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俺不是中国互联网“坏孩子”

  

4月上旬,刘强东在自己的微博上撂下这句话,“李认为自己图书很强大,俺斗不过,等着瞧。”“李”指的是当当网的李国庆,事情缘起于去年岁末的图书大战。刘强东下了很大的决心,“图书部门3年内毛利为正、5年内净利为正全部开除。”

而在此之前,刘强东和当当网的李国庆在微博上时常调侃。

当当上市时,李国庆请前女友去庆功。刘强东在微博上调侃,如果有一天京东上市,自己更应该邀请初恋女友来庆功。这么一唱一和,竟成为21年岁末一件颇为好玩的事情,当当上市那一周,“前女友”成为互联网大佬们的关键词。

因为屡屡挑战规则,也屡屡被封杀,因此,活跃在媒体视野中的刘强东霸气外露,公众形象多多少少有点张牙舞爪;但刘强东并不喜欢,用他自己的话说,“俺一直是个温柔、简单的人。”

出现在北辰世纪中心1楼的刘强东,穿着一件绿色的T恤,外表憨厚,略显木讷。但对熟知刘强东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表象。他行事不墨守成规,敢赌,有魄力。有一个细节似乎可以看出刘强东与当日诸多互联网大佬的不同。

他赔本赚吆喝的起家资本是2万,是他在中关村5年所赚的全部家当。

而相比于早期互联网的那拨人,刘强东是豪赌。1998年,马化腾等5人凑了5万创办腾讯,史玉柱借了5万搞脑白金;1999年,丁磊用5万创办163,陈天桥炒股赚了5万,创办盛大;还是1999年,马云等18人凑了5万,注册阿里巴巴。

误打误撞

这么些年来,互联网大佬刘强东似乎是从一次“抉择”开始的。

23年,29岁的刘强东已经拥有13个店铺,但SARS来袭,短短21天,他就亏损了八百多万,占其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没有坐以待毙,他在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当天就成交了6笔生意。岁末,他深思熟虑,关掉了为其提供95%利润的实体店,专心做线上商城。

这就是京东最初的雏形。有意思的是,据说当时的刘强东没上过当当、卓越,甚至没听说过8848。如此细节,或许只是想强调他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误打误撞,但恰好也证实了他在把握市场机遇上的前瞻性。

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的选择都是一环扣着一环,刘强东亦不例外。

刘强东1974年出生于江苏宿迁,他骨子里非常有主意,在考大学这个问题上,亦是如此。“俺是农村出来的,初中同学大部分选择了考中专或中师,但保送俺也不上,俺一定要上大学,而且一定要在北京或者上海,别的城市俺也不去。”

1992年,他来到了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读的是社会学专业,打算从政,但他很快就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很快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超过1万元),随后又承包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但最终以亏损24万而告终,毕业时他债台高筑。

在一家日资IT公司工作了两年并还清债务后,他怀里揣着1.2万元,来到了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就开始了新的事业。没有人支持他,包括他的父母和女朋友。他的行为被视为不务正业,对于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言。

多年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从政时,他如此回答:“到大三的时候,俺就明白,俺是不会走仕途的。理由很简单,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社会,有些问题不是哪几个人能解决的。”

在刘强东看来,商业是可控的。当然,京东早年的成长故事一点都不复杂。

无利不起早,是商人的属性。早年,在跟京东合作的小快递公司业务员的意识中,刘强东很“疯狂”,因为他时常做的是赔本买卖,当时进货价2元/台的冰箱,198元/台卖出去。

用刘强东自己的话说,“别人卖内存赚1元,俺只赚1元,甚至要赔钱。早期想跟品牌厂商直接合作,他们都不愿意。俺们也不着急,继续努力……到俺们占市场1%以上份额时,俺不找他,他也得找俺。”

更为重要的是,此时中国最著名的两家B2C公司——当当和卓越亚马逊的主业还是图书零售,在互联网的3C和家电领域,刘强东几乎没有对手。

几年以后,这个低价与规模谱写的商业故事,被业界戏谑为刘强东最成功之处。利用“低成本、高效率”,京东转变成一家优质的物流以及服务公司,用极低的价钱,快速地将商品直接从供应商送到终端用户。对此,刘强东颇为得意,他认为,这就是京东对厂商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体现。

客观来说,在京东早年起家的故事中,刘强东放弃了利润,这说明了他的远见。就这样过了两年,26年,京东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岁末,刘强东碰到了今日资本的徐新,她被打动了。

没花一分钱广告费,月增长高达1%;京东当时非常小,做账请的临时工,企业的ERP系统是刘强东自己设计的,财务也并不规范。但徐新抽查京东的存货和现金,发现每一笔都对得上。

