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不要拿别人的标准定义自己的人

  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我今年毕业整整25年,我是1989年毕业的,那是一个充满着历史感的年份,我们幸运或者不幸地赶上了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份。

  

  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俺今年毕业整整25年,俺是1989年毕业的,那是一个充满着历史感的年份,俺们幸运或者不幸地赶上了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份。

  那一年开始俺很幸福。当进入到1989年时,俺之前几个月的实习已经结出硕果。俺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侨部实习,1989年的第一个月,老师就告诉俺,您没问题了,俺们要您,留下吧。那时候看着其他还在找工作的同学,俺觉得俺的工作定了,感觉很幸福。

  回家过了一个很圆满的年。回来后,3月突然接到国际台的通知,广电部出台政策,今年国际台不招中文编辑,俺吹了。于是,一下子觉得很好的前途马上就吹了。没隔两天,俺就买了去广州的硬座火车票,要去广州的珠江广播电台应聘,自己一个人。但是,头一天下午,系里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话,问您们还有没有没来俺们这儿实习过的同学,俺们想见一见。系里知道俺已经在国际台吹了,就推荐了俺。所以失败挫折孕育了俺新的机会。

  俺没有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习的原因是俺评估了一下,俺去国际台留下的可能性更高,而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可能性低,所以俺选择了国际台,但是没有想到国际台这失败了,俺得到了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的召唤。

  生活中不要相信永远都在拼爹

  俺一直在讲个笑话,俺说俺失去了“拼爹”的可能。别人拼爹,他首先得有爹,俺父亲在俺8岁的时候,1976年去世了,俺母亲把俺养大。俺哥哥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当时叫民族学院,俺们哥俩都买了原始股,现在这两所学院都叫大学。

  俺的大学第一志愿是北京广播学院,第二志愿是武汉大学,第三志愿是北京大学。那天在北京大学说完俺填报的志愿后,他们都有一种受辱的感觉。考上北京广播学院以后,一个同事问俺妈,孩子考哪了?“北京广播学院”,那个同事略微尴尬地说念电大也得去北京吗?生活中不要相信永远都在拼爹,要去相信更多的正向的东西,起码俺是一个例子,一路走来,一分钱礼也没送,俺不也走到这儿吗?

  您凭什么在2多岁的时候就界定,一个工作的好坏?

  谈到就业,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必须要和人生挂靠在一起。刚才有人说,就业不难,就好业难,俺想反问,什么叫好?您凭什么在2多岁的时候就界定,而且是拿别人现在的标准去定一个好。俺分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由于那年特别的情况,8月15号俺报道的时候,上上下下告诉俺,您被开除了。一年后,才给俺工作证,俺们去房山锻炼了一年。一年后回到中央台领了工作证,俺一心一意想去的岗位是《新闻与报纸摘要》,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品牌,每天早上6点半播出。

  俺是学新闻的,俺熟悉这个位置,俺一心一意要去做这个节目。但是,到了人事部,人家很尴尬地看着俺,俺猜了15个岗位都没猜到给俺调的新岗位,给俺放在一个老年人众多的相对比较边缘化的《中国广播报》,让俺去排节目表去了。

  沮丧至极!俺觉得俺的新闻理想从此烟消云散了!这不是俺想要的就业岗位,俺想离开,但是,在那个时候想离开是很难的,那是199年。但是俺此生庆幸并感谢俺自己的一点就是第一天上班,俺来到报社,坐在那一上午是在痛苦和绝望之中,这天中午俺做了这一辈子最伟大的一件事之一,跑到对面书店买了一本报纸编辑的书,俺一下子把它看完了。再不喜欢它,也要认真面对眼前将要到来的工作,这就像谈恋爱,您必须认真。这可能是个苦恋,但俺也依然要认真面对它。

  无论什么样的工作认真面对

  正是因为把俺分到这份报纸,不是俺原来喜欢的部门,俺有大量的时间,百无聊赖,最奢侈的是时间,俺不知道该如何消费它。

  第二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招聘主持人,俺闲着也是闲着,就去了,招上了。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百无聊赖,反正是自己工作的报纸,因为这报纸都是中老年编辑,俺迅速成为主力。刚到那半年,俺就被领导看中,可算来了一个小伙子,俺成了最主要版面的编辑。请问您去大报可能吗?绝不可能。但正是因为俺受到极大的重用,俺就开始有大量的时间不断写文章登在这张报纸上,虽然没有稿费,但是有成就感。陆续就有周边的人看到。俺们报纸的纸张特别好,包鱼包肉不渗水。陆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就开始有了一定的小口碑,俺两年以后就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晚会的撰稿。

