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

    北大出了许多企业家,这让我非常自豪。我经常回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我一直以为清华才可能产生企业家,因为它搞科技。北大是学术的殿堂,是精神自由的三角地,是自焚的地方,是结束肉体的地方,是让灵魂再生的地方。企业、上市等等好像与北大无关。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人生后,我明白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

  

  

  北大出了许多企业家,这让俺非常自豪。俺经常回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俺一直以为清华才可能产生企业家,因为它搞科技。北大是学术的殿堂,是精神自由的三角地,是自焚的地方,是结束肉体的地方,是让灵魂再生的地方。企业、上市等等好像与北大无关。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人生后,俺明白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

  以北大的32楼为例,当年俺和俞敏洪作为北大青年教师住在该楼的第二层。后来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成了伟大的企业家。

  第三层楼,当年住着一个来自山西的叫李彦宏的青年,天天在水房里光着上身用冷水冲澡,唱着“夜里寻他千百度,您在哪呢”,天天念“百度”两个字,于是后来诞生了百度公司。而从知识储备来讲,李彦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企业,他是学图书馆系古典文学编目专业的。

  第四层楼住着北大中文系的愤怒诗人黄怒波。这些年来,黄怒波令人刮目相看,成为中坤集团创始人,在冰岛购置土地。

  更匪夷所思的是,北大中文系的女生楼里一个长相非常平和的人龚海燕,她充满着激情,创办了世纪情缘。

  英文系、图书馆系、中文系都是与金融、融资、管理完全无关的专业,但是学这些专业的人怎么会创建出成功的企业?俺想,这是因为北大给予了俺们一样东西,就是怎样塑造生命的东西,使得俺们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一切。

  俺有一个座右铭叫“读书只读一流的书”—真正值得俺智力投入、值得俺尊重、花费俺精力的大概就是这两大类。俺觉得读书一定要读一流的书,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正是读经典,读那些能够改变俺们生命轨迹的书籍,成为北大人离开校门后不管走到哪个领域,能比别人走得稍微远一点的保证。因为那些书不是字,是生命,而这些生命对读者的生命来说,是一种引领。

  现在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也算人生有幸,但是要接受的信息太多了。那么什么样的书该读呢?俺读书的选择是这样的:畅销书坚决不读,不是俺看不起畅销书,而是俺知道生命有限,只能读人类历史上大浪淘沙的作品。

  俺所读的作品的创作年代越来越早,因为俺觉得越是早期的人,他们写下的文字越是生命的写照。

  读一流的书就要衡量这个作家进入书前的状态是什么。他是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写,还是倾其鲜血、生命和经历而写。如果您读的不是真文字,遇到的不是真语言,那么最后见到的也一定是虚幻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读书真正对读者产生作用的时候,就是读者和真正的生命融汇在一起的时候。千百年来,没有被淘汰的着作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现在市场的选择,更不是广告词的选择,这是非常关键的。

  为什么读经典能改变俺们的生命呢?文学的功能是什么?在俺看来,文学的功能就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一定能够对俺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在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有奇异的启示,有充电的感觉。所以那些人类最高的价值,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就会融入俺们的血液。一旦人的身体里有这三样东西,在现实社会中就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流行的、暂时的甚至非常糟糕的价值观扭转。

  读那些经典的、人类熟悉的甚至很多人因为追求时髦而不屑一读的文字吧。这些文字使俺们对生命、审美、真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直接的感觉。俺认为俺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和拥抱了世上一流的书。

  俺还有一个看法—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能偏食,要有一个balanceddiet,精神的脾胃才能健康。

  首先,是不是要读读宗教、神学?俺觉得一定要。读神学着作俺们才能理解超越人性的东西,才能获得一种上帝般的眼界,才能达到一种超尘脱俗的境界。俺时不时会翻出《大藏经》来没有目的地读,还有《圣经》《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神学理论着作。

  读完神学,俺觉得俺理解了宇宙的神秘(如果这神秘往往被称为上帝的话);反观宇宙,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人的渺小,这使俺不得不变得谦卑。不要把宗教、神学等同为迷信。

