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

  
  
  问问那些有出国打算的中国学生,也许每一个都熟知俞敏洪这个名字,当他现身于美国或加拿大的街道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国留学生认出来,心悦诚服地称呼他为“留学教父”。作为一名教师,兼商人,俞敏洪在十多年间将新东方从一间教室、十几个学生的培训作坊,发展成为影响全国、融资上市的庞大教育集团,或许是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出生草根
  
  当一个人被视作成功者,他的每一个故事都会成为注脚。俞敏洪在演说中经常讲到,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种是经过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另一种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诚然如此,他无疑属于前者。
  
  俞敏洪出生于6年代初的江苏农村,他因英语培训成名,却因为英语成绩差劲两次高考落榜。他说自己从那时开始与英语较上了劲。198年,第三次参加高考的俞敏洪终于上了大学,讽刺的是,录取他的是北京大学西语系。即便如此,当时也没人想到俞敏洪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进入北大后,他因为肺结核病休学一年,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只能在差班上课。
  
  土里土气、智商平平,是俞敏洪当时的公认形象。他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任北大新东方校长周成刚后来调侃,自己苦苦奋斗了二十几年,想不到最后竟要受制于他。俞敏洪自嘲,5年的大学生涯,大家认为他是最没出息的一个,也没有一个女孩正眼看过自己。
  
  这些故事是俞敏洪日后经常在公开场合对别人提起的,他想要表达的是:不甘困苦、笨鸟先飞,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上,俞敏洪当时还并未萌发出创立一大摊子生意的远大梦想,但他的确是个愿意为生活做出改变的人。大学毕业后,俞敏洪的大部分同学出国留学,他因为学业不出众“只能”留校担任一名普通老师。在“下海”浪潮席卷的那个年代,对于接触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这是一份无聊的工作。经过3年的申请,他终于也被美国一所大学接受。
  
  成功总是被各种偶然包裹,这就是新东方创立的最初动机。俞敏洪为了攒钱出国,张罗起一间淹没在建筑工地中的培训作坊。
  
  第一次转身
  
  其余,起初俞敏洪并非一个纯粹的企业家。1991年因开办辅导班而被北大以不务正业为名全校通报批评后,他才最终下定决心,投身商海。
  
  平心而论,无论是俞敏洪还是新东方,早期并没形成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逻辑和远景规划。(创业  www.lizhijuzi.cn)俞敏洪甚至表示,自己有时会后悔把新东方做成今天这么大。他当初的设想只是在北京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因为小范围内也能实现理想,无论转型还是放弃,也比较容易。
  
  从课外作坊到教育集团,俞敏洪的发家经历始终被当作新东方天然的形象宣传片,他时常用加强版的心灵鸡汤让台下的新东方学员们热血沸腾,增加后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崇拜。1993年底,“寄人篱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正式独立注册成立,凭借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和留学生群体的逐渐扩大,1995年底,新东方学生已经突破1.5万人次。
  
  直到这个时候,俞敏洪才真正被“逼上梁山”。从1995年到2年,他陆续邀请了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一大批日后响当当的人物加入新东方,共同创业。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俺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您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俺不得不走下去。”这是俞敏洪总结的创业体会。日后,王强回忆说自己选择放弃贝尔实验室工作回到国内与俞敏洪创业,并非因为俞敏洪身上的商业才干,而是看重他的诚恳和实干。
  
  朴实无华让俞敏洪有了非凡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在招来众多专职人员、形成清晰商业模式之后,新东方的成功显得顺理成章起来。2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11年,新东方已经达到学员2万,拥有教师15名,净利润超过3亿的规模。
  
  新的拐点
  
  截止21年底,包括学而思、环球雅思、学大在内,国内上市的海外教育机构已达到两位数,正如俞敏洪自己所说,做大后的新东方给他带来更多压力,这已不是当初举行几场激情澎湃、幽默诙谐的讲演和满大街、满校园张贴小广告就可以占据市场的时代,从草莽到正规军,俞敏洪需要为自己和新东方找到新的定位。
  
