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坚持,成功就在不远处

今天俺所要说的,是一个和俺丝毫不搭嘎的故事。正如朋友们都知道,俺是一个科学的盲人。对于科学除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以外,俺是一窍不通的。然而这些全是属于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这两者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由于俺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佩和尊敬,俺还是想讲讲他的故事。要将他的故事一定要先从牛奶开始。为什么呢?那么您就听俺慢慢道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的一大清早,德国柏林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一辆马车急驶而过。已是深冬时节,寒风阵阵吹来,刺得面颊生痛,好似小刀子割肉一般;拉车的马喘着粗气,团团白雾从马鼻子里喷出。

赶马车的人五十来岁,多少年来他一直为这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雪,都准时不误。

人们早已熟悉了这位送奶人,他是再也平凡不过了。和其他牧场经营者一样,他养了许多牛,把牛奶送给居民喝。但是在这条大街上居住的德国着名女画家芙丽莎·班诺却知道这位送奶人有点不一般的来历。好几个早晨,她都等在客厅里,只要听见送奶马车的声音,就急忙打开房门,请送奶人进家里坐一小会儿,但是送奶人总是以不能耽误送奶而加以拒绝。

又是一天清晨,班诺一听见马蹄声便冲了出去,上前一把拉住送奶人的衣袖,她要为送奶人画一张素描像。送奶人仍然婉言谢绝,说道:很多人都在等着吃早餐,牛奶要按时送到,等送完奶,一定满足您的要求。

女画家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送奶人的脱身之计。她再也不想“上当”了。她拉住送奶人的衣袖不松手,说:您不要再‘骗’俺了,俺知道您是个实验迷,一送完奶就一头钻进化学实验室,谁也甭想把您拉出来。这次您一定得让俺画一张像。亲爱的教授,请把您宝贵的时间分给俺几分钟吧。

送奶人?对,他还是位教授。这一会儿只好停止送奶工作,让女画家画了一张人物素描像。

第二天一清早,当人们打开报纸的时候,一行引人注目的标题映入眼帘:“范特霍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并以整个版面刊登了女画家的素描像。人们吃惊地看着这幅肖像画,原来那个每天早上驾车为大家送奶的人竟是著名的化学家,而且还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大家继而兴奋起来,相互转告,最终,送鲜奶的范特霍夫和化学家范特霍夫被人们合并传成了“牧场化学家”。

偷偷跳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的范特霍夫,险些被开除;从此喜欢上了化学,成为知名的化学家。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1852年8月3日诞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范特霍夫是在家里,七个孩子中排行老三。

当他上中学的时候,他看到在实验室中做的各种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非常有趣,因此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看别人做,太不过瘾了,能自己动手那该多好呀。

有一天,范特霍夫从化学实验室外的窗子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整整齐齐排列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心里想着:要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

突然,他发现一扇窗子开着,大概是做实验时为了通风开的吧。小范特霍夫犹豫的片刻,便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他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默默地说:俺成功了,成功了!

送奶人?对,他还是教授。这一会儿只好停止送奶工作,让女画家为他画了一幅人物素描像。

第二天一大早,当人们打开报纸的时候,一行引人注目的标题映入眼帘:“范特霍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并以整个版面刊登了女画家的素描像。人们吃惊地看着这幅肖像画,原来那个每天早上驾车为大家送奶的人竟是着名的化学家,而且还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大家继而兴奋起来,相互转告,最终,送鲜奶的范特霍夫和化学家范特霍夫被人们合并传成了“牧场化学家”。

他偷偷跳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险些被开除;从此喜欢上了化学,成为知名的化学家。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1852年8月3日诞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范特霍夫的家里7个孩子中排行老三。

实验室内的响动,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谁在实验室里呢?老师从窗口望去,好家伙,范特霍夫正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呢。这太危险了!要知道这是校规所不允许的。(励志  www.lizhijuzi.cn)老师没有惊动范特霍夫,怕他在惊慌中出危险,便绕到门口,把门打开。听到开门声,范特霍夫才从“化学实验梦”中惊醒,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老师再也不能忍耐了,这是重要的事件。就很急地说:快把实验停下来!谁叫您来做实验的?快,赶快把一切用品都放到原来的地方。