  第二,一定要读哲学。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俺们不得不问俺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俺们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读历史。历史对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生活场景进行了最接近真实的描述。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领略人类经历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败、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读历史。

  第四,心理学要读。像弗洛伊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拆解的是人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

  人是情感的动物。那些穿透情感层面,展示情感宇宙奇景的一定是好诗。所以为了情感成长的丰富,一定要读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接近上帝的,一种是诗,一种是音乐。

  文学不可不读。作家通过语言向人的想象力挑战,这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比如村上春树,他的题材和写法奇诡诱人,有人把他视为通俗作家中的摇滚乐手,但俺认为他一点都不缺乏深刻性—实际上他是在试图捕捉现代文明里飘浮的现代人的存在本质和表征。俺喜欢的作家有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雷蒙·卡佛、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接下来就算得上村上春树了。

  俺有村上的日文原版,英译本,台湾赖明珠译本和国内的林少华译本。俺是村上春树迷。为读懂村上,俺发誓开始学习日文这东西。

  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俺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人的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要学会做出一盘有利于精神和心灵健康的“沙拉”。俺称这种读书为饮食平衡法读书。这样人的生存才能不偏颇,精神的林木才不会因营养匮乏而枯萎或畸形。当然这是“读书人”的读书,专家学者另当别论。从终极目的上说,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的世界的过程。

  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

  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灵魂的承受能力会有多么坚强!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73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1日 下午8:58
下一篇 2020年12月11日 下午10:27

相关推荐

  • 奋斗人生

    ——献给所有曾经失败过的人 世上没有”运气”?应该说,由于客观的种种因素,”运气”不可谓没有。芸芸众生之中,有的人“运气”或好,或金…

    2020年11月30日
  • 世上哪有那么多捷径让您走?

        周六大清早,和几个朋友在网上打联机游戏时,被老妈催着去窗帘店取一个配件。窗帘店按正常路径离我家相隔不过三条马路,大概四公里左右。

    2020年12月14日
  • 人最好的状态: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1  每次路过幼儿园,都会听到好友的抱怨:“真羡慕那些小孩子,每天无忧无虑,不像我们,满脑子都是烦恼。”

    2020年3月29日
  • 俞敏洪励志经典:为生命背后那神圣的使命感而活着

      当我们在饭桌上品尝美味的三文鱼时,也许很少会想到关于它们的令人感动的生命故事。

    2020年9月27日
  • 高三经典励志文章

          《您从高三走来》    每年六月七八号,高三学子都要在高考的独木桥上作无声无实战对抗的角逐与较量。也许就在八号那一晚,太多筋疲力竭的孩子就开始回望,自己一路走过的高三,…

    2020年10月16日
  • 俞敏洪:盲从让俺差点儿进入绝境

          8月,俺和一些朋友去呼伦贝尔草原,俺们三辆越野吉普组成一个小队,兴高采烈地开到了草原深处。草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高低起伏地延伸向地平线,广阔得让人心醉。俺开着第二辆…

    2020年9月26日
  • 励志文章:机会其实都是自己给的

          机会这东西,是个跳来跳去的小子,依缘分而来,在人们面前晃一晃。谁留得住他,他就帮谁。有些人特别善于抓住机会,别人眼中的一场玩乐,都可能变成他生活和事业的大转折。他们的人…

    2020年9月28日
  • 俺尝到成功的滋味

      每个人都有成功和失败,但成功往往比失败更少些。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有了失败就一定会成功。俺现在越来越觉得:坚强+毅力奇迹(成功)。   前几天,俺从一份报纸中看到:一位科学家正拿…

    2020年10月27日
  • 您的认真付出,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您

      分享一下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  一个多月前,我的一个女朋友主动邀请我去她妈妈家吃荔枝,因为我要去云南玩,就拒绝了她。上周五,她再次邀请我去她家吃龙眼。不巧的是,我已经有约在身,只好再次拒绝她。

    2020年12月5日
  • 所谓捷径,不过是踏实走好每一步

        1  我有个朋友,上班不到两年,就通过父母的关系成功晋升为部门经理。在旁人看来,能拥有这样的捷径,真的是再幸运不过了。可是随后的几年,朋友却在工作中表现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2020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