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是永无止境的考场

  
  
  到《新东方精神》编辑的约稿电话时,俺和同事正在准备一场关键岗位的面试。这个岗位从211年6月公开招聘至今,已经进行了至少1轮面试,累计面试人数已超过百人,但仍然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就是说,百里挑一的标准也没能为俺们找到合适的人才。
  
  以此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照百分之一的录取率,假设每个月企业的招聘需求为1人,那就意味着,HR每个月至少要筛选1份的简历并安排面试。而事实上,即便在招聘淡季,俺们的实际需求也是这一假设的2-3倍,旺季则呈平方递增。因此,每每饱受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洗礼时,同事们都坚定地互勉:“亲,那人定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各类企业的招聘中并不少见,如今用百里挑一已无法贴切描述招聘到优秀人才的艰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才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的喧闹景象,以及HR邮箱中每天三位数的求职简历。这其中从本科到硕士、从本土到海归,仅从教育背景来看,一片繁荣,然而经过层层面试后的平均岗位匹配度,却不足15%。
  
  企业完全不接纳无经验的大学生吗?显然不是。经验固然重要,但职场新人的优势也同样突出。职场新人是新鲜血液,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融合能力的新人,能为职场的新陈代谢、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只要明白充分发挥优势这个原则,在竞争中就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因此,核心问题不是企业要不要,而是企业要什么。对于职场经验为短板的新人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应当为:独立、成熟、能承压、善学习、善合作。显然,应聘者中基本没有认为自己不具备以上任何一项素质的,所以当落选的现实摆在眼前,大多数人会产生疑惑,俺到底哪点不符合?原因是,这标准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它既不是求职宝典、攻略所能教授的技巧,更不是为得到一份工作,在试用期那一两周的坚持。它沉于心,才浮于面。因此毕业之时,俺们面对的其实不是某一个企业的面试官,而是是否在大学期间完成成熟蜕变的自己,曾经经历的每一次转变都在此时天然积累成了必然的结果。
  
  独立是能力,成熟是心态
  
  独立意识和成熟的心态并非随着年龄的自然增长而自然形成,每一次成长必定伴随着某种触动,也许是成功的狂喜,也许是失败的无力,可能是自身的内动力驱使,更多的是无奈地被动接受。总之,这些经历让俺们体会到了成就、渺小、震撼、愧疚等心理的波动。
  
  首先是思维的独立。但请注意,不是粗暴的叛逆。在家庭中树立独立地位的成熟方式,是给予家人足够的安全感,让家人信任您可以理性处理问题,而不再担心您会莽撞行事。比如,当家人和您持有不同观点,双方各执一词时,是选择冷静分析,还是闭口不语,甚至扬长而去?在冲突中不仅要强迫自己形成控制情绪的意识,还要懂得如何平复他人的情绪,摒弃消极的冷处理,对家人意见表示理解的同时,心平气和地阐述利弊,尝试说服或形成折中方案。长此以往,当您走进社会面对同事的质疑、交流的障碍乃至误解时,这些积累而成的思维习惯能帮您迅速摆脱僵局和困境。
  
  有社会学家做过相关调查表明,从小在和睦的大家庭中成长或与兄弟姐妹相处较好的孩子,其沟通和融合能力高于独生子女,且在组织中表现出较强的说服力和忍耐力,道理很简单,潜移默化的交流方式和意识奠定了擅于主动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职业素养。
  
  其次是经济的独立。经济独立是加速自身社会化的最大引擎,通过力所能及的工作让自己在经济上拥有独立的支配权,既有利于成就感的获得,更有利于社会经验的积累。但在选择上需注意,大学期间的打工不可以经济目标为惟一导向,应当明确每份工作的意义和技能所在,收获行业体验。
  
  这其中最简单却也是最艰难的,是独立于父母。因此,作为一种心理暗示,从新生报到的那一天起,俺们就应该抢过父亲肩头的行李,大步流星地迈入校门,向明天宣告独立的开始。大学时期的社会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典语录  www.lizhijuzi.cn)第一阶段是纯打工,只要不违法,做什么工种都可以,但哪怕是做保洁,也尽量与大品牌建立联系,这样您可以亲身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现在很多知名度较高的企业针对高校学生都有实习生或管培生的项目,从一线岗位熟悉企业运作的模式,基本的职场礼仪、规范,各部门基本分工等,为第二份工作的经验要求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有的放矢,围绕本专业或您未来想致力于发展的行业,向其低门槛岗位进军。在这一环节要立足本岗,注重对该企业、该行业的深层次了解,熟悉管理架构、晋升空间、业务流程,特别要在过程中不断评估自身能力、兴趣等与行业及岗位的匹配度,找出自己做此行业的优劣势,以及是否与最初的想象产生反差等问题,同时开始建立自己的人脉。比如,俺是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俺向往毕业后到苹果公司的HR工作,以俺目前的职业素养而言,核心岗位肯定是无法企及的,俺就去应聘HR实习生,哪怕端茶送水、订餐都无所谓,关键是要在琐碎中观察、总结和提问。
  
