进,耐力也变得超强,每一次连续游出的距离再也不是两个泳池的距离,而是三公里。他完全像一条可以自由游弋的鱼了。   具有挑战性的一天终于来临。2010年9月18日8时,在英吉利海峡,全副武装的菲利普从英国福克斯通港下水,朝着对岸法国的维桑港奋力游去。他的假肢在碧波间划动,激起朵朵浪花,他的呼吸管像高举着的一只手臂,顶端那一块橘黄色标志,在海浪中特别耀眼。做一条没有鳍的鱼    明知无鳍,却偏要坚持做一条鱼,并且最终把这条鱼做得纯粹而完美,这就是奇迹。也许,奇迹的创造并不复杂,而奇迹之所以稀缺,那是因为99.99%的人都认为,没有鳍就不能成为一条鱼。

    2020年4月28日
  • 车讯网CEO海兰:一个工作狂的向上生长

          今天是新年的第二天,一片祥和的休假气息中,俺对着车讯网总编辑一顿狂吼之后,开始写这份市场部布置的“作业”。    这份“作业&rdq…

    202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