老师一边命令范特霍夫,一边自己也动起手来。

等到一切收拾停当,老师把范特霍夫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您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误吗?这件事是要报告校长的,那是要受处分的。再说出了危险,您的父母也要责备学校的。赶快回家,把您的父亲找来,俺要对他说这件事。

范特霍夫的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不赞成,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求得知识,但是效果却是很坏,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是不能容忍的。

幸好,这位老师考虑到,范特霍夫平时是一个勤奋好学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就没有向校长去报告。

范特霍夫的父亲从这件事中得知儿子很喜欢化学,就从家里让出一间房子作为工作室,专门供儿子做化学实验。

从此,范特霍夫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实验室。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其他亲友那里得到的“赞助”积累起来购买了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课余时间从事自己的化学实验。

19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道灵光降临在荷兰化学家范特霍夫身上。这位一生痴迷实验的化学巨匠,不仅在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和渗透压方面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开创了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立体化学。

成功的范特霍夫身上,自然有许多成功的启示。让俺们走进这位大师的世界,聆听他生命的节律,或许会有不小的收获。

坚持是范特霍夫的成功之道。

范特霍夫是一个有着坚韧不拔之志,能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的人。

1869年,范特霍夫从鹿特丹五年制中学毕业了。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范特霍夫深爱着化学,很想把化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可父亲是为了让他多增加一些知识,才支持他做化学实验的,如果要把化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父亲就难以接受了。因为当时选择化学研究作为职业是要冒风险的,从事化学研究的人,还要兼做其他工作才能够维持生活。毕竟,活下去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条铁的定律啊!围绕这个问题,父子俩争辩了多次,但都没有结果。

在教授的指导下,坚持学习化学,一点也没有放松。由于范特霍夫的努力,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学完了一般人三年才能学完的课程。最后一次,父亲心平气和地问范特霍夫:中学毕业了,您打算上哪个学校?

很明显,选择学校也就是选择职业。他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的心里话:学习化学对俺比较合适,爸爸,您说对吗?

可是父亲最终还是没有让范特霍夫选择化学,而是让他进入了荷兰的台夫特工业专科学校学习。这个学校虽然是专门学习工艺技术的,但讲授化学课的奥德曼却是一位很有水平的教授。他推理清晰,论述有序,很能激发起学生们对化学的兴趣。范特霍夫在奥德曼教后的1871年,范特霍夫毕业了,由于具备了谋生的必备本领,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说服了父母,开始全力进行化学研究。

对于半路出家的范特霍夫来说,要打好基础,找准研究方向,就必须找到好的老师,拜师学艺。于是,他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德国的波恩,拜当时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佛莱德·凯库勒为师。佛莱德·凯库勒是个传奇的化学家,他梦见蛇狂舞,首尾相接,灵感涌来,于是,根据梦境解决了苯环的结构问题。范特霍夫跟随着佛莱德·凯库勒,在有机化学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后,他又前往法国巴黎向医学化学家武兹请教,在武兹的指导下,范特霍夫与好友勒·贝尔一起学习,互相探讨。后来,他们都成为新的立体化学学科的创立者。

范特霍夫把化学当成自己理想的栖居地,他的双脚永远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奔走,有时虽有背离,但最终会回到这条道路上。正是因为范特霍夫的不懈追求,诺贝尔奖最终才会青睐于他。

坚持着,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尊重事实是第一规则

科学研究的铁律就是尊重事实,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者都能恪守这一规则。范特霍夫却能将尊重事实融化在自己的实验生命里,事实是他心中的神,只有这尊神才能解开一切谜团。他能成功,是因为他尊重事实!