  第三阶段进入实战,有了前两个阶段共四学期寒暑假的磨砺,有了明确分辨“是否喜欢”和“能否胜任”某一行业的基础,或许您还是无法选择哪个行业更适合自己,但至少明白了,俺所向往的行业是否符合俺的想象,是否真的适合俺。而正是由于在大三就进入了宽松的选择期,大四的实习择业自然能够摆脱被动,游刃有余。
  
  职场,是永无止境的考场
  
  十年寒窗苦,感觉进了大学,学习的事儿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殊不知,进入职场,学习才真正开始。
  
  俺曾经在面试中反复向高校的学生问过以下几个类似的问题:“您能列举出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区别吗?您知道人力资源部除了招聘,还有什么工作内容吗?您会熟练使用Word、Excel、PPT分析营销数据吗?”……答案有时令人咋舌。从办公基本素质而言,让自己职业化的根本之一,就是在适应中不断学习新的工作技能。
  
  此外,要积极关注时事,尽早让自己入世。一个没有丰富聊天素材和意识的人,是很难交到朋友的;而一个人云亦云,对时事没有见解且丝毫没有关注的应聘者,显然也是不符合多元化学习型人才标准的。社会需求在变,客户需求在变,对职场人士的要求,永远在变化中不断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并调整工作方式。因此,职场从某种意义而言,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考场。
  
  “俺的地盘俺做主”这句广告词曾经深入人心,张扬而富有活力,挣脱一切陈规的束缚,很合年轻人的口味。然而面对职场,俺更欣赏“Nothing is impossible”的人生气度,同样霸气外露,但无骄纵之气。相信“事皆可为”的人,常常由于太想把事情最好而承受极大的精神压力。不过压力强不强,关键在对比。压力是弹簧,您弱它就强,学会在别人的压力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现没什么是过不去的坎。
  
  求职如果只是就业,便不存在待业;择业如果只是空想,便注定失业。因此,当俺们遇不到那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时,请先放下择业的重担,从就业开始!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职场,是永无止境的考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93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0日 上午9:06
下一篇 2020年7月20日 下午1:10

相关推荐

  • 职场法则: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突然想起很早培训的一句话,叫“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后来在成长的路上,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需要每个人注意的,因为大部分人都经常会出现一种不忿,我和XX都差不多,凭什么升他不升我,凭什么他得奖不是我,凭什么喜欢他不喜欢我……一大堆这样的事情,最后其实都是可以这么解释的,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

    2020年9月13日
  • 应届毕业生迟迟找不到工作,该如何调整心态?

          俺今年大学毕业,很早就开始找工作,但花了好几个月都没有一个offer,非常苦闷。不知道是不是俺的定位有问题,需不需要调整目标,希望有经验的人士能够帮忙解答。    天顺…

    2020年9月24日
  • 李开复:本科留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时间管理

          您们好,俺是在美国读本科的一名大四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出来留学)。美国文化和教育中的自由,独立,创新的理念让俺逐渐学会了自学和自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俺遇到很多困惑和不解,…

    2020年8月15日
  • 除了钱,您还想要什么?那个才最重要!

        【一】  今年5月,一个很久没有联络的人,更为准确地说是我一个朋友的弟弟,阿辉,忽然找到了我,说他最近失业了,求抱大腿,求推荐工作。我说,我现在的公司近期没有招人计划,而且,如果我帮你推荐,应该也是上海地区,我的人脉还没有广泛到可以异地帮朋友找工作的地步。他说,哦,我不知道,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本来是打算离开苏州回老家发展的,但是又听说老家的工资很低,我就又不想回去了。

    2020年8月8日
  • 难以升职的6类职员

          升职加薪是俺们每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所期望的,可是以下6种人恐怕难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其共同的特点是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缺乏自信心,从而使主观能动性受到挫伤。  …

    2020年10月15日
  • 一名大学生在银行工作8年的职场感悟

      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但我偏就不是很喜欢北方,并无偏见,个性使然,小时候就对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充满神往,大学在华北读了4年金融,即将毕业的一场变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顿悟人生竟如此多的不确定,也曾因此消沉过,也曾沮丧的想回家逃避,但是想到人生苦短,想到自己的那么多梦想还没有开始,还是毅然的一个人来到了江南一城市,这无疑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但对于我来说更是个陌生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错过了求职时机的我孤独的身影无数次的出现在各个人才市场和各个公司面试。最终机缘巧合我进了一家国有商业金融理财,而现在回首却是8年前的事情了,唉,时光荏苒。下面进入正题:

    2020年9月15日
  • 加薪升迁都无望的七个习惯

      加薪升迁都无望的七个习惯在职场上,名声好的人往往更受人尊敬,影响力更大,升迁的机会也更多;而好的威望来自好的习惯。下面列举了7种会破坏职场形象的坏习惯。如果有,快改掉,别让你的前程被毁于一旦!

    2020年8月16日
  • 白领必懂职场“黑话”

        上司说话经常会有谜一般的“言外之意”,新员工千万不要会错了意

    2020年9月26日
  • 人在职场中把握好这十个度

          一、求职心气有个“度”    每个人的学历、经历大致决定了职业方向,每个人的能力、经验决定了职位层次,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又决定了工作地域。所以,…

    2020年7月22日
  • 如何在职场人际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前年,我写了很多职场人际关系方面的文章,后来就少了。  因为我发现后台收到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90%都是心态造成的,而非沟通技术能解决。

    202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