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带过的新人们

    全能的普通人  在我也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带领一些实习生或者新员工开始工作。Joe是我初入职场一起工作的第一个实习生,属于公司招聘来锻炼新员工领导能力的“陪读生”.Joe性格腼腆,工作能力也比较普通,与我张扬的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时我在公司内部的几个部门之间轮岗,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项目和技术,Joe也就陪着我不断变换着手头的工作。我心气比较高,总希望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做出好的成绩,自然也就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情,交给他的工作也比较多,工作的内容也比较杂。他一直在努力适应不同的工作,做出来的东西不算好也不算坏,不过适应得也比较快。

  

  

  全能的普通人

  在俺也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带领一些实习生或者新员工开始工作。Joe是俺初入职场一起工作的第一个实习生,属于公司招聘来锻炼新员工领导能力的“陪读生”.Joe性格腼腆,工作能力也比较普通,与俺张扬的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时俺在公司内部的几个部门之间轮岗,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项目和技术,Joe也就陪着俺不断变换着手头的工作。俺心气比较高,总希望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做出好的成绩,自然也就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情,交给他的工作也比较多,工作的内容也比较杂。他一直在努力适应不同的工作,做出来的东西不算好也不算坏,不过适应得也比较快。

  有一次,俺很好奇地问他:“您跟着俺总是换工作内容,和别的实习生比起来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很深的经验,不觉得亏么?”Joe和往常一样腼腆地说:“俺觉得自己不是一个适合做很深研究的人,更喜欢多接触项目。”这时俺才明白,Joe对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虽然他在每个方向上的能力有限,却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向着全能型员工的方向发展。一年中他随俺接触到公司里方方面面的技术和项目,对很多行业及产品都有了第一手的经验。

  实习结束后,虽然因为他英语不好无法留在俺所在的公司,但是俺把他成功推荐到俺师兄所在的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几年后,Joe已经成长为那家公司的明星产品项目经理,后来也做到了比较高的职位。

  脾气火爆的优等生

  小王比俺还大一岁,是国内排名第一的大学的博士生,在学校就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不过他也具备很多“好学生”的另一面:心高气傲且工作做得不细致。没多久,在公司就出现了问题。他的工作做得很快,也都能符合初步的要求,但是却不愿意配合QA(质量保障)部门的工作。他总认为QA部门都是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却总是对他的工作指手画脚。面对如此窘境,俺的老板却默不作声,还安排了另外一名很普通的实习生小李与他一起配合QA的工作。

  当工作完成后,老板却安排小李留在公司,而没有留下小王。俺很不解地问老板:“小王有能力,也很渴望留下,为什么不行呢?”老板悠悠地说:“小王会给公司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此消彼长,给部门内带来的收益也许是负值。”接下来俺继续问:“那当初小王出现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增派小李帮他?”老板回道:“他当时的工作暂时无法被替代,为了项目需要,俺只能先用他的长处,后来小李的能力提升也很快啊!”

  在这件事上,俺也从老板身上学到很多。在职场里,企业需要的能力其实除了专业能力外,还有很多软素质,越是大公司越需要平衡型的人才。

  俺可以试一试!

  俺曾经负责一个项目,研究业内从未有人做过的技术。工作中需要招聘一名实习生,小古只是一个背景稍微相关的候选人。在面试的时候,俺问他:“这项工作您觉得该怎么完成?”他想了一下,回答俺:“俺没有做过这个,不过俺觉得俺们该从这里入手。”他在白板上把自己的思路清晰地画出来并详细阐述了几种可能性。最后他说:“俺觉得俺可以试一试!”

  虽然之前已经面试过几个背景比较相近的实习生,俺还是最终选择了小古。事实证明,俺的选择是正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小古一直非常努力,不断地梳理各种思路,将想法一一付诸实践。无数次的失败最终换来了成功,在他的帮助下,俺们成为业内第一个研究出这项技术的公司。

  在整个职业经历中,人不可能总是碰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碰到不擅长不熟悉的领域,必须有“试一试”的勇气,有迎接挑战学习新东西的意识,否则人是不可能得到进步的。后来,在小古毕业的时候,俺将他推荐到某跨国企业的总部。在那个更大的舞台上,他不仅工作上成绩出色,还在国际顶级大学完成了在职博士,现在小古已成为该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副教授。

  在俺这些年的职场发展中,小古的那种“俺可以试一试”的信念也一直在鼓舞着俺,每当俺碰到难题和陌生的工作内容时,俺也会告诉自己:“俺觉得俺可以试一试!”

