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那一年,不得不长大

    有时候我真想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在人群中茫然无助的女孩:振作点儿,一切都会好的。但有时又觉得不必,那些小磨难和小障碍,最后都被证明是命运指派给我的催熟剂,它们让我学会勇敢和承担。

  

  

  有时候俺真想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在人群中茫然无助的女孩:振作点儿,一切都会好的。但有时又觉得不必,那些小磨难和小障碍,最后都被证明是命运指派给俺的催熟剂,它们让俺学会勇敢和承担。

  

  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比年少的俺更六神无主。爸爸生病欠下的债没有着落,操办丧事又要花钱,妈妈拿不准怎么办好,索性凡事都和俺商量。

  俺忽然觉得自己很强大,强大到可以撑起这个家,可以保护妈妈。为了还清给爸爸治病欠下的债,妈妈把房子租了出去,自己搬回武昌娘家住。有一次她踌躇再三,犹犹豫豫地问俺打全运会的奖金什么时候发,她一个人的工资不够还债。

  俺非常希望自己能多打几场比赛。俺多打一场比赛,奖金就多一点,就能早一点把家里的债还清。

  那一年俺15岁。

  1997年,俺在青岛的全国网球联赛总决赛中,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冠军,成为年龄最小的成人组全国单打冠军。

  

  进入省队后不久,俺就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次出国交流的机会——那时省队通知俺去北京参加青少年集训,来自全国各地的被认为有发展前途的网球少年都聚集于此。这是国家网球中心举办的活动,耐克中国公司担任赞助商。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一共有六男六女共12名运动员被选送进入耐克训练营。

  最终的优胜者获得去美国网校学习1个月的机会,俺非常幸运地赢得了这个机会。

  耐克公司联系的网球学校在得克萨斯,上海只有直飞洛杉矶的班机,俺要在洛杉矶转一次机才能到达目的地。当时俺办的是学生签证,需要有一张Ⅰ-2表才能过关,但是监护人在俺出国前忘了给俺这张表,入关的时候,海关的工作人员如临大敌,反复盘问俺这张表的去向。那个时候俺一句英文也不会讲,大家只好大眼瞪小眼地僵持着。最后他们找到一个懂中文的翻译来跟俺交流,俺告诉他俺没有见到过这张表,他们不信,说这不可能。他们又问俺来美国是准备去哪里,待多长时间。俺告诉他们俺要去的那家网校的名字,然后,他们还打开俺的两包行李细细检査。

  俺的行李非常简单,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就是耐克赞助的运动服。这番交涉的结果是,他们把俺关到一间小黑屋里,然后去联系俺要去的网校。俺不知道他们把俺锁在小黑屋里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自己将要乘坐的班机马上就要起飞了。俺吓坏了,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房间里没有灯,俺一个人在黑暗中手足无措地坐着,还掉了几滴眼泪。之前打青少年赛也出过几次国,但都有领队和翻译陪同,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大约在小黑屋里待了2分钟,海关的人把俺放出来了,他们联系到了网校的人。他们告诉俺:“您可以走了,但是您得在两个月内让学校的人帮您去移民局补办这张表。”

  这时,俺原定要搭乘的班机已经飞走了。也不知是从哪儿来的胆子,俺开始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因为不懂英语,俺就专找亚洲面孔的人求救。有一位男士人非常好,他告诉俺下一班飞往得克萨斯的航班在明天早上6点,他可以帮俺申请把机票改到那一班。

  当时是下午4点,俺要在机场等待14个小时。俺推了一辆行李车,车里是满满的行李,坐在候机大厅巨大的玻璃窗前,看着外面广阔的天空。天将黑的时候,俺看到一架飞机从跑道上起飞。俺认出那是架回国的飞机,那一刻俺非常希望自己就在那架飞机上,它能带着俺飞回中国,飞回家。

  当第二天清晨俺登上班机,磕磕绊绊地来到得克萨斯时,网校的教练已经等候俺多时了。

  

  网校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汇集了来自全世界操着各种语言的、各种肤色的孩子。在这里可能会遇到只有八九岁,却已经打得有模有样的小朋友,也有可能看到2岁出头的职业选手在赛季结束后来训练几个星期。俺们上午学的课程主要是语言和数学,中国来的孩子们应付此地的数学课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俺们的主要精力基本都放在了攻克语言关和打友谊赛上。

  后来俺看到有报道说:“美国先进的训练手段,让李娜的球技有了明显的提高。”说老实话,训练计划什么的,哪儿都差不多。网校的优势在于打比赛的机会比较多,可以让队员积累起丰富的实战经验。美国的网球学校不少,相互之间的友谊赛非常频繁,基本上每两天就会有一次校内的比赛,每周会有一次网校之间的友谊赛,比赛结果还会影响到网校的排名。网校的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学校里也有排名。今天打比赛赢了,就加上几分,排名也许会往上升一升;明天输了,排名就会降几位。男女生是混在一起排名的,很富挑战性也很有趣。俺在网校打了1个月球,排名浮动在第三、第四名的位置上。

