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
-
您越出色小城市面目就越可憎
我有一个朋友,不谙世事,不善交际,有一份稳定工作和中等收入。与许多独生子女一样,她在父母的支持下买房买车,一个人住着140平方米的房子,每日按部就班地开车上下班,不知不觉年过三十。也是在三十岁这一年,她放弃了这一切,选择北漂,租房、挤地铁……
-
您不会永远比别人差
那一年,她还在农村里插队,瘦弱的身子承受着繁重的农活。一天,她正在西瓜地里忙着,有人把她叫了过去,说工宣队来招生,去试试。
-
改变,从一件用毅力打败体力的事开始
我最近收到的读者留言里,出现很多这样的问题。 逃窜同学说,“很厌烦现在的这种生活,早想改变一下,只是一直行动不起来。”
-
同样十年,为什么有的成高管,有的依旧只是主管?
我曾经带过一个下属,出身名校,英语八级,聪明,能干,学习能力强,对很多新事物和新知识保有浓厚的兴趣。我招他入公司的时候,他毕业尚不足一年,已经连续跳过两家公司了。当时,我觉得他可能不会很稳定,但实在是太爱才了,所以就将他留了下来,放在了工程师的位置上。
-
当年,俺们的理想很伟大
在人才市场招聘,遇到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照片展架前徘徊犹豫,我偶尔会走上去主动询问。
-
笨功夫成就真功夫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
您在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
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往往是两件事。创业的痛苦很大在于此。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个故事。
-
正是孤独让您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更加害怕寂寞,不懂怎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而且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是想从别的眼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为了不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而刻意频繁地参加一些没什么实际价值的社交活动。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有点“过度社交”。
-
除了您,其他人都挺努力的
现在打开朋友圈,每天都有人在遗憾地说“今天又睡到十点,早起跑步的计划泡汤了”,“昨晚一直在刷微博,给自己安排的读书两小时的计划没有执行”,“今天周末,出门踏青去了,本想晚上回来写完明天要交的稿子,但现在浑身无力,明早再写吧”。
-
俺依旧相信努力的意义,奋斗的价值
感谢爸爸妈妈,你们给了我现在无忧的生活,也给了我努力奋斗,追求梦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