  又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电话,崔永元问俺最近有空吗?俺要弄一个电视节目,您给俺当策划去吧。行啊,反正也是闲着。过几天,《东方之子》的制片人时间来了。二话没说,拿了俺在报纸上刚采访完的香港歌星的文章看,不是八卦的,很有味道,都是俺提问的。反正是自己的报纸,一整版一整版地登。俺把几篇俺的采访文章给时间看,他看了两篇说,您就是俺要的人,俺就去《东方时空》当策划了。

  由于俺没想干时间太长,所以当策划的时候就敢于表达俺的意见,后来俺被迫推上了主持人的岗位。时间有一天对俺说您去采访吧,俺坚决拒绝。俺说这不行,俺单位的人一旦看见俺在这儿打工……时间一句话就把俺说服了,您见过有早上看电视的中国人吗?俺一想这事安全,靠谱,那俺就干吧。结果因为俺没想长干,因此俺保持了初期没有任何杂念的想法,一切发自内心。三个月过后,接到一个电话,告诉俺,小白,您是《东方时空》评出的最佳主持人。主持人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俺的脑海,这就是俺的第一份工作和第一个岗位,一切都来自于无意。

  现在回忆起来,如果第一份工作就像俺想象的去了俺要去的那个部门,每天凌晨3点半上班,下班之后只剩下睡觉,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电台应聘主持人,不能不断写文章被人看上到《东方时空》。俺现在可能熬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副主编,但是一身病,时差倒不过来。俺得感谢俺无意的第一份工作。

  俺要对很多弟弟妹妹们说,什么才是最好的?这里很重要的是态度的转变。第一个,中国人要确立一种新的准则,您一生的职业有可能要多次改变,这样的人生才是丰富的。

  从开始就陪着您慢慢变好

  很多人问俺媳妇,您眼光怎么那么好,您怎么选中白岩松这个原始股?因为她跟俺谈恋爱的时候俺还在广播报天天快乐地跟同仁喝酒、打牌。现在大家理解的是您应该去找有钱的人等等。有一首歌说“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您慢慢变老”,俺觉得人生最最浪漫的事就是俺一开始就陪着您慢慢变好!因此,俺觉得一定要形成一种概念,人一生可能要做好多工作,第一份只是您上马的那一步,您要去积累很多经验。当然,如若它能够成为您一生的工作也很难得,但是俺觉得比例不会太高。而且俺们去观察的话,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经历了很多工作改变,俺觉得这份统计需要去做。

  比如俺们是否可以统计一个数据,从1949年到现在俺们走过了6多年,统计出中国人平均一生岗位的数字变迁?这是一个挺大的学术课题,但是非常有趣,俺觉得它会对人们改变观念非常重要。如果您了解到中国人平均一生的岗位变成了4.7个的时候,您就知道第一个不一定能衡量出身了。

  对未来及变化永远充满好奇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当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的时候是丑。俺很庆幸俺1985年填志愿的时候没有填经济管理和法律,当时俺们班只有两个人填了新闻,结果,俺们两个人一个上的是人大新闻系,一个是广播学院新闻系。去年教育部新闻系排名中,这两个新闻系并列第一。很庆幸您没有选择最热门的东西。包括就业,中小企业,它的成长会是什么?您现在毕业就想去苹果,您也就错过当乔布斯了。您可能拥有了苹果,但是您再也不可能拥有当乔布斯的机会。因此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这是俺到46岁的时候切身的感受。

  俺很庆幸自己有一种幸福,俺对未来以及变化永远是充满好奇而不是恐惧,所以俺喜欢开疆拓土。俺们那很多栏目第一个节目都是俺做的,因为俺好奇。

  人类历史往往是被好奇改变的

  但是俺发现身边绝大多数人对变动充满了恐惧,哪怕这个变动是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但是由于变动打破了稳定的感觉,他就产生了恐惧,甚至躲避,甚至成为阻挡列车前行的人。在人生当中您是不是也如此?

  学会对未来充满好奇。人的一生很长,您就是一个体验者。为什么不多看一些风景呢?

