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历及来源

元旦的来历及来源

一、元旦的来历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日”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南朝文史家肖子云在他的《介雅》中记载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看来那时已将旦为一日的开始,引申为一年的第一天了。

但是,我国古人说的元旦,却并不是公历的1月1日,而是正月初一,又称元日。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并不是公元纪年,而是每个皇帝每个朝代都有单独的纪年,是阴历纪年。现行的公元纪年,是西方历法的体现。是以基督诞生为公元1年。中国只是到了中华民国以后才逐渐改用公元纪年。因此,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既春节比公历的元旦更有节日气氛。

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天。

二、元旦的来源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元旦的来历及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4756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30日 下午12:43
下一篇 2020年3月30日 下午1:05

相关推荐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

    白露,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九月上旬交节。白露是气温渐凉,夜来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的意思。白露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太阳移达黄经165度…

    2020年3月26日
  •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传统节气)

    中国立春简介 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喻意春季的开始,时间在2月3-5日之间,该时太阳位于黄经315°。从这一天到立夏这段期间,都被称之为春天。此外,立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代…

    2020年3月14日
  •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小暑,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

    2020年3月23日
  • 雨水Rain Water(二十四节气之一)

    雨水(Rain Water)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春季第二个节气。即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33°至345°的一段时间,约14.9天,每年2月19日(或2日)开始,至3月5日(或6…

    2020年3月15日
  • 什么是“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

    2019年10月22日
  •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传统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在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节…

    2020年3月19日
  • 八月八日爸爸节

    爸爸节,即每年8月8号。1945年,为了颂扬、纪念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由上海的部分爱国人士发起设立。 简介 爸爸节,即父亲节,每年公历的8月8号,是新中国之前设定的父亲节,…

    2019年10月22日
  • 复活节的起源

    《 新约全书》里记载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上,第三天复活过来,节日因此得名 。 复活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欧美各国,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按《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基…

    2020年3月29日
  •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九月中(西历1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

    2020年3月25日
  •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传统节气)

    立夏(传统节气),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中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

    2020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