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平庸的?

    前段时间高考落下了帷幕。  记得很多年前,刚参加完高考,大人们总会来个经典之问 :你们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前段时间高考落下了帷幕。

  记得很多年前,刚参加完高考,大人们总会来个经典之问 :您们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想要精彩地活着,不想平庸地过完一生。

  但长大后真正接触到社会才发现,您可能只会做一份不怎么样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将就着过一段不怎么样的生活。

  原来现在的自己正一步步变成了以前口中最不想成为的人。

  电视剧《欢乐颂2》迎来了最终结局,比起讨论的最多的安迪和邱莹莹,其实俺关注更多的是关雎儿。

  有人说关雎儿是五美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没有安迪的聪明,没有小曲那么有个性,也没有樊胜美那么貌美。

  但俺却觉得关雎儿,像极了平凡生活中平庸渺小的俺们。

  关雎儿很幸运的是,歌手谢童的出现打破了她生活原有的平静,让她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过,还可以玩得这么肆意和洒脱。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依旧在平凡日子中消磨着自己的时光。

  不知道您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自己就这样一步步地沦为平庸了?

  一、压抑内心,活不出自己

  看过一部电影《美少年之恋》,其中一段给俺感触很深。

  冯德伦饰演的阿杰看到一张Sam(吴彦祖饰)小时候的照片,和Sam的妈妈发生了一段对话:

  “伯母,这是Sam小时候的样子?”

  “是啊,俺的仔仔啊,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从来不会哭,不会闹,不会吵。学业又好,身体又好。

  有次俺看见他一个人在露台上吸烟,看见俺来,就把烟扔掉,说对不起。俺说对不起什么啊,吸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他说以后都不会再吸了。

  真的,俺以后都没有见他吸过烟。他的个性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自己忍,要把好的给人家看,做人不可以有一点点歪。”

  从小俺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在教育俺们要做一个懂事的人,要懂得体贴大人的难处,尽量听话,不让他们操心。

  所以很多时候都在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时间久了,连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都不知道了。

  俺家楼下开早餐店的大叔,年轻的时候喜欢玩摇滚,每次跟他聊天,总把崔健挂嘴边。

  “俺以前也算是个热血青年,但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俺奇怪,觉得玩音乐的不靠谱,没有姑娘愿意跟俺,没办法只好听父母的话,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如果当时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了,现在或许就出名了呢,哈!谁知道呢。”

  老家隔壁的邻居哥哥,从小画的一手好画,以前没事干的时候,总会帮俺们画人物肖像。

  前几天回去正好楼道里遇见,看见他搬着好多幅画下楼,于是寒暄了几句。

  “现在还画画了吗?”

  “不画了,在搬家公司工作,每天搬东西,哪有时间画画,提起画笔,手都是在抖。”

  ……

  俺发现俺身边的很多人,他们眼睛里的光一年比一年黯淡,生活一天天趋同。

  他们年轻的时候可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却在岁月中慢慢消耗了自己,成为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二、盲目合群,是平庸的开始

  学生时期大家应该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刚入大学的时候,一个孤独的人总是急于融入群体,想要刷一点存在感。

  俺记得当时的室友都找到了活动的组织、交到新的朋友,每次一闲下来,寝室里就剩俺一个人。

  俺突然觉得自己很不合群,于是一股脑地报名参加了一堆社团活动。

  后来的确是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团队,认识了不同的人,但除了刚开始的新鲜劲外,后期简直是身心俱疲。

  浪费时间不说,感觉自己每天在各种活动之间辗转,完全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

  俺们好像很害怕被冠上“不合群”的标签,因为一旦被冠上,就意味与周边的世界隔绝,被人群孤立,这样的恐慌容易促使俺们不加选择地寻求别人认可。

  但很多人看上去是成群结伴,其实在内心,仍旧是孤独地活着,因为他所在的群体并不适合他自己。

  丁俊晖说过:“一个人在努力的时候,可能没参与到其他的一些活动和业余生活当中去,您就觉得这个人不合群。

  其实他是在做别的事情,他不是不合群,他只是在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盲目合群要不得,时间应该花在更值得您付出的地方,随大流的人,注定会走向平庸。