过去的有机结构理论认为有机分子中的原子都处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一理论与很多现象是矛盾的,使很多现象都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范特霍夫通过多次精心的实验,首先提出了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与旧的有机结构理论相抗衡。

以后的事实证明,范特霍夫的理论是正确的,他的分子立体结构理论纠正了过去的错误,使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向前跨了一大步。

但是,这一新的理论遭到了当时一些权威人士的反对,德国的有机化学家哈曼·柯尔比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位老科学家有点倚老卖老,对新的理论很排斥。他根本没有认真研究范特霍夫的四面体理论,就毫无根据地撰文把范特霍夫斥责了一顿。不仅如此,他还不远千里,从德国来到荷兰,要和范特霍夫一见高下。

当柯尔比气势汹汹地冲进范特霍夫的办公室时,范特霍夫已经恭恭敬敬地在等候他了,范特霍夫相信自己有足够的事实证据使这位老先生信服他的理论。待柯尔比的火气稍稍减退之后,范特霍夫平心静气地向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范特霍夫讲完以后,非常诚恳地请柯尔比用事实来批评自己的理论。

这位老牌权威专家暗暗吃了一惊,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可小看,讲述观点时,有条有理,提供论证时,周密严谨,大家风范也就是如此啊!至此,柯尔比完全被折服了,刚来时的火气完全消失了,他还力邀范特霍夫去普鲁士科学院工作。

范特霍夫就是凭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让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理论。他永远都注视着事实,他的视野里只有这一样东西。

1911年3月1日,但是谁能料到,年仅59岁的范特霍夫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幸逝世。一颗科学巨星陨落了,化学界为之震惊。为了永远纪念他,范特霍夫的遗体火化后,人们将他的骨灰安放在柏林达莱姆公墓,供后人瞻仰。

如此优秀的一位科学家,就这样陨落了。真是太可惜了。作为一个科学盲人的俺,从中得到最大的启示,就是两个字:坚持,只要坚持着,成功必定就在不远处。这是俺信奉的真理,也是俺永不变化的个人原则。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励志文章:坚持,成功就在不远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52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上午8:56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上午8:56

相关推荐

  • 给考研北大的同学的一封信

    Adadeep:  :
       你好!
       很高兴认识你!一个有梦想的人生总是精彩的;你在给我的信中写到想考北大生命科学院,很有志气,但困扰你的是问题是(1)专业不对口,因此基础较差,跟别的人比起来不知道是否竞争的过别人(2)若竞争不过的话,你原有的基础也没有了,前途渺茫(3)人不在北京,信息不灵通。而你的优势只在与你是喜欢生物的,而不是跟我所接触到的一些人那样,只是逃避社会的激烈竞争而来到北大的,因此你的考研的目的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对于转专业这个问题上我觉的我还是保留我的意见,毕竟这是决定人生走向的转折点,我没这个权利也没这个能力去提供什么意见,但我可以提供一些我的人生经历,以供你参考。
    我的大学生涯是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度过的,应该说是中国最西部的大学了,我每次回家坐车到那都要70多个小时,大漠孤烟,皑皑天山,青青草原,蓝蓝的天空,满天繁星,不夹杂任何污染的新鲜空气,真的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丽天堂,但却不是一个年轻人该待的地方,基础设备太差了,读了四年大学,到头来拿着一点点微薄的工资,学校想的是如何多收学生,多赚钱,却不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前景;所谓毕业率,校旁小书店里盖着章就算你找工作了;从我踏入那个学校的一刻,我就立志我四年后我要走出这个地方,而北大是我的梦想,是我心中最神圣的殿堂。但我当时并不知道有考研这东西,只是天真的想好好学习,争取到交换生的机会。但后来我才知道,只有新疆本地的学生才有资格去申请这个机会,内地的学生不可以,就算是好点的奖学金也都是给本地的学生;我愤怒了,凭什么,那些家伙凭什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因此我恨那个学校;恨那些狗屁领导,因为他们打破了我第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幸运的是,我并没有沉沦,我依然努力的学习,依然在图书馆里度过每一天,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二级,三级,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没拿到特等是因为我前一天跟几个兄弟熬夜PK游戏去了)等等,一堆的证件,那个学校的绝大多数的学生想都没想过的东西,我都一一受入囊中,若新疆有Toefl和GRE考点的话,我想我一样可以拿到;因为我还是想走出这个地方,而且我在我的心底还多加了一条:我发誓等我走出这,我将永远不在踏入这个地方。等到大三下学期,我这才注意到学校的海报栏上有考研辅导班这东西,我才知道可以考外校的研究生,这时我的梦想复苏了,我开始注意并收集这方面的消息,当四月的春风迎来了北大许校长一行,我知道,我再也不能抑制我的梦想,我要去北大,去中国最好的大学。五月,我真正踏上了考研的路程,未来如何,我真的没考虑过,我心里想的只是考上北大,在那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聆听大师的教诲。六月,七月,八月,现在的我只记的早上7点半醒了,跑到学校神内旁边小树林里大声的念英语,我记的那时还有一个唱豫剧还是什么的,每天也在那大声的吆喝,一个英语,一个中文,中西结合,一直是附近居民区人民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白天在阶教里看书,那两本厚厚的王镜岩,不知道翻了多少遍,都烂了,看完全身都是汗,衣服湿了,座位也湿了,热! 晚上一直到2点(新疆跟北京时差2个小时)才睡去,那是一段疯狂的时光;有一次,舍友开玩笑似告诉我,请我不要在梦里念英语了。时间在一天天的过了九月,十月….人的激情总是有限的。十一月份,报完名后,我陷入了一段低潮,每天睡觉前总是怕明天醒来,怕那无止境的复习,一遍又一遍。每天都希望能去哪好好玩一下,等玩的时候,却一直担心被人超过考不上了,玩也玩不好,学也学不进去,而且这时候,网上的各种小道消息都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什么北大考研辅导班开了,什么学生跟老师套磁,老师都内定了,什么就算你考过线了,复试照样有黑幕拉,一大堆破东西,我每天都在无休止的思想斗争中度过,黑暗,迷茫,痛苦,找不到方向。感谢我的女友,在我人生最痛苦的时候,用她那柔弱的肩膀,女性的温柔,撑起我疲惫的身体,陪我走过那段黑暗的时光,没有她,也许我的人生会是另一个样子,我只想对我的女友说,我爱你。十二月,新疆的气候已经降到零下30多度了,图书馆里的战友一天天的少了来,坚持到最后的也没几个了。但我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去逃避了这一切了,蝴蝶要破茧了,过程会是痛苦的,但梦想就在我的面前,我要得到她。早上教室没开门,只能在没有暖气的地下室里背政治,背完后,带下来的热水已经结冰了;晚上,为了不打扰舍友的休息,我在厕所里看了一个多月的专业;早上,女友为了帮我在图书馆占个好点的位置,而早早守侯在图书馆外,那张被冻的通红的小脸,这一幕幕,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要成功,一定要。只有成功,才能报答一切爱我的人,只有成功,才能实现我的梦想。2006年1月14日8:30,在石河子一中,考试开始了;2006年1月15日下午5点整,考试结束了;终于坚持到最后,无怨无悔。