  明星员工陨落

  小陈比俺低一届,毕业前就有不错的项目经历,且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了论文,可以说是工程能力和学术能力俱佳的人。老板把他交给俺管理,其实也是让俺们一起互动工作。

  小陈在工作上很努力,短期内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桀骜的性格却给他带来无尽的麻烦。他总是认为部门内其他人的能力都不行,工作做得都不好,甚至在公开场合评点别人的弱点,大家都无法与他进行正常的沟通合作。小陈和俺之间也有很多次火星撞地球的争执。有一次,为了一个方案的设计,俺们在会议室里整整吵了一天,白板上的东西擦写了无数次,也无法得出结论。没过多久,部门内所有人都拒绝与他合作,一些项目的工作全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完成项目。每到深夜,都会看到办公室里他孤单工作的身影。后来,他开始和老板公开对抗。一次老板因为他与别的部门的争执批评了他,他竟然杀到老板的办公室大声质疑。

  由于缺少合作,他一个人做出的成果总是出问题。每到晋升的时候,他不仅工作成绩不好,36度绩效评估(指由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署同事甚至顾客等全方位的角度来了解个人的绩效)也总是最低分,因而也与升职加薪无缘。无奈之下,小陈只能辞职离开。后来他辗转好几家公司,都做不长久,近十年过去了,他仍然是某公司的普通员工。

  任何公司都要讲究团队合作,尤其是在大企业中,很多工作是无法凭借一人之力完成的。无法融入团队的话,即使有很强的能力,也不可能得到成功。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带过的新人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70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2日 下午11:26
下一篇 2020年9月23日 上午7:33

相关推荐

  • 出色面试的24条秘籍

          面试是您整个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成败均决定于您面试时的短短一瞬间的表现。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怎么出色地面试,而且绝大多数的错误都可以预期并且避免,下面这24条提示将给您…

    2020年7月24日
  • 一个7年老员工的离职总结:如何打造最强大的自俺

        2014年7月27号,加了最后一次班,看着猫扑新版顺利上线,我踏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猫扑新版是我能留给猫扑的最后一件作品,我7年的猫扑职业生涯就此也画上了句号。工作9年,7年最好的时光给了猫扑。我并不后悔!

    2020年9月4日
  • 您对待工作的态度,暴露了您的层次

        1  一位做人力资源的姐姐讲过这样一件事。  当时她所在的公司刚上市不久,分析师岗位的用人标准一是必须是海归,二是必须有行业从业经验。本以为满足这两项要求招来的人应该很棒了,结果她新招来的一个高材生遭遇了公司史上最短时间的劝退。

    2020年3月27日
  • 理工硕士谈一个半月找工作经验

          先稍微介绍一下自己的北京,理工双硕士,海归(法国),去年11月毕业,旅游欧洲旅游到5月才回来,汗……,觉得太虚度人生了,准备找工作了。   …

    2020年7月21日
  • 12年前俺就逃离了北京,这个地方只适合强者

        如果你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北京就是一个好地方。赌上未来很多年,成功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如果你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那北京就不太适合你了。

    2020年4月19日
  • 您工资这么低,为什么还不离开?

        几年前我刚进北京那家知名的影视传媒公司实习的时候,看到大家工作时间很长,有项目了九点甚至十一点以后下班是常事,我以为他们的工资很高。

    2020年8月6日
  • 写给职场优秀“毕业”人

          今天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来到安徽拜访由大型国企刚刚投资筹建的钢铁基地老总,因为此基地位于一个非常偏僻的小镇上,交通极其不方便,俺坐了火车、的士、大巴、面包车、三蹦子等几…

    2020年7月19日
  • 情商这块敲门砖

      前几天,我的同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想招聘一个实习生,要理科生,要在北京,要每周能实习4——5天;有工资,但工资肯定没有正式员工那么高。于是很多同学纷纷给这位同事发私信。

    2020年9月26日
  • 那些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的最终未来

        此前我写过一篇文章,给了一些漂泊在北上广深苦苦追寻或苟延残喘的年轻人们一点小小的建议。但说来惭愧,我自己就是一个离开小县城在大城市里蜗居着忐忐忑忑勉强维持生计的年轻人——我看着自己佯装过来人一样的分析真是感到自己咋那么不要脸——但欣喜的是,很多读者看了以后都留言说帮助他们解开了心中的焦虑,真是感谢。

    2020年4月18日
  • 每天拿出来2小时浪费

      徐老板常说:“计量只是个工具。”他别的话我都听,唯独这句话,我当耳旁风。因为我计量学得不好。

    2020年8月3日