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读后感(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

清末,有一“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松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然而只要是别的“东西”,便一目了然。待他们将这些“东西”嘲笑一番,却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我们自己。

聊斋志异读后感(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

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继。不少的鬼狐有着悲惨的下场,或是魂飞魄散,或是含恨而终。对于它们来讲,成人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艰险。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妖术士,他们本着“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挡在了鬼狐们成人成仙的路上。可是鬼狐们屡败屡战,就算尸骨无存,也在所不惜。人们看来,鬼狐们是那样值得同情的角色,那些所谓降魔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样的多管闲事、冷血无情。尽管如此,人们却仍是对鬼狐们敬而远之,他们怕它们那种追求时的顽固,追求时的阴险,追求时的不惜一切。鬼狐们的追逐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放下的欲望,而仿佛有这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支配着它们。那种不知名的成人或是成仙的欲望,逐渐集结成了一种盲目而可怕的追求。在它们的心中,就有这么的一个信念: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字,是一种奢侈。于是,或是诱惑,或是惊吓;或是勾魂,或是索命;或是投之以情,或是杀之以暴。然后,鬼狐们得以换上了人的衣裳,尝着人间的疾苦,经历着人世的生老病死,而无怨无悔。

而活在尘世中的人,却为了得到鬼狐所抛弃的长生不老,千辛万苦。为了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顾的高超法力,不惜上刀山、下油锅。

聊斋志异读后感(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

有时候觉得,要是两者可以一开始便将角色对换,那也许就没有了不必要的悲剧。其实,即便将他们的角色对调,结果还会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会追逐对方的角色。

在没有鬼狐的现实社会中,人却有着同样的追逐。只要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平等,那么这种追逐便无休无止。过着幸福小日子的老百姓们,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加禄。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在心底却向往着平凡的日子。于是,在这两者之间,便是一种思想追求上的循环。穷人一旦变成了富人,便会怀念穷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变成了穷人,也自然会回想那富人的生活。当然,在这之前,有一段艰苦的追逐,甚至有痛苦的悲剧。

其实这种无谓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于像穷人和富人这样有着明显差距的两者之中。人,总是这样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就是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在一个人看来,也会觉得对方的比较好。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东西,甚至是性格。在寻觅之中,他们看不见原来的自己。他们将别人的优点看成是不可多得的优点,却将自己的亮点一味地抹杀。有朝一日,当他们真正地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也许就只会对着往昔的日记问到:陌生人,你到底是谁?聊斋志异读后感(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

蒲松龄

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狐精怪,追逐的低手,却是遗忘的高手。

倘若鬼狐安心做它们活得如浮萍一样的鬼狐,人安心做他们平凡甚至于庸俗的人,世上当然是能太平些许。但那停歇了的追求,那所谓的安宁,却会使尘世不但少了些引人的故事,更是没有了进步的光彩。现实之中,亦当如此。

再读《聊斋》,再得后感。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报恩复仇,不去叹息人世间的世道炎凉,不去讨论人怪之间的孰对孰错。偶得谬感,不知所言。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聊斋志异读后感(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29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30日 下午6:35
下一篇 2024年3月30日 下午7:19

相关推荐

  • 《刘胡兰》读后感作文(我心中的英雄)

      我读完了《刘胡兰的故事》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刘胡兰,一个只有十五岁的文静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当她昂首走向敌人的屠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

    2024年5月1日
  •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很深的思考和感动)

    《肖申克的救赎》拥有着被网友列为必看的高分励志电影、值得n刷的电影、人生必看影片等名气,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处境看这部电影受到的触动也不同。这部电影描述了主人公安迪在肖申克监狱被禁闭…

    2024年5月21日
  • 警示教育心得(“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近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冯新柱案“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会后我感触很深,进一步认识到了以案促改的重要性。今后我将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

    2024年8月8日
  • 蛙读后感(真正的作家,不会迎合一个时代)

    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础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小说《蛙》带着犀利的目光,直视计划生育的过往,在矛盾中反思生命的…

    2024年6月10日
  • 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左右精彩范文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它展示出一幅旧中国…

    2024年1月10日
  • 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校园片里的“爱”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教师节,学校为示庆贺,照例会举行全校教工聚餐。起初是由学校食堂自行烹饪,后来嫌麻烦干脆上饭店聚。记得1991年的教师节学校别开生面,组织教工观看电影《烛光里的微…

    2024年3月29日
  • 沙包小说匠心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曾几何时,匠心是被膜拜,被敬仰,被尊崇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光阴的流失,匠心成为了古板、守旧的代名词,成为了清贫、寂寞的代言者。 李宗盛在《致匠心》中说,“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

    2023年11月12日
  • 草房子读后感1000字(感动孩子的书)

    《草房子》是着名文学家曹文轩撰写的一本儿童读物,它语言优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故事描写的是一个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小学生活。小说通过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学性格…

    2024年5月28日
  • 耳根小说求魔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有的作品,茶余饭后会无数次的翻阅,每一次读后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作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有的经典,看过了就会放下,再也不想去翻动,但是书中的人物,会经常萦绕在心中,成为永不磨…

    2023年11月4日
  • 名著读后感500字《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是我用时最长,阅读最仔细、又最意犹未尽的一本书。不要说阅读时偶有跳跃,哪怕稍有懈怠,你都看不出所以然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人物之多、关系之复杂、名字之相…

    2024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