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

  • 二十多岁,到底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1  有读者发来大段留言,讲述他二十四岁的样子。  他说,他曾熟读马化腾、柳传志、俞敏洪、马云等企业家的创业史,幻想自己也可以从渺小的山谷攀爬到顶峰一览众山之小,从白手起家到身家万亿,从籍籍无名到人中之龙……为此,他有半年的时间都在准备创业。

    2020年9月27日
  • 励志故事:品德也能创造财富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10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2020年9月27日
  • 俞敏洪:北大踹了俺一脚

      大学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上自己
      俞敏洪不止一次提到北大,这个令他百感交集的伤心地。
      现在的北大依然冰清如初,在他的梦痕里无法剥落。树影婆娑的北大校道,爱情、学业、事业在激情地向前奔流,却似乎全与他无关。
      “我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进大学以前没有读过真正的书,大三的一场肺结核使我休学一年,结果练就了现在这副瘦削的土魔鬼身材。”俞敏洪一打开话匣便不胜唏嘘。
      在多数人眼里,俞敏洪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对他来说却完全真空。“北大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他说。因此,孤独、耐心、坚韧……所有磨练人的品性他都一一具备了。他说对爱情的饥渴使他“见到任何一个女孩都想扑上去”。显然是夸张之说,但依然贴切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境。
      俞敏洪回忆,他的第一次爱情邂逅是在1986年3月26日晚上9点,那时他的身份是北大一名英语教师。这第一份忠贞的爱情在历经波折后一直延续至今天。采访当中,他说他刚刚收到老婆的短信,并一五一十地念出来:“老公,我好想你啊。”说这句话的神情竟然比他之前那句“去年已经有80万学生”还要振奋。
      由于在外做培训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个处分。他觉得呆下去没有意思,只好选择了离开。那时是在1991年底,他即将迈向而立之年,走出北大成了人生的分水岭。
      “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充满了感激。”俞敏洪说,“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这些幸运和不幸,都在北大降临于他。他注定是大器晚成的人:高考三年,迟到的爱情,病魇的耽误,拖沓三年半出国未果,还有学校的不公处分。北大成了一切的酸甜苦辣的吞吐地。
      “我是惟一他们不会想到我会搞出这个学校的人。”俞敏洪坦然地说,“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真是这样,你可以去问他们。所以我用事实告诉那些在国外的大学同学,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现在他自诩他像“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在奋斗。”
      俞敏洪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在北京新东方校长周成刚调侃地说,“苦苦奋斗了20几年,想不到竟要受他制裁!”
      北大这个令他爱恨交加的地方成就了他和他的新东方。俞敏洪表示他仔细思考过自己的一辈子,没有像别的同学盯着名次和荣誉,他的眼光跳过了这个境界。
      难以承受之重
      后悔把新东方做得那么大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创业,俞敏洪表示首先想到的是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他说当初可以在北京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小范围内也能实现理想,无论转型还是放弃,也比较容易。
      “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笼子,无法往外钻,否则笼子一收紧,我就被吊死了。”他无不自嘲地表示。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他猛喝了一口茶,继续用尖锐的方式剖析自己,“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
      “做得特别累的时候,我很想关掉新东方,都没有做到,因为我发现要为4000员工负责,为股东负责,为自己负责。我有时候想,假如新东方没有了,人家会把新东方和我收到全国所有的MBA案例中,那时我还是会出名,但那是负面教材了。”他无奈地笑笑。
      又是自嘲。很难想象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还要把自己推到这样的境界。难道这也是一种成功的哲学么?
      谈话中俞敏洪几次用了“后悔”这个词,不知道是故作姿态还是肺腑之言。不过他的眼神告诉人,他是认真的,一如他在深圳的演讲中所言,他的财富不在银行账户上而是在他脑袋里。他很想表白,他真的可以不在乎那些东西,而在乎另一些别人无法理喻的东西。
      那些东西是什么?
      “我真心希望在新东方一点股份都没有,不管卖掉还是送别人都可以,这样我可以安心离开新东方。”他回答得异常平静,“我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写书,驾车游走世界,或者到贫困山区教书。”
      他若有所思地补充:“很想到西北买一片荒地,变成绿洲。因为我对土地有着无比的亲近。”
      难道俞敏洪想解甲归田,在事业的巅峰戛然而止落得美名?
      他不置可否。他只是说他在渐渐剥离新东方,而且已经部分实现了他的理想。他表示已经走访了40多个城市,讲学、旅游、看历史,写了10万字的日记。
      一个有着人文主义情怀的商人
      新东方要做长久,需要一些人文情怀的滋润
      俞敏洪在讲座中
      在成功的光环背后,俞敏洪似乎没有变化,从脸到手都瘦得非常一致,与想象中的财大气粗的新东方掌门人身份实在不相称。T恤、休闲裤和白得刺眼的运动鞋是他的招牌装束,他甚至穿着一双白色运动鞋就披挂上阵了。他说以前的更差,那是回力鞋。
      今年新东方完成了几个大项目:国际融资、国际化投资机构改造,还有全国大部分地方布点布局。但俞敏洪说,“新东方还没有成功”。成功的定义是什么?他认为,“有历史定论的东西才叫成功。商人无所谓成功与否,因为商海永远是惊涛骇浪险象环生,把自己定义在商海中就没有成功出头日。假如写一本书,受到历史定论,千百年都有人捧读,那是成功。像陈忠实的《白鹿原》、冯巩的小品,就是成功。新东方现在还没有这种永恒的东西。”在俞敏洪看来,成功必须与永恒有着默契的对应。
      “我是有点学者气的商人。因为我写的文章是别的商人写不出来的。”俞敏洪称。他表示,那些游历的日记、感受其实可以给员工们带来底气。新东方要做长久,需要一些人文情怀的滋润。
      但是,当越来越多人觉得他更像一个商人的时候,他辩驳道:“这个是要求嘛!你没有创业的敏锐视角没有创业的竞争意识没有战略发展思路,新东方是活不下去的!不过,商人和老师的角色可以齐头并进,不必割裂。”
      直到现在,新东方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称俞敏洪为老师,没有人喊他老板。下属的投其所好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澄清。“凡是不符合我价值观的的钱我都不赚”——这份矜持和清高学者气也使他在商海中失利过,他说他为此困惑了很久。
      原深圳新东方的老师阎震说:“现在终于理解老俞了。如果他仍然站在学术的潮尖上,新东方就没有希望了。”

