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读后感(繁乱世间的一泓清泉)

读完《受戒》,最突出的感受是“美好”。

汪先生在《受戒》里用语言营造了一个美妙的世外桃源,一片自由自在的世俗乐土,一个乌托邦一样的世界。

在这里,和尚和织席的,箍桶的,种地的等等各种营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谋生的职业。

小和尚明海(大家都叫他明子)十三岁去了荸荠庵做和尚,在这里,“无所谓清规”,明子为了掌握和尚“执业”的本领,早晚要学习念经。学念经,舅舅说了,最要紧的是要有条好嗓子,板眼要准,和唱戏一样。除此以外,再做些杂事,他就可以到处跑着玩了。

师父们不用上什么早课、晚课的,明子敲三声磬就全部代替了。

方丈在这里叫当家的,也就是明子的舅舅,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记账,算账,主要是算清楚庵里的田产,收成,各位师父做法事时承担的工作,确保大家分配合理,多劳多得;

二师父有老婆,他的特点就是每年夏天把老婆接到荸荠庵里来避暑;

三师父聪明精干神气,打牌总能赢,出去做法事,经忏俱通,还会隔着大焰口飞铙,像耍杂技一样。这位年轻漂亮的和尚总能出尽风头。

庵里的和尚吃水烟,吃肉都不避人,过年时就在大殿上杀猪,只比普通人家多一道手续,老师叔要先念往生咒。

荸荠庵紧邻小英子的家,小英子家日子殷实,父亲赵大伯田场上样样精通,是个好把式,脾气好,身体也好;赵大妈能干、精神,身体结实,做饭好吃,还会给四里八乡剪花样子,姐姐大英子文静漂亮,已经有了人家,小英子活泼,可爱,自由自在。

就在这个桃花源一般的环境和场景里,明子和小英子一起玩耍,一起干活,两小无猜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萌生了。

小说以《受戒》为名,却自始至终说的都是人情人性藐视戒律的事。明子受戒发生在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就到了活泼大方的英子和聪明内向的明子突破界限的时候。

《受戒》通篇没有冲突,是从其他多方面打动读者的。明子和英子健康美好的青春爱情,和尚们的世俗生活,英子一家的田园诗,彰扬的都是健康淳朴不受束缚的人性。而大量的田园牧歌般的风俗描写,则营造了人物生活的背景,使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得到补充。

作者曾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所以,《受戒》更像一篇抒情散文,被人称为散文式小说,汪先生也被人誉为“使用语言的风俗画家。”

小说从头到尾,几乎没有出现华丽的句子和词藻,但自然、朴实、准确,经常一个神来之笔,或者似乎无心几个字,就创造出了准确生动,诙谐幽默,含义隽永等多层次的效果,令读者心领神会,莞尔一笑。这大概就是汪先生所说的“苦心经营的随便”吧。

试着举几个例子:

描写老师叔时,这样说:“…这是个很枯寂的人,一天关在房间里,就是那‘一花一世界’里。也看不见他念佛,只是那么一声不响地坐着,他是吃斋的,过年时除外。”

好一个“过年时除外”,多逗啊。

小英子送明子去受戒。明子还要在善因寺多呆两天,小英子则要先回家去,然后再划船来接他。英子去街上转了一圈,办完事回到寺里,看见明子跟几百个和尚一起在安静地喝粥,“……她看见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个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 她看见明子目不斜视地微微点了点头,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摇大摆地走了。”

小英子的自在不羁,明子的稳当内向,两个人的默契,跃然纸上。

还有那两次出现的芦花荡子,明子“受戒”后回来,船又划到了这里。小英子和明子此时的对话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你当沙弥尾吗?”

“还不一定哪。”

“你当方丈,管善因寺!管这么大一个庙?”

“还早呐!”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浆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浆飞快的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汪曾祺说到他写《受戒》的初衷,说,我一定要把它写的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又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在《受戒》里,所有这些,他都超额做到了。

汪曾祺在小说末尾说,这篇小说是“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这篇特别的小说,就是一个梦。

他梦到的是故乡高邮当年的乡土、风俗、人情和历史,也许还有他自己的一部分,这些令人留恋的一切,随着时间都已渐渐逝去。所以,我相信,他写下这一句时,是伤感的。

注:《受戒》是大家汪曾祺198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跳出1949年以后文学界主流,关注小人物,讴歌人情人性之美,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小说新格局。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受戒读后感(繁乱世间的一泓清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680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3日 下午2:59
下一篇 2024年6月13日 下午6:33

相关推荐

  • 我的信念读后感(不求盛名,不为金钱)

    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条件,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

    2024年5月31日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作文

    写这篇文章时,是有些诚惶诚恐的,因为网上有太多这方面的读后感受和评论,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和这本书的情况可谓是只知皮毛,哪能有言语方面的“卖弄”和评论?但看过了,总有些话要说,总要联系…

    2024年2月29日
  • 老人与海读后感3篇(一颗永不言败的心)

    《老人与海》读后感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

    2024年5月23日
  • 关于《雷锋》的观后感200字左右

      电影《雷锋》讲述了雷锋从一个懵懂青年变成一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的成长历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为名利,不…

    2024年2月13日
  • 孙少平的结局,为何最终选择了惠英嫂

    路遥在代表作《平凡的世界》里,塑造了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敢爱敢恨的青年形象,这个青年就是孙少平。他是主人公,其形象深入人心,至今激励着许多青年以饱满的激情,追逐自己的梦想。 孙…

    2024年7月4日
  • 工匠精神读后感(精选5篇)

    《工匠精神》读后感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一介布衣;无论企业高管,还是普通职员,相信读完付守永先生的《工匠精神》均会有所得,有所感悟。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的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总…

    2024年6月17日
  • 轻泉流响小说精灵掌门人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今天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戾气;今天这个社会有了太多的烦躁; 我们总是奢望一步登天,我们总是幻想瞬间完美; 我们变得越来越冲动,我们变得越来越急躁! 而今天我们推荐的这本书,却充满了…

    2023年11月2日
  • 聊斋志异读后感(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

    清末,有一“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松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自己…

    2024年3月30日
  • 鲁西西传读后感(活在童话的世界)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周末。好风清凉,好书悦目,我就以郑渊洁童话——《鲁西西传》来度过这个节日吧。这个下午,在鲁西西、皮皮鲁兄妹俩的陪伴下,我徜徉在浪漫奇幻而冒险刺激的童话…

    2024年6月1日
  • 护士工作总结(精选范文3篇)

    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    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2024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