  三、保持个性,让您更突出

  俺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去了别的城市生活。

  转学的第一天,因为普通话口音不同而被班级里的同学嘲笑是“异类”,还被模仿说话的口气。

  小孩子的内心总是很敏感,久而久之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奇怪”,于是便不开口,有时候一天都不说话。

  后来数学老师发现了俺的沉默,拉俺去办公室说:“别人欺负您,觉得您是‘异类’,那是因为您在某些方面和别人不一样,那是您自己的‘个性’,应该觉得高兴才对,不一样才与众不同。”

  年纪小的时候,俺们总是很害怕“独特”,因为“独特”意味着不同,意味着您和别人不一样。

  这种事情,很容易给人带来不安跟惶恐,于是拼命地向普通人平均的样子靠拢。

  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Graham Moore的获奖即兴台词,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俺16岁时,曾试图自杀,因为俺觉得自己很怪,很另类,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而现在的俺站在这里,此刻的俺告诉那些觉得自己“找不到认同感”的孩子,您会找到的,真的。请继续保持“怪异”,保持“与众不同”。

  不可否认,太有个性的人在生活中很容易吃亏,被当作另类看待。

  学生时代,太锋芒毕露的孩子总是会受到打压;

  社会上,保持独特个性的人总显得很格格不入……

  所以人在很多时候,为了寻求安全感和认同感,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个性,渐渐地走向趋同。

  这样的趋同,也正是平庸生活的开始。

  所以请保持您的独特和个性,那正是您区别于他人的地方。

  为自己活一次,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微信公众号/精读,ID/Jingdu999)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平庸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6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6:00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6:00

相关推荐

  • 能受苦乃为志士

      人人都以为受苦是一种磨难、打击和损失,不知道受苦其实是一种获得、领悟与生命的再造。

    2020年10月27日
  • 人生的选择并非越多越好

          有两个西班牙人,一个叫布兰科,一个叫奥特加。虽然他们同龄,又是邻居,但家境却相差很远,布兰科的父亲是一个富商,住别墅,开豪车,而奥特加的父亲却是一个摆地摊的住棚屋,靠步…

    2020年10月5日
  • 真正的失败只有一种,就是您无法做到坚持

        1  很久以前听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到今天:“30岁后,请做好你和别人差距变大的心理准备。这里的差距,不仅指别人甩你几条街,也包括你甩别人几条街的情况。但是,很多时候,是前者。”

    2020年3月26日
  • 让生命化蛹为蝶

        每次经过学校附近的药店,我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修鞋人。他双腿截肢,两个空空的库管在风中随意地飘荡。据附近的人说,那是他早年在工地上,人五楼摔下来造成的。他的生意一直不错,到不是因为他残疾的原因,而是,他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2020年10月30日
  • 笨功夫成就真功夫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2020年12月8日
  • 好的人生,都是从苦里熬出来的

        今天清晨,十点君的朋友圈被九寨沟7.0级地震刷屏。亲爱的大家,你们可还安好?

    2020年9月26日
  • 不怕别人贬低,就怕自己没用

        有天晚上朋友找我聊天,吞吞吐吐,最后说:“前两天看到个事,本来当时想和你说的,怕你心里难受,但又觉得如果不告诉你,不够意思。”

    2020年9月25日
  • 经典励志文章:别在优势中迷失

         我们的人生之路,犹如有风雨和泥泞坎坷的旅途,很多的时候,不是摔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里。

    2020年9月25日
  • 励志文章:坚持与放弃

       人的一生,说到底,其实就是坚持与放弃的一生。能够在坚持与放弃里张弛有度,那是一种豁达潇洒的人生。

    2020年9月26日
  • 高三励志文章

    高三励志文章(合集15篇) 高三励志文章1 教我们高等数学的老师其实是个哲学家。十多年前,在长江岸边,我们面临着毕业。所有的老师都祝愿我们以后事业有成。但他却在最后的一堂课上说:“…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