    2020年9月27日
  •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小时候,村里来了一位先生。他跟我妈说:“你的女儿,脚野,必将与你千里之外。”我记得,先生刚说完,我妈就哭了,那是以后要隔得远远的,见不着女儿啊。

    2020年9月27日
  • 生命中谁没有过幽暗的时光?

        1  在一个小群里,有人发上来一段视频:几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在捉弄一个残疾人。那个人没有双腿,面前放了一只搪瓷盆乞讨,几个小孩把他的搪瓷盆抢走,他爬着追了半天没有追上,坐在地上哭了。

    2020年9月27日
  • 徐小平:为了梦想,从留学生到服务员也无妨

     徐老师:你好!   我是一名三类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现在大四,但是我疯狂的爱上了酒店。一直以为和它不会有什么瓜葛,直到假期打工,我找到了一个在五星饭店打工的机会,虽然劳动强度特别大,平均每天掉半斤肉,但是还是很兴奋,而且我做到了最好。从那一刻起,我就对酒店这一行业朝思暮想。家里想让我出国留学,毕竟学的是外语专业嘛,但是我对自己的回答是,NO,我不想去,因为没有目的性,我不知道我去了日本干什么,除非学酒店管理,但是酒店这行要的是经验,不是学历,就算学成烈士圣斗士也没有用。

    2020年9月26日
  • 俺们都患了一种病:间歇性努力症

        你是不是一段时间努力地快被自己感动,一段时间又堕落地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患上了这种病——间歇性努力症。

    2020年9月26日
  • 放弃比努力容易

    人总是在付出心血的过程中,得到最宝贵的成长经验。        交往一年多,她和他吵架的次数愈来愈多,战况也愈来愈激烈。最近,甚至好几次提出分手。之前,他们曾有约定,不论双方发生多么大的争执,绝对不要把“分手”两个字挂在嘴边。而今,一再地提出“分手”,显然是将理智逼到情绪的边缘,早晚要有个决定。

    他的个性属于典型的土象星座,面对激烈情绪的唯一反应是选择沉默。虽然,她十分了解,这就是他处理两个人纷争时惯有的方式,却不愿意再让存在已久的相处问题,一拖再拖。于是,他愈是不讲话,她愈是光火。

    “既然你不想沟通,也不愿意努力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如分手!”她又一次地提出分手,等于是下了最后通牒。

    也许,是被逼急了吧!他终于说话了–“我不想分手!”

