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
-
那年您曾二十三
那年你曾二十三,自由却无所事事的日子其实很恐慌,决定跟随大部队投简历找工作。你曾以为自己独一无二,曾以为做任何一行,只要乐意就能弄他个惊天动地。结果呢?连车都没挤上,远方只是个笑话。一封封杳无音讯的求职信,你终于明白“石沉大海”这成语多形象。偶尔的面试机会令你激动得夜不能眠,上阵西装领带一样不少,可回家后接二连三委婉的拒绝信,夜深人静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真是浪费地球能源的垃圾。你终于可以不上学,过睡到自然醒的日子,可是比任何时候都恐慌。怎么办?你摇摇头,没办法。
-
不是谁都能体面地倔强着生活
后来,两个人渐渐熟悉,我一直催她赶快找个男朋友,她都是一笑了之,说“不急”,我以为她可能还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再等等也无妨。直到有一次,朋友聚会,她喝着喝着就哭成了泪人,我送她回家,她抓住我的手不放,越哭越厉害,那是我第一次见她哭,没想到就是这种止不住的情况。手足无措的我安慰她说“别哭了,好好睡一觉,明天就会好起来的。”她依旧一直哭,一直哭,直到再也没有力气哭出来时,她才默默地说“亲爱的,我失恋了。”我心里一惊,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她说“他不要我了,他嫌弃我。可我也嫌弃我自己,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抱着她说“亲爱的,你在我心里一直那么美好,咱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女生,不干什么坏事,也没有什么特殊癖好,怎么可能被嫌弃呢?你怎么可以嫌弃你自己呢,我喜欢你还来不及呢。”
-
请对二十出头的自己手下留情
前几天晚上,和朋友阿勇坐在马路边一起吃烧烤。他说,我他妈不就是想早一点成功,有自己的一辆车,有十几万做点小生意,然后和其他狐朋狗友聚在一起时有面子吗。将来等生意做起来了,再找个女人结婚。
-
懒惰才不是什么真性情
我第一次认识到懒惰不可爱,大约是10岁左右的年龄。 隐约记得,那约莫是一个夏天。外婆家里发生了突发事件,爸爸妈妈不得不立刻回去处理。在匆忙之下,我就暂住到林阿姨家。
-
不要让未来的您,讨厌现在的自己
很多人问我,毕业这六年,感觉你过的很用力,到底累不累,苦不苦?其实哪有什么苦和累,无非是自己每次都很幸运的进入到一个比自己牛很多的圈子里,干什么都得说得过去点罢了。这么一来,好像我很辛苦很累,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么一段时光,挺过去了,就没什么了。经历过社会的人都知道,没有谁能躺在枕头上哼着小曲实现梦想。明天过的好不好,取决于今天的自己,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才配实现怎样的梦想。
-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废话
这个社会的确有部分人是看脸的,第一种是明星,第二种是**;第三种是时常需要对面公众的职业,对于大多种第三种职业的人来说,不需要他们绝颜惊世,五官端正即可。不知道那些每天叫着“这个社会只看脸不看才”的人能够成为哪种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人真的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社会只是靠脸。长相是软实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是事情成败的关键点。
-
刘丁宁:这是一篇童话
《这是一篇童话》 就像安徒生童话《野天鹅》里的小公主爱丽莎,为了十一个哥哥,可以不说一句话,甘之如饴地赤脚踏过荆棘,空手采摘荨麻,日夜不停地编织十一件大衣,宁愿被人当做巫师差点活活烧死……
-
优秀是一种习惯:说一说您身边在世界名校读书的人
看评论主要分成了两派 另一个世界党: 1、一个好朋友,很聪明而且从小到大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本科在清华现在在普林斯顿读博
-
没了后路才能闯出新路
当初,峰还是个穷苦的农村娃,靠走街串巷摆地摊讨生活。不但要忍耐酷暑严寒的恶劣天气,还要时常被城管追得到处跑。生活的艰苦让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一次,他偶然从广播中收听到电脑学校的招生广告,于是,只上过初中的18岁的他拿着摆地摊挣来的五千块钱,告别父母,去千里之外的异地求学。我和峰就是在电脑学校中相遇的。
-
别到处说您的苦,没人愿意听到负能量
我有一个挺要好的男同事,什么都好,就是特别能抱怨。无论大家去哪里玩,吃什么东西,在什么时间,也无论我们各自后来跳槽到哪个公司,都不休止的抱怨工作、同事和老板,仿佛他去了哪儿,哪儿都是一群**。起初我和另一个小伙伴还安慰他,后来我们只能默默的听着,该吃吃该喝喝,不做任何发言,因为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已经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后来,我们再聚会的时候,都要考虑下,要不要叫上他啊,不叫他都是同事,可叫上他真的不想听负能量了。职场有点不满很正常,但抱怨太多,其他同事和老板也都觉得这人是真的能力不行,沟通和工作能力太差,一来二去,也没说他什么好话,不久他就真的转行做别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