  俺跟俺的孩子经常有这样的交流,吃饭的时候点了一个新菜,俺每次去饭店,比如说一家同样的饭店,这次点了五个菜觉得蛮好吃,下次保留三个好吃的,再点两个新的。但是俺儿子不断地说不吃,俺吃俺爱吃的,俺就要告诉他,尝试。俺儿子是将信将疑地尝试了一下,百分之六七十说是挺好吃的,他好吃的概念在逐渐拓宽。但是人们有一种惰性是认可自己习惯的好吃,他如果只停留在好吃的菜,永远不尝试没有吃过的菜,您知道天下有那么多美味吗?不会的。

  人生的感受也同样如此,面对将要到来的东西充满一种兴奋的好奇。所以,俺从来不恐惧,俺总觉得6岁一定还有6岁最美丽的风景,俺欣赏眼前每一处风景,但是俺不沉迷过去。活到将来,到来的时候自然面对。但是俺对未来充满好奇,您就敢于变革,就会成为获益者。

  应该不断教孩子很多不喜欢的东西

  俺在带学生的时候不断强调,好的老师就是要教孩子很多不喜欢东西。喜欢的已经不用俺教您了,说明它是您的知识体系,它会长久陪伴您。但是好的老师要擅长把现在年轻人不知道的和不喜欢的东西变成他喜欢的,哪怕他不喜欢没关系,变成他的知识体系。教育是要不断给人添加未知、不喜欢、变革的东西,而不是顺着他,您要什么俺就给您。

  工作&人生,在过程中书写结局

  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一上来就定死了,上来就先把自己的故事结局写了,您觉得有意思吗?工作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因为现实利益,大家都愿意有更好的工作,俺也祝愿您有更好的工作。但是带着有更好工作的心,给自己一个不好的工作来了俺也接受,并且充满好奇地改变它,俺的历程就是这样。

  有的时候会遇到,一段时间觉得不行了,您敢不敢放弃。俺曾经在21年的时候,整整一年把自己扔掉了,俺去研发新节目,俺对已经熟悉了的东西不好奇,没兴奋感了。虽然没成,但那一年重重地改变了俺。俺也不能保证三五年以后俺还在中央电视台。但俺依然对5岁的职业生涯充满好奇,也许在互联网,也许在手机上,其实无所谓,在7英寸的屏幕主持和5英寸的主持一样,俺充满好奇,您们呢?

  所以,如果您足够强,您就会通过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台阶逐步地向前走,也希望各位充满好奇地面对俺们无法掌控的东西。

  人生一路保持对事物的新奇和兴奋

  今年过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心情非常沮丧,有一天忽然豁然开朗,俺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很多年前有一部话剧叫《等待戈多》,在俺之前那么多年里,俺对未来都是有耐心等待,充满好奇,甚至有一点兴奋,可是最近突然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和兴奋。凭什么46岁的时候就不能等了?那一天俺告诉自己,56岁的时候俺依然有等待的兴奋和好奇。所以,这是今年俺的一个重要的小收获。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白岩松:不要拿别人的标准定义自己的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88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2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20年12月12日 下午11:49

相关推荐

  • 人生励志篇章

          《梦想很远,生活很近》    有时候,俺会想俺们一直在寻找,一直在苦心经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俺听到的有关这么年龄种种的梦想,无非是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在多少…

    2020年10月22日
  • 高中励志文章

          《自己的价值自己决定》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25日
  • 行动决定命运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记取这个最大的教训,结果将自己沦为平庸之辈,看看那些普通人,你就会发现,他们都在被动地活着,他们说的远比做的多,甚至只说不做。但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找借口的行家,他们会找各种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们证明这件事不应该做、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了为止。

    2020年10月23日
  • 只有人生的超越,没有命运的安排

        1  大超又在感慨万千,“要是再年轻一些,我肯定要出去闯一番事业。”

    2020年3月23日
  • 三十几岁的时候,您的梦想还在不在?

        1  好几年前,我还在给杂志写爱情故事的时候,当时有这样一句话非常流行:为你进化成更好的人。

    2020年9月27日
  • 为什么说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出人头地?

        过年的时候回外婆家,是在大舅过的,一家子来了50多口人,后来四舅和表弟也过来了,席间大舅特别说了一句,你四舅家的表弟今年考上了研究生,学校还是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是目前咱家学历最高的了,也是家里的希望啊。

    2020年9月27日
  • 愿意付出懂得收获励志文章

    愿意付出懂得收获励志文章   朋友圈偶尔会看到这么一句话,我的付出,会有收获吗?或者,然而我的付出,并没有收获。很多人怀疑,付出跟收获是不是一个对等的关系,辛苦奋战了半年的四六级,…

    2022年7月10日
  • 那个时候,不知道他们有多煎熬

        有一天,朴树的妈妈非常为难地问他,你要不要去饭店端个盘子?朴树才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在家里白吃白喝很久了。

    2020年11月26日
  •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铺垫

        (01)  做人,最要紧的是通透。  通,没有障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

    2020年9月26日
  • 要保持一种空杯心态的励志文章

    关于要保持一种空杯心态的励志文章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

    202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