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平庸的?

    前段时间高考落下了帷幕。  记得很多年前,刚参加完高考,大人们总会来个经典之问 :你们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前段时间高考落下了帷幕。

  记得很多年前,刚参加完高考,大人们总会来个经典之问 :您们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想要精彩地活着,不想平庸地过完一生。

  但长大后真正接触到社会才发现,您可能只会做一份不怎么样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将就着过一段不怎么样的生活。

  原来现在的自己正一步步变成了以前口中最不想成为的人。

  电视剧《欢乐颂2》迎来了最终结局,比起讨论的最多的安迪和邱莹莹,其实俺关注更多的是关雎儿。

  有人说关雎儿是五美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没有安迪的聪明,没有小曲那么有个性,也没有樊胜美那么貌美。

  但俺却觉得关雎儿,像极了平凡生活中平庸渺小的俺们。

  关雎儿很幸运的是,歌手谢童的出现打破了她生活原有的平静,让她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过,还可以玩得这么肆意和洒脱。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依旧在平凡日子中消磨着自己的时光。

  不知道您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自己就这样一步步地沦为平庸了?

  一、压抑内心,活不出自己

  看过一部电影《美少年之恋》,其中一段给俺感触很深。

  冯德伦饰演的阿杰看到一张Sam(吴彦祖饰)小时候的照片,和Sam的妈妈发生了一段对话:

  “伯母,这是Sam小时候的样子?”

  “是啊,俺的仔仔啊,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从来不会哭,不会闹,不会吵。学业又好,身体又好。

  有次俺看见他一个人在露台上吸烟,看见俺来,就把烟扔掉,说对不起。俺说对不起什么啊,吸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他说以后都不会再吸了。

  真的,俺以后都没有见他吸过烟。他的个性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自己忍,要把好的给人家看,做人不可以有一点点歪。”

  从小俺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在教育俺们要做一个懂事的人,要懂得体贴大人的难处,尽量听话,不让他们操心。

  所以很多时候都在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时间久了,连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都不知道了。

  俺家楼下开早餐店的大叔,年轻的时候喜欢玩摇滚,每次跟他聊天,总把崔健挂嘴边。

  “俺以前也算是个热血青年,但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俺奇怪,觉得玩音乐的不靠谱,没有姑娘愿意跟俺,没办法只好听父母的话,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如果当时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了,现在或许就出名了呢,哈!谁知道呢。”

  老家隔壁的邻居哥哥,从小画的一手好画,以前没事干的时候,总会帮俺们画人物肖像。

  前几天回去正好楼道里遇见,看见他搬着好多幅画下楼,于是寒暄了几句。

  “现在还画画了吗?”

  “不画了,在搬家公司工作,每天搬东西,哪有时间画画,提起画笔,手都是在抖。”

  ……

  俺发现俺身边的很多人,他们眼睛里的光一年比一年黯淡,生活一天天趋同。

  他们年轻的时候可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却在岁月中慢慢消耗了自己,成为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二、盲目合群,是平庸的开始

  学生时期大家应该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刚入大学的时候,一个孤独的人总是急于融入群体,想要刷一点存在感。

  俺记得当时的室友都找到了活动的组织、交到新的朋友,每次一闲下来,寝室里就剩俺一个人。

  俺突然觉得自己很不合群,于是一股脑地报名参加了一堆社团活动。

  后来的确是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团队,认识了不同的人,但除了刚开始的新鲜劲外,后期简直是身心俱疲。

  浪费时间不说,感觉自己每天在各种活动之间辗转,完全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

  俺们好像很害怕被冠上“不合群”的标签,因为一旦被冠上,就意味与周边的世界隔绝,被人群孤立,这样的恐慌容易促使俺们不加选择地寻求别人认可。

  但很多人看上去是成群结伴,其实在内心,仍旧是孤独地活着,因为他所在的群体并不适合他自己。

  丁俊晖说过:“一个人在努力的时候,可能没参与到其他的一些活动和业余生活当中去,您就觉得这个人不合群。

  其实他是在做别的事情,他不是不合群,他只是在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盲目合群要不得,时间应该花在更值得您付出的地方,随大流的人,注定会走向平庸。

  三、保持个性,让您更突出

  俺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去了别的城市生活。

  转学的第一天,因为普通话口音不同而被班级里的同学嘲笑是“异类”,还被模仿说话的口气。

  小孩子的内心总是很敏感,久而久之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奇怪”,于是便不开口,有时候一天都不说话。