  “一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创业”始终不能长久,俞敏洪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才能和短板在哪里。去年底,陈向东出任新东方执行总裁,而在此前,新东方已经因为利益分配、管理权限等遗留问题进行过多次人员重组,它需要从一个家族企业色彩颇重的企业变为一家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大企业。
  
  陈向东“掌权”后,新东方迅速推出了公务员培训、优能、泡泡英语、麦格森国际高端英语培训等新业务,力主从独立品牌向多元品牌转型,并提出一系列优化改革方案,希望提高新东方的运营和工作效率。在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后,俞敏洪再选择“放权”。
  
  俞敏洪说,希望有一天能够净身离开新东方,写书、旅游、支教,甚至到沙漠寻找绿洲。他始终还是一个文人。很难想象,如果真有一天新东方与老俞再无瓜葛,会是怎样,但可以肯定,新东方不再仅仅只有一个俞敏洪。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俞敏洪:“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48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6日 下午5:44
下一篇 2020年5月26日 下午6:07

相关推荐

  • 一杯凉水泼出一个首富

      如何将一个叛逆男孩培养成微软公司创始人、全球首富以及美国最大慈善机构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父亲老比尔·盖茨的答案是:“逼”他成熟,然后给他充分自由和支持,但适时加以引导和敦促。

    2020年4月27日
  • 汤唯:她的盛开,不分季节

          提到汤唯,就不免提到色戒、全裸、封杀,但也少不了淡定、勤奋、执着。    阳春三月,却迎来了《晚秋》。在院线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晚秋》海报朴素,颜色淡雅,像极了汤唯。 …

    2020年5月4日
  • 小泽征尔:坚持并战胜自己

      今天,在《环球》上看到这篇介绍小泽征尔的文章,为这位着名的指挥家的对艺术的那种执着追求深深感动,便和女儿一起品读。也许人们都以为小泽征尔这一生的音乐成就来自于幸运和天赋,可是他说:“我是世界上起床最早的人之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常常已经读了至少两个小时的总谱或书。”

    2020年4月20日
  • TCL李东生:从“最差老板”到千亿巨头,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人物名片】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CEO。  商界巨子比尔·盖茨曾被问到成功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Focus”(专注)。

    2020年4月4日
  • 三一重工梁稳根:成功永远属于愈挫愈勇的人

        【人物名片】梁稳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砸掉铁饭碗到艰苦创业,梁稳根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成为“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

    2020年3月29日
  • 斗士李彦宏:寻“他”千百度

          21年谷歌出走中国内地市场,李彦宏的百度不战而胜,在国内搜索市场一股独大,形成垄断格局。然而另一方面,在刚刚过去的211年,李彦宏的日子并不太平,先后遭遇了文学版权之争…

    2020年5月14日
  • 美图CEO吴欣鸿:创业失败32次,追寻“美丽”事业铸就970亿传奇

        【人物名片】吴欣鸿,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  吴欣鸿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略显稚气、纯粹,完全不像已经奋战18年的创业老兵。而他的内心同样年轻,在追寻“美丽”事业的道路上,他永葆热情,一往无前。

    2020年4月9日
  • 韩坤:从民警到创立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现在估值超30亿美元

        【人物名片】韩坤,一下科技创始人兼CEO。  在风头强劲的短视频领域,韩坤连续推出了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款爆品,被誉为“移动视频教父”。他始终保持创业精神,不停奔跑,不断变换赛道,打造出一个多彩的视频帝国。

    2020年3月30日
  • 谭晶:俺从不懂什么是一夜成名

       “俺要感谢大学时自费生的经历,正是有了这段挫折,俺才会不断试图证明自己,才没有被淹没在民歌的声音里。”——谭晶 出征伦敦演唱会…

    2020年5月14日
  • 云南首富李云春:神秘9年

          疫苗之王”沃森生物有12个未来故事,来自于“植物王国”云南的沃森生物是创业板日渐式微的拯救者——在只讲商业模…

    2020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