徐新给了刘强东1万美金。这些钱,给京东插上了翅膀。后来的故事就众所周知了,刘强东率领京东颠覆了中国的零售业渠道,从一个后来者变为中国B2C领域的巨鳄。

狂飙突进

如文章开头所述,刘强东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极其偶然。中国互联网一直走的是一条模仿的路。百度正如美国的谷歌,当当正如美国的亚马逊,三大门户正如美国的雅虎……

但故事到了B2C(Business-to-Consumer)领域,亚马逊网上书店由杰夫贝索斯在1995年7月创立。1999年8月,王峻涛的8848公司成立。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将1999年封面人物授予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中国电子商务鼻祖王峻涛创立8848的时候,刘强东还在中关村溜达。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比较迷茫的一个阶段,“没有钱、没有人、没有渠道、没有客户,也没有技术,更重要的是——没有人相信您。”

互联网风光旖旎一段时间后,Nasdaq指数已经开始下滑。亚马逊自1999年12月1日创下16.5美元的股价新高后,一路下跌。而被誉为中国亚马逊的8848,王峻涛失去了话语权,离开。而8848则是在这一轮互联网泡沫中陨落的明星。

8848冻傻了,失却灵魂的那个阶段,刘强东却在中关村拾获信心。

那时候的刘强东坚持做好的是两件事情:一是明码标价,薄利多销;二是做好服务。就这样,一个柜台,变成了两个,两个变成了4个……最后有了13个柜台,那个时候,他对自己的期望是,在21年拥有3到4家的连锁店。

后来,中国电子商务B2C的代表成了卓越和当当。24年,大洋彼岸的亚马逊开始盈利,也是在那一年,亚马逊给李国庆夫妇开出了1.5亿美金的价码,想收购当当7%的股份,结果被其婉拒。因此,亚马逊买下了陈年创立的卓越网。

陈年告诉记者,中国B2C在24年之前走的都是非常艰难困苦的路。陈年说的是一种普遍现象,当然也适用于发展初期的刘强东。但后来,故事到了刘强东的京东这里,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24年京东刚刚上线时销售收入约为1万元人民币,而27年完成第一轮融资后,随即增长到3.6亿元,到了21年,收入已膨胀28倍,达到12亿元,同时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年收入超1亿元的电子商务企业。211年,刘强东给自己定的目标是28亿到3亿。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8-21年中国网购市场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3%、93.7%和89.4%,而京东的年复合增长超2%。(创业  www.lizhijuzi.cn)这样的增长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曾经因为野蛮扩张而著名的传统3C零售商国美,用了15年时间才让年收入突破1亿元。

而与这些数字相伴随的,是一波接一波的封杀。

翻阅京东历史,不难发现,自24年京东商城成立以来,封杀就一直伴随其发展。先是明基对京东封杀,公开表示不承诺京东特价品的售后服务,其后京东遭遇技嘉科技的封杀,遭遇液晶厂商瀚视奇的封杀,当然还有苏宁、国美,以及当当和出版社的封杀……

封杀背后其实是京东的低价战略打乱了整个传统规则下呵护着的价格体系。冲入瓷器店的大象,也许就是刘强东的市场之道。

但让公众率先关注到京东的,却是一种资本的疯狂。

就在今年4月1日,京东接受了成功投资Facebook等明星互联网公司的DST为首的财团高达15亿美元的投资,这是中国互联网迄今为止额度最高的一笔投资;而在29年,京东的第二轮融资为21万美金。

如此巨额的融资,外界担忧刘强东从此失去对京东的控制权。对此,刘强东回应媒体说,他拥有京东远超过5%的投票权以及董事会超半数席位,只要他在京东一天,就会把牢控制权。“CEO俺可能5年之内不考虑交出去。”他说。

野蛮生长

有人调侃说刘强东浓缩了中国互联网“坏孩子”的一切特征,他拿着巨额的投资,在微博上打架,他被称为价格屠夫,进了IT市场,把IT市场搅得惊天动地;进入图书领域,又使得出版行业昏天暗地。

21年12月8日,当当网上市之后,刘强东就宣布,京东图书以同比便宜2%的低价进行促销。其实自21年11月,京东图书商品上线,有意要和卓越、当当在图书在线零售市场三分天下之后,就已经给依靠图书品类起家的卓越和当当带来了巨大压力。

业界人士指出:京东从3C起家,但3C用户重复购买率低、毛利率低,消费类电子产品为3%,大家电为7%。但这些用户可能每隔两三周就会买一次零食或者一本新书。相比起来,百货和图书业务的平均毛利率可以超过1%。因此,刘强东向综合业务类扩张并不意外。

“本想低头默声不再公开谈论江湖之事,避免成为攻击靶子!无奈垄断和潜规则横行的行业令人窒息,与其被闷死不如挣扎呐喊!这是人之本能而已!俺只是一个四处呼喊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义者!俺不是个坏孩子!真的!”5月24日,他在微博上发表言论,颇为委屈。