  后来数学老师发现了俺的沉默,拉俺去办公室说:“别人欺负您,觉得您是‘异类’,那是因为您在某些方面和别人不一样,那是您自己的‘个性’,应该觉得高兴才对,不一样才与众不同。”

  年纪小的时候,俺们总是很害怕“独特”,因为“独特”意味着不同,意味着您和别人不一样。

  这种事情,很容易给人带来不安跟惶恐,于是拼命地向普通人平均的样子靠拢。

  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Graham Moore的获奖即兴台词,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俺16岁时,曾试图自杀,因为俺觉得自己很怪,很另类,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而现在的俺站在这里,此刻的俺告诉那些觉得自己“找不到认同感”的孩子,您会找到的,真的。请继续保持“怪异”,保持“与众不同”。

  不可否认,太有个性的人在生活中很容易吃亏,被当作另类看待。

  学生时代,太锋芒毕露的孩子总是会受到打压;

  社会上,保持独特个性的人总显得很格格不入……

  所以人在很多时候,为了寻求安全感和认同感,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个性,渐渐地走向趋同。

  这样的趋同,也正是平庸生活的开始。

  所以请保持您的独特和个性,那正是您区别于他人的地方。

  为自己活一次,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微信公众号/精读,ID/Jingdu999)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平庸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6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6:00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6:00

相关推荐

  • 逆境让生命充满能量

          假如俺的人生很顺利的话,俺可能没有现在的成绩。俺也许可能在乡下种田。或者俺可能在镇上,或者县城开个小店?断不会如现在,走这么多的地方,经历这么多的事情,每年还有机会出国…

    2020年10月21日
  • 成功提前一分钟

        很多时候,成功并不是非得做大事情。你只要努力做好一点,哪怕只是提前一分钟,就可以走在别人前面,获取成功。

    2020年12月12日
  • 您的理想有毒吗?

        看职场节目,其中一位男嘉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大学学的英语专业,毕业后在一所学校教英语,由于没办法有效管理学生,辞职去南非做销售工作,又因为在南非没有价值感,故回国。此人的自我介绍中说不善交际,寄兴趣于花草之间,但是找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做销售工作。当时,在座的500强企业负责人不停地告诉他:“从你的介绍到今天你的表现来看,我确定你一点儿都不适合做销售。”可是,这个“倔强”的男孩还是不停地说:“我一定要做销售,这是我的梦想,我会努力。”其实,这个男孩一出场,我就已经感觉出他不适合商场,甚至有些木讷,遇到陌生人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2020年12月13日
  • 南方周末2016新年献词

      《在巨变的时代相依前行》  又是一年过去了,此刻的你无论怅然若失,还是踌躇满志,我们确定无疑的是,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悄然改变。

    2020年12月15日
  • 决定您前途的,不是起点

        曾有两个同事A和B,来自同一所大学,同届同系。  在一个单位,这算挺近的关系了,按说该结为死党才是,然而他们并没有。

    2020年9月26日
  • 面对挫折,俺要变得强大些

          每天要做的事情都不少,虽然不少的事情已经变得更加容易处理了。    但更多的挑战却往往还在前方等待着俺去挑战,要面对的人,面对的事情。哪一项都没有多简单去应对,但俺却必…

    2020年10月15日
  • 熬过那些貌似无趣的时光

        这几天搬家,我把陈年旧物翻箱倒柜收拾了一遍,竟然翻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打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是七年前的工作日志,有种穿越的感觉。

    2020年9月29日
  • 坚定信念,开创理想的顶点

    坚定信念,开创理想的顶点      坚定的信念,才会开启人生最顶端。坚定的理想,才会迈向人生更远的方向。每一步,都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每一步,都需要肯定的理由,走向人生的最高峰,探…

    2020年10月1日
  • 励志文章:人生需要信念

          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信念?    俺现在打算回答他:您见过参天的大树吗?如果说人生是那参天的大树,信念就是那挺立的树干。树干一倒,大树则倾;信念一失,人生则危。    其…

    2020年10月19日
  • 人生不要害怕从零开始

    这位刚刚升职的维亚康母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坦言,自己2年前出国的动机很感性,就是想周游世界。2年来,出国留学,在美工作,回国创业,一直到今天的职位,她认为期间充满了偶然和机缘:每一段经…

    202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