  语言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队员之间交流的障碍,加上俺天性喜静,和网校的同学们并不是非常熟。平时大家都忙着比赛和学习,还不至于太冷落寂寞,等到圣诞节的时候,校友们都回家与家人团聚了,偌大的校园蓦然间空空荡荡,只剩俺们3个中国人,又是寒冬时节,大家不约而同地沉默了,那种孤单的感觉实在难以言表。尽管校外的街道上飘着悦耳的圣诞歌曲,但那并不是属于俺们的节日。实在想家的时候,俺就写信。当时,俺连打电话的钱都没有,写信就是俺排遣寂寞的最重要的方式。

  爸爸去世后,俺把工资卡给了妈妈,希望早日还清家里欠的债,能让妈妈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有时打比赛,主办方会发点奖金,这就算是俺的零花钱。

  出国后,妈妈担心俺手头拮据,在每一封来信里她都要问俺还有没有钱,俺就回信告诉她俺很好,不缺钱。

  真是讽刺的现实,俺们俩都穷得要死,但都在拼命向对方保证:俺很好,俺有钱。

  据说少年时期的遭遇最容易影响一个人,因为那是他(她)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核心时期。小时候的俺简单快乐,需要什么张口告诉爸爸妈妈就好,父亲去世后,俺的世界就像是变了颜色。每次俺回忆起少女时代的往事,感觉都像是灰色的,没有像别的女孩子那么轻松、那么美丽、那么罗曼蒂克。那时的俺倔强、忧郁,坚硬得像块石头。清寒艰苦的少女时代的记忆,或许将会深入骨髓地伴随俺走一生吧,不管之后多么富有、多么轻松,那个努力攒钱还债的女孩子始终盘踞在俺心中,挥之不去。她影响俺的程度,也许比俺以为的还要深一些。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李娜:那一年,不得不长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29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25日 上午6:30
下一篇 2020年4月25日 上午8:42

相关推荐

  • 蒋显斌:站在梦想之上

          【编者按】一个从新浪网的创始人到沉醉于纪录片创作的“文艺青年”。这样的举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站在梦想之上的蒋新斌就做到了。    15年…

    2020年5月4日
  • 董明珠:吃苦的工业精神

          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搏击商海2年的“铁娘子”从容淡泊,从普通销售业务员到知名女企业家,董明珠说,要有“吃亏的工业精神”,这…

    2020年5月23日
  • 品尝人生之苦:褚时健与他的褚橙

      人生由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交织而成,我们很多人只觉得人生应该是喜和甜的,一旦追求不到就觉得人生暗淡无光。其实,我们更应该知道,我们需要去品尝人生的苦,人生的酸。伤痛也是人生,体验伤痛也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2020年4月20日
  • 俞敏洪:做成事情的四大能力

      有同学问我:俞老师,要想做成点事情,到底需要哪几方面的能力?我认真想了一下,认为要把事情做成,需要四大能力。

    2020年4月27日
  • 王石经典语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在定力

          211年春节前夕,万科董事长王石宣布赴美游学的计划终于成行。业内普遍认为此举代表着王石从行业龙头掌舵者位上的逐步“退隐”。而万科发言人对此明确表…

    2020年6月7日
  • 励志人物:中国达人秀高逸峰

    让人感慨万千的握拳!  曾经的千万富翁,曾经的意气风发,今天的包子铺老板,今天的白发苍苍。“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昨天的创伤沉淀成了今天坚强,他屹立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依然帅气的脸庞,挡不住岁月留下的沧桑,炯炯有神的双眼却闪着坚毅的光芒。

    2020年6月15日
  • IT大佬奋斗史:马云蹬三轮送书,刘强东创业遭女友嫌弃

      马云,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2岁时,马云买了台袖珍收音机,从此每天听英文广播,对英语开始感兴趣。13岁起,马云骑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小时候喜欢打架,因为打架记过太多,马云曾被迫转学到杭州八中。之后参加中考,马云考了两年才考上一所极其普通的高中,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首次落榜,数学只得了1分。马云充满了挫败感,之后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自己惨遭拒绝,老板给出的理由是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后来马云做过秘书、搬运工人,再后来,不得不通过父亲的关系,蹬三轮送书。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1984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在经历多种身份转换之后,1999年,马云与其团队在杭州凑了50万元创业,对外推出阿里巴巴网站。

    2020年4月8日
  • 徐小平:做给俞敏洪看看

          “一个要网上卖猪肉,一个是要做电影。两个想法都……其妙无比。”徐小平一扫晚睡的疲惫,开始兴奋起来,身子靠到椅背上,不…

    2020年6月9日
  • 励志人物:加藤嘉一,一个强悍到变态的日本人

    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美丽的伊豆,家里有一个小一岁的弟弟和小妹妹,家庭从爷爷开始都是贫困的。 出生时,奶奶突然离去。3岁时,自己贪玩,骑车撞上了大卡车,得幸被救回,但…

    2020年6月16日
  • 银河磁体董事长戴炎:从书生炼成亿万富豪

          人物印象    同所有工作人员一样,今年46岁的戴炎,身着蓝色的工作服,戴着一副细边眼镜。书生独有的气质,配上重庆人特有的爽朗,让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大学教授。他带着成都…

    202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