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01  写作以后,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和“速成”有关的问题:“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1

  写作以后,俺经常会收到一些和“速成”有关的问题:“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这时候,俺总会老实地告诉对方:“不好意思,帮不了您,俺个人觉得这件事情速成不了,需要老老实实多下功夫。”

  有人听,但更多人不听,他们总觉得别人的成绩是随随便便得来的,每天都在幻想着月入五六位数,在这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里,太多人,忘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俺还记得揠苗助长的故事,不付出,却想收获更多,最后,一事无成。

  俺也记得水滴石穿的故事,原来持之以恒,最小的力,也可以做成最难的事。

  速成的鸡肉不好吃,速成的桥梁不坚固……

  所以俺,从来都不相信速成。

  2

  当您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有的。

  俺一直在用这句话勉励自己,更多时候,俺想把自己热爱的,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一步一步,做到最好。

  写作一年,俺写了几十万字,收获了一些读者,也获得了很多出书的机会。很多人夸俺,但俺心里最清楚,这都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其实也就是最近,俺才找到一点真正写作的感觉。

  俺能看到别人的功力,从选题,到找素材;从组织,到运营,俺和高手之间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俺每天还是六点之前起床,读书写作,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分析别人文章,找话题,整理资料……这些都是需要继续打磨完善的功夫,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情,绝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的。

  看效果的话,俺给自己定了三年,所以当别人说写作很苦很累的时候,而俺,却乐在其中。去年半年的时间,俺也就几百个粉丝,俺没有着急,因为一开始不了解不擅长,立竿见影的事情,对于当时的俺,是不可能的。

  三年,意味着俺最开始需要忍受挫折寂寞,需要慢慢摸索,需要交大量学费,需要一事无成。到今天,俺写作一年了,这一年,也就是这么过来的。

  很多人都追求短平快,怎么样在一年里读几百本书,怎么样在最短时间内考上研究生,怎么样可以一个月赚六位数。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想真正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需要的是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

  3

  想起了知乎上的一句话:很多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达不到拼天赋的程度。所以生活中,您但凡稍微努力点,坚持点,就会比身边人优秀很多。

  之前看阿何的文章,对他有很深的印象。他是“职场充电宝”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先后创业三次。

  在文章里他提到,接触到自媒体后,他刚开始写作没有方向。后来他拿出考清华的劲,关注了一千多个公众号,从选题、内容、句子、结构,慢慢研究了下来,光笔记,就写了很多本子。

  这样的付出不是没有回报,一月内他的个人公号就增长了数万粉丝,之后越做越大。

  做自媒体,您只会写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运营、互动、分析受众心理、抓热点、积累内功……这些做不好,数据肯定是上不去的。

  俺想起了齐白石,他画的虾,可以假乱真,可很少有人知道,他从青年开始画虾,4岁后模仿前人画作,6多岁时,他画的虾已堪称绝品,但他觉得还不够“活”。

  后来,他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

  再后来,他笔下的虾,游于画纸上,似动非动,神气盎然,功力之深,已入化境。

  这是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真正模样,也只有真正投入进去时,才能时常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日积月累,终入化境。

  4

  读书,也有这样的感受,越读下去,越发现学海无涯,自己的知识面,实在少的可怜。

  俺个人非常喜欢钱钟书的《围城》,而钱钟书,也真正算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很多人都尊他为“泰斗昆仑”,其实他本人根本不看重这些虚名浮利。

  他天赋极高,读书过目不忘,同时也嗜书如命,当年清华的同学评价他“横扫了清华图书馆”。在《谈艺录》中,他于“诗话”一方领域,研究极深,令世上无数读书人折腰。

  同时他又精通几门外语,学贯中西,当年牛津想高价购买他批注过的牛津字典,他拒之不理。

  不爱名利只爱读书的他,很多时候不喜见客,只想静静享受安静的读书时光。

  他把读书,做到了极致,同时也活成了一面镜子,供后代“大师”对照。

  有时候俺经常看到“读书无用论”的口号,也经常看到一些整天把历史宗教哲学挂在嘴上用来掉书袋的人。

  真正做了多少呢?

  一笑了之。

  5

  所以还是那句话,少喊口号,多做实事,您懂那么多道理,可做的事情,真是少得可怜。

  所以先别想自己能得到多少。

  先问问自己。

  到底做了多少?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那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3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下午8:49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下午8:51

相关推荐

  •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乞食一边赶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为在行前,他们发了誓愿,要在佛在佛诞日那天赶到圣地。作为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

    2020年10月13日
  • 别那么快认输,也许下一步便是柳暗花明

        1  麦子姐前段时间特别烦恼,她去年在市里步行街开的一家服装店,生意一直很不景气。

    2020年3月29日
  • 经典励志文章

          更高处有更美的风景    青春就要奋斗!人生有两个青春,第一个青春是老天赋予的,第二个青春是自己争取的!您有热血么?有报复么?甘心做一个平庸的人么?看到富人,伟人的鸿篇…

    2020年10月3日
  • 成功者最闪亮的素质

        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时代,书店里摆满了“成功学”着作,媒体天天追捧“成功人士”。成功无疑是件爽快事儿,它意味着灯红酒绿、顾盼自雄、前簇后拥,与一个人失败时的灰头土脸、低声下气、人见人厌截然不同。然而,我们很少知道,真正的成功者,其生命往往与失败血肉相连。

    2020年12月3日
  • 罗永浩: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

      每一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相信自己来到世间要改变世界,充满了雄心壮志。但是到了二十多岁走进社会之后,尤其在中国,这个大环境相对不太健康的中国社会里,走进社会以后,很多人痛苦地发现,那些年轻时有才华、有热情,非常正直耿直的这些年轻人,从二十多岁混到三十多岁一事无成。在中国,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2020年12月5日
  • 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励志文章

    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励志文章   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读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了,也记不清楚它的具体内容了。但是最近总是有一幅这样的图画萦绕在我脑海:一群依衫褴褛、身体孱弱的纤夫…

    2022年7月11日
  • 趁俺们还年轻

    当俺们各自为自己打拼,远在他乡,年轻的俺们碰触了种种,有太多无奈太多的苦衷,俺们像冬日凛冽北风中寒候鸟箭一般穿行觅食,俺们体会着冬天风雪中泪和雪花同时凝固的异地凄凉,年轻的俺们体会…

    2020年10月1日
  • 您不积极,谁替您主动

      在今天的社会上,有不少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陷入颓废的境地,他们常对别人说:“过一天是一天了”“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怎么做都不至于丢掉饭碗吧”!

    2020年12月12日
  • 俺如此努力,才得以坐在您身旁

        走在路上因为觉得腰酸背痛,所以推开了某家按摩院的门。  按摩院位于县医院正门对面的一条岔路口,蓊郁的花香包裹着这个7、8平左右的房子,远看灰矮的房子就像被抓进高耸大楼里的一间积木房,推开门,颇像《口技》里陈列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不大的房子里,3个盲人师傅正用手肘在顾客背上推拿着穴位。

    2020年11月30日
  • 张德芬:勇敢活出您自己

      所有的发生都是为了成就后面的我,有什么对和错之分呢?  有一次和16岁的女儿聊天,她告诉我,她都跟同学说长大以后要像妈妈一样。我问:“什么样?”她说:“独立、坚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很开心自己以身作则给女儿做了好榜样,可是我扪心自问:“这是天生的个性,还是后天学习来的?”答案是:“两者皆有。”

    2020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