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 正是孤独让您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更加害怕寂寞,不懂怎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而且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是想从别的眼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为了不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而刻意频繁地参加一些没什么实际价值的社交活动。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有点“过度社交”。

    2020年12月5日
  • 盲目自信和厚脸皮,才是成功之母

        李小姐是我新认识的妞,土黑圆,长得跟芙蓉姐姐似的,自以为风情万种。哪个男人她都敢追,哪个大咖她都敢去搭讪,花痴加二逼,时常闹出笑话来。在朋友圈,她就是丑角儿,如同陈汉典在《康熙来了》的待遇,取笑和羞辱她,是大家固定的娱乐项目。

    2020年12月2日
  • 有些苦,不值得抱怨

        明天就要离开家回北京了。没有参加朋友最后的聚餐,躺在卧室的床上看关于北漂的文章,听父母亲戚在客厅里的对话。

    2020年12月2日
  • 除了您,其他人都挺努力的

        现在打开朋友圈,每天都有人在遗憾地说“今天又睡到十点,早起跑步的计划泡汤了”,“昨晚一直在刷微博,给自己安排的读书两小时的计划没有执行”,“今天周末,出门踏青去了,本想晚上回来写完明天要交的稿子,但现在浑身无力,明早再写吧”。

    2020年12月1日
  • 假如命运亏待了您

        姑姑和人合伙开了一间美容院,在她四十一岁这年。  这是她第N次创业了。自从三十岁那年她和姑父双双下岗以后,姑姑卖过服装、开过饭馆、推销过玫琳凯,甚至还远走贵州开过洗脚城,结果无一例外以亏本告终。人们都说,奸商奸商,无奸不商,像姑姑这么善良老实的人,做生意怎么赚得到钱?连她本人也不忘自嘲说:“我这个人,天生就不是块做生意的料。”

    2020年12月1日
  • 其实大家都比俺们看到的更努力

        因为曾经复读的原因,我的很多同学都上班一年多了。陆陆续续的联系,让我这个赋闲在家不愿意学习就等着开学的人,越来越为自己的懒惰汗颜。

    2020年12月1日
  • 俺努力了十年,才让俺的老婆不上班

        多年前,有一篇文章《我花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讲的是外地青年在魔都奋斗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用了十年的时间,在城市拼搏,吃苦受罪,终于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有了和当地人平等对话的权利,即“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故事的主人公感叹,我和你的出身地不同,所以我需要花费比你多十年的时间奋斗。现在,我在上海买了房,将来我们的孩子,会在一个起跑线上长大。

    2020年11月25日
  • 上帝说了,他不能把世界给那些懒汉

        一  她今年25岁。家在乡镇农村,高中住宿,三年里的每个冬天穿的都是同一件淡黄色棉衣。学习很刻苦,高考成绩不错,去了一所一本院校学习意大利语。毕业后成为同学圈子里最早结婚的人,在美国工作,定居,丈夫是剑桥博士,现已定居美国。偶尔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她发个“今天在英国某个小镇上吃到了Miss某某做的蓝莓小饼干真开心呀!”之类的状态。

    2020年11月22日
  • 小伙伴们,俺们一起奋斗吧

      从小到大,孩子一出生都是父母的宝,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20岁的我,父亲和母亲都已经47了,他们还有几年去赚钱,而我们呢,我们20岁,大学过后就23了,还有几年结婚了?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我想90%的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没有想过,就像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说,他们回答说,你怎么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呢,还远着呢。亲,还远吗,您想想,真的还远吗?不远了,假若你27岁结婚,你出来工作4年就要结婚了,结婚需要什么?车子,房子,家私等等的花费你想过吗?作为一个20岁出头的青年,我们真的还年轻,但我们也会变老的,我们可以学习的时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我们手握着的青春就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必须得去奋斗。也许我可以引用卢思浩的一句话吧,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请把自己摆在二十岁出头的位置上。你没有理由也没能力去拥有一个四十岁的人拥有的阅历和财富,你除了手头的青春你一无所有,但就是你手头这为数不多的东西,能决定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020年11月21日
  • 难熬的时候,放弃最可耻

        “难熬的时候就放弃吧,反正又不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听到这样所谓的劝告和安慰。人的一生当然有很多选择,但是选择放弃,也毕竟对不起我们自己,也是在间接承认了“年轻就是气盛”这句话。讲真,没有什么是熬不过去的。

    2020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