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早”

  
  
  俺有一个朋友,今年36岁,他的女朋友24岁,两个人没有结婚,分手又分不开,结婚又结不了,非常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俺的朋友至今事业无成,没房没车,没有给女孩子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无法给女孩子幸福生活的安全感。他从2岁到现在做了很多种生意,很多个项目,但是没有一个做的长久,做得深入,也没有赚到钱。他自己做过老板,让他去给别人打工他肯定接受不了,可他自己做老板又实在没有理想的项目让他稳赚不赔。直到现在依然是高不成低不就,他还在摸索,实在是可悲可叹。
  
  俺在新东方有一位同事,十几岁的时候练习演讲,参加辩论,获得过全国辩论大赛的奖项,而且成为中山大学的“学生名师”,因为口才极好、思路清晰,当时身为在读研究生的他只有22岁,却开始给同级的研究生上高等数学课程。在新东方工作后,迅速成为当地最有名气的老师和新东方集团培训师,他的口才实在太好了,真的是“口吐莲花,妙语连珠,雄辩滔滔,大江东去”。后来他又成为新东方最年轻的校长。这位同事之所以少年得志,就在于他最早的时候选择了自己热衷一生的事业——演讲,并持续地练习,不再间断。在少年就锁定“演讲”优势并将这种优势不断加强、不断加强,直到几乎出神入化,旁人很难超越。
  
  这两个命运截然相反的朋友,这两个结局截然相反的故事,对俺启发很大。
  
  从这两位朋友的故事当中,俺幡然醒悟了,其实“勤奋”并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尽早起步”才是成功最大的奥秘。以前俺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湘绣的牌匾,上面写着“天道酬勤”四个大字,这是俺从18岁到现在的座右铭,现在俺的座右铭换了,叫做“天道酬早”。
  
  大家有没有发现?“摸索”,已经并不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一个可怕的词汇,是对一个人的生命热情有着强大杀伤力的词汇。“摸索”,就代表了您直到现在还没有方向,直到现在还没有目标,直到现在还没有将所有的力量聚焦,直到现在还没有引爆您体内的所有潜能!被IT界称为“打工皇帝”的原金蝶软件、用友软件总裁何经华曾经感慨说:“俺认为人口中前5%聪明的人叫天才,后5%聪明的人叫白痴,大部分人都在中间的9%。今天现场做一个IQ测试,俺可能不会考第一名,因为大部分人的IQ是差不多的。当年同样都是流着鼻涕、光着屁股打水仗,撒尿和泥的小伙伴,二十年后为什么有了天壤之别。有的成就一番事业,惊天动地,有的却碌碌为无,沉寂一生。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俺可以代替何经华先生告诉大家答案。差别就在于四个字——“天道酬早”。
  
  具体来说,大多数普通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要么没有梦想要么梦想数不胜数,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依然没有目标或者有着超过三个以上的伟大目标。每一个梦想都是那样的闪闪发光,每一个梦想都是那样的炫目耀眼,无比诱人。于是,他们彷徨着,迷茫着,摸索着,绝望着,今年想升官,尝试了一下,遇到一点挫折马上想发财,又尝试了一下,试来试去发现所有的事情都不值得伟大的自己去做,从此一蹶不振。
  
  而所有成功者都比较早地知道了一生中最想要的事业是什么,并且比较早地确定了自己后半生只做这件事,其他事情与自己无关。然后用尽心思地、系统地去积累自己实现梦想所需要的能力、人脉以及资源。他们早早地就瞄准了那个梦想的靶心,没有迟疑、没有犹豫,直直地就奔着去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励志文章  www.lizhijuzi.cn)当身边的人还在混沌和迷茫中不知所措、浪费光阴的时候,早出发者已经了有了早十年做事的眼光和经验,他的成就自然与其他人产生了天壤之别。比如,山东劲霸男装总代理,现在一年做到2个多亿的销售收入,朋友评价他:这个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知道埋头苦干、一门心思地经营自己的劲霸男装。他2多岁就开始做服装,一卖卖到4多岁,依然乐此不疲,不改初衷。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比尔盖茨39岁成世界首富;
  
  盛大网络陈天桥31岁成中国首富;
  
  国父孙中山28岁创办兴中会;
  
  王然23岁当局长;
  
  东吴之主孙权19岁据江东;
  
  丁俊晖15岁拿世界冠军;
  
  邓波儿7岁拿奥斯卡;
  
  贝多芬4岁开始作曲;
  
  葫芦娃刚出生就打妖怪。
  
  您说俺们急不急?
  