他似乎被规模绑架了。

“如果您想创业的话,真的不建议大家选择商业零售行业!您的销售额不增长等死!您的销售额快速增长必然会得罪很多人,因为都是从别人篮子里争取过来的!这是一个漩涡,不停地转,您无法置身事外……真想有一天也能放下一切私奔去”5月2日,他在自己微博里感慨。

“商业竞争是很惨烈的,到最后能活下来的可能就是一两家。对俺们来讲,俺所做的一切并没有损害消费者利益,尊重商业规则,也不违法。那么在这个基本的条件下,所有激烈的手法俺们都会采用。”他对记者说。

当然,如果故事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难免会留下比勇斗狠的印象。其实支撑京东野蛮生长的是其低价策略和好的用户体验,这两点,也正是刘强东在中关村活下来的不二法门。

当然,对于已经长成B2C巨鳄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来说,在他眼里,物流布局深度和用户体验程度几乎可以画等号。他曾在读沃尔玛创始人自传时发现,全流程业务的公司做到最后都是物流公司,沃尔玛就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

现在,京东的自营配送已覆盖13个城市,一二级城市基本上大部分覆盖了,72%订单实现自主配送。“未来每隔6公里有一座京东仓储配送中心,到年底会实现15个城市自行配送,明年初步规划是35个城市。”刘强东说,他的目标是在3年之内实现5到8个城市自行配送,那个时候其物流覆盖能力将超过订单数的95%。

在京东,会议室都是以各国的首都来命名的,似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刘强东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他微笑着承认,一个企业家看得远,这是非常正常的,像京东这样的企业,如果要为用户创造价值,扩张是必然的。

他告诉记者,他不想做“中国的亚马逊”,他谁也不想成为,“京东必须就是京东,有自己的特色。”这么霸气十足的人,爱好却是钓鱼和越野,据说开车很疯,最喜欢腾空跃起那一瞬间的感觉,还因为开车太疯伤过腰。

所看重的和被质疑的

有一种说法是:一家公司的风格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老板性格的影子,京东也不例外。刘强东的创业经历也成为衡量自己、衡量员工的一个基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刘强东:俺不是中国互联网“坏孩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48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7日 上午1:09
下一篇 2020年5月27日 上午3:57

相关推荐

  • 2009年度经济人物之李书福

        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他表现的平静幽默,笑容可掬,说话很有意思,朴实憨厚的外表下有着充满内秀的人格魅力。呵,好一个李书福,他把眼光放在了未来,宠辱不惊,大有运筹帷幄的阵势。

    2020年6月19日
  • 传奇霍英东:超级富豪靠卖杂货起家

       2世纪5年代,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霍英东。当年,他曾经创下1年卖出1多幢楼的地产神话,并由此打造了亿万身价的霍氏集团。现在大家熟悉的分期付款、按揭供房就…

    2020年5月16日
  • 当年,马云还是屌丝时和俺们有什么不同?

      在成为首富前,马云实打实的是一个“屌丝”:出生于普通人家,教育背景相当一般,在第三次参加高考之后,才被杭州师范学院录取,首份工作月工资不到100元……当马云还是屌丝时,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2020年4月4日
  • 蒋方舟: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

    清华,您好! 和您的故事要从头说起,虽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开头可言。28年,俺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被清华降分录取。夏天自己拎着大包小包来学校,报道的地点已经有媒体围追堵截,要求俺畅想校…

    2020年6月18日
  • 任正非:永远奋斗,永远狼性

        【人物名片】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总裁。  近日,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单出炉,华为排名第72位,其营收相当于百度、阿里、腾讯之和。而华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是其创始人任正非永远奋斗、永远狼性的硬汉精神。

    2020年3月24日
  • 潘石屹成了亿万富翁,俺在潘石屹的工地当小工

          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忆录,按说早已不算新闻。但讲述并刊登这段与亿万富翁潘石屹有关的回忆,揭示“富人之所以为富人,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秘密,对于广大…

    2020年5月21日
  • 陈欧:10个亿之前的故事

          25岁之前就淘得千万级别的第一桶金,但这并不保证他接下来的路一帆风顺……    “刘莉莉的事情能不提吗?”陈欧坐在办…

    2020年5月10日
  • 品尝人生之苦:褚时健与他的褚橙

      人生由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交织而成,我们很多人只觉得人生应该是喜和甜的,一旦追求不到就觉得人生暗淡无光。其实,我们更应该知道,我们需要去品尝人生的苦,人生的酸。伤痛也是人生,体验伤痛也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2020年4月20日
  • TCL李东生:从“最差老板”到千亿巨头,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人物名片】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CEO。  商界巨子比尔·盖茨曾被问到成功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Focus”(专注)。

    2020年4月4日
  • 袁隆平,会种地的大师

          他应该是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推崇的科学家了。当一堆人簇拥着的穿着大棉袄气质白西装的袁隆平钻进那辆黑色别克后,刚才还在维持秩序的黑衣保安开始嘟囔:“真该要他一个签…

    202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