    听到这一句话,她的感受很强烈,也很极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他终究还是个重感情的人,珍惜彼此一年来的缘份及付出。忧的是:他若不肯积极调整自己的态度,以改善两个人相处的方式,即使勉强继续在一起,又有什么意义呢?

    经过彻夜的长考,许多天的冷静,和一次独自的旅行。她决定让自己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暂时停止和他约会及联络。

    “分开一些日子,让彼此都冷静一下吧!”说这句话时,她的口气极为平静,内心却痛如刀割。

    对她而言,放弃这段感情,无异于放弃自己。回想过去这些年来的感情经验,哪一段不是这样,轰轰烈烈开场,到最后却草草结束。深夜自省,固然对方有错,自己又何尝没有问题?

    碰到瓶颈时,人们习惯以放弃代替努力

    放弃,比努力容易。在告别感情的那一刻,率性而为地选择放弃,让一切划下休止符,所有的枝枝节节、是是非非,也随之告一段落。从此,不再需要为这些琐事烦心,的确可以落个清静。甚至,也会因此而得到久未联络的好友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关怀与问候,一起把那个不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骂个狗血淋头,将世间冷暖一次体会个够。

    但是,一段一段的感情,就像前后分别驶进不同月台的列车,全部开走以后,留下她一个人独自站在月台,猛然才发现:自己还停留在原地,没有真正地抵达目的地。

    在一次聚会中,碰到一位和她一样处境堪怜的男性朋友。对方倒不是在感情上碰到难题,而是工作上有波折。一年内,换了三份工作。

    尽管朋友都一再地安慰他:“不简单啊!景气很不好,很多失业的人都找不到工作,你却很顺利地一个工作又换过一个工作。”

    满腹心事不为人知的他,也只能苦笑说:“托您的金口!但愿这份工作,可以做得比较久一点。”

    听他这么一说,立刻触动她的心弦。每当告别一个爱过的人,又开始另一段感情之后,她也会鼓励自己:“但愿这份感情,可以维持得比较久一点。”但是,感情的进展,却无法尽如人意。有的无疾而终,有的病入膏肓。不论结束的原因是什么,决心割舍的时候,伤害既已造成,痛苦难以避免。

    止痛疗伤的过程,她才发现自己碰到瓶颈时,习惯以放弃代替努力。毕竟,放弃,真的比努力容易。

    选择放弃的人,永远有藉口将过错推给别人

    决定中辍成绩愈念愈差的课业,斩断愈理愈乱的感情,辞掉愈做愈累的工作,退出获胜机会渺茫的竞赛……挥手告别的时候,潇洒的姿态难掩怯懦的心虚。一时的悲情,也许可以得到短暂的扶持,却不能获得长期的掌声。

    从短期的眼光来看,放弃,的确比努力容易。但是,从长期的观点评估,若未尽一切努力,就轻言放弃,对自己无法交代,也让对手看轻自己。

    努力的过程,一定会有挫折、有委屈、有妥协、有难以估计的付出、有一言难尽的辛酸……到最后也不见得可以因为你尽了一切的努力,就称心如意地获得胜利。但是,因为曾经不惜一切地努力过,所以不会有遗憾。当胜负分出,赢有赢的光彩,输有输的气度。

    选择中途放弃的人,永远有藉口将过错推给别人,永远找得到被同情、被原谅的理由。愿意留下来继续努力的人,什么理由藉口都不需要有,却足以在付出心血的过程中,得到最宝贵的成长经验。

    2020年9月26日
  • 好意思吗?明明看见您没有努力过,您怎么竟然敢说自己尽力了?

        1  记得那天给在读研的朋友打电话,问她在忙什么,她说:“在操场跑步啊。”

    2020年9月26日
  • 俞敏洪:生活在潇洒与豁达的心境中

          潇洒和豁达意味着对自己的精神有着充分的自信。同时,潇洒和豁达也意味着能够抛弃个人恩怨。    潇洒与豁达的境界意味着您能超越别人,但是又能原谅别人。潇洒与豁达的境界意味…

    202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