  请各位尽早,比如25岁之前,就锁定一个事业点,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做那一件事情,不再改变,俺保证大家会在最小的年龄获得最意想不到的成功。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有些世俗的功利,不见得每个人都想出名,也许俺换种说法可以更好地启发大家:“锁定自己的终生事业要趁早,锁定太晚的话,成功的成本和危险就也太高了,快乐也不会那么痛快。”如果此生要过的有价值,过得轰轰烈烈,您确实要将您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尽早确定下来,并迅速迈出第一步。虽然俺还没有结婚,更没有孩子。但是对于下一代的培养,俺早就设计好了。将来有了孩子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就培养他早点锁定他一生要做的那个点,那个事业。比如,如果他喜欢演讲,俺就尽早培养他练习口才、思维以及知识底蕴。俺24岁才开始正式的讲师生涯,俺觉得有些晚了,俺决定从5岁开始培养俺的儿子或者女儿练习演讲,不但练习用母语演讲,而且练习用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演讲,练到24岁,他或她将会用三门语言随心所欲地演讲(学太多语言不如锁定三门,三门语言足矣)。19年的时间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全球最伟大的讲师,完全可以成为那个时代具有世界级名望的“小口才帝”!“天道酬早”,尽早,最好在25岁之前,确定自己后半生要做的事业,越早越好!Asearlyaspossible!记住:赢得人生长跑的秘诀不在于您的奔跑速度比别人快,而在于您比别人早十年起跑!俺觉得这是今年俺参悟到的最伟大的成功秘诀。
  
  文章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天道酬“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64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4日 上午3:13
下一篇 2020年10月4日 上午3:26

相关推荐

  • 为了金秋那沉甸甸的麦穗,俺决不辜负春天

        春寒料峭的午后,翻开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册,静谧和悲悯的气息一瞬间将我的灵魂覆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意境,流淌着诗一样的哀愁。

    2020年12月1日
  • 励志文章:人生最大的冒险就是不去冒险

      大笑的人可能被当作傻瓜,流泪可能被视为脆弱,主动认识他人的人,可能会把自己暴露于尴尬的境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梦想宣告于众的人,可能失去众人的拥戴。去爱一个人,要冒不被那人所爱的风险。活着,有死亡的危险!

    2020年9月28日
  • 成大事者争百年

        1  读者小欣是大四的学生,去年连续九个月都在准备一场考试,压力太大,导致内分泌失调。

    2020年3月27日
  • 一个人的奋斗应该是这样的

      你有过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感到慌张、惆怅吗?你有过把自己最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人身上吗?遇到自己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试图逃避过、抱怨过吗?是不是觉得人活于世有时真的很无奈。倘若你是一个人奋斗,你有过这些感受一点不为过,但是又不能当做借口。奋斗,是自己对自己、对爱的人、对理想履行诺言。一个人的奋斗应该有它该有的模样!

    2020年11月26日
  • 俺努力了十年,才让俺的老婆不上班

        多年前,有一篇文章《我花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讲的是外地青年在魔都奋斗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用了十年的时间,在城市拼搏,吃苦受罪,终于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有了和当地人平等对话的权利,即“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故事的主人公感叹,我和你的出身地不同,所以我需要花费比你多十年的时间奋斗。现在,我在上海买了房,将来我们的孩子,会在一个起跑线上长大。

    2020年11月25日
  • 一个伟大母亲给孩子的一封信:敢于挑战

    面对挑战和机遇,千万不要惧怕,也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取胜条件。否则,若因为消极和畏缩不前,只能使你不知如何是好,同时内心感到很是不安,而且恐怕此刻机遇已经永远错过了。我作为母亲,不能硬逼你走自己不愿走的路,而且我讨厌那些唯命是从的孩子。但是,我想告诉你一点,就是生命只有一次,你一定要珍惜它,不要枉费一生。

    2020年9月26日
  • 优秀第一,成功第二

    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妨把它当作优秀的副产品。现在的情况正相反,人们都太看重成功,不是第一目标,几乎是唯一目标,根本不把优秀当回事。…

    2020年11月19日
  • 只要还有明天,今天永远都是起点

      人的一生,既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坏。每个人的背后都会有辛酸,都会有无法言说的艰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泪要擦,都会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记得,冷了给自己加件外衣;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痛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继续往前走,做最真实的自己。

    2020年12月3日
  • 不抱怨的人,怎样都好看

        1  一大早,小坏发了朋友圈,写道:“我不胖没病,有工作有朋友,家人平安健康,6月要去国外进修,生活简直不能更好了。”

    2020年9月25日
  • 贫困是一个宝贵的环境

      作为穷人家里的长子,俺有幸在小时候就外出干活,因此在童年时代俺就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协助俺的父母养家,尽快成为家里挣钱的人。问题是,俺能找到什么活干,而不是俺想干什么活。   …

    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