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带给加西亚

  
  
  《把信带给加西亚》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Hubbard,最早发表于1899年。这篇百年前的文章,几乎被世界上所有的语言翻译出来,印制了亿万份。纽约中央火车站曾将该文印刷了15万份分发出去。日俄战争期间,每一名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文章,日军从俄军俘虏那里发现了它,如获至宝,在日本天皇的命令下,日本的每一名军人、公务员、老百姓都拥有这篇文章。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任何管理学或者成功学不可或缺的经典,被一代代人所广为传诵。
  
  实际上,这种把信带给加西亚的精神在俺国一直深远流传,上溯到《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到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一脉相承的是俺们这个古老民族引以为豪的优良传统和责任意识。传统的“五四”精神,更体现出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积极地前行,审视自俺、完善自俺、勇于奉献的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责任感更多地体现在敬业之中。敬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涵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着一份热爱、珍惜和敬重,不惜为之付出和奉献,从而获得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可以说如果社会各个行业的人们都具有敬业精神,俺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文明进步,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有的人,让他把信带给加西亚,他会说出一万个不可能,并且举出种种理由支持他的观点,却从来也不会费心去考虑如何完成他应该完成的目标。敬业精神,不单单是完成日常的工作,朝酒晚五点卯报到,而是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联系在一起的,是和诚实守信、质量效率、企业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浑浑噩噩、混天度日是一种态度,扎实勤勉、日清日高又是一种态度。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普通的工作作好就是不普通,把平凡的事情作好就是不平凡。这样的道理似乎人人都会说,但却极少有人能做到。
  
  也许,大家已经急切想知道《把信带给加西亚》的内容,下面就是这篇传世之作。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物中,有一个人最让俺忘不了。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俺想说明的。俺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他这种人,俺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务――“把信带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一般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
  
  不信的话,俺们来做个试验:您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6名职员。把其中一名叫来,对他说:“请帮俺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吗?俺敢说他绝不会,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谁呀?他过世了吗?哪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是俺的工作吗?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急不急?您为什么要查他?俺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您打赌,在您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您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会再回来对您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励志电影  www.lizhijuzi.cn)真的,如果您是聪明人,您就不会对您的“助理”解释,某某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您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把这个社会带到危险境界。
  
  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您又怎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您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之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在一家大公司里,总经理对俺说:“您看那职员。”“俺看到了,他怎样?”“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俺派他进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这种人您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近来俺们听到,许多人为“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俺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俺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文明,就是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
  
  世界上亟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把信带给加西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68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6日 上午4:30
下一篇 2020年10月6日 上午6:07

相关推荐

  • 就是因为这个社会太公平,您才会被淘汰

        在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屌丝冢”,那里有一个神秘的守墓人。每当有人怨气太重,他的魂魄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妖物驱使到“屌丝冢”,直面守墓人。

    2020年12月13日
  • 城市的每一个夜晚,都有人在哭

      作为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它的行政部员工一直流动很大。  昨天,又来了一位新的前台。

    2020年11月28日
  • 励志一生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大家关注!

      亲爱的励志一生网友们,你有在使用微信吗?  日前励志一生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如果你有使用微信,那就快快关注吧!如果还没有使用的话,你就太OUT啦!微信是最潮的手机软件,快来把励志一生收藏进你的微信里吧。关注励志一生官方微信公众号,每天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励志文章。以下是励志一生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相关信息:

    2020年12月4日
  • 天道酬“早”

          俺有一个朋友,今年36岁,他的女朋友24岁,两个人没有结婚,分手又分不开,结婚又结不了,非常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俺的朋友至今事业无成,没房没车,没有给女孩子幸福生活的物…

    2020年10月4日
  • 穷不是拒绝成功的借口

      穷不是拒绝成功的借口,它是追赶幸福的理由。  《当幸福来敲门》也是励志电影,经典的励志电影。励志电影总是看不厌的:与之前看过的《肖申克的救赎》相比,相同的是主人公都陷入囹圄之中,都经过长时间艰苦的努力最后追求到了自己的梦想。不同的是,《肖申克的救赎》是安迪一个人陷入本不属于他的牢狱之灾再自救的过程,《当幸福来敲门》是克里斯带着儿子从破产中一跃成为股票经纪人。

    2020年9月28日
  • 成功励志:坚持是成功的秘诀

           相传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曾教学生们甩手,并要求大家每天做三百下,一个月后,他问哪些同学坚持了,90%的同学举起了手,二个月后,坚持下来的只剩80%,一年后,苏格拉底再问大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柏拉图。考察事业有成者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做事刻苦勤奋、坚持不懈的特点。

    2020年9月25日
  • 潘石屹:放大人生格局,成功自会降临

          文/潘石屹    当俺们抬起头来,把俺们的注意放在精神成长、知识的增长和为他人的服务上,俺们就得到快乐;当俺们低下头只关注物质的东西,关心得失,关心名利,关心如何能比别…

    2020年11月10日
  • 五月你好励志简短文案

    五月你好励志简短文案(精选100条)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在网上发布文案,文案用于跟亲朋好友分享个人生活情况。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文案吗?以下是小励为大家收集…

    2022年7月15日
  • 励志文章:心无所惧万事成

          您是否曾经想过,如果可以随心所欲任意而为,那么人生将会是怎样一副光景?不可思议的是,俺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这样生活,但是由于恐惧心理的存在,却又无法如愿。俺们所惧怕的…

    2020年10月24日
  • 您想要的,努力才能给您

        上周一,我们单位传来了一件喜事。  法制科一位九零后的小同事接到了省检察院的面试通知,其实不止这个:3月底他的研究生考试通过;4月份公务员笔试成绩通过,5月又以面试第一的好成绩通过,机关里一片哗然,我却并不惊讶。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