    2020年9月26日
  • 励志人生:是什么阻挡了您奔向成功和幸福

       改变了你的态度,幸福和成功就会在你眼前显现。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埋怨别人不支持我们,现实对我们很不友好,比如:认识同事阻挡了自己,认为领导没有伯乐的眼光,认为机会不肯光顾自己。埋怨凡此各种造成了我们今日的失败。但是,如果我们好好想想,是这样吗?

    2020年9月26日
  • 励志文章:用能力去创造公平

      在不公平的条件下也要坚持战斗,做一个真正的赢家!在大学校园里,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和豪言壮语,“生活太不公平了!俺要是有他的条件,也能和他一样优秀,甚至比他还要强!…

    2020年9月30日
  • 若不是拖延,您本该有更多可能

        今天凌晨三点半才睡下,还是因为害怕自己“啪啪啪”敲键盘的声音会吵到室友才不甘心地关上了电脑的。

    2020年9月26日
  • 心态决定成败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21日
  • 人生没有草稿

          人生如戏,可又有别于戏。它没有预演的机会,一旦拉开了序幕,不管您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因为,人生是没有草稿的。面对人生,有人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以求尽可能有一个…

    2020年10月16日
  •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我们称他为牛掰哥。  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在一个大学的实验室里猫着干了五年。

    2020年11月22日
  • 努力和不努力,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01  新学期专业课换成了一位“迷一样”的男老师。  为什么说他是一位“迷一样”的男人呢?

    2020年9月25日
  •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她是个不幸的孩子,19岁那年,正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

    2020年10月26日
  • 乔布斯:越简单总是越好

          西格尔是一位长期广告创意总监,曾与NeXT公司和苹果公司合作广告。他是《不同凡想》广告团队的一员,“iMac”的名字是他取的,而这也引发了后来一…

    2020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